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佳緣的戀愛認知解讀:男生向左 女生向右

2021-01-12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月12日消息 有人說,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在情感關係中,男女的戀愛認知差異,總是一道有趣的研究題。

1月11日,百合佳緣集團發布了年度婚戀觀報告——《愛與哀愁之靈魂拷問》,深入研究當代男女對婚戀認知的差異,結合分歧點進行解讀,了解當下婚戀意識的時代特性與變化,其背後究竟是源自思想的改變,還是現實的被動?

男女戀愛認知差異大

目前,關於國民婚戀現實問題的討論,猶如一股洶湧的潮水,匯向網際網路這條信息大河裡。

即便如此,單身男女們仍然不為之所動。一句「現在結婚太難了」的感嘆,透露著不少父母的哀愁。現如今,一二線單身女性不斷增多,三四線單身男性找不到對象,婚戀市場正呈現兩極分化的現象,值得認真思考。

想要解決婚戀的問題,就必須要尋找到男女性對婚戀認知的差異,深入了解當代年輕人對婚戀的想法。從百合佳緣集團發布的《愛與哀愁之靈魂拷問》婚戀觀報告中便可了解,男女性對戀愛的認知以及思維存在明顯的差異,特別是自我的感知判斷。調研顯示,八成單身男性認為自己是奉獻付出型,僅有兩成認為自己是依靠依賴型。相對而言,單身女性在此問題上比例則顯得比較平衡,自認為奉獻付出型和依靠依賴型的比例相近,差距不到10%。

 

想起自己的情感經歷,小洋倍感唏噓。剛從校園出來,因為身邊擁有男朋友無微不至的照顧,哪怕每個月拿著3千多的收入,在上海這座繁華的城市裡,她也沒有絲毫的焦慮。情感上,小洋一直依賴著男朋友在戀愛中提供的溫情。

沒有經歷社會磨練的她,還處於對未來美好的幻想期,不顧及男朋友的工作,要求對方時刻陪伴在自己身邊。然而,現實畢竟不是電影,也不一定會擁有圓滿的大結局。無論是情感,亦或是生活,一邊過多於奉獻付出,一邊沉醉於依賴依靠,始終會產生更多的情感問題,最後男朋友離開了她。

在一段感情裡,其中一方過多的付出,卻得不到理解和回報,即便是再堅固的愛情,也抵擋不住時間的磨練。時間永遠是一座磨練場,它能讓人變得更加的成熟,以及理性。正如報告所示,從受調人群反饋的數據可以看出,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為自己是「依賴性」的比例快速下降。

量化下的認知衝突

《報告》的調研數據中,多數男性都認為自己在戀愛中,屬於「奉獻付出型」。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世俗中對待奉獻付出的定義是物質的客觀標準,例如結婚時,男性準備車房,彩禮等等。因此,在這些量化的標準中,很多人認為男人在戀情中付出得更多。

在《報告》中,戀愛起步價的數據很直觀地呈現了這種觀點。內容顯示,對於戀愛起步價(對方月收入)這個問題,90後女性和70後男性對戀愛對象的收入最為看重,其愛情起步價要求分別為13145元/月和4990元/月。其中,90後的男女性對戀愛起步價的認知要求相差了9063元。

 

在一線城市中,除了面臨日常衣食住行的消費支出外,還需要去承擔結婚三大件(房子、車子、彩禮)的壓力,不少男性在沒有積累到一定的經濟基礎時,不敢進入婚戀的狀態。

從物質標準上看,男性在戀情中付出得更多。倘若轉換角度,更換標準,女性在戀情中付出的並不比男性少。

無可否認的是,在職場上,女性是處於弱勢的。從戀愛到談婚論嫁是大多數人必經的過程,但一旦涉及到戀愛、結婚、生育等問題時,女性在職場上容易遭到較多的限制。此外,從情感上看,男性是理性動物,女性是情感動物,女性不僅能在經濟上達到獨立,也能通過情感的驅動本能,安撫男生情感壓力的一部分,從而減輕他的精神壓力。

因此,從《報告》中也可以看到,隨著年齡的變化,女性對於情感類型的自我感知發生了變化。自我認知為奉獻付出型的比例,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上升,90後佔比僅35%,而70後女性已達到了60%。

