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那些事》▏閱讀•育心•啟心

2021-02-19 閱療小屋

內容簡介

《這些人,那些事》是臺灣最會說故事的人、知名導演吳念真暌違12年感人之作,是吳念真導演經歷過人生的風風雨雨和最大低潮後,所完成的生命記事。他用文字寫下心底最掛念的家人、日夜惦記的家鄉、一輩子搏真情的朋友,以及臺灣各個角落裡最真實的感動。這些人和事,透過他真情摯意的筆,如此躍然的活在你我眼前,笑淚交織的同時,也無可取代的成為烙印在你我心底、這一個時代的美好縮影……

作者簡介

吳念真,本名吳文欽,全方位的創意人、電影人、廣告人、劇場人。1952年出生於臺北縣。1973年開始從事小說創作,曾連續三年獲得聯合報小說獎。1981年起,陸續寫了《戀戀風塵》《老莫的第二個春天》《悲情城市》等75部電影劇本,曾獲五次金馬獎最佳劇本獎、兩次亞太影展最佳編劇獎。主持TVBS「臺灣念真情」節目三年,舞臺劇代表作有《人間條件》系列等。

讀後感

《這些人,那些事》是一部「感動萬千讀者,榮獲諸多好書大獎殊榮」的圖書。該書是作者吳念真累積多年、珍藏心底的體會與感動,書中那些再普通不過的人,再平常不過的日子,卻通過作者簡單的敘述,道出了人世間的情誼與溫度,訴說了看似簡單實則很複雜的一些問題。當我細細品讀《這些人,那些事》這本書時,書中的那些人與事無一不在敲擊著心底,喚醒著記憶。這是一部充滿「珍惜」二字的圖書,作者通過自己所遇到的這些人,經歷的那些事,告訴我們要珍惜親情、友情,珍惜我們所遇到的一切……

在《心底最掛念的家人》一輯中,作者描述了母親在自己的婚禮上,穿著一輩子沒穿過幾次的旗袍和高跟鞋堅持跪拜一百下,以謝神明保佑"像我這樣的媽媽,也可以養出一個大學畢業的孩子"的動人場景;講述了小時候喜歡父親上小夜班的心思——下班後的父親搬動「睡熟」的自己和弟弟妹妹們時,所獲得的來自父親那短短不到半分鐘的擁抱。還有那父親將省下的魚丸遞給自己吃時,嘴角隱約的笑意和那麼溫柔的眼神;在《遺書》這篇文章裡,作者記錄了弟弟因借高利貸後無力償還最後自殺身亡的前前後後,以及多年來自己所經歷的壓力和痛苦……。讀著作者對家人生活平靜的描述,不經意間淚水靜靜地流了下來。我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經歷和回憶,作者喚醒了存留在我們記憶當中那些奇美。

「回憶是奇美的,因為有微笑的撫慰,也有淚水的滋潤。」

作者出生在臺北縣的一個偏僻、坐落在山谷裡村莊,村子裡的父親們大多數是礦工,母親們則辛勤地操持著家務,大部分孩子小學一畢業就到臺北工作、當學徒。生活雖然困苦寡淡,但鄉鄰間的情誼卻是豐富濃烈的。在《日夜惦記的地方》一緝中,禿頭、凸肚,還有狐臭的那位善良機智的老警察;母親們對有點智能不足的孩子阿榮的疼愛;苦孩子「老鼠子」待人的善良和對學習的渴望;孩子們為證實自己所說的事情是事實,而做出的舉動——小小起義;以及過年時阿旺看到因礦難而故去的父親的靈桌上,堆著的那高高的一大摞形狀不同的年糕,感嘆這是村中二三十戶人家的心,是永遠不能忘卻的情分。在這裡作者把最微小的感動,用最精準細膩的文字表現了出來,讀後讓人久久回味…… 

