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顯龍夫人轉發漫畫,諷刺「美式雙標」
(觀察者網 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夫人何晶又「出手」了……6月1日晚,她在個人臉書帳號轉發了一組漫畫,犀利諷刺美式「馳名雙標」。這幅兩格漫畫中,左邊屏幕中的暴亂景象完全相同,只不過一個發生在香港,一個在明尼蘇達州。而右邊長相酷似川普的男子,在面對同樣的場景時,則將香港的「亂港分子」稱為民主,將美國的「示威人群」稱之為暴徒。
-
《美國夫人》沒標題
儘管沒有明顯的政治立場,《美國夫人》所受的政治批評和爭議還是如期而至。女權者們認為不該拿Schlafly做主角,保守派們則看到了對Schlafly的政治宣傳進行的不實諷刺。任何的平權運動,所挑戰的是霸權壓迫的邏輯。而打著「正義」旗號用短短一句臺詞去批判「田園女權」,則在行動的過程中重複了權力的壓迫,實際上就是在施加一種不平等。
-
《美國夫人》劇終集劇評
本文含《美國夫人》(Mrs. America)第一季第9集內容。《美國夫人》(Mrs. America)大結局最後這段長鏡頭呼應經典女性主義電影《讓娜·迪爾曼》(Jeanne Dielman),也就是倒數第二集中香蕉姐扮演的Alice在全國婦女大會上誤打誤撞看到的那部。
-
《美國夫人》:比女權更女權的反女權icon
Podcasts/荔枝/小宇宙app 搜索 「佛4」2015年《美國夫人》項目啟動,時值美國2016年大選期。自由派民主黨代表希拉蕊一貫都是支持女權運動,還曾公開宣稱不會選擇「待在家裡烤餅乾」或只是單純地「站在丈夫身邊」;這個言論激怒了眾多家庭主婦和保守分子,而這些人正是《美國夫人》主角Phyllis Schlafly當年的主力盤。
-
美國首位"第一夫人"非總統夫人 而是國務卿夫人
今天,不僅是美國,其他國家的男性政府首腦的配偶也開始被稱為「第一夫人」 第一夫人是一種尊稱,但並非公職。第一夫人的作用遠不止活躍冰冷政治那麼簡單。第一夫人是西方文化的產物。在西方,「第一夫人」代表著家庭價值,特別是夫婦之間浪漫恩愛的「伴侶文化」。「第一夫人」的文化本質也不是她的時裝、姿色,而是樸實、浪漫的家庭生活,是對女性的尊重。
-
遭巴西總統不禮貌諷刺 法國第一夫人首度公開回應
法國第一夫人布麗吉特8月29日參加活動時這樣說,疑似回應巴西總統博索納羅此前不禮貌的諷刺舉動。資料圖: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夫人布麗吉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布麗吉特當天還說:「這不僅僅是為了我,也是為了所有的女性。所有事都在發生變化,每個人都必須意識到這一點。」不止如此,她在活動上還向支持自己、為自己總統的不當言論向她道歉的巴西民眾表示感謝。
-
美國第一夫人參政傳統,竟起源於這位總統的外遇醜聞
第一夫人參政,這個被美國沿為慣例的事情,最初是起源於一樁醜聞——小羅斯福總統的一次外遇。1905年,富蘭克林·羅斯福娶了安娜·埃莉諾為妻。據說包括羅斯福母親在內的很多人對這樁婚事很反對——埃莉諾的長相實在不敢令人恭維,高高的顴骨、厚厚的鼻翼、突出的牙床和一米八零的身高。不過,埃莉諾雖然相貌平平但卻寬容、睿智而豁達,並且出身名門。
-
《美國夫人》一個女權主義者的反女權抗爭
一個號稱反女權,實則身體力行踐行女權主義的女人,領導一群家庭主婦,阻止倡導女性權益的《平等權利修正案》(Equal Right Amendment,以下簡稱ERA)寫入美國憲法的故事。用上面這句聽上去不可思議甚至魔幻的話,就能簡單概括《美國夫人》的劇情。
-
「反女權」的《美國夫人》,比當代「女拳」更有價值
編者按:在一眾標榜政治正確的女性題材影視作品裡,《美國夫人》無疑是一個異端。它從一個「反女權分子」的視角切入,還原了20世紀70年代保守派女性活動家菲莉絲·施拉夫利領導的反平權運動的始末。她從根本上動搖了70年代女權主義的中堅力量,徹底改變了女權運動的走向,其所代表的女性政治力量也在美國政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TA,打開女權的非正確方式|平等權利修正案|美國夫人|格洛麗亞|...