尋求婚戀的平衡點

情感關係裡,想要做到絕對的平等,目前的現實中是不太可能的。長期以來的傳統婚戀思想裡,男生被動地背負著更多現實問題,這導致延伸出目前的婚戀問題——由於結婚成本越來越高,男女性在婚戀觀點上的對立越來越嚴重。正如報告中所提及情感類型認知、戀愛起步價等等數據,男女的戀愛認知存在差異。

值得注意的是,年齡和學歷,逐漸成為了婚戀中的變量因素。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國民教育得到廣泛普及,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比例越來越高。國家統計局發布《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統計監測報告顯示,2019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中女研究生人數為144.8萬人,佔全部研究生的比重達到50.6%;普通本專科、成人本專科在校生中女生分別為1567.9萬人和392.3萬人,佔比為51.7%和58.7%。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女性獨立意識慢慢覺醒,她們對婚戀的看法逐漸有所改變,「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婚戀思想被打破。雖然關於婚戀現實的矛盾越來越多,無形中為單身男女添加了婚戀焦慮感,但隨著學歷的增長,要求婚戀平等的呼聲逐漸越來越高。

婚戀的平等,不僅局限在思想領域,在經濟領域也應該有所體現。「門當戶對」的婚戀,越來越被人所提及。在婚戀選擇中,人們更加追求各方面的匹配度,如雙方的經濟條件、家庭背景、個人收入等等,這關乎著婚姻質量以及安全感、穩定性的重要因素,特別學歷層次越高,越能呈現。

《報告》顯示,86%的男性和97%的女性都認為婚戀中安全感十分重要。而「門當戶對」被不少人認為能夠帶來安全感。其中,隨著學歷的增長,人們對門當戶對則更加看重,認可門當戶對能帶來安全感的佔比也不斷升高。特別是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單身人群中,七成的單身女性和過半數的單身男性均持贊同的態度。

 

一段健康的情感關係,一定是相對平等均衡的,任何一場獨角戲都會衍生出更多的情感問題,過多付出的一方會因為長期的付出而心生不滿,而習慣依賴的一方則容易不加珍惜。

回想起來,小洋感嘆道:「以前只知道依賴對方,自己不去了解他的情緒,理解他的難處。感情應該是交換、互補,並非是單方面接受對方的付出,因為任何一方,都沒有義務為自己付出的。」

男性在愛情的付出中更容易被量化、看得見,女性則是習慣在情感、精神上支持與付出,無法進行定量,所以呈現到現實中,便導致了人們對戀愛認知上的差異。感情裡,雙方應該相互扶持和理解,感情的齒輪才能轉動起來,才能真正的長久。

