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書明理,以慈懷道,慈懷共讀選取慈懷讀書+會員小程序「深讀書房」欄目中的內容,7天共讀一本經典好書。
今天我們讀的是《這些人,那些事》的第七部分:本書金句。
1.人生很多滋味都要到一個年紀才懂得去細細品味,比如類似這種相濡以沫的感動和幸福。然而當你一旦懂了,一切都已經遠了。
2.人生選擇什麼就必須承受什麼,得到什麼就會失去什麼……只是在日復一日如川劇「變臉」般不停轉換的角色扮演中,「自己」這個角色反而少有上戲的機會,除了午夜場;而在幾乎無聲也無觀眾的演出過程裡,和「自己」對戲的另一個唯一的角色就叫「回憶」。
3.人生走到透,很多事是註定的,別鐵齒,當命中的某顆星辰走到哪個位置,該遇到的事怎麼也躲不掉。
4.其實,可以和所有人心境共鳴的並不是歌詞的涵義,而是它那近乎控訴、宣洩種種鬱悶般的旋律和唱腔。思念,的確是另一種形式的憂鬱或焦慮。
有時候會想,生命裡某些當時充滿怨懟的曲折,在後來好像都成了一種能量和養分,因為若非這些曲折,好像就不會在人生的岔路上遇見別人可能求之亦不得見的人與事;而這些人、那些事在經過實踐的篩濾之後,幾乎都只剩下笑與淚與感動和溫暖,曾經的怨與恨與屈辱和不滿仿佛都已雲消霧散。
好了,親愛的朋友們,我們今天分享《這些人,那些事》的第七部分就到這裡了。
溫馨提示:微信公眾號系統已經改版,好多書友說,和慈懷讀書失聯了,如果大家還想第一時間看到慈懷讀書,歡迎置頂「慈懷讀書」,並點擊【在看】我們每天在這裡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