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解歷史87 承乾宮順治與董鄂妃的愛情故事

2021-02-08 曲解歷史與文物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是唐•白居易《長恨歌》裡訴說的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即唐明皇對楊貴妃無以復加的寵愛與眷顧。

在清朝的承乾宮也有一個帝王與妃子的愛情故事,那就是順治與董鄂妃的一見鍾情、至死不渝的愛情。

後宮劇看多了,大家有點不相信帝王還會有愛情。但綜合各方面史料,好像順治玩的是真的。

清朝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

基督教的歐洲實行一夫一妻制,即使貴為國王,也不例外。國王只能有一個合法妻子,也就是王后。國王雖然權力巨大,但其婚姻完全是不能自主的,國王並無選擇自己配偶的權利。在歐洲君主制時期,王室的婚姻,完全是政治性安排,也就是在歐洲王室範圍內進行政治聯姻。王室之間頻繁通婚,導致各王室近親結婚,生出的王子與公主很多都相當的醜,或有殘疾。非常可能國王被安排了個不中意的王后,所以,歐洲的國王特別地喜歡通過尋找情人來滿足其色慾。當王室沒有直系繼承人時,按照其繼承法,就從血緣關係較近的親戚中選一位來繼承王位。

中國古代實行的是嫡長子繼承制,繼承人必須是嫡系男性。所以,一個王朝的興衰,跟是否能夠保證男性繼承人有很大關係。

趙宋皇子女及其夭折統計表

清代帝王生育狀況一覽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到王朝後期,生育出了問題,王朝也一同衰落。所以,後宮「佳麗三千」除了皇帝滿足欲望,最主要原因是傳宗接代的需要。

後宮如此多的美人,要求皇帝愛情專一,真的不大可能。如果皇帝真的很專一,很可能傳宗接代的任務完不成。這可能危及朝廷及皇族命運,往往會受到大臣的勸諫。

各位看官,您可能會問,清順治帝與董鄂妃的愛情是真的嗎?董鄂妃何許人也,在佳麗三千的後宮中贏得了順治帝專一的愛情,並至死不渝?

關於董鄂妃的來歷,官修史書一概避而不談,據《湯若望傳》中一段湯若望的回憶:

順治皇帝對於一位滿籍軍人(有學者認為是某個一品或一品以下武職官員)之夫人,起了一種火熱愛戀。當這一位軍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時,他竟被對於他這申斥有所聞知的天子親手打了一個極怪異的耳摑。這位軍人於是乃怨憤致死,或許竟是自殺而死。皇帝遂即將這位軍人的未亡人收入宮中,封為貴妃。這位貴妃於一千六百六十年產一子,是皇帝要規定他為將來的皇太子的。但是數星期後,這位皇子竟而去世,而其母於其後不久亦薨逝。皇帝陡為哀痛,竟致尋死覓活,不顧一切。

湯若望(耶穌會傳教士)

顯然,這裡所說的「第三位皇后」與「貴妃」是指同一人,即皇貴妃董鄂氏。董鄂妃18歲入宮(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不符合選秀女的年齡,所以她不是通過選秀女的渠道入宮。而當時沒有被選上秀女的少女,一般就嫁人了。所以她很可能是嫁人後才被選入宮。湯若望說的這個軍官應該是襄親王博穆博果爾,清太宗皇太極的十一子,順治十二年(1655)二月二十一日冊封為和碩襄親王,當年七月初三日己刻卒,年僅15歲。董鄂妃原是襄親王的福晉,後被順治帝納入宮中,成為寵妃。弟媳董鄂妃的美貌和才情深深地吸引了多情善感的少年順治的心,而董鄂妃在接觸順治過程中也對順治帝產生了好感。兩個情誼相投的人迅速墜入了情網。

孝獻皇后(1639年—1660年9月23日),董鄂妃

董鄂妃不但姿容絕代、才華出眾,美而賢,聰慧能文,而且品行清麗脫俗,善解人意。據順治親筆所寫《端敬皇后行狀》的描述,每次順治看奏摺時,有重要的內容,草草看過後,就隨手扔在一邊了,董鄂妃提醒他應該仔細看,不能忽視;每當順治要和她同閱奏章時,她又連忙拜謝,並解釋說:後宮不能干政。每當順治下朝後,她總是親自安排飲食,斟酒勸飯,問寒問暖;每當順治批閱奏章至夜分,她總是為其展卷研磨,侍奉湯茶。順治每次聽翰林院的官員們講課結束後,回到寢宮時,她一定會打聽講課的內容,他也會再給她講一遍,順治每次講給她聽的時候,她都非常高興。董鄂妃時常陪伴在順治的身邊。更難得的是,她時常勸說順治,處理政務要服人心,審判案件要慎重。他們的真摯感情,並非卿卿我我的小夫妻,他們情投意合,相得益彰。淑德彰聞,溫惠端敬是對董鄂妃最好的評價。

