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周刊作者團 世界華人周刊 來自專輯周刊看中國
重男輕女的思想,從未離我們遠去。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顧景言
新聞背後,有你不知道的世界
知乎上,有個熱門問題:「被叫做招娣、引娣、亞男、若男的女孩們以後準備改名字嗎?」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很多知友現身說法,令人恍然覺得,重男輕女現象從未離我們遠去。
同樣的,最近一條抖音也引發熱議。
在一個小視頻的評論區,1000多條評論祈求「接女翻男」。
「接女翻男」,是指準媽媽通過產檢確認自己懷的是女孩,但希望通過祈願、偏方轉變性別的行為。
隨手一搜,網上充斥著各種此類的許願帖。
甚至還有人天真地發帖詢問:「有沒有女翻男的真實案例?」
為了把腹中的女兒變成兒子,準媽媽們可謂是各出奇招。
她們為什麼對生兒子有這麼大的執念?
所謂的「接女翻男」,真的能成功嗎?腹中的女兒,憑許願就能變成兒子?
西方人很難理解中國人對男孩的執念。
都2020年了,為什麼有些人還會像活在封建社會?
俗話說,「小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至於女兒、孫女、外孫女,那都是要靠邊站的。
莫言先生的《豐乳肥臀》裡有一個情節,令人印象深刻。
書中的母親生育了八個女兒,分別叫來弟、招弟、領弟、想弟、盼弟、念弟、求弟和玉女。
單從這些名字,就能看到一位女性對生育男孩的巨大渴望。
這是中國傳統女性的一個縮影。
舊社會的重男輕女思想,倒也不必過分進行苛責。
▲ 電視劇《娘道》截圖
因為那是有其合理性的。
在生產力不發達的農業社會,生男孩對於農民來說確實是一大利好。
一個男孩的呱呱墜地,意味著這個家庭在未來增加了一個壯勞力。
在種地全靠體力的年代,男孩確實比女孩更有優勢。
一位60多歲的婦女曾經回憶,她小時候向母親抗議過:
為什麼家裡做飯,哥哥每次都能吃飽肚子,她和妹妹卻只能半飢半飽?
她母親指著推車裡的稻穀說:「來,你看看你能不能把這些穀子推到坡上去。」
她當然沒那麼大力氣,但是她的哥哥可以。
當然,在父母年老之後,她也不用出錢,贍養由哥哥負責。
那個時代的男性,享受了性別紅利,也承擔著相應的義務。
但是很難想像,在21世紀的今天,竟然有那麼多孕婦重男輕女。
▲ 某論壇的「接女翻男」祈願帖,跟帖人數已經超過2800多
她們很多住在大都市,生活寬裕,為什麼還對生兒子有這麼大的渴望?
原因很簡單,時代變了,很多人的思想觀念卻沒有變。
成長在新時代的80後、90後,在成長的過程中,身邊一定遇到過名字類似於「亞男」「若男」「勝男」的女同學。
由於時代原因,計劃生育導致很多夫婦只生了一個女兒。
無奈之下,只能給女兒起一個名字,慰藉自己沒有生下兒子的遺憾。
農村的政策寬鬆一些,第一胎是女孩的話,允許生第二胎。
很多農戶的長女便擁有了「招娣」「盼娣」這樣的名字。
▲ 知乎上的問題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在機關單位工作,人長得漂亮不說,工作和家庭兩不誤,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賢妻良母。
然而,她卻對丈夫懷著深深的歉疚。
因為她膝下只有一個女兒。
她丈夫是獨生子,她覺得自己讓丈夫家成為了「絕戶」。
公公婆婆都是知識分子,倒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一直熱衷於打聽怎樣能弄到一個二胎指標。
自從國家放開二胎生育之後 ,就出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頭胎是男孩的,往往不願意再生。
頭胎是女孩的,生二胎的熱情則十分高漲。
那位公務員朋友,便迅速備孕,第二胎如願生下了一個男孩。
然而,很多孕婦並沒有這麼好的「運氣」。
於是,「接女翻男」成為了孕婦圈的一大熱詞。
在一些育兒論壇上,「接女翻男」這個詞頻頻出現。
在已經做了B超,得知懷的是個女孩之後,很多孕婦並不甘心,想要腹中的女孩變成男孩。
她們把希望寄托在了玄學上面。
只要有產婦發文說自己生下了男孩,下面就會有一大群孕婦留言「接女翻男」,企圖沾沾「歐氣」。
仿佛每個孕婦家中,都有皇位要繼承。
網站上,各種「拼兒子」的留言:
「如果連剖了兩個女兒,還想要個兒子,可不可以剖三胎呢?」
「接女翻男,誠接健康男寶寶在腹中!」
「接B超不準,求女翻男!」
……
很多江湖騙子,從這種現象中看到了「商機」。
一種叫「轉胎丸」的神奇藥物,應運而生。
江湖騙子們宣稱,只要服用下轉胎丸,就能把孕婦肚子裡的女孩變成男孩。
這對想兒子想瘋了的孕婦而言,簡直就像茫茫黑夜中的一縷曙光。
河南洛陽有一位孕婦,由於太希望能生個兒子,病急亂投醫。
她找到了個江湖郎中,花重金購買了轉胎丸,虔誠地服用下去。
結果過了幾個月,孩子降生了,一家人卻目瞪口呆:
這個孩子竟然既是男孩、又是女孩,和民間所說的「陰陽人」差不多!