這便是講述美國歷史上女性平權運動的美劇——美國夫人為什麼說這是一部連女權者都看不慣的女權劇?因為,女主角竟是菲利斯·施拉夫利——美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反女權鬥士。乍看第一集,讓人感覺走錯了片場。所以,《美國夫人》實質上是一部諷刺女權的劇作?當然不是!在了解一番真實人物的歷史背景後,我們才會明白:《美國夫人》與女權運動一樣,並非我們想像中那般簡單。近代西方女權運動,歷經三個階段,而《美國夫人》聚焦的正是第二階段的一項重大事件:上世紀70年代,菲利斯·施拉夫利對《平等權利修正案》(ERA)的挫敗。
-
《美國夫人》這部新劇被多家媒體預測將作為大熱競爭者入選艾美獎。
4月14日首播的《美國夫人》,豆瓣評分9.2分,並被hollywood reporter,the verge等多家媒體預測,將作為大熱競爭者入選艾美獎。儘管沒有明顯的政治立場,《美國夫人》所受的政治批評和爭議還是如期而至。女權者們認為不該拿Schlafly做主角,保守派們則看到了對Schlafly的政治宣傳進行的不實諷刺。任何的平權運動,所挑戰的是霸權壓迫的邏輯。而打著「正義」旗號用短短一句臺詞去批判「田園女權」,則在行動的過程中重複了權力的壓迫,實際上就是在施加一種不平等。
-
【別樣夫人】梅蘭妮·川普:從社會主義國家平民到美國第一夫人
來源:華爾街二姑娘ID(MissTooEr),美國名校MBA,華爾街金融女就在川普宣布當選45屆美國總統之際,除了他年輕有為,高挑迷人,為他競選立下赫赫戰功的女兒Ivanka之外,另一位川普身邊的女人也受到了媒體熱烈的關注。2016-11-27 程翠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 前段時間,因為川普競選美國總統,他的老婆孩子著實大秀了一把。
-
——高分美劇《美國夫人》
這一期是關於美劇《美國夫人》的觀影分享,希望能夠通過我的文字帶個大家一些有趣的思考角度。
-
美國第一夫人「現在只想回家」
據CNN當地時間12月9日報導,在美國總統川普試圖推翻大選結果、忙著留在白宮的時候,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卻在收拾行囊準備離開白宮。在各州公布初選結果之後的幾天,梅拉尼婭私下指派了一名「特別職員」,仔細研究了她在離開白宮後所需的預算和人員分配情況。
-
彭麗媛同美國總統歐巴馬夫人米歇爾共同參觀美國
彭麗媛同美國總統歐巴馬夫人米歇爾共同參觀美國國家動物園大熊貓館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9-26 08:27 來源: 新華社 9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同美國總統歐巴馬夫人米歇爾在華盛頓共同參觀美國國家動物園大熊貓館。這是彭麗媛與米歇爾共同為大熊貓幼崽選定名字「貝貝」。
-
《美國夫人》從塞內卡到休斯頓
美國夫人第八集第一幕,展現了1977年休斯頓的全國婦女大會前,一場以塞內卡為起點的火炬傳遞。斯坦頓在塞內卡瀑布城大會上根據1776年宣告美國脫離英國獨立的《獨立宣言》,起草並發表了Declaration of Sentiments,開頭為:「 我們認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男人與女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她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政府才得以建立,而政府的正當權力,是經由被治理者的同意而產生的。」
-
劇好看|2020佳作第一的《美國夫人》,大魔王的角色真的氣人
知名媒體Polygon最近評選出2020年最值得一看的20部佳劇,第一名是由凱特·布蘭切特(Cate Blanchett)、莎拉·保羅森(Sarah Paulson)等女演員主演的《美國夫人》。
-
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的雕像被燒毀,正好是當年美國獨立日的時間
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的雕像被燒毀,正好是當年美國獨立日的時間。 根據外媒報導,近日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的雕像被燒毀,這個藝術品曾矗立在斯洛維尼亞中部的塞維尼察,也就是美國第一夫人出生的地方,但這位藝術家認為這是一次有針對性的襲擊,因為這個作品被嚴重燒掉了
-
《美國夫人》不敗而敗
但宗教保守主義在七十年代覺醒,多虧了施拉夫利草根式的動員,組成了一支可以與自由主義聯盟相抗衡的力量,重新整頓了美國保守主義的戰線,芝加哥學派的教授們,摩門教徒,中西部虔誠清教徒,被工作女性歧視的家庭主婦們,不可理解地聯合在了一起。ERA雖然在1971年得到參眾兩院的通過,但修憲需要38個州批准,由於施拉夫利的阻擊,到1982年截止日,只有35個州批准,ERA最終日落。
-
九頭蛇夫人:我給大家做個「框世」.
而引領九頭蛇走向勝利的領袖正是她,九頭蛇夫人奧菲利亞。很多追劇的美國觀眾都能猜到九頭蛇夫人其實隱喻了美國總統川普。譬如,劇中在公布真相這段,科爾森的演講裡有一段政治諷刺內容——我們被另類事實所欺騙《神盾》編劇也借著這個梗繼續發揮,借菲茲之口說出了川普的經典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