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需要陪伴,旅行是最美好的陪伴。」 時光匆匆,當我們不經意間的回頭,卻發現父母已經老了,有時候突然驚覺,父母陪在我們身邊的時間還有多少呢?於是,我和妻子每年五一節或國慶節都要牽起嶽父嶽母的手,帶他們出去走走。今年國慶長假也不例外。
由於嶽父嶽母都是八十多歲高齡的老人,且腿腳不便,我們避開了旅遊尖峰時段,選擇了10月6日陪他們出去「千年古龍潭 抗戰決勝地」一一漵浦縣龍潭鎮玩。驅車兩個多小時,經過繞城高速、包茂高速、滬昆高速、209國道、縣道……望著窗外的風景,他們很開心,有說有笑,不停地用手機拍照。
到了龍潭鎮,妻子的好友小夏的姐姐已提前在酒店安排好了午餐,熱情款待了我們。席間,她向我們介紹了千年古鎮龍潭鎮的有關情況:龍潭,因「潭中有龍」而得名。山水秀美,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素有「擔不盡的龍潭」之美譽。龍潭鎮是漵浦縣南部經濟文化重鎮。
龍潭,是湖南歷史文化名鎮,湖南經典文化名鎮,是名符其實的千年古鎮。三國時期,龍潭就留下著名的諸葛城。北宋神宗元豐二年置龍潭堡,明清兩朝設龍潭巡檢司。勤勞智慧的龍潭人民,在龍潭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寫下無數英雄的傳奇。古街道,古村落,古宗祠,古橋亭,古書院,古戰場,古龍燈,古戲曲,古民居,古民俗,古牌坊……令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龍潭巖板古村出了個雲南總督吳榮,圭洞古村出了個新疆提督韓望高。龍潭還是紅軍長徵地,抗戰決勝地,當代神農超級稻試驗地。王震、蕭克長徵時在龍潭用過的兩盞馬燈,抗日「最後一戰」弓形山國家級抗戰遺址——抗日陣亡將士陵園,袁隆平世界紀錄高產田,讓龍潭名揚天下,讓中國人揚眉吐氣。
小夏說,作為土生土長的龍潭人,她切身感受到,近年來,這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鎮黨委、政府以造福於民為宗旨,帶領全鎮人民紮實苦幹,著力於河道、街道、省道和綜合市場建設。完成了河道拓寬蓄水、風光帶建設、省道拓寬鋪油、街道油化、亮化、綠化、美化和綜合市場建成喬遷等項工程,使龍潭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提升了千年古鎮的文化品味,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環境,讓人民獲得了更多的快樂感和幸福感。龍潭真正成了她們幸福的家園。
她還建議我們首先看一下古老與現代的融合:老街和新街;曾經汙染的河水與治理後的變化;其次去參觀抗戰陣亡紀念陵園,最後看一下陽雀坡古村落。
聽了她的介紹,我們感覺這次來龍潭可以一飽眼福,一睹古鎮風彩。
我們步行來到龍潭河,龍潭河是龍潭人的母親河。長期以來,這裡由於多方面的原因,母親河沒有得到應有的善待。河床變窄了,河水變渾了,過去那種魚蝦歡遊、碧潭映月、鳥語花香、綠樹成蔭的景象不見了。為此,這一屆鎮黨委、鎮政府一班人決定自加壓力,主動迎接挑戰,治理龍潭河,使龍潭河達到「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目標。參觀了龍潭的新街和老街,整個街道乾淨衛生。
接下來,我們來到抗日戰爭湘西會戰陣亡將士陵園參觀,緬懷抗戰英烈。儘管天下起細雨,又颳風,但是年邁的嶽父嶽母一定要和我們一起參觀,親自登上一百多級臺階,他們說,來了,就要看看這些抗戰英烈們。
