順治帝,6歲登基。24歲便早早駕崩。順治帝後宮妃嬪眾多,兒女也有十四位,這麼看來順治帝似乎是一位非常多情的帝王。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順治帝身在帝王家,繁衍子嗣是他作為帝王的任務之一。他身在皇宮,後宮佳麗三千,美女如雲,然而這位皇帝,卻十分專情。這位讓順治皇帝如此專情的女子,就是董鄂妃。
順治帝對董鄂氏的寵愛,我們在史書和電視劇中都能看到,想像到,主要有以下幾點。
1、晉升速度快。董鄂氏入宮不久就被立為妃,一個月後又成了皇貴妃。這樣快速的晉升速度,在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而且,皇貴妃並不只是一個稱號,董鄂妃在當時是享有實權的。他不喜歡當時的皇后孝惠章皇后,一度想廢后,這位皇后也從未盡到過作為一位皇后的責任,於是順治帝就讓自己寵愛的董鄂妃掌握後宮大權。
2、冊封董鄂氏為皇貴妃時,甚至比冊封皇后時還隆重,並且在冊封董鄂氏為皇貴妃後下旨大赦天下。
3、非常看重董鄂妃生的皇子。順治十四年,董鄂妃生下了四皇子,順治帝非常高興,給了四皇子巨大的恩寵。
董鄂妃自然是有才能又有相貌,然而後宮那麼多女人,董鄂妃究竟為什麼那麼受順治帝的喜愛,得到那麼多恩寵呢?
原因有以下三個:
1、對待順治帝用情至深,感情真摯。董鄂妃非常聰明,過目不忘,順治帝作為一個皇帝,每晚都要刻苦學習,處理政務。董鄂妃每晚都陪在順治帝的身邊,為他安排飲食,噓寒問暖,為他研磨,伺候左右。當時的順治皇帝年輕叛逆,遇到一些難解決的問題時,也會發脾氣,而溫柔的董鄂妃就會在這時語氣輕柔的勸諫他,這對順治皇帝的性格也起到了很大的影響。董鄂妃雖然得到皇帝寵愛,但並沒有恃寵而驕,反而對皇帝起到了積極的影響,讓他成為一個更成功更完美的一國之君。
2、妥善處理後宮內務。順治帝並不喜歡當時的皇后,但又不能廢除她,於是就將後宮大權都交給董鄂妃。董鄂妃也非常認真的完成皇帝交給她的任務,很好地處理了後宮的大大小小的內務。順治十四年,董鄂妃身染重疾,身體非常虛弱,但是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依然沒有停下來,還在處理這後宮的事情。後來董鄂妃病逝,後宮堆積的事物沒有人處理,沒有了董鄂妃的後宮事務堆積如山。可以看出董鄂妃的作用有多大。順治帝自然也是十分思念她。
3、孝順孝莊太后,尊重維護孝惠章皇后。順治十五年,孝莊太后患病。孝惠章皇后沒有任何舉動,她的"不孝"甚至讓皇帝將"廢后"的決定提上日程。而董鄂妃,不僅在天壇為太后祈禱,而且不分晝夜、廢寢忘食的在太后身邊侍奉。順治皇帝決定廢除皇后,改立董鄂妃為皇后。但是董鄂妃卻拒絕了,極力維護孝惠章皇后的後位。作為一位寵妃,董鄂氏每日不辭辛苦的侍奉皇帝,處理後宮內務,孝順太后,卻拒絕了皇帝給她的後位。順治帝如此的寵她,是有道理的。
董鄂氏從小就非常很聰明,讀過很多書而且過目不忘。這在當時的後宮裡是非常少見的,能成為皇帝的妃子雖然都好看,但是有才學的還是很少的,順治帝會喜歡她是有道理的。歷史上的寵妃很多,大多都在得寵後開始恃寵而驕,目無他人。而這位董鄂妃,雖然深得皇帝寵愛,卻溫柔大度。這在歷史上是十分少見的。一個皇帝能對一個女人如此專一,這是少見的,而董鄂妃,也值得順治帝對她的寵愛,在跟隨皇帝短短幾年的時間裡,她對皇帝用情至深,感情真摯,對順治皇帝起到了很大的積極的影響,作為一個妻子,她是完美的。對於皇帝交給她的任務,處理後宮內務,她即使身患重病也依然沒有放下,作為一個後宮權利的掌握者,她也是完美的。
順治十七年,董鄂妃病逝,順治帝非常傷心,決定要追封董鄂妃為皇后。但是大臣們都不同意,然而順治帝並不聽大臣們的勸阻,執意追封董鄂妃為皇后。董鄂妃確實在生前做了皇后該做的事,處理了後宮的眾多事務,替皇帝減少了很多麻煩。順治帝和董鄂妃的愛情故事,是被很多後人羨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