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華人同心戰疫|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馳援湖北醫療隊王昊:相信...

2020-12-24 中國僑網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海外華僑華人的心,他們雖身在故鄉他鄉,但卻與祖(籍)國休戚與共,為中國抗擊疫情捐資捐物,為華人社區乃至當地主流社會提供寶貴防疫經驗。中國僑網(ID:qiaowangzhongguo)特別推出「全球華人同心戰疫」系列稿件,講述華僑華人的「戰疫」故事,記錄華僑華人助力住在國防疫的各種舉措。

2月29日傍晚,王昊終於能歇一口氣了。一天前,一位護士在脫防護服時暈厥並心跳驟停。作為負責急救的麻醉科醫師,他下夜班後起草了一份急救方案,還和同事們一起在駐地酒店六樓搭建了一個急救站。

2月18日晚上,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二批馳援湖北醫療隊乘高鐵到達武漢,支援武漢市漢口醫院。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二批馳援湖北醫療隊15名隊員在漢口醫院門口集結,進入病區前合影。 受訪者供圖 攝

疫情之前,王昊也曾到過武漢,但從未感到武漢這樣空曠過。「雖然燈都亮著,但是看不到人。」在他看來,這一次為了防止疫情擴散,武漢人民把自己封閉起來,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經過一天的動員與培訓,醫療隊20日就上了臨床一線。對於被選中去武漢,王昊並不意外。事實上,在得知武漢疫情後,他曾多次向領導請戰。

「這次是要抽調一批重症、急診還有呼吸方向的醫生去武漢,而我的方向是重症醫學,現在做心血管麻醉,也有隔離病區工作經驗。」王昊說,「剛接到通知時,我就覺得我應該能被選上。」

凌晨四點,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值班醫生王昊(中)、值班護士李婷、邵新梅在漢口醫院呼6病區查完房後合影。受訪者供圖 攝

作為武漢第一批開放收治相關病人的三家定點醫院之一,漢口醫院原先並不是傳染病院,在基礎條件上相對不足。醫療隊剛到漢口醫院時,醫務人員戰鬥減員嚴重,重病人較多。王昊坦言,自己剛到漢口醫院時壓力很大。

「我們在臨床上遇到了很多難題。所以大家經常開病例討論會,總結救助過程中的經驗,跟兄弟單位學習。」王昊說,「治療了一段日子,我們對病毒的一些『脾氣』,比如危害程度、進展性之類,也有了一定了解。現在新收的病人少了,重病人數量也在減少。」

疫情牽動著每一個普通人的心。前線、後方、身邊的人……在這場戰「疫」中,各方對醫護人員的支援數不勝數。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生王昊(中)和廣東省人民醫院醫生馬曉軍、黃俊偉在呼6病區成功搶救一例新冠肺炎合併氣胸的危重症病人後合影。 受訪者供圖 攝

醫護人員的夜班是凌晨一點到七點,值夜班的醫生12點左右就要從居住的酒店出發。每當這時,總有不少計程車司機等在樓下,自願接他們上下班。

「有一次下雨,還有司機在等著,說知道支援的醫生住在這裡。」王昊說,每次下夜班,都有計程車司機來接他們,這讓他十分感動。「別人這樣盡力地幫助我們,但我們只是做了醫生應該做的事情。」

王昊醫生。 受訪者供圖 攝

王昊介紹,在救治病人的過程中,對醫護人員需要的藥,以及無創呼吸機、血氧飽和度監護儀等設備的需求,前線指揮部方面都會儘快滿足,在飲食上也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十分照顧。醫療隊從廣東來,有些隊員怕吃辣,指揮部便努力協調,給大家發了魚罐頭。

「還有江岸區法院,他們對口幫扶我們,每天都會派人過來問我們有什麼需求,現在我們都不太好意思說了。」王昊說。

如今,漢口醫院病人的整體情況在好轉,醫療隊的壓力小了很多。3月5日下午,王昊和4名隊員將轉戰協和醫院西ICU,那裡重症病人還很多。雖然知道會很辛苦,感染風險也較大,但隊員們仍踴躍報名。

漢口醫院呼6病區危重病人知道王昊等5名隊員要轉戰其他醫院,主動與隊員握手告別。 受訪者供圖 攝

「有太陽的時候,我們會去住的酒店樓頂,大家隔得遠一點,在上面走一走。」王昊說,「我們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儘可能提高救治病人的成功率。只要有希望,人就沒有問題,我相信我們已經勝利在望。」

