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聞網11月18日電(劉思聰 王柱)11月13日,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CCF普適計算專委會和西北工業大學承辦的第四屆CCF智能感知與城市計算前沿論壇在西安成功召開。
本次論壇由西北工業大學王柱副教授和王亮副教授擔任主席,實驗室主任於志文教授致開幕詞。論壇邀請歐洲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張大慶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帥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朱燕民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張蘭教授,北京理工大學劉馳教授,重慶大學陳超教授,浙江工業大學程時偉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任磊教授,清華大學李振華副教授,吉林大學王恩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鄭臻哲助理教授等11位專家圍繞智能感知與城市計算前沿熱點做專題報告,150餘位學者和研究生參加此次論壇。
張大慶教授做題為《情景感知: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報告,介紹了如何利用多種傳感數據來挖掘用戶日常習慣與用戶偏好,以及情景感知的多種應用場景。
馬帥教授做題為《Easy First Relation Extraction with Information Redundancy》的報告,介紹了基於信息冗餘的方法來區分關係抽取的難易程度,並提出一套優先方法來提高關係抽取的效果與效率。
朱燕民教授做題為《基於複雜異構行為序列數據的用戶行為建模》的報告,分享了基於複雜異構行為序列數據的用戶行為建模的總體框架,並介紹了研究團隊近期取得的若干研究成果。
陳超教授做題為《GPS時空軌跡數據挖掘與城市計算》的專題報告,回顧了基於不同智能服務對象的計程車軌跡挖掘工作,並探討了基於載客計程車的群智「物」流應用。
劉馳教授做題為《無人邊緣智能》的專題報告,探討如何利用深度強化學習和時空數據特徵提取技術調度無人機進行數據採集,以及其在在智慧交通、災後救援等方面的應用。
張蘭教授做題為《大規模AIoT場景中的數據智能和隱私安全》的專題報告,圍繞多源多模態感知數據的理解、價值挖掘、質量評估、隱私安全和智能服務進行分享和探討。
程時偉教授做題為《智能視覺感知及其在人機互動中的應用》的專題報告,介紹了國內外研究現狀的同時給出基於眼動跟蹤的人機互動應用框架,並介紹科研團隊的近期研究成果。
李振華副教授做題為《移動模擬器的創新設計與工業應用》的專題報告,分享了一系列實驗模擬器產品中的創新設計與運維經驗。
王恩副教授做題為《移動群智感知中的用戶選擇問題:從離線到在線場景》的專題報告,以移動性預測為基礎,給出離線和在線的用戶選擇策略與總體框架。
鄭臻哲助理教授做題為《感知數據共享與保護》的專題報告,從計算機科學研究角度介紹感知數據作為經濟商品的新特徵,以及對數據商品進行定價的技術挑戰、解決方案和開放問題。
任磊教授做題為《工業網際網路」新基建」——新興技術展望》的專題報告,基於國家創新發展戰略,結合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新一代智能製造技術,從邊緣計算、雲製造、工業大數據等多個角度展望新興技術的發展。
論壇期間,各位專家學者針對智能感知與城市計算的研究問題與發展方向提出了創新性的見解和獨特的解決方案。參會師生踴躍發言,與各位專家學者進行了積極熱烈的討論,為本次論壇畫上圓滿句號。
(審稿:高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