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鄂妃到底好在哪裡,能讓順治帝寧舍江山?她的好,成熟男人都懂

2020-12-28 清朝那些人

清順治元年,多爾袞率八旗入關、定都北京並就此展開了平定中原,建立大一統封建王朝的輝煌徵程。有多爾袞存在的順治朝,年幼的順治皇帝並無展現帝王素質和治國能力的機會;但在多爾袞病逝以後,依然年輕的順治皇帝相當出色的肩負起了歷史使命,為清王朝於中原地區的穩固統治打下了堅實基礎。

可在政治上「勤政愛民,孜孜求治」的順治皇帝,就像自己的父親——皇太極一樣,過度沉迷於兒女情長,甚至有過「痛愛妃之死而欲逃禪」的不負責表現。正因如此,順治皇帝在24歲便英年早逝以後,民間便迅速傳出了「順治帝遁入五臺山,削髮披緇,皈依淨土,清廷謬謂病歿」的傳說。甚至,直到現在,諸多清史研究學者還堅持認為順治皇帝並不是「因天花駕崩」,而是悲痛於董鄂妃薨逝,削髮為僧了。

其實,這種民間傳說並不是沒有依據,順治皇帝在自己的寵妃——董鄂妃薨逝後,確實生出過捨棄江山、削髮為僧的念頭。

順治十七年八月,原本就身體孱弱的董鄂妃,在痛失愛子的精神折磨下,未能陪伴順治皇帝終老,玉殞香消於承乾宮。正和董鄂妃之間有著火熱愛戀的順治皇帝,悲痛欲絕,精神幾乎崩潰。萬念俱灰以後,順治皇帝看破紅塵,棄江山社稷如敝履,執意要出家為僧,並讓和尚溪森為他剃了發。後來由於溪森的師父玉林琇以要燒死溪森為要挾,才逼得福臨打消了出家的念頭。

董鄂妃到底好在哪裡,能讓堂堂一代帝王萬念俱灰到寧願捨棄江山、遁入空門?

順治皇帝對待董鄂妃,到底能好到什麼程度?我們用其在董鄂妃喪儀上的幾個「超常規」表現,來具體說明:

1、孝惠章皇后尚能正常履行中宮職權的前提下,順治皇帝將董鄂妃追封為皇后,並在禮臣擬定諡號的時候,「先擬四字,不允。至六字、八字、十字而止」,讓其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不附帝諡的皇后。

2、董鄂妃病逝後,順治皇帝甚至以「免得皇妃在其他世界中缺乏服侍者」為由,打算將宮女、太監30名悉數賜死。如果不是被朝臣勸阻,殉葬制度怕是又要重啟。

3、董鄂妃的梓宮從承乾宮移至景山觀德殿時,抬棺人都是滿洲八旗三品以上的高官,而非普通宮人。

4、清朝制度規定,「遇國喪,皇帝硃批改藍批,為時27日」,董鄂妃病逝後,順治皇帝改用藍批的時間長達4個月。

拋開董鄂妃從「妃」「皇貴妃」僅一月有餘的晉升速度;拋開順治皇帝對董鄂妃近乎偏執的專寵;單就董鄂妃薨逝後,順治皇帝表現出來的種種「超常規」行為,就足以說明順治皇帝對董鄂妃的用情至深。

董鄂妃的好,順治皇帝在其病逝親自動筆,撰寫而成的《孝獻皇后行狀》中,有著極為細緻的說明。

身為兒媳,侍母至孝

「孝」治天下的清朝統治階層,向來以孝道為衡量后妃德行的基本依據。董鄂妃的「侍母至孝」,順治皇帝於《孝獻皇后行狀》的開端,就予以了「後倪靜循禮,事皇太后,奉養甚至,左右趨走,皇太后安之」的至高評價。

順治皇帝對於董鄂妃的孝道評價並非虛言,有兩件具體事例可以明確說明:

1、順治十四年冬,正居於南苑的孝莊太后身體有恙,董鄂妃不顧自己身體虛弱,「朝夕侍奉,廢寢忘食」並親赴天地壇為其祈福。

2、董鄂妃病重之際,孝莊太后曾數次親臨視疾並在其薨逝後,「哀之甚」。要知道,孝莊太后並不喜歡這個奪得順治皇帝專寵的兒媳,如果不是被其孝心感動,又怎麼真情流露?

