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民生觀:珍視「我們作證」的勇敢

2021-01-18 人民網

  這個社會還有更多的勇敢、更多的正義不容忘記、不容忽略

  

  前不久,一則「阿姨別給」的新聞引發熱議。據報導,一位河南女出租司機在等紅燈時,兩人騎電瓶車故意摔在車後。當她準備掏錢賠償時,路口21名小學生挺身而出,上前勸阻:「阿姨,你不能給他錢!我們都看到了,他是故意的!我們給你作證!」並提出報警、查監控。碰瓷者見勢不妙迅速逃走。

  孩子們的行為讓人感動,網友們紛紛點讚。有人說,這群少年的勇敢與智慧給大家做出了榜樣,值得稱讚。

  贊在勇敢。讓人唏噓的是,事發時,也有成年人在場圍觀、不發一言。而這群孩子們則秉持正義的想法,勇敢地跑到女司機面前勸阻其給錢。

  贊在智慧。孩子們面對碰瓷者,第一反應不是給錢了事,而是報警和查路口監控。不僅在事發之時勇敢作證,為了防止碰瓷者再找茬,他們主動寫下作證書並附上簽名。可見,孩子們擁有的不只是知識,還有智慧。

  贊在團結。這些孩子面對突發情況,能團結一致,選擇仗義執言,選擇社會公義,實在難能可貴。團結就是力量,能夠扶正祛邪。

  孩子們的舉動讓人們反思:如果是我,會怎麼做?是在小聲嘀咕中,轉身走開?還是在彷徨中,也成為沉默的大多數?抑或是,在思考過後,選擇挺身而出、站在正義一邊?對碰瓷說不,不僅是一則道理上的是非判斷題,更是每個人都可能面臨的現實選擇。

  孩子們的舉動讓人們看到:正義,一直都在人的心中,從未離開。

  我們應該看到,這個社會還有更多的勇敢、更多的正義不容忘記、不容忽略。有這樣的精神在,社會前進的腳步就不會停滯。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11日 08 版)

