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隊日記:那些人,那些事還有一個小小的「神器」

2020-12-27 騰訊網

2020年的春天,瘟疫肆虐,漫長悽冷。

九省通衢的武漢,昔日繁華之地,一夜寂落成空城。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隨著戰疫拉開序幕,全國各地醫護人員馳援湖北武漢,演繹著一個又一個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ICU老兵:我眼中武漢戰「疫」的那些人,那些事

我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楊春華是廣東省是第二批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成員。他參與過5 12抗震、援藏……可以說是久經沙場的ICU老兵了。

雖年過半百,在祖國需要時,他主動請纓,再次出徵。他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有信仰,有作為,把為人民服務根植心底,無愧為優秀、勇敢的白衣天使。

今天,我們一起透過他的眼睛,看看武漢戰「疫」中的那些人,那些事。

錄人:重症醫學科 楊春華 主任

▲出發先妻子為楊春華別上黨徽

姚麟:院長變身「百變金剛」

姚麟,我院副院長,廣東省第二批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的總隊長。

他要統籌協調各種事務,病房實地觀察,人手不夠還經常與我們大家一起當搬運工,時刻擔心147名隊員的安全,事無巨細,辛苦了我們的總領隊。

▲姚麟副院長為隊員們釘掛衣服的釘子

韋民:年近花甲的「梳辮子的小姑娘」

韋民,我院呼吸內科主任,2003年抗擊非典的二等功臣。

老驥伏櫪,年近花甲,自告奮勇馳援武漢,跟著年輕人一起值夜班,從未叫苦。

巾幗不讓鬚眉。

▲年近花甲的梳辮子的小姑娘

陳雷:抗非英雄臨危受命

陳雷,我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做人做事踏實肯幹,團結協作精神好,他以最快時間熟悉漢口醫院各種流程,不僅管理好自己的病人,還經常幫助別人解決臨床問題。

雖過不惑之年,罹患糖尿病,但總是不辭辛苦,幫助大家打飯送餐、搬運物資等。

細聊之下,他還是2003年的抗擊非典的英雄。

▲陳雷與當地的劉玄林醫生學習流程

陳祖輝:「軟弱」其實是一種難得的修為

執子之手,與子同袍。在武漢抗疫前線,邂逅了我援藏的戰友,陳祖輝,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院感染控制辦公室主任。

他是我們當時援藏醫療隊隊長,身材高大魁武,做事認真細膩,是援友心目中的好隊長。

他心地善良淳樸,給我的錯覺又似一隻逆來順受的綿羊,與其高大魁梧的身材極不相稱。

然而,這次來到武漢一線,不僅從事保護醫護人員和患者的院感工作,還躬身做起了清潔工的善後掃尾活兒,毫無怨言。

這又徹底顛覆了我對他的看法,他以前的「軟弱」其實是一種難得的修為,是大度。陳隊的胸懷就像其身材一樣偉岸!

▲戰友陳祖輝正在清潔工作人員通道

司向:博士奶爸舍小家顧大家

司向,中山大學附屬一院ICU醫學博士。臨床技術過硬,這次舍小家顧大家支援武漢,胸懷大局。

他的妻子是我現在科室的年輕醫生,也是3歲孩子的母親。當妻子積極響應馳援武漢的號召時,他堅決支持和鼓勵。

真心佩服,司博士!

▲病房裡患者為司向博士豎起了大拇指

他,她:平凡中見偉大

還有他,她……諸多可敬可愛的人,無名英雄,無怨無悔,自始至終跟瘟疫作戰的漢口醫院的全體醫務工作者。

他們中有不少因勞累過度而感染,那些未感染的醫務工作者並未因我們的到來而休息,原諒我不能一一叫出他們所有人的名字。

太多感人的人和事,不勝枚舉,有了這些人,我相信,武漢必勝,中國必勝!加油!

小神器,幫大忙!

記錄人:內科 高志茵 主管護師

我們所在廣東省援鄂二隊,目前接手武漢市新冠肺炎定點診治醫院漢口醫院呼吸七病區。本病區全部是確診病人和疑似的重症病例,危重病人最多時達4-50人。由於病人們大多都是年紀大的患者,血氧較低,體能虛弱,需要補液治療或者因無法進食需要營養支持治療。而在病區工作時,我們需要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工作,護目鏡經常起霧阻礙視線,難以看清輸液是否完成,滴空排氣工作的難度也大為增加。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想起在中山六院工作時經常使用的輸液報警器。但是漢口醫院的同事不僅沒用過,更沒聽說過這個小裝置。

商店買?除了生活物資的一些超市每天開幾個鐘頭外,所有的店家都不開門了,更別說這些醫療器械商店了。上網買?時值春節,網店能發貨的也不多,況且進入武漢的快遞基本上屬於停滯狀態。

