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是唐•白居易《長恨歌》裡訴說的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即唐明皇對楊貴妃無以復加的寵愛與眷顧。
在清朝的承乾宮也有一個帝王與妃子的愛情故事,那就是順治與董鄂妃的一見鍾情、至死不渝的愛情。
後宮劇看多了,大家有點不相信帝王還會有愛情。但綜合各方面史料,好像順治玩的是真的。
清朝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
基督教的歐洲實行一夫一妻制,即使貴為國王,也不例外。國王只能有一個合法妻子,也就是王后。國王雖然權力巨大,但其婚姻完全是不能自主的,國王並無選擇自己配偶的權利。在歐洲君主制時期,王室的婚姻,完全是政治性安排,也就是在歐洲王室範圍內進行政治聯姻。王室之間頻繁通婚,導致各王室近親結婚,生出的王子與公主很多都相當的醜,或有殘疾。非常可能國王被安排了個不中意的王后,所以,歐洲的國王特別地喜歡通過尋找情人來滿足其色慾。當王室沒有直系繼承人時,按照其繼承法,就從血緣關係較近的親戚中選一位來繼承王位。
中國古代實行的是嫡長子繼承制,繼承人必須是嫡系男性。所以,一個王朝的興衰,跟是否能夠保證男性繼承人有很大關係。
趙宋皇子女及其夭折統計表
清代帝王生育狀況一覽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到王朝後期,生育出了問題,王朝也一同衰落。所以,後宮「佳麗三千」除了皇帝滿足欲望,最主要原因是傳宗接代的需要。
後宮如此多的美人,要求皇帝愛情專一,真的不大可能。如果皇帝真的很專一,很可能傳宗接代的任務完不成。這可能危及朝廷及皇族命運,往往會受到大臣的勸諫。
各位看官,您可能會問,清順治帝與董鄂妃的愛情是真的嗎?董鄂妃何許人也,在佳麗三千的後宮中贏得了順治帝專一的愛情,並至死不渝?
關於董鄂妃的來歷,官修史書一概避而不談,據《湯若望傳》中一段湯若望的回憶:
順治皇帝對於一位滿籍軍人(有學者認為是某個一品或一品以下武職官員)之夫人,起了一種火熱愛戀。當這一位軍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時,他竟被對於他這申斥有所聞知的天子親手打了一個極怪異的耳摑。這位軍人於是乃怨憤致死,或許竟是自殺而死。皇帝遂即將這位軍人的未亡人收入宮中,封為貴妃。這位貴妃於一千六百六十年產一子,是皇帝要規定他為將來的皇太子的。但是數星期後,這位皇子竟而去世,而其母於其後不久亦薨逝。皇帝陡為哀痛,竟致尋死覓活,不顧一切。
湯若望(耶穌會傳教士)
顯然,這裡所說的「第三位皇后」與「貴妃」是指同一人,即皇貴妃董鄂氏。董鄂妃18歲入宮(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不符合選秀女的年齡,所以她不是通過選秀女的渠道入宮。而當時沒有被選上秀女的少女,一般就嫁人了。所以她很可能是嫁人後才被選入宮。湯若望說的這個軍官應該是襄親王博穆博果爾,清太宗皇太極的十一子,順治十二年(1655)二月二十一日冊封為和碩襄親王,當年七月初三日己刻卒,年僅15歲。董鄂妃原是襄親王的福晉,後被順治帝納入宮中,成為寵妃。弟媳董鄂妃的美貌和才情深深地吸引了多情善感的少年順治的心,而董鄂妃在接觸順治過程中也對順治帝產生了好感。兩個情誼相投的人迅速墜入了情網。
孝獻皇后(1639年—1660年9月23日),董鄂妃
董鄂妃不但姿容絕代、才華出眾,美而賢,聰慧能文,而且品行清麗脫俗,善解人意。據順治親筆所寫《端敬皇后行狀》的描述,每次順治看奏摺時,有重要的內容,草草看過後,就隨手扔在一邊了,董鄂妃提醒他應該仔細看,不能忽視;每當順治要和她同閱奏章時,她又連忙拜謝,並解釋說:後宮不能干政。每當順治下朝後,她總是親自安排飲食,斟酒勸飯,問寒問暖;每當順治批閱奏章至夜分,她總是為其展卷研磨,侍奉湯茶。順治每次聽翰林院的官員們講課結束後,回到寢宮時,她一定會打聽講課的內容,他也會再給她講一遍,順治每次講給她聽的時候,她都非常高興。董鄂妃時常陪伴在順治的身邊。更難得的是,她時常勸說順治,處理政務要服人心,審判案件要慎重。他們的真摯感情,並非卿卿我我的小夫妻,他們情投意合,相得益彰。淑德彰聞,溫惠端敬是對董鄂妃最好的評價。
董鄂氏香消玉殞,病逝於東六宮之一的承乾宮,年僅22歲。順治悲慟欲絕,他以超常的喪禮來表達對愛妃的哀悼。順治追封為董鄂妃為皇后,以示褒崇。順治為其輟朝四個月,按照禮制,皇后去世輟朝時間也僅僅是五天,為皇貴妃去世而這樣的輟朝時間在整個清朝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清制中平時皇帝批奏章用硃筆,遇有國喪改用藍筆,過27天後,再用硃筆。而孝獻端敬皇后董鄂氏之喪,順治帝用藍筆批奏章,竟長達4個月之久。順治親自動筆,飽含深情地撰寫了《孝獻皇后行狀》,以大量的追悼孝獻端敬皇后董鄂氏的《御製哀冊》、《御製行狀》的具體實例,展現了孝獻端敬皇后董鄂氏的美言、嘉行、賢德,洋洋達四千言,內容十分豐富。
董鄂氏的早逝,順治使看破紅塵,萬念俱灰。他便產生悲觀厭世,企望遁入空門,以求精神上的解脫。他曾命高僧茆(máo)溪森為其削髮剃度,決心出家。孝莊皇太后百般勸解,命人急召高僧大覺禪師玉林琇抵京,玉林琇勸阻了順治帝削髮為僧。
順治從此一蹶不振,終日鬱鬱寡歡。使這位身體素質本來就十分羸弱的皇帝更加虛弱。結果,在愛妃董鄂氏死後僅半年就染上天花,不久便死在養心殿,追隨著他的愛妃而去了,時年24歲。只留下一段美麗的愛情佳話。
201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