(責編:嶽弘彬、仝宗莉)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珍視「丁真們」的純真,網友熱議:希望他一直保持純真,不...
    虎撲12月1日訊 近日,人民日報談丁真,應珍視「丁真們」的純真。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人民日報談丁真#在喧囂的時代,更應珍視「丁真們」的純真】近日,四川甘孜州理塘縣的藏族小夥丁真,因為一條視頻意外走紅網絡。網友紛紛表示「這才是網紅最好的打開方式」。
  • 人民日報:珍視「丁真們」的純真 甜野男孩不忘初心
    原標題:人民日報:珍視「丁真們」的純真,不因流量迷失自我最近,生活在四川甘孜州理塘縣的藏族小夥丁真,因為一條不到10秒的視頻意外走紅網絡,不僅被當地聘為旅遊大使,更引發了各地文旅機構助推熱潮。
  • 人民日報:珍視「丁真們」的純真 甜野男孩的淳樸和純真格外打動人
    人民日報:珍視「丁真們」的純真 甜野男孩的淳樸和純真格外打動人時間:2020-12-01 10:40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民日報:珍視丁真們的純真 甜野男孩的淳樸和純真格外打動人 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聽眾朋友,你好。
  • 人民日報民生觀:計程車改革需要更多「義烏」
    《 人民日報 》( 2015年05月22日 16 版)
  • 我們為什麼不能忘記?
    今天,是我國第七個法定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83年前的今天侵華日軍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為什麼我們不能忘記在此期間以談臻為代表的中國律師付出了巨大努力和心血夏淑琴回憶說開庭前,談律師鼓勵她要勇敢點
  • 希臘戰神阿喀琉斯故事 英勇暴躁但珍視友誼 把勇敢視為最高榮譽
    2、珍視友誼在戰鬥中奮不顧身乃至殘暴兇猛只是阿喀琉斯性格的一個重要側面。他的殘暴是出於對朋友的摯愛,《伊裡昂紀》生動地描寫了阿喀琉斯與帕特洛克羅斯之間情同手足的友誼。珍視友誼,把承擔對朋友的義務看得高於一切,反映了阿喀琉斯性格中溫情善良的一面。這種溫厚善良的本性還表現在當太陽神阿波羅把瘟疫射給希臘人並危及許多人生命時,阿喀琉斯首先站出來召集眾人商量挽救同胞的對策。
  • 《多哥》:陪伴是生命中最值得珍視的存在
    文/夢裡詩書人與狗間淳樸的情感,往往並不需要多少華麗的辭藻,這正如如同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多哥》,它的故事其實非常簡單直白,但在這段與死神賽跑的險途中,電影卻將雪橇犬多哥的勇敢,無畏與忠誠展現得淋漓盡致,而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電影在雪橇手與雪橇犬的羈絆間,勾勒出了足夠打動人心的感動。
  • 《多哥》陪伴是生命中最值得珍視的存在
    文/夢裡詩書人與狗間淳樸的情感,往往並不需要多少華麗的辭藻,這正如如同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多哥》,它的故事其實非常簡單直白,但在這段與死神賽跑的險途中,電影卻將雪橇犬多哥的勇敢,無畏與忠誠展現得淋漓盡致,而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電影在雪橇手與雪橇犬的羈絆間,勾勒出了足夠打動人心的感動。
  • 珍視科學家的好奇心(創新談)
    願科學家這份好奇心得到充分的珍視,少一點急於求成,多一分鼓勵寬容,讓好奇心牽引著他們跋山涉水,抵達科學真理的彼岸。《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12日 19 版)
  • 懂得珍視異議
    國外一名管理學家給出的答案是:「關鍵在於你能否珍視異議,認清異議的意義。」 對於異議,這名管理學家格外珍視。他說:「沒有任何不同意見時的決策,往往風險最大。」「我最高興看到決策前的激辯,一個公司強起來,往往得益於求同前先存異。」心理學家查蘭·奈米斯很認可這名管理學家的理念,並在其著作中發問:「為什麼群體智慧有時會招致風險,而異議卻常常是創新和正確決策的驅動力?」
  • 「我要活著,為歷史作證!」
    >                                          下一篇
  • 近親屬不必出庭作證:「親親相隱」理念的回歸
    「親親相隱」或「親屬容隱」規定在中國古代歷朝法律中均有體現,「親親得相首匿」,是指對於謀反、大逆之外的罪行,親屬之間可以相互隱匿犯罪行為,不予告發或作證。「親親相隱」制度最早由儒家提出,就是因為儒家承認人的自然情感,認為要想維護社會秩序,不能違背人的自然情感。其後的親親相隱制度的「立法理由」也被公開表述為尊重人類親情。從漢宣帝頒發詔令起「親親得相首匿」就正式成為中國封建法律原則和制度。
  • 83年前的今天,我們不能忘!
    83年前的今天,我們不能忘!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要謹記南京大屠殺給我們帶來的傷痛。牢記歷史,勿忘國恥!當年那個8歲的小女孩年逾古稀時再次為歷史作證中國律師與她並肩戰鬥近十年只為捍衛一個真相
  • 證人線上作證相關問題的探究
    此外,線上作證很大程度上避開了我國民事訴訟證人經濟補償制度的缺陷。這種模式使證人作證的經濟成本大大下降,從而能有效提高我國證人作證率特別是對於提高跨國、殘疾人、西部地區的重要證人作證率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證人只需要掌握基礎的計算機操作,便能在法官的引導下很輕鬆地進行作證,從而大大減少了證人因為客觀因素導致無法出庭的情況。
  • 做勇敢的羊 永恆神父
    你們要提防世人,因為他們要把你們交給公議會,要在他們的會堂裡鞭打你們;並且你們要為我的緣故,被帶到總督和君王前,對他們和外邦人作證。當人把你們交出時,你們不要思慮:怎麼說,或說什麼,因為在那時刻,自會賜給你們應說什麼。因為說話的不是你們,而是你們父的聖神在你們內說話。
  • 「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新媒體上新了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人民日報智慧媒體研究院9月19日宣告成立。人民日報社總編輯庹震,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郭衛民,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人民日報智慧媒體研究院院長許正中,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副臺長閻曉明等共同為研究院揭牌。
  • 家屬可以「拒絕作證」 善意不能「臨陣脫逃」
    交警表示需提供相關的醫院證明即可消除違章記錄,但嬰兒的家屬拒絕為其作證。此事引發關注。14日下午,公安部新聞中心官方微博@中國警方在線回應:經過核實,警察蜀黍已經取消了對司機艾師傅的處罰。「我們不能讓好人做了好事之後,還寒了心!」
  • 知恩圖報 讓愛延續(民生觀)
    應像劉佳一樣思考,用什麼來回報這個時刻庇護著、託舉著我們的社會    最近,有段視頻非常感人。視頻的主角是名90後,名叫劉佳。12年前,汶川地震,她在嚴重損毀的校舍中得到解放軍戰士的救助;12年後,她作為一名軍隊護士,來到武漢戰疫救人。
  • 真愛都勇敢,是這部電影要告訴我們的事
    我們經常都會聽身邊的人向我們問一個問題:什麼樣的感情,才可以稱之為一份漂亮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