這時,我們想到了我們的大後方,中山六院!我們將需求告訴了醫院採購處閔登梅處長,請求後方緊急支援!閔處長和她的小夥伴們千方百計聯繫各種渠道,終於找到這種輸液報警器,也僅有100個庫存,並隨醫院物資一起寄到武漢。

目前,這批報警器已經全部應用到呼吸七病區臨床。患者們也很願意使用這種小玩意兒,他們可以放心休息,不用盯著補液是否滴完。「小神器,大作用!」 「廣東醫療隊真貼心!」患者都紛紛豎起大拇指。

▲患者使用上了輸液報警器

細微處見真情,廣東省第二馳援湖北醫療隊全隊始終秉承「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的宗旨,小小報警器,滿盛醫護人員大大的關愛心。

為那些人、那些事

還有那個小小的「神器」

點讚!

責任編輯:郭松青

初審:李饒堯

審核:簡文楊

審定發布:李漢榮、李冠宏

文章內容來源於羊城派

相關焦點

  • 警事日記|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難以忘記在奮鬥中走過的那些年,那抹高山之巔的螢光黃總是那麼執著的出現在風雪飄曳的夜晚,與雪松為伴,把一捧捧融雪劑撒在每一條已凍成一片鏡面似的路面上,而全然不覺其實自己已被寒風撕裂出血口的臉龐和被凍得腫脹的雙手。
  • 【原創】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感謝五十年來所有給我愛的人 前些日子在微信上看到了一篇文章《三裡河共和國的隱形中心》,介紹了三裡河的前世今生,一張張熟悉的照片,一個個熟悉的地名把我的思緒又帶回了我生活了三十年的計委大院,那些年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在我的記憶中永遠也抹不掉。
  • 十年一刻| 那些事那些人
    十年一刻| 那些事那些人 2020-04-08 1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馮小剛的那些年 、那些人、那些事
    而影視帶來的視覺衝擊,還有那些不一樣的故事,加上高科技的助力,使現在的電影畫面越來越美,也越來越好看。關鍵,還讓影迷們大飽眼福之後, 恍然大悟電影還可以這樣拍。那真是開了眼界。今天 小編不談賀歲片,主要是說說馮小剛那些年、那些人和那些事
  • 邂逅 | 《這些人,那些事》 連載 25
    他說:「至少……讓我知道她的名字到底叫什麼,還有,知道她後來的人生一定很美滿。」——吳念真 |  《這些人,那些事》 連載   2503  只想和你接近 | 《這些人,那些事》 連載 0304  心意 | 《這些人,那些事》 連載 0405  遺書  | 《這些人,那些事》 連載 0506  可愛的冤讎人 | 《這些人,那些事》 連載
  • 【暗黑II凱恩日記】神器系統基礎材料來源
    《暗黑II凱恩日記》是借鑑經典遊戲暗黑破壞神2製作的ORPG魔獸地圖,特色為再現各種暗黑經典元素。隨著遊戲版本更新,會逐步加入更多創新內容和玩法,帶你感受不一樣的暗黑!物品管理玩【暗黑II凱恩日記】時需要認真地管理你的物品,,你得決定把什麼拿回城去賣掉,所以你要自己判斷哪樣東西值錢。
  • 10個日夜,那些上海援鄂醫療隊的她們,讓人牽掛,真相看這裡
    「我向外婆保證,一定努力救治更多的人,也會把自己安全地帶回家。」 馮亮有兩個可愛的孩子,一個讀六年級、一個三年級。弟弟還不太明白媽媽此行的意義,可哥哥已經將武漢與危險劃上了等號。怕自己說太多會有更多眷戀,馮亮只是安慰孩子們,媽媽去那裡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很快就會回來的。
  • 那個人,那些事,那段歲月
    我堅持看報寫日記,2007年給楚天都市報寫了一篇文章還獲得了稿費。時時寫點小詩,自我欣賞,鍛鍊自己的大腦,多動以免提筆忘字,思路不清晰,記憶力減退。老有所為,我為兒孫們做飯是個很開心的事,接送孫子上、下學我可藉此機會打扮自己,可鍛鍊自己,步行幾千步,買菜做飯,孩子們要回家吃,做得就認真些,菜的品種也多些,如果只兩老吃就很隨意。
  • 潘敦|那些人,那些事
    他和未婚妻伊內姿(Inez)說婚後也許可以考慮一起搬來巴黎:「幻想一下上世紀二十年代的這座城市,在雨中是多麼的光彩奪目,在雨中,那些藝術家,還有作家……」伊內姿覺得吉爾簡直是痴人說夢,她不懂為什麼吉爾一提到城市,就都是在雨中,「溼漉漉的有什麼好處?我才不離開美國呢!」
  • 董橋:那些人那些事
    ▲董橋《那些人那些事》松蔭藝術董橋:那些人那些事文/ 同古堂
  • 2020,那些寫下「愛的日記」的江蘇人……