董鄂氏香消玉殞,病逝於東六宮之一的承乾宮,年僅22歲。順治悲慟欲絕,他以超常的喪禮來表達對愛妃的哀悼。順治追封為董鄂妃為皇后,以示褒崇。順治為其輟朝四個月,按照禮制,皇后去世輟朝時間也僅僅是五天,為皇貴妃去世而這樣的輟朝時間在整個清朝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清制中平時皇帝批奏章用硃筆,遇有國喪改用藍筆,過27天後,再用硃筆。而孝獻端敬皇后董鄂氏之喪,順治帝用藍筆批奏章,竟長達4個月之久。順治親自動筆,飽含深情地撰寫了《孝獻皇后行狀》,以大量的追悼孝獻端敬皇后董鄂氏的《御製哀冊》、《御製行狀》的具體實例,展現了孝獻端敬皇后董鄂氏的美言、嘉行、賢德,洋洋達四千言,內容十分豐富。

董鄂氏的早逝,順治使看破紅塵,萬念俱灰。他便產生悲觀厭世,企望遁入空門,以求精神上的解脫。他曾命高僧茆(máo)溪森為其削髮剃度,決心出家。孝莊皇太后百般勸解,命人急召高僧大覺禪師玉林琇抵京,玉林琇勸阻了順治帝削髮為僧。

順治從此一蹶不振,終日鬱鬱寡歡。使這位身體素質本來就十分羸弱的皇帝更加虛弱。結果,在愛妃董鄂氏死後僅半年就染上天花,不久便死在養心殿,追隨著他的愛妃而去了,時年24歲。只留下一段美麗的愛情佳話。