原來,所謂的轉胎丸裡,包含大量雄性激素。
胎兒本來已經確定了性別為女,由於雄性激素的原因,也擁有了男性的性特徵。
簡直是一出人間慘劇!
更加諷刺的是,發這些求男孩帖子的,千辛萬苦求「轉胎丸」的,往往正是女性自己。
曾有一句很精闢的論斷:「最重男輕女的,往往是女性。」
▲ 電視劇《都挺好》中,女主角蘇明玉有一個超級重男輕女的母親
然而,我們對這些想生男孩的孕婦卻不能一棒子打死。
除了極度重男輕女的那種人之外,還有一些女性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
她們喜歡女兒,卻不敢生女兒。
因為這個世界,對女孩實在太不友好。
從古到今,對於女性,幾乎沒有什麼值得羨慕的「性別紅利」。
白居易有句詩寫得很好:「人生莫作婦人身,百年苦樂由他人。」
魯迅最得意的女弟子蕭紅也曾經感嘆:「我一生最大的不幸,都是因為我是一個女人。」
▲ 蕭紅
即使是在21世紀的今天,女性的生存環境也依然不容樂觀。
曾有一位準媽媽憂心忡忡地說:「希望能生個男孩,女孩的話我怕我保護不好她。」
小時候,怕她被壞人傷害;長大後,怕她遇人不淑、怕她在職場遭遇歧視。
結婚、懷孕,都可以成為女性丟工作的原因。
▲ 電視劇《歡樂頌》裡,樊勝美被母親和哥哥無止盡地壓榨
女孩太難了。
越是身為女性,越是懂得女性在社會和家庭中的不容易。
不管給女孩起名「招娣」「接女翻男」,還是因為愛女兒所以「不敢生女孩」,這兩件大相逕庭的事情,反映出的實質卻是一樣的:
真正的性別平等,依然任重而道遠。
重男輕女的,是因為男性在這個社會更「吃香」,很多地方分配宅基地或拆遷分房,男性都比女性分得多。
▲ 今年5月,北京衛視某節目中,劉先生「控訴」自己的兒子和女兒都符合相關拆遷補償規定,但女兒申請宅基地的訴求一直未得到解決,因為「是女性,享受不了政策」
「不敢生女孩」的,也是因為男性更有優勢,害怕女兒受委屈。
如果有一天,所有的女性都能夠享受和男性同等的待遇;
如果有一天,這個社會不再有那麼多關於女性的惡性案件;
那時候,也許所有的孕婦都不會再糾結生男生女,而是坦然快樂地迎接一個新生命。
人生最多不過百年,都是世間過客而已。
孩子是愛情的結晶,是父母的延續。
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期待,無論男女。
你身邊有叫招娣、引娣、亞男、若男的女孩嗎?請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 參考資料
1. 澎湃新聞.拆遷時兒子能批宅基地女兒卻不能?一電視節目案例引發爭論
2. 中國網絡電視臺.央視曝光轉胎丸騙局:可致孩子性發育異常
原標題:《「求求老天爺,讓我腹中的女兒變成兒子吧」》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