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帝與董鄂妃的愛情,不止感動天地,狗血程度堪比韓劇

2021-01-18 海賊說歷史

清朝皇帝大多非常痴情,尤其是開國之初的順治帝福臨。順治與董鄂妃的愛情故事流傳至今,依然為人津津樂道。但其實這段愛情並沒有故事中講述的那麼美好,甚至還有點狗血。

有人傳說董鄂妃就是清初名妓董小宛,這就純屬捏造的謠言了,她們只是同屬於一個時代且有同一個姓氏而已。歷史學家給出比較靠譜的看法,董鄂妃她是滿洲正黃旗人,是內大臣鄂碩之女,曾嫁給順治同父異母的弟弟,襄親王博穆博果爾。

我根據那一段歷史,以第一人稱講述了順治皇帝與董鄂妃的愛情故事,故事而已,聽聽就好,有真有假,切勿較真,畢竟小編沒有親眼見證。

我是愛新覺羅 福臨,六歲就成了大清朝的皇帝,但是我並不喜歡這種高高在上的感覺,這個皇位是我母親孝莊太后與十四叔多爾袞逼我坐上的。

講真的,我一直以為當皇帝真的沒有意思,直到那天遇到了她。

我有個很要好的弟弟,名叫博果爾。博果爾品行率真,德行良好,所以我很喜歡跟他玩。那一天,我喬裝偷偷去他家裡找他玩,我翻牆進入他的襄親王府中,眼見四下無人,鬆了一口氣,便直接去博果爾書房找他。誰知走得匆忙,在路上撞倒了一個端茶經過的女子。

那女子與我年紀相仿,眉目如畫國色天姿,說話聲音輕柔動人、酥軟人心。

女子手上端著的茶壺和茶杯被撞倒在地上,碎了一地,那女孩卻也不驚慌,只是看著我隨口說道:「你怎麼不小心啊!咦,我怎麼沒有見過你啊?」

我隨口回答道:「我是襄親王招攬的侍衛,保護他安全的!」

那女孩說:「就是靠撞人保護他安全的嗎?」說完,女孩遮住臉發出「嘻嘻」的笑聲。

我聽到這話有些臉紅,卻也沒有吭聲,轉身悶頭去幫她收拾地上的茶具,一不小心把自己的手給割傷了。

女孩看到我受傷,非常緊張,嘴裡念叨著對不起。而我卻幸災樂禍地看著她美麗的面龐,漸漸入神。

她把我領到一個房間,給我的手包紮,這才讓我離開。臨走之前,我問她的名字,她卻不告訴我,說一定要到下次再見才願意說。

那時候我還不知道她的真實身份,心裡盤算著,下次要以皇帝的身份站在她面前,問她的姓名,看她驚訝的神情。

那一天是什麼時候啊,我左思右想,等不及了,就明天吧。

於是第二天,我以皇帝的身份來到博古爾的王府,不為別的,就為她而來。在博古爾接駕的時候,我看到他身後就是那個女孩,把我嚇到了,看打扮就明白,原來她竟然就是博古爾的王妃,是我的弟媳。

她看到我也有些驚訝,我從她面龐上看到了嬌羞的紅暈。而我今天來的目的就是帶走她,可是,不用想也知道,這樣對我的弟弟博古爾太不公平了。

十四叔多爾袞教過我,作為皇帝說話做事就要貫徹到底,畢竟是一國之君,糾結兒女私情只是浪費治國的時間而已。

於是,我直接和博古爾攤牌了,聲稱我要帶走那個女孩,他的妻子。

博古爾聽到我這麼說,被嚇了一跳,一時不知道怎麼回答,思索片刻之後突然說道:「皇帝哥哥說笑了,宛如是我的結髮妻子,地位卑賤,怎麼配得上皇帝哥哥的九五之尊呢?況且,就算你要她,她也不會願意啊,畢竟你們都素未謀面。」