2017.11.3

相關焦點

  • 尤二姐就是董鄂妃,梨香院就是承乾宮,勸張書才拆偽曹雪芹故居!
    像「檻外人」「檻內人」其實是暗射康熙朝的「拜褥事件」;西堂故事暗射的是乾隆朝的弘皙逆案等等。甚至在《紅樓夢》的背面,還寫著孝莊下嫁、順治出家、雍正死亡、乾隆身世等絕密級別的清宮疑案。今天史學界還在爭吵不休,但實際上作者早就把真相寫在《紅樓夢》裡了。
  • 承乾宮古梨樹相傳是董鄂妃的最愛,紅樓夢作證:樹齡最少285年!
    ,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最早叫永寧宮,崇禎五年(1632年)八月更名為承乾宮。在承乾宮的院落裡,種著兩株古梨樹,相傳是大清王朝赫赫有名的董鄂妃的最愛。董鄂妃據說是內務府大臣鄂碩的女兒,她原本是順治的弟弟博穆博果爾的老婆。順治帝一次偶遇董鄂氏,被她的美貌和氣質所折服。任性的順治帝就搶走了董鄂氏,還要立她為皇后。如此胡鬧,自然遭到了孝莊和眾大臣的強烈反對。
  • 寂寞空庭春欲晚,承乾宮的梨花開了
    在宮殿眾多的紫禁城中,承乾宮的梨花名氣最大,一樹梨花一承乾,故宮的梨花白如雪,香氣甜美,與雕梁畫棟的古建築相得益彰。承乾宮不僅梨花出名,還藏著一段堪稱幾百年間宮中最悽美的愛情故事。清初,極受順治帝寵愛的妃子董鄂妃就住在這裡。
  • 深愛著董鄂妃的情種順治,在董鄂妃死後,到底是出家還是病死?
    順治皇帝和董鄂妃。順治皇帝婚後,與新娘的感情平平,與這位伴娘的關係卻極不一般。他們眉來眼去,十分鐘情。之後,這鄂碩女便常常託故進官,與順治皇帝的關係甚是暖昧。遺憾的是,這鄂碩女已經有了人家,丈夫是順治皇帝的弟弟襄親王博穆果爾。因此,二人雖然互相愛憐,卻很少上手。沒有不透風的牆。
  • 被順治寵愛了一輩子的董鄂妃,哪個版本的最驚豔?
    相信提起董鄂妃,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這個被順治皇帝寵愛了一輩子的女人,雖然她的生命很短暫,但是卻長久的留在歷史上,被後來的人們不斷探究。在影視作品當中也有很多根據董鄂妃的原型進行改編的故事,在這些作品當中,哪個演員所飾演的董鄂妃最驚豔呢?
  • 董鄂妃與順治:情深不壽,慧極必傷
    看見《少年天子》這個書名,總以為講的是漢武帝的故事,直到聽了小說的內容才知道不是。本書的主人公是順治帝福臨,清朝的第三位君主。關於順治帝,最為人們熟知的應該是他與董鄂妃的愛情故事。身為帝王,本該薄情,順治卻多情而深情,這就衝淡了縈繞著他周圍的政治色彩,使他更像一位普通的血性男兒。
  • 萬萬沒想到,薛寶釵的梨香院,其實就是承乾宮……
    而在承乾宮院內卻種著兩株古梨樹,具體樹齡已不可考,相傳是董鄂妃的最愛,那麼算起來也有四百多年了。一般來說,梨樹的壽命不過幾十年而已,但也確實有例外的。比如甘肅皋蘭縣什川「中國第一古梨園」裡的梨樹,樹齡大多在三百年以上。所以,三百年以上的古梨樹還是存在的。
  • 「原創」順治出家不完全是因為董鄂妃
    這民間有傳言順治皇帝在順治十八年的時候沒有因為天花去世而是為了心愛的董鄂妃出家了。我們看了很多關於北京慈善寺,五臺山清涼寺,河南白雲寺的相關視頻甚至是江西衛視的紀錄片確信順治皇帝是出家了到73歲圓寂。很多人認為順治帝出家是因為董鄂妃亡故,但是我最近看了下清史稿 我發現董鄂妃是順治十七年八月去世的,董鄂妃去世之後,順治帝雖然很傷心追封她為孝獻端敬皇后,但是也處理很多事情比如冊封鰲拜的弟弟穆裡瑪為鑲黃旗都統,任命佟鳳彩為四川巡撫 免武岡災賦,見傣族土司刀木禱,任命雅蘭布為刑部尚書,任命郭科為工部尚書,接受安南國投降,罷免劉正宗等等,免除邳州,宿遷的災賦。
  • 史上傳奇后妃董鄂妃,什麼原因讓她成為順治的「白月光」?
    導語:在中國歷史上,很多皇帝能夠"名流千古",並不是他們取得了多少豐功偉績,而且他們的"後宮秘聞"實在是非常精彩,讓百姓和後人都忍不住的探究一番。而且董鄂妃把順治當作她一生乃至生生世世唯一鍾情的男子,不僅在生活上把他照顧得無微不至,而且能時時刻刻陪伴皇帝左右,皇帝喜她跟著喜,皇上悲她跟著悲,可以說,董鄂妃可以得到順治這樣的恩寵,除了彼此的欣賞,更重要的是他們雙方走進彼此的心,所以很難再有其他人能插入。
  • 董鄂妃原本是順治弟媳,這種說法是真的嗎,她的出身有何來歷
    文章引言:作為一個皇帝,順治皇帝,能夠名震歷史,大多是因為他與董鄂妃的愛情悲劇。董鄂妃的來歷一直是謎團,有人說他是明朝名妓董小宛,還有人說他是順治的弟媳,襄親王博穆博果爾的福晉。這兩種說法很明顯,董鄂妃是董小宛一說,純粹是一個民間的誤解,很簡單就可以澄清。