相關焦點

  •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行援鄂醫護人員先進事跡報告會
    3月27日下午,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通過線上直播形式舉行援鄂醫護人員先進事跡報告會。該院中層幹部、全體黨員共700餘人參加會議。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閉思成對安全歸來的隊員和目前仍堅守在援鄂一線的隊員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馳援湖北醫療隊陳祖輝:守護隊友平安的感控人
    中新網北京3月3日電 題: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馳援湖北醫療隊陳祖輝:守護隊友平安的感控人作者 吳侃大年三十中午,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感染控制辦公室主任陳祖輝接到醫院緊急來電,醫院要派出一支醫療隊趕赴武漢,陳祖輝毫不猶豫報了名。
  • 回放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專家談戰「疫」經過
    回放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專家談戰「疫」經過
  •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赴鄂醫療隊:關鍵時刻擰成一股繩
    (抗擊新冠肺炎)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赴鄂醫療隊:關鍵時刻擰成一股繩中新社北京3月8日電 題: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赴鄂醫療隊:關鍵時刻擰成一股繩作者 馬秀秀在武漢,由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派出的三支醫療隊共89名隊員正與新冠肺炎疫情進行著激烈的較量。
  • 復旦附屬華山醫院援鄂醫療隊重回武漢同濟醫院
    今天(9月26日),作為新冠疫情後首次大型全國神經外科學術會議,第九屆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學術大會在湖北武漢正式召開。 在武漢這座城市涅槃重生的同時,9月25日下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毛穎院長,神經外科周良輔院士,以及華山醫院援鄂醫療隊中曾參與抗疫工作的20名神經外科同仁們也回到了曾戰鬥過的地方——作為本次大會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個環節,第九屆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學術大會神經外科抗疫紀念活動在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舉行。
  • 紀錄片《逆行者——江蘇援湖北醫療隊戰疫紀實》 第一...
    江蘇先後派出13批、2813名醫務人員奔赴湖北抗疫前線,參與了15家定點收治醫院和3家方艙醫院的醫療救治,是全國人數最多的省級醫療隊。為大力宣傳戰「疫」中湧現的優秀典型和先進事跡,江蘇省委宣傳部和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攝製了8集抗疫題材紀錄片《逆行者——江蘇援湖北醫療隊戰疫紀實》,4月21日起在江蘇衛視晚間21:20黃金時段播出,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江蘇城市頻道、江蘇教育頻道、江蘇國際頻道以及荔枝新聞、我蘇客戶端同步推出。
  • 暨大附屬第一醫院9人醫療隊除夕出徵
    彼時,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科室主任們,同時收到了一條消息。「剛接到廣東省衛健委緊急通知,廣東要派出醫療隊支援湖北,我們醫院要抽調9人……今天就出發。」3點12分接到通知,3點30分左右9人召集完畢。劉麗芳起身,一個個記下這9位志願隊員名字,「我知道,得送他們去戰場了。」暨大附屬第一醫院9人醫療隊馳援武漢。
  • 廣東第22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啟程 家人以歌以吻以叮嚀
    一位失聰的母親用手語對兒子反覆叮嚀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 攝羊城晚報訊 記者孫唯,通訊員何麗平、遊華玲報導:馳援荊楚,南粵醫護又踏徵程。21日下午,廣東省第22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出發。據省衛健委介紹,這批醫療隊分兩組,共176名隊員,由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餘納任領隊。第一組由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隊員組成;第二組由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茂名市中醫院、茂名市婦幼保健院和高州市人民醫院隊員組成。隊員主要來自重症醫學科、呼吸內科、急診科、精神醫學科、小兒內科等專業。至此,廣東已向湖北派出22批醫療隊員,共2424人。
  • 連胡歌都在助力的「公羊會」,戰疫能力爆表!
    到達的物資將定向支援在武漢雷神山醫院和北大人民醫院、上海復旦大學中山醫院、浙江省人民醫院、浙大附屬第一醫院、浙大附屬第二醫院、浙江邵逸夫醫院等全國在漢支援的醫療隊伍。這是繼民盟中央和公羊會2月5日聯合派遣第一架直升機空運價值217萬的醫護物資、2月24日派遣兩架直升機運送了第二批價值60萬元物資、3月1日派遣兩架塞斯納208型客機空運價值200萬醫護物資到武漢以後的第四次空運行動。
  • 暨南大學醫學部及附屬第一醫院領導蒞饒平縣洽談縣人民醫院託管事宜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李少輝、記者羅勉報導 8月6日,暨南大學醫學部副主任、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徐安定帶隊到潮州市饒平縣開展調研交流工作,洽談饒平縣人民醫院託管相關事宜,為饒平縣醫療衛生事業振興發展「把脈開方」,共謀合作發展。