我轉身瞄了一眼她,思考了片刻,說:「好,如果她願意,這事就這麼定了,我不會虧待你的,一定另說一門好親事給你!」

博古爾想了半天,最終還是同意了,因為他對自己的妻子有信心。

於是我把這個約定告訴我身邊的太監小鄧子,讓他去幫我們去和她溝通,哦,不,是宣旨。

我激動地等待結果,而博果爾卻不以為然,因為他深信以自己妻子的品行寧死也不會答應的。

結果,我贏了,他輸了。所以,我可以帶走她,讓她成為我後宮的妃子。臨走之前,她去跟博果爾道別,她哽咽著說:「對……對不起,王爺,愛情果真是……是不講道理的……」

看到她哭泣的模樣我有些心疼,但是聽到這話卻又有些欣喜。

告別之後,我們直接就離開了,帶著她一起。有些事情既然決定做了,那就要做絕,不要留戀,相信博果爾冷靜幾天就會好的,我可以用皇帝的身份給他更多補償。

可惜的是,第二天就傳來噩耗,博果爾自殺了,這是我們沒想到的。從此,我和宛如的愛情中,夾雜著一個人的生命,我的弟弟,她的前夫。我不知道我們的愛情能走多遠,但是我們要好好愛下去,讓他死得更有價值。

我本想立宛如為皇后,誰知道皇額娘堅決不準許,因此只能封她為董鄂妃,但這依然阻止不了我們的相愛。

不久之後,我們之間有了愛情的結晶,宛如給我生下了一個皇子,我非常興奮,一度打算立他為太子,讓他繼承我的皇位。可是,上天似乎要與我作對,我們的孩子沒能保住,出生三個月就夭折了。

我非常悲痛,但我知道她比我更難受。那幾天,我也不上朝,只是陪伴在她身邊,跟嗚咽著的她耳語:我還在!

可是,上天還是堅持拆散我們這對鴛鴦,不久之後宛如就因為過度傷心去世了。

這是上天在捉弄我們,又或者是博古爾在詛咒我們,哪怕我是皇帝也沒辦法改變這樣的悲劇。我不再想當這個皇帝了,如果我是個平民百姓就好了,這樣就可以和宛如平安相度一生,沒有任何阻撓。

既然宛如已死,我對這個世界也沒什麼留戀了。這個皇帝誰愛當誰當去,如果不能到另一個世界去找她,我寧願出家為僧,要不然完全沒辦法緩解我的痛苦。

沒想到,我一個皇帝,想要剃度出家都不行,皇額娘和大臣們百般阻攔。所幸的是,一個叫天花的病染到了我的身上,似乎是治不好了,上天終於要把我帶走了。這個皇帝當的真是沒有意思,在我生命的最後一刻我是這樣想的。

這時候,我腦中冒出來一個疑問,如果我不是皇帝,她還會願意跟我在一起嗎?會嗎?會嗎……

好,以上就是痴情皇帝順治的自白,當然我粗鄙又簡短的文字無法闡述皇帝的痴情。

順治皇帝到底有多痴情呢,她對董鄂妃有多好呢?以下這三件事訴說著他們的愛情:

1、與民眾分享喜悅

順治帝把她冊立為皇貴妃的時候,宣布大赦天下。這是在清朝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事,因為冊封妃子而大赦天下,順治皇帝是第一人。他迫不及待要把自己的喜悅與天下人分享,這也是他作為皇帝力所能及的一種浪漫吧!

2、恩寵有加

順治皇帝曾打算找藉口要廢掉自己的原配皇后,冊封董鄂妃為後。最後由於皇太后和大臣的極力反對反對,他只好作罷。可是,他對董鄂妃的恩寵遠遠超過後宮的任何一個妃子,包括皇后。

3、悲痛欲絕

董鄂妃病逝後,順治皇帝痛不欲生,幾度尋死覓活。但是他最終沒有殺死自己,卻將宮中太監與宮女各30人殉葬,讓他們在陰間侍候自己的愛人。興師動眾,下令讓全國服喪,官員服喪一個月,百姓服喪三天。他自己還撰寫了長達四千字的《端敬皇后行狀》來悼念愛妻董鄂妃,來緩釋自己的悲痛。

或許順治帝與董鄂妃之間有著許多不為人所知的故事,但是這位痴情皇帝對妻子的寵愛卻是有目共睹,不容置疑的。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關注海賊說歷史,讓我們一起為歷史點讚!