  • 史上真正的董鄂妃:是秦淮名妓董小宛?還是順治強佔了弟媳?
    在清朝的12位皇帝中,最專情的一位應該就是順治皇帝。他和董鄂妃之間的愛情讓人動容,但是關於他們兩人之間卻存在眾多謎團,其中最讓人疑惑的就是董鄂妃的身世。從古至今,關於她的身份存在很多的說法,有人說她是秦淮的絕色名妓董小宛,也有人說她原本是順治的弟媳,只不過被順治強佔了而已,那麼史上真正的她究竟是怎樣的?
  • 順治為何對董鄂妃很深情,看看董鄂妃做了什麼,有幾個妃子能做到
    董鄂妃出生於崇德四年,是滿洲正白旗人,其父為武官鄂碩。順治10年秋,18歲的董鄂妃參加選秀,主持選秀的人是順治的第一位皇后,也就是孝莊太后的親侄女博爾濟古特氏。
  • 董小宛就是董鄂妃?818電視劇中讓人無語的歷史錯誤
    我們先一起看一下這部《多情江山》的劇情簡介,絕對能把你嚇得坐到地上:該劇講述了一段清世祖順治與漢人歌女董小宛的唯美愛情故事。意氣風發的少年順治不顧清廷禁律,將漢女董小宛毅然帶入宮中並封為「董鄂妃」,引起了前廷與後宮的軒然大波。天性聰慧的董小宛用自己的善良與真心逐漸感化婆婆孝莊皇太后,巧妙的化解了一次又一次危機。看起來完全是一部八點檔的地方臺婆媳劇的節奏,只是你為啥要披著歷史人物的真名真姓來狗血?
  • 不到三十歲就去世的順治皇帝,只鍾情董鄂妃,為何還有十多個子女
    看過電視劇《康熙大帝》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電視劇的最初,就是從順治皇帝開始的。順治皇帝非常喜歡董鄂妃,董鄂妃身患重病,順治皇帝在身邊精心伺候,董鄂妃一死,順治皇帝對皇位也心灰意冷了,最後順治皇帝上了五臺山。
  • 順治真的出家了嗎?
    獨寵鄂妃董鄂妃在順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五日被冊為「賢妃」。僅一月有餘,福臨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為理由,晉封她為皇貴妃。這樣的升遷速度,歷史上十分罕見。十二月初六日,福臨還為董鄂妃舉行了十分隆重的冊妃典禮,並按照冊封皇后的大禮頒恩詔大赦天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保存了冊立董鄂妃為皇貴妃的《詔書》。
  • 清宮揭秘:順治一生鍾愛董鄂妃的原因
    孝獻端敬皇后董鄂氏是順治在世時所冊封的第三位皇后,但董鄂氏的皇后身份卻是在去世後追封的。她的身世、她的得寵以及順治在她去世後的出家之念,都給她短暫的生命增添了令人回味的因素。孝獻端敬皇后董鄂氏的骨灰被安置在順治孝陵的地宮之內,而在清東陵中順治的地宮是惟一沒有被盜過的,她與他在身後的確得到了長久的寧靜。
  • 順治最愛的女人董鄂妃做了什麼事,讓孝莊太后那麼厭惡她?
    孝莊太后,眾所周知,她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后,她的一生培養、輔佐了順治、康熙兩代皇帝,稱她為清朝初期傑出的女政治家,也不為過。克就是這麼一個大人物,卻對自己的兒媳董鄂妃厭惡至極,這又是為什麼呢?難道這就是傳統的婆媳關係嗎?
  • 董鄂妃來歷之謎:或許這個被順治帝寵上天際的女人,真是他的弟媳
    作為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順治皇帝之所以在清朝歷史上赫赫有名,並非因為其在位期間的文治武功,也非其年幼登基的幸運至極,而是因為圍繞在他周圍的一系列未解之謎:其生母孝莊太后的下嫁之謎;其並未駕崩於天花重疾,而是出家為僧之謎;除此之外,還有一段最具傳奇色彩的謎團:順治帝獨寵之董鄂妃的出身之謎。
  • 順治帝與董鄂妃的愛情,不止感動天地,狗血程度堪比韓劇
    清朝皇帝大多非常痴情,尤其是開國之初的順治帝福臨。順治與董鄂妃的愛情故事流傳至今,依然為人津津樂道。但其實這段愛情並沒有故事中講述的那麼美好,甚至還有點狗血。有人傳說董鄂妃就是清初名妓董小宛,這就純屬捏造的謠言了,她們只是同屬於一個時代且有同一個姓氏而已。
  • 清朝第一痴情帝王,順治和董鄂妃悽婉愛情故事,才是其要出家原因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歷代後宮妃嬪眾多,她們的職責,不過是陪侍皇帝的生活和傳宗接代。皇帝跟她們很難產生真正的愛情。但也有例外,如唐明皇與楊貴妃,可以稱為「生死戀」,流傳至今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