「記得你們,記得那些事,是因為在不知不覺中這一切都已成為了生命的刻痕,甚至是生命的一部分。」

閱讀中,作者吳念真在自序中的一段話,深深地吸引了我,他寫道:「有時候會想,生命裡某些當時充滿怨懟的曲折,在後來好像都成了一種能量和養分,因為若非這些曲折,好像就不會在人生的岔路上遇見別人可能求之亦不得見的人與事;而這些人、那些事在經過時間的篩濾之後,幾乎都只剩下笑與淚與感動和溫暖,曾經的怨與恨與屈辱和不滿仿佛都已雲消霧散。」作者的這一段話,充滿著哲理,充滿著智慧。正是因為生命的曲折與艱難,包容與大愛,才能產生能量與支撐,使我們心存溫暖,一路堅強的走下去。

 作者吳念真在書中所寫的的每個故事,無論是最掛念的家人、魂縈夢牽的故鄉、真情相待的摯友或是其他接觸過的故土人情,都蘊藏了我們無法預知的生命能量與心靈啟發。閱讀過程中我們與作者一起回望了人生種種,我們將學會包容、豁達與感恩,學會珍惜……

摘抄

  1.人總會離開也總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刻與某個人相遇。唯一不曾變的是我們刻意誇大了的心情。刻意渲洩的曾經。

  2.人生很多滋味都要到一個年紀才能懂得去細細品味,比如類似這種相濡以沫的感動和幸福,然而當你一旦懂了,一起卻都已經遠了。

  3.人生走到透,很多事是註定的,別鐵齒,當命中的某顆星辰走到哪個位置,該遇到的事怎麼也躲不掉。

4.人生選擇什麼就必須承受什麼,得到什麼就會失去什麼……只是在日復一日如川劇「變臉」般不停轉換的角色扮演中,「自己」這個角色反而少有上演的機會,除了午夜場;而在幾乎無聲也無觀眾的演出過程裡,和「自己」對戲的另一個唯一的角色就叫「回憶」。

  5.逐漸老去的人,心思不再年輕,單純,易感,甚至連笑與流淚都不再那麼自然自在,那麼理直氣壯理所當然。然而,類似的,停頓的生命,殘缺抑或足以惋惜的青春的悲劇卻始終不曾停止發生。

  6.太過透徹的人比較不容易快樂,反而傻傻的什麼都不知道的,往往更幸福,即使這是別人嗤之以鼻的幸福,但那畢竟也是幸福啊!  

  7.如果困擾是可以用金錢解決的話,就不要把金錢這件事當做困擾。 

  8.閱讀最大的樂趣無非與自己的生命經驗相互交換印證。讀完最大的感想是:我母親說,再艱苦也要笑給天看。作何的阿嬤卻更犀利,她是:再艱苦,也要讓老天笑出聲音來。

推薦理由

《這些人,那些事》用一種輕輕的手法,描寫了一個又一個重重的故事,講述了一份又一份濃厚的溫情。作者吳念真在書中所寫的的每個故事,都蘊藏了我們無法預知的生命能量與心靈啟發。正像作者所說的「生命裡某些當時充滿怨懟的曲折,在後來好像都成了一種能量和養分……這些人、那些事在經過時間的篩濾之後,幾乎都只剩下笑與淚與感動和溫暖。」閱讀過程中我們與作者一起回望了人生種種,我們將學會包容、豁達與感恩,學會珍惜。

 