相關焦點

  • 董鄂妃原本順治帝的弟媳婦,她的死成為順治帝出家的導火索
    董鄂妃是內大臣鄂碩的女兒,祖籍在遼寧佟佳江流域。據歷史學者陳垣考證,董鄂妃在順治十年入選了秀女。董鄂妃入選秀女之後被指配給了比順治帝小三歲的同父異母的弟弟襄親王博穆博果爾。其實這位軍人就是襄親王,順治帝熱戀的是自己的弟媳婦,給自己弟弟扣了一頂綠帽子。做為臣子的弟弟博穆博果爾敢怒不敢言,早早的就羞憤而死,死的時候才16歲。襄親王死後,順治帝就將董鄂氏接入宮中,讓禮部挑選吉利的日子舉行典禮,立董鄂氏為賢妃。沒過多久,順治帝又將董鄂妃立為皇貴妃,這個位置僅次於皇后了,並頒布詔書公告天下,讓董鄂妃享受到了只有冊立皇后時才有的禮遇。董鄂妃得到了順治帝不同尋常的寵愛。
  • 順治帝24歲駕崩,除了獨寵董鄂妃誰也不愛,為何還會有14個孩子?
    在這些帝王中,入關後第一位皇帝順治雖然在24歲時就駕崩了,但他和董鄂妃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卻讓人感到惋惜。順治帝不但祭告天地,接受群臣朝賀,甚至還大赦天下,所有的禮儀都有立這個孩子為儲君的意思。可惜這個孩子不滿周歲而夭,順治帝追封這個集萬千寵愛,而無福消受的愛子為和碩榮親王。
  • 順治帝與董鄂妃:相愛不能相守,「不及盧家有莫愁」的帝王愛情
    順治帝與董鄂妃:相愛不能相守,「不及盧家有莫愁」的帝王愛情董鄂妃香消玉殞,順治帝出家還是早亡?歷史真相撲朔迷離據順治皇帝親手執筆的悼文——《御製董鄂後行狀》所載,福臨是親眼看著烏雲珠與世長辭的。董鄂妃本就體況不佳,又遇愛子百日而殤,為此一病不起。病榻前,烏雲珠平靜地望著福臨的臉頰,仿若看到了十年以後。眼前景象如蘇軾悼念亡妻的《江城子》——「……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烏雲珠還不忘兩人在一起常參的那句禪宗話頭——「一口氣不來,向何處安身立命?」福臨笑而不答,亦或曾一語破之?
  • 順治帝最寵愛的董鄂妃,為何22歲就死了,正史又為何要刻意隱瞞
    順治帝是滿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他生前最寵愛的就是董鄂妃了。然而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董鄂妃,卻只活了22歲。按照當時皇室宗親生活條件和醫療水平,一般都可以活到四十歲左右,偏偏董鄂妃卻活了22歲。 董鄂妃,她是滿洲正白旗人,父親是內大臣鄂碩,大將軍費揚古之姐。董鄂氏入宮後,深受順治帝寵愛。
  • 為愛遁入空門:順治帝悲劇的一生背後,是與董鄂妃的曠世絕戀
    而在愛新覺羅氏眾說紛紜的愛情史裡,還有一個女人,在大清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那就是讓順治帝一蹶不振的董鄂妃。在數千年來的王朝風雲當中,順治帝絕對稱得上是一位傳奇的帝王,他短暫的一生歷經了風雨,這個一心為愛遁入空門的男人,遇見董鄂妃,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 為什麼說董鄂妃的悲劇是順治帝一手造成的?太過寵愛就會傷害!
    順治帝對自己的董鄂妃情有獨鍾,他視她不僅是自己的心上人,更是與自己心意相投的靈魂伴侶。順治帝為了董鄂妃可以不顧一切規章制度,然而也正是由於他對她的過分寵愛,導致了董鄂妃早早的消香玉損,釀造兩人悲慘的結局。
  • 董鄂妃出身平庸,卻能得到順治帝的偏愛,這是什麼原因呢?
