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女兒上託管班和小朋友玩的時候,不小心小腿被別的孩子用瓦片割了一個長約3cm的小口子。託管老師立馬打電話給我,很幸運,傷口比較表淺,只需要簡單清理傷口並美容縫合。手術雖然有點疼,但是孩子還是表現得很堅強,整個手術過程都沒哭,術後還微笑著謝謝醫生。術後,醫生交代傷口縫合雖然是美容縫合,但需要定時換藥,儘量在十天內傷口不要進水,注意觀察傷口癒合情況。尤其現在正值暑假,天氣炎熱,稍微一動就出汗,汗液有可能傷口就會癒合時間延長。沒辦法在家熬了幾天後,傷口稍微好點她就鬧著要出去玩。回到家她告訴我傷口有點癢,忍不住要抓,可是又怕痛,只好抓外面的紗布和傷口周邊,結果越抓越癢。我一看,皮膚已經抓得發紅了,再抓傷口怕會感染了。立馬阻止她抓傷口,可她竟然哭著說難受。其實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熟人問我們「傷口癢怎麼辦?」這樣的情況,傷口癒合的時候好癢,想抓又不敢抓,擔心傷口長不好,又擔心是不是傷口發炎癒合不好有問題。平常生活中難免一些磕磕碰碰受傷,或一些事故和手術切口,皮膚損傷的同時皮膚的血管、末梢神經也會被切斷,傷口癒合過程中也會遇到這種情況。這說明傷口發癢是傷口癒合過程中的一種很正常現象,不需要擔心,並不是傷口出現了炎症。
傷口癒合過程其實是肉芽組織生長的過程。肉芽組織中有密集的血管和神經,傷口癒合血管、神經也開始生長。新長出來的神經末梢功能不全,敏感度不高,而且比較脆弱,容易受到刺激,感覺模糊。當衣服摩擦或與其他東西接觸,尤其是汗液刺激後傳到大腦的感覺非常模糊,大腦傳達到傷口部位的感覺就是癢。傷口癢只是暫時的,通常不需要特殊處理。隨著時間推移,傷口慢慢好轉,肉芽組織生長、神經末梢的生長也會逐漸停止,疤痕進入退化和萎縮期,瘙癢感會慢慢消失。若這種不適能夠忍受,傷口沒有問題,不影響癒合。如傷口未能正常癒合,應注意觀察傷口有無紅腫、局部皮溫增高、疼痛、有無分泌物等,若發生感染,則應及時處理。傷口發癢時,儘量不要用手去抓,或用衣服摩擦傷口抓癢,以免導致傷口感染,延長傷口癒合。如果傷口處出汗瘙癢難當,要注意傷口護理和瘙癢症狀,如果瘙癢難受,可以採取注意力轉移療法,比如看書、遊戲、看電影等。保持心情放鬆,不要焦慮。癢到難以忍受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塗抹藥膏,或中藥外洗,減輕症狀。另外飲食上也要特別注意,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用新鮮的蔬菜水果、瘦肉、雞蛋等富含胺基酸的食物。為了讓女兒轉移注意力,不再抓癢傷口,我只有給她買了個小玩具來轉移注意力,實在難以忍受時就幫她搽搽消毒藥水哄一下她。
推薦閱讀:
《新的職稱政策落地了,如何準備晉級材料?這篇文章都講清楚了》
【好消息】本公眾號已開通關鍵詞檢索功能。點擊文章開頭「麻醉MedicalGroup」關注後,點擊「文章搜索」按鈕,即可通過關鍵詞搜索到目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