獨得皇帝專寵的董鄂妃,非但沒有驕橫跋扈,反倒在孝莊太后跟前「奉養甚至,伺顏色如子女;左右趨走,無異女侍」,怎能不讓順治皇帝傾心,怎能不令天下男子嘆服。

身為賢內助,董鄂妃無可挑剔

董鄂氏生前雖然未被封為皇后,但其身居皇貴妃高位,又得順治皇帝專寵,於後宮的實權一直和孝惠章皇后並存,甚至遠勝於孝惠章皇后。但擁有如此恩寵和權勢的董鄂妃,並沒有恃寵而驕,更沒有囂張跋扈,對待皇后「視之如母」;妃嬪有疾,「躬視扶持,三晝夜忘寢興」;妃嬪薨逝,「悲痛異常、哭泣感嘆」;甚至對待低微妃嬪和宮人,依然能「寬仁下逮、藹然相親」

順治皇帝還專門列舉了董鄂妃對待孝惠章皇后的兩件事例,予以說明這位「賢內助」於後宮之中無可挑剔的表現:

1、順治十四年,孝莊太后身體有恙時,孝惠章皇后無動於衷,惹得順治皇帝大怒,打算以「孝道有虧」為由,將其廢黜。皇后被廢,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時任皇貴妃的董鄂妃,但其並沒有落井下石,而是數次「長跪頓首固請」,並直言「陛下若廢皇后,妾必不敢生」

2、順治十五年,孝惠章皇后身染重病,董鄂妃更是「五晝夜目不交睫,侍奉左右」

得皇帝專寵,且能始終保持謙卑恭敬的處事方式,對待皇后、對待妃嬪乃至對待宮女下人,都能友愛有加,為忙於前朝政事的順治皇帝創作了一片寧靜祥和的後宮環境。如此「賢內助」,怎能不讓順治皇帝專寵,又怎會不令天下男子嚮往。

身為妻子,她將順治帝視為唯一

真正令順治皇帝對董鄂妃用情至深的原因,來自於董鄂妃對待順治皇帝的方式,那就是身為妻子的董鄂妃將順治皇帝視為自己的唯一,絕對無可替代。

日常生活中,董鄂妃對順治皇帝關懷備至,「晨夕興居,視飲食服御,曲體罔不悉」;無數個批閱奏摺的夜晚,董鄂妃都默默的陪伴於側,「抵夜分,後未嘗不侍側」。董鄂妃姿容絕代,但其並沒有紅顏禍國,而是經常婉言善勸福臨要勤於政務,愛惜臣民,對刑獄尤要慎重。

父親病逝,董鄂妃唯恐順治皇帝擔心,而「豈敢過悲」;兄長病逝,董鄂妃慶幸他未曾惹下大禍,給順治皇帝惹麻煩;甚至在自己臨終,董鄂妃依然規勸順治皇帝「妾歿,陛下宜自愛!惟皇太后必傷悼,奈何」。在董鄂妃的心中,順治皇帝就是唯一,就是生命的全部,由此來看,順治皇帝在其病逝後萬念俱灰、遁入空門也就情有可原了。