    董鄂妃是順治帝的寵妃,董鄂妃本身也會死歷史上比較傳奇的女人,如果知道她的出身和進宮以後的情況,大家都應該知道,這樣形容她,也不會太過分。董鄂妃出身不高,最終卻得到了皇帝的寵愛,這是為什麼呢?大清第三個皇帝愛新覺羅·福臨,也是順治帝,在他六歲時就登基為帝,十八年時,孝莊王太后輔佐,使清朝興盛。這位年輕的皇帝,雖然年老了,卻很遺憾,在他的寵妃董鄂妃死後不到半年,又駕鶴西去。可想而知,順治帝對董鄂妃的寵愛有多深,可是,後宮的女人無數,美女更是不計其數,那麼,為什麼她能夠獨當一面?
  • 後宮佳麗如雲,為何順治帝獨寵董鄂妃?3大優點可不是人人都有
    順治帝,6歲登基。24歲便早早駕崩。順治帝後宮妃嬪眾多,兒女也有十四位,這麼看來順治帝似乎是一位非常多情的帝王。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順治帝身在帝王家,繁衍子嗣是他作為帝王的任務之一。他身在皇宮,後宮佳麗三千,美女如雲,然而這位皇帝,卻十分專情。這位讓順治皇帝如此專情的女子,就是董鄂妃。
  • 為何董鄂妃能夠獨得順治帝恩寵?3大優點,沒有帝王能夠抵擋
    在順治帝病逝後,民間不少傳言認為,順治帝並不是因為天花而駕崩,更多的是因為他的妃子——董鄂妃,人們更多的認為史朝廷在作假謊稱順治帝病逝,直到現在還有很多研究清史的歷史學家也是如此認為的。有如此傳說肯定不是空穴來風,順治十七年八月,董鄂妃因為痛失自己的孩子,再加上本身身子虛弱,身心備受折磨,最終紅顏早逝。
  • 順治帝只活了24歲,一生獨寵董鄂妃,為何能生下17個孩子?
    清朝初期,還是出了兩位很痴情的皇帝的,一位是皇太極對海蘭珠,另一位是順治皇帝對董鄂妃。這兩位帝王對心愛嬪妃的深情,刷新了我們對帝王情感的認識。順治帝對董鄂妃的千古絕戀堪稱六宮無色 ,專寵一身。堪稱恩愛典範。
  • 董鄂妃、董小宛是不是同一人?她與順治帝是怎麼結下的情?
    在這十位皇帝中,最讓後人所津津樂道的我覺得應該就是大清入關後的最痴情皇帝——順治皇帝關於他與董鄂妃,以及董顎妃與董小宛是不是同一個人?這個問題一度成為後人津津樂道、樂於追尋探秘的興趣所在。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順治帝、董鄂妃、董小宛之間的秘密。
  • 順治帝24歲就英年早逝,一輩子獨寵董鄂妃,為何還有十幾個孩子?
    清前期,還是有兩個非常痴情的皇帝,一個是皇太極對海蘭珠,另一個是順治皇帝對董鄂妃。皇室對嬪妃愛慕之情,刷新了我們對皇室感情的認知。順治帝對董鄂妃千古不戀,堪稱六宮無色,專寵一身。簡直是秀恩愛的典範。還有一個問題,順治只活了24歲,而且特別寵愛董鄂妃,那麼他的17個孩子哪來的?獨子的寵愛,使人產生一種錯覺,以為只有董鄂妃才碰過他,而董鄂妃之子榮親王滿月也夭折了,因此,順治應該是無子的。事實上,順治除了董鄂妃之外,後宮裡還有至少二十個妻子,除了孝莊太后為他安排的三個博爾濟吉特夫人,順治基本上做到了雨露皆沾,這是董鄂妃的功勞。
  • 董鄂妃到底好在哪裡,能讓順治帝寧舍江山?她的好,成熟男人都懂
    正因如此,順治皇帝在24歲便英年早逝以後,民間便迅速傳出了「順治帝遁入五臺山,削髮披緇,皈依淨土,清廷謬謂病歿」的傳說。甚至,直到現在,諸多清史研究學者還堅持認為順治皇帝並不是「因天花駕崩」,而是悲痛於董鄂妃薨逝,削髮為僧了。
  • 順治帝的董鄂妃,到底是他的弟媳還是名妓董小宛?一個證據最關鍵