相關焦點

  • 《安妮日記》▏閱讀•育心•啟心
    朝不保夕、生死未卜、饑寒交迫等等這些詞彙難以形容、難以描述她在這25個月裡的地獄般的生活,但是她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每天都不曾把學習放棄。我們的危險是什麼?只要我們閉門不出,或者因生活所需不得不出入的時候,做好防護措施,新冠狀病毒就不會闖入家門。相信疫情很快就將過去,還有未來!放棄學習就是真的沒有未來了!是不是?
  • 《相助》▏閱讀•育心•啟心
    大部分人從一出生開始,人生軌跡就已經註定。作品刻畫了艾碧蓮、明尼、雯三個人物形象:兩個黑人女傭,一個大學剛畢業、涉世未深的白人小姐,在溫暖人性的聚攏和激勵下,以匿名寫作的方式討論身份和差異的問題,表達人類最基本的對夢想與平等的渴求,激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毫無疑問,在衝突不斷、社會動蕩的危險年代,這是一條披荊斬棘的救贖之路,更是一場恐懼與勇氣之戰。
  • 《布朗家的天才寶貝》▏閱讀•育心•啟心
    作者:西蒙.詹姆斯(英國)譯者:翌平內容簡介布朗寶貝真是人見人愛的天才
  • 《精神科的故事:空中鞦韆》▏閱讀•育心•啟心
    但是周圍人明明知道他的問題所在,卻因為公平是老演員而個個保持沉默。一方面是他在團裡的威嚴,另一方面是不願意告知真相打擊到他。直到他的妻子建議他可以去看看精神科醫生。這個名叫伊良部一郎的醫生是個奇怪的人,還有一個奇特的護士,不僅一見面就給他打一針,還追著他到馬戲團裡,堅持要做個空中人,真是可笑又天真的醫生.
  • 《麵包樹上的女人》|閱讀•育心•啟心
    分分合合之後,程韻說,我做得很好也最失敗的事便是愛你。張小嫻,香港女作家。1995年因推出第一部長篇小說《麵包樹上的女人》而走紅文壇,成為繼亦舒之後香港最受歡迎的言情小說家。她的作品善於描寫都市的男歡女愛,深受年輕讀者的歡迎,往往新作一出版就會登上暢銷榜。迄今已出版超過四十本小說和散文集,獨創了一種既溫柔又犀利的愛情文學。一直不喜歡看言情的書,總感覺有些幼稚。
  • 《時間的針腳》▏閱讀·育心·啟心
    這只是不朽時間摹本的第一頁,隨著烽煙四起年代的一頁一頁漸次翻開,整個地中海沿岸成了她的舞臺:政治、諜戰、陰謀、冒險……這些原本與她毫不相干的東西,一時間都與她呼吸相聞。作者簡介瑪麗亞·杜埃尼亞斯,1964年出生,英語語言學博士,曾在北美大學執教,現任穆爾西亞大學教授。
  • 中國人民大學「明志育心」厚重人才成長支持計劃招募公告
    中國人民大學「明志育心」厚重人才成長支持計劃(以下簡稱:「明志育心」項目)學員選拔工作即日啟動,歡迎同學們報名!一、項目簡介「明志育心」項目是由中國人民大學學生處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負責實施的心理健康及相關專業領域綜合人才培養計劃。
  • 【心啟動態】肩負使命 用愛傳遞 ——心啟2016上半年運營總結大會圓滿召開
    心啟總部首席導師Helen、董事長翟曉燕、總經理韓真,武漢中大方略執行總經理、心啟諮詢顧問蔡松出席會議,宜昌、隨州、棗陽心啟分公司負責人以及高級訓練師、盟友參會,共同見證重要時刻。會議由心啟總部區域負責人黎鍾毓主持。
  • 新疆爺:守候一段沒有海誓山盟的愛情 ▏超文學
    有絲風吹來,卷著黃土,卷著落葉,涼颼颼的,已帶了深秋的味道了。新疆爺收拾完果子,又收拾雞蛋。說是攤子,其實不過兩個提筐,兩塊硬紙板。一塊上壘一堆果子——軟兒梨,一捏軟軟的,薄皮,一包甜汁兒透心涼,能清咳呢;一塊上放一堆雞蛋。就這些。擺起來容易,收起來也容易。果子是躉來的,四角一斤,他賣四角五;雞蛋是零收來的,兩角錢一個,他賣兩角二。掙錢嘛,不多;餬口嘛,夠了。
  • 生活中想不明白的事,那些年的歌詞裡都有答案
    我總在想,喜歡聽歌的人腦子裡一定有個舞臺架子,耳邊放什麼樣的歌,他自己就會演什麼樣的戲。有的人抖腿,有的人皺眉,有的人乾嚎,都是陶醉。對於這些人來說,音樂的調子尤其重要,因為人都是情緒的奴隸。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聽著李宗盛的歌長嘆,唱著周杰倫的歌表白,反正我會。那些年的那些歌,偶爾回過頭來再聽,總能讓我找到些生活的答案。
  • 白風閱讀 ▏讓天賦自由:你就是自己最偉大,最精彩的作品!