相較於順治皇帝「身染天花重疾而崩」,有董鄂妃這樣的一生摯愛,後世或許更相信順治皇帝真的是「痛愛妃之薨,而萬念俱灰、遁入空門」了。

參考文獻:《清史稿·列傳一·后妃》、《清實錄·世祖實錄》、《孝獻皇后行狀》

相關焦點

  • 董鄂妃原本順治帝的弟媳婦,她的死成為順治帝出家的導火索
    其實這位軍人就是襄親王,順治帝熱戀的是自己的弟媳婦,給自己弟弟扣了一頂綠帽子。做為臣子的弟弟博穆博果爾敢怒不敢言,早早的就羞憤而死,死的時候才16歲。襄親王死後,順治帝就將董鄂氏接入宮中,讓禮部挑選吉利的日子舉行典禮,立董鄂氏為賢妃。沒過多久,順治帝又將董鄂妃立為皇貴妃,這個位置僅次於皇后了,並頒布詔書公告天下,讓董鄂妃享受到了只有冊立皇后時才有的禮遇。董鄂妃得到了順治帝不同尋常的寵愛。
  • 董鄂妃出身平庸,卻能得到順治帝的偏愛,這是什麼原因呢?
    董鄂妃是順治帝的寵妃,董鄂妃本身也會死歷史上比較傳奇的女人,如果知道她的出身和進宮以後的情況,大家都應該知道,這樣形容她,也不會太過分。董鄂妃出身不高,最終卻得到了皇帝的寵愛,這是為什麼呢?順治帝也不是個貪戀美色的皇帝,6歲登基,見過各式各樣的人,卻對董鄂妃真有好感。董鄂妃可說是順治帝一生中最愛的女人,雖然後宮裡有許多女人,但大都是權臣貴族的女兒,即使皇后,也有兩個,一個是科爾沁蒙古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的女兒,因為順治帝自己不喜歡,所以必須廢除皇后,這並不是因為皇后長得醜,而是因為皇后長得漂亮,而且聰明。
  • 順治帝只活了24歲,一生獨寵董鄂妃,為何能生下17個孩子?
    清朝初期,還是出了兩位很痴情的皇帝的,一位是皇太極對海蘭珠,另一位是順治皇帝對董鄂妃。這兩位帝王對心愛嬪妃的深情,刷新了我們對帝王情感的認識。順治帝對董鄂妃的千古絕戀堪稱六宮無色 ,專寵一身。堪稱恩愛典範。
  • 為何董鄂妃能夠獨得順治帝恩寵?3大優點,沒有帝王能夠抵擋
    對於順治帝來說,繁衍後代其實是為了皇權的鞏固以及維護自己的江山,如果真的「一夫一妻」那又要如何維護皇族親戚之間的關係呢?這對順治帝來說其實也是一項較為特殊的政事。那麼真正撇開政治不談,順治帝絕對是一個一個忠實專一的好丈夫。
  • 為什麼說董鄂妃的悲劇是順治帝一手造成的?太過寵愛就會傷害!
    董鄂妃晉升速度史無前例自古帝王的後宮都有佳麗無數,但在順治帝的眼裡始終只有董鄂妃一人,順治帝想盡辦法來表達自己對她的寵愛,因此董鄂妃在後宮晉升的速度在整個大清歷史中也是罕見的快。事實上,在整個清朝歷史當中,從來沒有哪個皇帝為了冊封自己的妃嬪而大赦天下的,連皇后都沒有這個殊榮。而順治帝卻為了董鄂妃就做了這個瘋狂的決定,因此董鄂妃也成了大清史上唯一得到這個殊榮的人,可見順治帝真的對她一片痴情。
  • 為愛遁入空門:順治帝悲劇的一生背後,是與董鄂妃的曠世絕戀
    自古帝王多無情,古時候的後宮佳麗三千,多少美人的一生都埋藏在了那座高牆大院裡,如同籠中鳥,在無盡的等待中絕望而亡,一輩子都走不出深宮。六百年的紫禁城,見證了一代又一代的帝王將相,也目睹了一個又一個女子的悽慘餘生,可總有些相遇驚豔了時光,留下無盡的傳說。
  • 順治帝的董鄂妃,到底是他的弟媳還是名妓董小宛?一個證據最關鍵
    其實,坊間關於順治帝的傳聞有很多,一些野史甚至出現了「順治帝因寵妃董鄂妃去世遁入空門」這樣的描述。所以,不難看出,順治帝的確是一個多情種。可是,這位令一代帝王神魂顛倒的董鄂氏,究竟是何人,她的身世又是怎樣的呢?有兩種說法流傳的最廣。
