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曦曦媽媽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轉發分享)
時常在跟跟媽媽聊天時,她總是喜歡講我們小時候的事,其中有個話題就是關於電話,
她說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大概是90年代),她心裡總是在想,什麼時候可以接電話不用去其他人家裡面,轉眼間十幾年的時間,個個手中都拿著手機了,一家老小人手一部電話,她邊說邊發出感慨的聲音,時間過得好快呀!
是呀,真的很快,我們都在天涯海角,距離有十萬八千裡,所以手機已經是連接我們親情、友情、愛情主要的工具了,一部手機無論你走到哪裡都可以打視頻電話了
但手機在帶給我們便利的時候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危害
我們走到大街上或者去公園裡面遛彎,都能看到戴著眼鏡的小孩子,心裡不免得感到不可思議,都在暗暗地想:這麼小的孩子戴著超厚的鏡片。
其實作為父母是最有發言權的,我們在看孩子的眼睛的時候,總覺得那雙眼睛是天底下最漂亮的眼睛,沒有一點兒雜質,清澈又透亮
可是當我們看到那副厚厚的眼鏡時,心裡不免得感到心痛
那麼手機到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手機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的資源:
有了手機,我們再也不用為說一句話,而需要花費半個小時或者更長時間去到親朋好友家,現在只需要一個電話就搞定了
有了手機,我們可以隨時查到我們想要查的資源,再也不用帶著一知半解的想法而被迫中途放棄
有了手機,我們可以隨時了解國內外發生的各種事情,讓我們不再孤陋寡聞
……
但手機帶來的危害也不容忽視
1、嬰幼兒長時間玩手機,容易會使孩子的眼睛近視
嬰幼兒的各項器官都還在發育中,如果長時間盯著手機等小屏幕的電子產品,很容易出現近視的情況
2、很頻繁地眨眼睛
長時間盯著手機看,很容易出現眼部疲勞、眼部乾澀、視力下降,隨著這些狀況的出現,會導致寶寶們頻繁地眨眼睛
3、無法集中注意力
手機中的視頻內容是非常豐富,但大都非常碎片化,孩子們在看視頻時要不斷地去切換注意力,久而久之就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對寶寶們到了學齡時,去學習書本知識時是非常不利的,因為書本上的知識相對來說比較枯燥,需要我們動腦筋長時間專注思考,需要深度挖掘才行
4、影響頸椎的發育
孩子長時間低頭看手機,會對孩子的頸椎造成很大的傷害,因為嬰幼兒的整個身體處於快速發育期,不好的生活習慣必然會給孩子的身體帶來很大的傷害
5、對手機成癮
嬰幼兒是沒有自制力的,如果給他們一天的手機,他們也可以看一天,因為手機裡面的東西太豐富多彩了,而且也不需要自己去思考,所以得到全不費工夫,沒有自制力的孩子當然會對手機上癮
6、變得更加內向,不願意跟人交流
整天都遊蕩在手機豐富多彩的世界裡面,就不想說話,不想跟人交流,長時間下來孩子就自我封閉了,院裡有個小朋友就是這種了,多開朗的一個小男孩,結果現在就是不想出門,一天就哭著鬧著看手機看平板電腦
7、會引導孩子建立不正確的三觀
現在的手機都是智慧型手機了,網際網路下的手機裡的「信息」太多了,孩子是沒有分辨能力的,一旦不健康的視頻看的越多,對孩子的三觀可能造成毀滅性打擊
可見,手機使用不當,會給孩子帶來毀滅性的變化
那麼如何科學的引導孩子使用手機呢?
1、給手機設置兒童模式
現在的智慧型手機就有兒童模式,規定每天的看手機時間不超過20-30分鐘,設置模式,到時間就會自動關閉手機,孩子怎麼鬧也不允許再看了
2、只允許白天看手機
因為白天的光線等方面比較好,所以對孩子的視力也是一種保護
3、糾正看手機的姿勢,儘量保持端正的坐姿使用手機。
4、看完手機之後最好帶孩子出去外面玩,多跑跑多跳跳,對於眼睛的疲勞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引導孩子改掉沉迷手機的壞毛病
1、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是非常有效的一種幫助孩子從手機的世界中走出來的辦法,比如買一些益智類的玩具,不必太多,1-2樣就可以了,多了反而會讓孩子無法選擇,也沒有辦法讓孩子開動自己的小腦瓜去想想,玩具應該怎麼玩?
2、家長應該多陪伴孩子
家長應該以身作則,放下手機,多陪陪孩子玩遊戲,儘量帶他們去戶外活動,因為在戶外娛樂的活動會比室內的更多,家長需要帶領孩子去到大自然中,尋找大自然的樂趣。
3、帶領孩子做家務
因為2-3歲齡的孩子,還未到學齡,所以在家的時間可能會比較多,讓孩子幫忙做家務,一來可以消磨時光,二來可以讓孩子們養成自主的習慣,將來去幼兒園自己可以照顧自己,不用事事都找老師
4、寶媽們的立場一定要堅定不移
看到自己的小寶貝掉兩顆眼淚,就心疼不已,就心軟了:「好好好,給你玩手機,不哭了,好不好」,這樣子肯定是不可以,如果這樣子,長時間下來,寶寶會認為原來哭鬧就可以玩手機,下次還是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永遠沒有盡頭!所以寶媽為了孩子未來的發展,請一定要立場堅定喲~
所以,只要寶媽下定決心,寶寶就不會迷戀手機了!加油,你一定可以!
我是曦曦媽媽,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和育兒心得,請多多關注!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