    其實,坊間關於順治帝的傳聞有很多,一些野史甚至出現了「順治帝因寵妃董鄂妃去世遁入空門」這樣的描述。所以,不難看出,順治帝的確是一個多情種。可是,這位令一代帝王神魂顛倒的董鄂氏,究竟是何人,她的身世又是怎樣的呢?有兩種說法流傳的最廣。
  • 曲解歷史87 承乾宮順治與董鄂妃的愛情故事
    這是唐•白居易《長恨歌》裡訴說的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即唐明皇對楊貴妃無以復加的寵愛與眷顧。在清朝的承乾宮也有一個帝王與妃子的愛情故事,那就是順治與董鄂妃的一見鍾情、至死不渝的愛情。後宮劇看多了,大家有點不相信帝王還會有愛情。但綜合各方面史料,好像順治玩的是真的。
  • 董鄂妃之謎
    清代十二位皇帝,若說情之所鍾,愛到死去活來的,無過乎順治帝與董鄂妃。後世有人附會到《紅樓夢》中寶玉出家的情節,說這對皇家愛侶就是寶哥哥林妹妹的原型。此外這一段佳話,又牽扯到幾樁清代著名的疑案,諸如:董鄂妃其實是秦淮名妓董小宛,董鄂妃曾經是順治帝的弟媳,董鄂妃之死導致順治帝出家,乃至,董鄂妃不是病死而是被神龍島毛東珠所殺(《鹿鼎記》的神來之筆)……
  • 順治帝的第二任皇后,一生無功無過,未受寵愛,未曾誕下「龍子」
    孝惠章皇后不算是歷史上命運最悲哀的皇后,她一生榮華富貴,得到了人人豔羨的榮耀,卻窮極一生都沒有得到順治帝的愛。提起順治帝的愛情,大家想到的一定是寵冠六宮的順治帝的紅顏知己董鄂妃。董鄂妃這樣的身受寵愛卻不恃寵而驕的解語花確實令人喜愛,而她所受的寵愛的背後,則是另外一個女子,一生都得不到順治帝溫情的悲戚故事。清軍剛入關不久,順治帝根基不穩,尚且需要蒙古部族的扶持,當時的孝莊太后的四個哥哥均是蒙古部族的大臣,孝莊太后的大哥就是手握重權的吳克善。
  • 她是順治帝最喜愛的妃子,因喪子而病逝,死後被追封為皇后
    這位皇后就是清朝順治皇帝的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18歲入的宮,她入宮的經歷與其他妃子不一樣。大家都知道,妃子想要入宮便需要參加選秀,之後被皇帝看中才能進宮成為妃子的。但是據說董鄂妃並不是參加選秀進宮的,而是因為長相出眾,姿色過人,然後被順治帝看中才因此進入宮中的。
  • 順治為何對董鄂妃很深情,看看董鄂妃做了什麼,有幾個妃子能做到
    順治帝對董鄂妃為什麼那麼恩寵?其實,這得看董鄂妃是怎麼做的。當你看見了董鄂妃是怎麼做的後,或許你就明白了。 雖然這位嫉妒心很強的皇后極為不情願留下董鄂妃,但董鄂妃各方麵條件都十分出眾,最終還是被孝莊太后留了下來。 董鄂妃入宮後的當年8月,就被順治帝冊立為「嫻妃」。又過了一月有餘,順治帝又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冊立她為皇貴妃,董鄂妃這種火箭般的晉封速度,實在是令人咋舌。
  • 順治帝僅活了24歲,一生獨愛董鄂妃,為什麼能生下17個孩子?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了清早期的一位「短命」皇帝——順治帝,他僅僅活到了24歲,一生唯獨愛著董鄂妃,為什麼他卻能生下17個孩子呢?眾所周知,順治帝登基時只有6歲,還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孩童。當時他的父親皇太極病逝後,朝堂上下都盯著空缺的皇位。起初,年幼的順治並不是皇位的最佳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