  • 順治帝24歲駕崩,除了獨寵董鄂妃誰也不愛,為何還會有14個孩子?
    順治帝畫像插圖順治帝對董鄂妃到底有多寵愛?《清史稿·列傳一·后妃》: 孝獻皇后,董鄂氏,內大臣鄂碩女。順治十三年(1656年),年僅18歲的董鄂妃入宮,同年8月25日被冊封為賢妃,12月6日被冊封為皇貴妃,同時還頒詔大赦天下,這在大清的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董鄂妃的升遷速度在清朝歷史乃至所有歷史中都是罕見的。順治一生中立過兩位皇后,但這兩位皇后都不是順治帝喜歡的菜,董鄂妃才是他的至愛。
  • 後宮佳麗如雲,為何順治帝獨寵董鄂妃?3大優點可不是人人都有
    順治帝對董鄂氏的寵愛,我們在史書和電視劇中都能看到,想像到,主要有以下幾點。 原因有以下三個: 1、對待順治帝用情至深,感情真摯。董鄂妃非常聰明,過目不忘,順治帝作為一個皇帝,每晚都要刻苦學習,處理政務。董鄂妃每晚都陪在順治帝的身邊,為他安排飲食,噓寒問暖,為他研磨,伺候左右。
  • 順治帝最寵愛的董鄂妃,為何22歲就死了,正史又為何要刻意隱瞞
    順治帝是滿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他生前最寵愛的就是董鄂妃了。然而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董鄂妃,卻只活了22歲。按照當時皇室宗親生活條件和醫療水平,一般都可以活到四十歲左右,偏偏董鄂妃卻活了22歲。 董鄂妃,她是滿洲正白旗人,父親是內大臣鄂碩,大將軍費揚古之姐。董鄂氏入宮後,深受順治帝寵愛。
  • 董鄂妃、董小宛是不是同一人?她與順治帝是怎麼結下的情?
    在這十位皇帝中,最讓後人所津津樂道的我覺得應該就是大清入關後的最痴情皇帝——順治皇帝關於他與董鄂妃,以及董顎妃與董小宛是不是同一個人?這個問題一度成為後人津津樂道、樂於追尋探秘的興趣所在。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順治帝、董鄂妃、董小宛之間的秘密。
  • 史上傳奇后妃董鄂妃,什麼原因讓她成為順治的「白月光」?
    什麼原因讓順治帝寵愛董鄂妃呢?只因為她身上這三大優點。一、順治帝和董鄂妃說是真正的知己。但是董鄂妃不一樣,她的生母是一位漢女,而且她從小是和父母成長在南方山水,所以對漢文化非常的了解,而且董鄂妃本身也非常的有文採,滿腹詩書,這也就使得她和順治帝非常的有共同語言,可以說是真正的知己,有聊不完的話題。
  • 順治帝與董鄂妃的愛情,不止感動天地,狗血程度堪比韓劇
    她看到我也有些驚訝,我從她面龐上看到了嬌羞的紅暈。而我今天來的目的就是帶走她,可是,不用想也知道,這樣對我的弟弟博古爾太不公平了。十四叔多爾袞教過我,作為皇帝說話做事就要貫徹到底,畢竟是一國之君,糾結兒女私情只是浪費治國的時間而已。於是,我直接和博古爾攤牌了,聲稱我要帶走那個女孩,他的妻子。
  • 海蘭珠到底好在哪裡,能夠獨得皇太極恩寵?只因她做了這三點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皇帝都多情,也有很多的皇帝一生只鍾愛一人。比如明憲宗獨寵萬貞兒,明孝宗獨寵張皇后,順治帝獨寵董鄂妃。說起專情的皇帝,那肯定就少不了皇太極和海蘭珠了。皇太極對海蘭珠的獨愛已經達到無人能及的地步,海蘭珠雖然嫁過人(史上無載),但皇太極對她的寵愛超過了任何一個人,包括漂亮,華貴,又善解人意的皇后。