  • 戰疫院長訪談錄|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尹震宇:網格化管理,多...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尹震宇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武漢人。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武漢又是重點疫區,牽動著尹震宇的心。為了能回到家鄉出一份力,尹震宇多次向上級部門請纓,要求馳援武漢。最終,尹震宇的願望得以實現,作為廈門援鄂醫療二隊的領隊,他懷著這顆赤子之心,與隊員踏上馳援武漢的徵程。
  • 2020疫情期間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診流程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門診嚴格實行實名全預約制、分時段就診和預檢分診,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流行病學問卷》就診。  具體安排如下:  【預約掛號,分時段就診】  為了更加有序就診,避免人員聚集,醫院全面實行網絡預約掛號、分時段就診,可關注「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官方公眾號或拔打廣州健康通預約熱線:020-12320進行預約。
  • 紀錄片《逆行者——江蘇援湖北醫療隊戰疫紀實》:
    紀錄片《逆行者——江蘇援湖北醫療隊戰疫紀實》記錄了抗疫一線江蘇醫護人員無私奉獻的感人故事。  資料圖片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江蘇省先後派出13批、2813名醫務人員奔赴湖北抗疫前線,參與了15家定點收治醫院和3家方艙醫院的醫療救治,是全國人數最多的省級醫療隊。4月21日晚,抗疫題材紀錄片《逆行者——江蘇援湖北醫療隊戰疫紀實》(以下簡稱《逆行者》)在江蘇衛視首播,受到廣泛關注。
  • 廣西援湖北醫療隊全名單公布,轉發致敬!
    >第1批廣西第一批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出徵時間:1月27日人數:133人馳援地:武漢市黃陂區中醫醫院領隊:凌永平(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聯絡員:沈飛(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自治區人民醫院(14人):覃雪軍
  • 「白衣風採」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主任醫師王光海:敢打...
    點擊藍字關注健康山東疫情就是命令,2020年2月2日,王光海不顧51天大的女兒,舍小家顧大家,聞令而動,與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11名戰友,迅速匯入山東省第三批援湖北醫療隊的洪流中,「逆」行而上馳援武漢。
  • 醫療隊日記:那些人,那些事還有一個小小的「神器」
    隨著戰疫拉開序幕,全國各地醫護人員馳援湖北武漢,演繹著一個又一個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ICU老兵:我眼中武漢戰「疫」的那些人,那些事 我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楊春華是廣東省是第二批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成員。他參與過5 12抗震、援藏……可以說是久經沙場的ICU老兵了。
  • 2021廣東暨南大學附屬第五醫院(河源市深河人民醫院)公開招聘事業...
    暨南大學附屬第五醫院(河源市深河人民醫院)採用市校合作共建模式,管辦分離,產權與運營管理權分離。其直屬院校——暨南大學,素有「華僑學府」美譽,入選國家「雙」建設高校和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根據發展規劃要求,暨南大學附屬第五醫院(河源市深河人民醫院)按照高等院校直屬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標準進行建設和管理,設置完整的三級甲等醫院建制;計劃全面運營後5年內建成三級甲等大型綜合性醫院,8年內建成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區域醫療中心。
  • 春暖花開 英雄凱旋|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援鄂醫療隊歸來
    當艙門開啟,首批返回家鄉的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醫療隊27名隊員向等待已久的家鄉人民揮手致意。他們精神抖擻地走下舷梯,現場迎接的人群中響起了熱烈掌聲。27名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走下舷梯後,工作人員為他們送上鮮花致敬。通遼市委書記馮玉臻,市委副書記、市長郝茂榮等市領導,內蒙古民族大學黨委書記劉志彧、校長陳永勝以及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相關負責人在通遼機場歡迎抗疫英雄們歸來並在機場舉行了歡迎儀式。「疫魔來襲,你出徵武漢,我守護家鄉。
  •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潮汕醫院宣布主要領導任命決定
    12月16日下午,饒平縣人民醫院召開全院幹部大會宣布主要領導任命決定。暨南大學附第一醫院徐安定院長,饒平縣衛健局黨委書記黃永江局長、吳志濤副局長等出席會議,饒平縣人民醫院領導班子成員、全院中層幹部參加會議。會議由衛健局吳志濤副局長主持。
  • 馳援武漢醫生網絡堅守教書育人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黃衛主任醫師。 黃衛老師在酒店大堂進行網絡授課 2月中下旬,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落實學校「停課不停學」部署,安排教師開展網絡授課時,正在武漢抗疫的黃衛主動要求按原計劃承擔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