    破樓蘭赤子切記平安還目送妻子呼吸科護士長李勤車內妻子眼裡噙滿淚水他唯有將雙臂舉得更高網友們說他「一個人一個家族,三代醫護工作者白衣之光永不褪色04畢業照C位不是校長今年6月,連雲港灌雲特殊的合照後面藏著暖心的事
  • 《偉大的願望》更名《 小小的願望》!影視劇改名背後那些事
    稍晚,《偉大的願望》電影官博正式放出了電影的新名字,從《偉大的願望》變成了《小小的願望》。海報上還配上了一句「小小的願望亦是偉大的」。影片導演田羽生表示:每個普通人都會有小小的願望,而實現願望的過程卻總是艱難的。這樣的實現過程使得願望更加閃閃發光,新片名正是契合影片「小小的願望亦是偉大的」主題。
  • 《這些人,那些事》金句
    今天我們讀的是《這些人,那些事》的第七部分:本書金句。1.人生很多滋味都要到一個年紀才懂得去細細品味,比如類似這種相濡以沫的感動和幸福。然而當你一旦懂了,一切都已經遠了。2.人生選擇什麼就必須承受什麼,得到什麼就會失去什麼……只是在日復一日如川劇「變臉」般不停轉換的角色扮演中,「自己」這個角色反而少有上戲的機會,除了午夜場;而在幾乎無聲也無觀眾的演出過程裡,和「自己」對戲的另一個唯一的角色就叫「回憶」。
  • 【臺灣最美在人文】 那些人,那些事
    讀吳念真的《這些人,那些事》,緣於《讀者》上的一篇文章,那是在兩年半前,那時候不知道九份,更不熟悉吳念真。
  • 回憶殺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傳世神器
    所以今天,我們來一局回憶殺,帶各位一起盤點一下,傳奇世界裡那些熟悉的、絕世的、充滿回憶的神兵利器。在大中州紛繁複雜的武器譜系中,桃木劍並不是最亮眼的那一個。雖然它既沒有恐怖的殺傷能力,也沒有絢麗奪目的外形,但在眾多勇士心目中,桃木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為它是勇士們踏入世界初期,最為依賴的一把防身利器。桃木劍的攻擊雖然不高,仍為大家在砍稻草人等任務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勇士們心中始終佔有一席之地。
  • 問問那些事:有客到!
    昨天晚上我,問問還有問問的幼兒園同學FF,兩個孩子一個大人,因為是臨時有客人來,我還是按照原計劃:雞肉胡蘿蔔土豆咖喱飯,西紅柿雞蛋湯。 「你們家的米飯怎麼這麼硬啊?」一會兒FF又開始講話了。我不好意思地解釋,那是中午的剩飯一起煮的,所以有點硬,用力嚼嚼就好了。
  • 那些年,那些事
    那些年,整個老灣子(自然村落)都被古樹環抱著,村落隱藏在幾百棵古木之中,宛如世外桃源。從東頭由一條一米多寬的路引進來,穿過古樹林才可以見到人家。西頭出村是一條婉延的石板路經黃泥塘直通遠方。 那些年,後嶺山上古木參天,古松、古楓、榛子樹、還有一棵好大好大的皂角樹。那些古樹的樹圍都很粗,許多樹圍都需幾個大人才可以圍得住。
  • 虹口區赴武漢醫療隊員前線日記(十六)
    從2月1日起,小虹推出《虹口區赴武漢醫療隊員前線日記》,讓「逆行者」的心聲被更多人聽見。  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極為關鍵的時期,此時,除了正常的醫療救治以外,患者和醫務人員的心理疏導工作也極為重要。2月25日,三名虹口援鄂心理醫療隊員正式上崗,展開支援。  讓我們一起閱讀日記,見證白衣戰士們的戰「疫」徵程。
  • 那些我們報導過的戰疫英雄丨宋超:生日當天馳援武漢,他們的故事...
    其中,山東40人被選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表彰對象,同時,山東還有10個集體入選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表彰對象名單。這其中,不乏大眾網·海報新聞報導過的先進人物和事跡。今天,大眾網·海報新聞特別推出了專題報導「那些我們報導過的戰疫英雄」,讓我們再次回顧他們的事跡,致敬那一位位凱旋的英雄!
  • 《關於我轉生變成史萊姆這檔事》第二季分拆播出 《轉生史萊姆日記》動畫化 《BEASTARS》第二季2021年播出-日刊和邪晚間版
    最近《方方日記》又被大家所關注,其實我也看過幾篇,怎麼說呢?大家都有表達自己的權利,如果這個條件大家都認同那麼就可以討論了,我們每天看到的是大量正能量的消息,那麼醫護人員為疫情成為了「最可愛的人」,這今天好多各地支援的湖北和武漢的醫療隊都凱旋而歸,我自己看新聞都相當的感動都感動到想哭,還有全國人民為了悶死新冠肺炎犧牲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