抗日戰爭湘西會戰陣亡將士陵園位於懷化市漵浦縣龍潭鎮肇山村弓形山。湘西會戰也稱雪峰山戰役,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最後一次大會戰。戰爭起於1945年4月9日,止於6月7日,以日軍戰敗而結束,而龍潭是此次會戰中最後的主戰場。該陵園為紀念龍潭戰役中犧牲的中國將士而建,1945年秋,700餘具將士遺骸安葬於陵園公墓。陵園由石級路、浩氣門、紀念塔、碑牆、千秋亭、英烈墓等組成,佔地8318平方米。參觀完抗戰陣亡將士陵園,雨停了。
我們來到陽雀坡古村落。工作人員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並為我們解說。
陽雀坡古村落位於漵浦縣橫板橋鄉株木村的,始建於清朝乾隆初年。經過王姓子孫幾代人的不斷擴建,由當初的一棟木房,逐漸演變成佔地面積5萬餘平方米,而且布局巧妙、錯落有致、功能齊全、具有明清建築風格的6座四合院組成的院落。歷經300餘年的風雨,村落裡棟棟房屋古牆青瓦、古門天井、畫壁飛簷,依然保存完整,風採不減當年。難能可貴的是,古村落內至今還保存了水車、花轎、雕花床、琴凳、石磨、風車、油燈、錢銼、紡車、八仙桌、太師椅、組合茶盤等歷史文物以及草把子龍燈、地方婚俗等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這裡也是抗戰文化園,1945年,抗日戰爭雪峰山戰役爆發,抗日名將王耀武親臨前線指揮作戰。看到陽雀坡風景優美、十分隱蔽,便將指揮中心設在這裡,並將野戰醫院設在距古村落1000米的王氏宗祠裡。王將軍在這裡運籌帷幄,指揮了震驚中外的雪峰山會戰,通過兩個餘月的激烈廝殺,打敗了窮兇極惡、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軍,結束了日軍在中國戰場的攻勢,保住了芷江機場,保護了大西南。作為抗日最後一戰的指揮中心,陽雀坡古村落已被載入史冊,成為中華民族揚眉吐氣的抗日名村。
同時,這裡保留了練兵場遺址、掛槍的排釘、機槍射擊孔、炮彈筒、手榴彈、日本軍刀和王耀武將軍坐過的棚橋等遺物以及180多件抗日野戰醫院當年所用的各種醫療器具等抗戰文物。
銘記歷史,珍惜當下。2020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歷史給我們的最好的東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熱情。銘記歷史,才能更好的迎接未來!
幾個景點參觀完後,我們問嶽父嶽母是否休息一下再走,他們說不累,並請工作人員幫忙給照一張合影,從他們的笑臉中可以看出,同兒女們一起出去旅遊,目的地很美,過程也很美,玩的愉快開心。
說心裡話,現如今,很多人在結婚生子後,都習慣於在假期帶著妻子或丈夫和孩子出去旅遊,而他們年紀越來越大的父母呢,卻總是被遺忘在家裡。
作為兒女,也作為自己孩子的父母,到了人生的下半場,才恍然大悟,陪伴自己父母的時間少之又少。父母已經老了,陪伴父母的時光就越來越少……父母總在我們不經意間衰老了,當我們猛然發覺時,他們已無力反抗老的急速到來,而我們也無能為力……
每次陪伴嶽父嶽母出去旅遊,他們都不願意,我們知道,嶽父嶽母是怕給我們添麻煩,怕我們花錢。但在內心深處,哪個父母不希望和兒女一起在路上欣賞美景,享受親情?所以,作兒女的帶著父母去旅遊,成了一種表達孝心最好的方式之一。
陪伴旅遊,人間最深的情,最暖的意。不管你需不需要,它都一直在。陪伴旅遊,給人依靠的力量,是一種欣慰的愜意芬芳。陪伴旅遊,讓歲月多了一份溫暖,多了一份感動,多了一份幸福。有一種陪伴,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有一種幸福叫陪父母旅遊,讓父母享受不一樣的天倫之樂。
文/劉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