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破解計程車改革的難題,尤須鼓勵先行先試、摸著石頭過河
義烏計程車改革得到了權威肯定。
5月21日,交通運輸部新聞發布會上,運輸服務司副司長王水平表示,交通運輸部支持義烏市積極穩妥推進出租汽車行業改革,先行先試探索適合中小城市出租汽車改革和發展的具體舉措,為全國出租汽車行業改革提供借鑑和示範。
推進計程車改革,就需要這種先行先試的精神。
一直以來,計程車改革的呼聲很高。尤其今年以來,形成了幾次輿論熱議,大家都在盼望改變。病根早已梳理出來:固化的市場準入製造成供給嚴重不足。城市人口和規模一直在漲,計程車的數量一直不變,造成群眾「打車難」,也帶來了黑車泛濫;壟斷導致計程車公司的暴利,計程車司機的份子錢居高不下,幸福感大為降低;壟斷也使牌照成為唐僧肉,埋下權力尋租的溫床;司機的收入與服務脫鉤,所以沒有積極性改善服務,拒載屢禁不止,服務態度差評不斷。
如果繼續維持準入壁壘,網際網路專車等新業態依然解決不了合法性問題。蓬勃的產業苗頭只能被封殺,而不能引導為老百姓所用。
不改,確實不行了。然而,相關指導意見的出臺卻很審慎。
計程車行業中利益關係錯綜複雜。有些不應該考慮,有些則難以迴避。準入制給具體管理部門帶來的額外利益,不應該考慮;準入制給計程車公司帶來一本萬利的壟斷收益,這早就該叫停。然而,在過去的制度安排下,很多計程車運營牌照是被拍賣出去的,一旦放開準入,等於十幾萬、幾十萬的「無形資產」馬上貶值,這些利益怎麼辦?此外,計程車司機目前既受壟斷制度的盤剝,又得益於它帶來的人造稀缺,不樂意競爭主體的增加。這些訴求,怎麼對待?
不改不行,改起來難。這時候義烏改革的意義便凸顯了。義烏也面臨這些利益糾葛。取消牌照使用費,每年政府少收入上千萬;明確目標,市場準入一定要放開,但同時留出緩衝時間,穩步推進……這些都是好辦法。要破解難題,不能坐等頂層設計,各地應當像義烏這樣,從各自的實際出發,先行先試,在實踐中探出化解改革成本、達到改革目標的路徑來。義烏的動作,可以為後來者示範;各地的實踐,也能為更大範圍的突破提供參考。
摸著石頭過河,向來是改革破題時的好辦法。各地應該動起來。
《 人民日報 》( 2015年05月22日 1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