註:文中人物為化名

相關焦點

  • 向左愛·向右愛 연애소설 (2002)
    類型: 劇情 / 愛情製片國家/地區: 韓國語言: 韓語上映日期: 2002-08-15(韓國)片長: 106分鐘又名: 戀愛小說 / 戀愛之夏 / 戀之奏鳴曲 / 向左愛向右愛 / 美人心 / Lovers' Concerto / Friends and Lover向左愛·向右愛的劇情簡介 · · · · · ·  一封封的匿名信,勾起了志煥
  • 向左走·向右走
    我追問:「你說,人為什麼一定要戀愛或者結婚呢?」大叔大笑說:「這是個好問題呢。」停了停,他又說,「人之所以要戀愛,或許是因為心靈需要依靠吧。」我笑了笑,抬頭看看藍天,想著大叔的這個回答的靠譜率。而且,他只回答了我一半的問題。▼▼回家的地鐵上捧著大開本的《向左走向右走》看著第三遍。少到不能再少的旁白,卻生動勾畫出「他」和「她」的相遇分別再相遇。
  • 相親不過時,世紀佳緣創新婚戀社交玩法
    疫情期間,世紀佳緣不斷聚焦線上業務,在原有的直播相親業務上增加了免費開播、主動申請連麥等功能,體驗「守護」、「告白」等直播相親互動功能。此外,世紀佳緣還邀請了集團旗下專業的情感諮詢師,通過語音、視頻連麥的形式,為用戶提供情感諮詢等服務,為疫情下情緒焦慮的人們疏導解惑。
  • 福利|幾米音樂劇《向左走向右走》
    但它依然是音樂劇,音樂自然還是主線,而曾經登上2008年JZ Festival的歌手王若琳在第四版的《向左走向右走》中也是主演之一,為此我們跟她以及男主角王大文做了個簡單採訪,聊了聊這部即將登陸上海文化廣場的巡迴演出。(文末有福利!)
  • 百合佳緣集團傾力打造「智推女生」 讓另一半更懂你
    在新一輪節目中,除了保留原有「心動女生」和「爆燈女生」環節外,節目又新增了「智推女生」環節,增加節目的娛樂效果和智能效果。《非誠勿擾》推出全新玩法,用智能解讀情感在全新改版的《非誠勿擾》中,經典「爆燈」環節將重新回歸,並引入「大數據相親」,加入「智推女生」環節。
  • 幾米音樂劇《向左走 向右走》
    音樂劇《向左走向右走》4度搬上舞臺!這次將由創作歌手魏如萱、新晉藝人王大文與創作型才女王若琳領銜主演。
  • 加座開票 音樂劇《向左走 向右走》
    幾米繪本《向左走,向右走》自1999年出版至今,被翻譯成十個不同語言的版本,累積銷售超過百萬冊。改編自幾米經典繪本的音樂劇《向左走向右走》,邀滬上男女品味命中注定的浪漫愛情,融化城市裡的孤獨與寂寞。音樂劇《向左走向右走》/《反正大家都愛過》故事:有關[一見鍾情]的浪漫愛情故事描述一個寂寞的城市,一對比鄰而居卻從不相識的寂寞男女,因為他出門一定向左走、而她卻總是向右走…有一天他們終於相遇並一見鍾情,但一場大雨讓兩人匆促分手,留下的電話號碼也因為雨水而模糊不可辨認,因此一度握在手中的幸福風箏又斷了線。
  • 世紀佳緣紅娘一對一:情感導師教會「戀愛小白」讀懂女人心
    &nbsp&nbsp&nbsp&nbsp「戀愛小白」是世紀佳緣紅娘老師給白先生起的外號。白先生對於這個外號並不排斥,他說自己是個戀愛新手,需要世紀佳緣的紅娘老師多多栽培,早日在這裡覓得良緣,娶回家一個賢良淑德、與之有共同話題和人生目標的她。
  • 楊笠向左,李雪琴向右
    女生們一邊「哈哈哈哈」一邊覺得大快人心,男生們被這句直擊靈魂的吐槽尬得面紅耳赤。 而李雪琴,這個滿口大碴子味兒的東北女生,臉上永遠掛著苦哈哈的表情,用又慫又懶的聲音道破人間清醒:楊笠的段子挺好笑的,但仔細想想,如此多人被她的段子「冒犯」到,拼命進行「深度解讀」,開啟罵戰,才是真好笑。
  • 《向左走向右走》翻拍泰劇變恐怖片!童話愛情大灑狗血
    記者陳芊秀/綜合報導 臺灣插畫家幾米以溫馨畫風走紅全球,代表作之一《向左走向右走》描述都會男女的浪漫愛情,2003年被翻拍電影,由金城武搭檔梁詠琪,2004年被翻拍陸劇,由陸毅、賈靜雯主演,故事轟動一時。
  • 向左向右向前看