  • 馬皇后到底好在哪裡,讓朱元璋鍾愛一生?具體原因,成熟男人都懂
    如今當馬皇后去世,往事重回之時,他才發覺原來自己真的不能沒有她,原來她竟然有這麼多的好……02一對苦命人都知道朱元璋是苦孩子,馬皇后何嘗不是呢雖她老爸是個富戶,但生於元末明初之際,什麼樣的富豪,能經得住這種大動蕩?因此馬皇后自小就被老爸,託付給了好友郭子興,而馬皇后的父親,不久後就被殺掉了。馬皇后成了孤兒,好在郭子興夫妻對她視若己出。日子在動蕩中飛快過著,這天郭子興突然叫來了馬皇后,告訴她一個消息: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你雖是我的養女,但也該找個能依靠終身的人了。
  • 順治為何對董鄂妃很深情,看看董鄂妃做了什麼,有幾個妃子能做到
    雖然這位嫉妒心很強的皇后極為不情願留下董鄂妃,但董鄂妃各方麵條件都十分出眾,最終還是被孝莊太后留了下來。 董鄂妃入宮後的當年8月,就被順治帝冊立為「嫻妃」。又過了一月有餘,順治帝又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冊立她為皇貴妃,董鄂妃這種火箭般的晉封速度,實在是令人咋舌。
  • 董鄂妃之謎
    董鄂妃不是董小宛,基本為學界所公認,不過,關於她的來歷還有一種說法,說她原先是順治帝的弟媳婦,順治帝異母弟襄親王博穆博果爾的福晉。故事大概是說,順治帝看上了弟媳,兄弟二人為此「掐架」,自然是順治帝贏了,襄親王一個想不開,尋了短見。於是很快,順治帝迎董鄂氏進宮封為賢妃,又很快,越級晉封為皇貴妃(相當於副皇后)。這說法雖然有不倫之嫌,合理性倒比「董小宛說」要高。
  • 順治帝僅活了24歲,一生獨愛董鄂妃,為什麼能生下17個孩子?
    很多人認為,清末的皇帝普遍比較短命,所以沒能生下孩子。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了清早期的一位「短命」皇帝——順治帝,他僅僅活到了24歲,一生唯獨愛著董鄂妃,為什麼他卻能生下17個孩子呢?眾所周知,順治帝登基時只有6歲,還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孩童。當時他的父親皇太極病逝後,朝堂上下都盯著空缺的皇位。起初,年幼的順治並不是皇位的最佳繼承人。
  • 順治帝痴愛董鄂氏,為了她不顧一切,死後卻留下罪己詔
    順治帝短暫的一生愛的只有一個人,那個人就是董鄂妃,而董小宛是明末秦淮八豔之一,她去世之時,順治帝才十四歲。    而吳偉業的紅顏知己是「秦淮八豔」之一的卞玉京,詩詞書畫都很好,吳偉業曾讚美她「雙眸泓然,日與佳墨良紙相映徹」。只是他顧慮太多,沒能像冒闢疆一樣把卞玉京娶回家。
  • 順治帝24歲就英年早逝,一輩子獨寵董鄂妃,為何還有十幾個孩子?
    清前期,還是有兩個非常痴情的皇帝,一個是皇太極對海蘭珠,另一個是順治皇帝對董鄂妃。皇室對嬪妃愛慕之情,刷新了我們對皇室感情的認知。順治帝對董鄂妃千古不戀,堪稱六宮無色,專寵一身。簡直是秀恩愛的典範。還有一個問題,順治只活了24歲,而且特別寵愛董鄂妃,那麼他的17個孩子哪來的?獨子的寵愛,使人產生一種錯覺,以為只有董鄂妃才碰過他,而董鄂妃之子榮親王滿月也夭折了,因此,順治應該是無子的。事實上,順治除了董鄂妃之外,後宮裡還有至少二十個妻子,除了孝莊太后為他安排的三個博爾濟吉特夫人,順治基本上做到了雨露皆沾,這是董鄂妃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