    可是當我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時,我們也許會徘徊不定、猶豫不決,不知道應該向左、向右還是向前,總覺得每一個決定都需要無比慎重的考慮。其實,人生沒有那麼多一錘定音的選擇,每一個方向都存在著我們可能的足跡,無論哪一條路,沿途都會有不一樣的風景。我們無論向哪邊走,都會遇見一種生活,一種屬於自己的生活。
  • 幾米漫畫經典----《向左走向右走》(上)
    每次出門,習慣的她向左走,他向右走。永不碰頭。 他們走過同一條街道,餵過同一隻流浪貓,抱過同一個孩子,在同一場大雨奔回家,聽同樣的廣播,同樣的寂寞。不練琴時,他喜歡在外面閒晃,繞到城裡的公園去餵鴿子,常常呆坐整個下午。11月11日 午後,開始颳起一陣陣的冷風。有時候他會覺得空虛無力。
  • 王大文魏如萱王若琳主演幾米《向左走 向右走》
    向來勇於自我挑戰的大文,在新的一年,更首次挑大梁演出幾米音樂劇《向左走 向右走》,3/18、19率先在上海文化廣場演出,顛覆觀眾對《向左走 向右走》繪本中的印象,女主角魏如萱以調皮、古怪的特質融入人物性格,搭檔男主角王大文自然流露的斯文靦腆,兩人截然不同的個性,互動時所碰撞出的電流和火花,感受到的心動、悸動,尤其,魏如萱古靈精怪的個性,常逗得王大文無力招架,但大文自然純真的反應,在舞臺上的化學變化,
  • 《向左走,向右走》,其實我是想看王若琳
    並行線如何終於交會… 幾米繪本《向左走,向右走》自1999年出版至今,被翻譯成十個不同語言的版本,累積銷售超過百萬冊。改編自幾米經典繪本的音樂劇《向左走向右走》,邀滬上男女品味命中注定的浪漫愛情,融化城市裡的孤獨與寂寞。
  • 音樂劇《向左走向右走》帶你進入「幾米時間」
    音樂劇《向左走向右走》第四度搬上舞臺,對王若琳的歌聲很是期待呢。北京的胖友們還可以看到《向左走向右走》的人偶展和攝影展,願我們最後都能相遇。2010年,幾米音樂劇《向左走向右走》與幾米星空特展先後登陸北京,掀起一股幾米熱。六年後,三位華語歌壇唱將魏如萱、王大文、王若琳將攜幾米音樂劇《向左走向右走》再闖北京,於3月24日至27日在天橋藝術中心連演四場。
  • 第534期《遇見》鋼琴簡譜彈奏版,電影《向左走,向右走》的插曲!
    遇見是電影《向左走,向右走》的插曲,收錄在孫燕姿《The Moment》專輯中,2003年8月1日由華納唱片發行。孫燕姿代表作之一。       電影《向左走,向右走》中播放這段音樂的時候是梁詠琪和金城武兩個人在池塘邊上坐著的時候,兩個人是一人一邊,背對著對方。
  • 遇見-孫燕姿歌曲,電影《向左走,向右走》的主題曲
    《向左走,向右走》是由杜琪峯、韋家輝執導,梁詠琪、金城武領銜主演的愛情片,改編自臺灣漫畫家幾米的漫畫《向左走向右走》。
  • 影評·向左走,向右走
    其中印象深刻的要數1999年幾米創作的《向左走,向右走》。冬日的早晨,一男一女拖著黑色皮箱一左一右相背而行的畫面,經典,浪漫、感動、唏噓,無奈。     或許,正因如此,才有把它搬進大屏幕的噱頭,才有讓人樂此不疲、念念不忘的資本。而成就這部電影的CP男女——金城武、梁詠琪,承包了2003年所有上畫影片的浪漫熱點,執導人杜琪峯、韋家輝再一次刷新港產愛情片的記錄。
  • 這個周末在上海,我只想和你「向左走向右走」
    點擊觀看《向左走向右走》音樂劇預告《向左走向右走》描述了一個寂寞的城市,一對比鄰而居卻從不相識的寂寞男女,因為「她」出門一定向左走,而「他」卻總是向右走《向左走向右走》是詩人導演黎煥雄、橫跨劇場與流行的音樂人陳建騏繼《地下鐵》、《幸運兒》後,第三度改編超人氣插畫家幾米作品的音樂劇。
  • 向左走向右走,<遇見>宜蘭幾米廣場
    再則當時孫燕姿演唱的向左走向右走則是讓我愛上幾米說故事能力的一部電影,直到現在仍然很喜歡最後一句:「我排著隊拿著愛的號碼牌」,雖然那首歌其實好像應該叫「遇見」。雖然我談不上是幾米插畫的迷,可能也談不上有多喜歡,但它的插畫的確會有一種令人想一探究竟的魔力。早前說過了不是幾米的畫迷,所以對這小公園裡充滿著旅行包有一點不解,代表的是旅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