    當你從事自己熱愛又擅長的工作,才可能覺得活出了真實的自我,成為你理想中的自己,你覺得自己做著天生該做的事,也成為你天生該成為的人,這就是歸屬於天命的狀態。」而這一本書中的每一個章節中,你都會讀到那些如何活出自己天賦才華的人的故事,以及故事中的深刻意涵,可讀性非常之強,這也是我非常推薦閱讀的原因之一,例如,推薦序中就有如此一段回應「放棄天賦」的話:那些放棄的人,有各種理由。我覺得他們何嘗不是在「虐待」自己的人生。
  • 《這些人,那些事》金句
    今天我們讀的是《這些人,那些事》的第七部分:本書金句。1.人生很多滋味都要到一個年紀才懂得去細細品味,比如類似這種相濡以沫的感動和幸福。然而當你一旦懂了,一切都已經遠了。3.人生走到透,很多事是註定的,別鐵齒,當命中的某顆星辰走到哪個位置,該遇到的事怎麼也躲不掉。4.其實,可以和所有人心境共鳴的並不是歌詞的涵義,而是它那近乎控訴、宣洩種種鬱悶般的旋律和唱腔。思念,的確是另一種形式的憂鬱或焦慮。
  • 歷史秘聞:雍正的「馭人有術」與戴鐸的「十啟」
    但雍正對這些「奴才」,保持了很深的城府,對他們的忠誠建議和「金玉良言」,不僅不輕易贊成,甚至還時時敲打他們、加以訓斥,以顯示自己的高明和賢良。他常常是那樣底氣充沛、義正辭嚴,簡直就是聖人的化身。這當然是一種假象,但我們可別小看這種虛偽。在權謀社會中,這有時也是一種力量,可以給人帶來好名聲、帶來更多的支持者。雍正對戴鐸「十啟」的處理,可視為他矯情地呵斥下屬的經典案例。
  • 電影資源 ▏《大佛普拉斯》
    >類型: 劇情 / 喜劇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語言: 閩南語 / 漢語普通話上映日期: 2017-06-29(臺北電影節) / 2017-10-13(臺灣)片長: 102分鐘又名: The Great Buddha+大佛普拉斯的劇情簡介 · · · · · ·  小電視熒幕放映佛像工廠頭家的賓士行車記錄器,因陷底層、遊走邊緣的人,
  • 這三十首,寫給孩子的歌 ▏音樂能讓人永遠年輕
    許多人只知道水木年華的《一生有你》和《完美世界》,他們少有的溫柔綿長的一首《寶貝 你聽到了嗎》。許自己一個願望,半生走過,心雖滄桑,仍然相信夢相信愛,沉澱之後依然清澈如少年!這個夏日,給人一劑冬日的悲涼,你怕「老」去嗎?」
  • 邂逅 | 《這些人,那些事》 連載 25
    當過兵的應該都知道,報靶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摸魚,一堆人躲在靶溝,等一陣槍聲過後降下靶紙數彈孔報數,此外屁事也沒有,而最大的樂趣無非就是等待騎著腳踏車載著飲料、點心、零食過來兜售的「小蜜蜂」蒞臨,只要她們一到,大伙兒便開始買東買西、吃吃喝喝順便打打嘴炮。而她才剛從靶溝頭冒出來的時候,他就已經認出那張臉了,但她對他似乎毫無反應。
  • 禁毒宣傳 ▏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禁毒宣傳 ▏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2020-12-16 15: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治文苑 ▏羅素:不要把心中的視野,僅僅局限於當前的利益
    一個人很容易沉迷於我們自己的追求,很容易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事業上,以至於忘記了我們做的事在全部人類活動中僅僅是滄海一粟,要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事並不因我們的所作所為受到絲毫的影響。只有把自己手裡的事與一個廣闊的世界圖景勾連起來,他才能獲得踏踏實實的快樂。真實的世界充滿了悲喜劇,英雄層出不窮,怪事迭出,令人稱奇。那些對世界賦予的壯觀景象缺乏興趣的人,就像是上了戲院而不聽戲一樣,無疑是放棄了人生賦予的特權和優待。閒情逸緻,能讓我們時不時走出來,看看不相干的人在做什麼,看到你從未曾注意到的另一個世界。
  • 歌德的詩 ▏你不會結束,這是你的偉大
    夜思  我同情你們,不幸的星辰,  你們美麗而又晶瑩,  樂於為迷途的船夫照亮道路,  可沒誰報答你們,不論神或人:  你們不戀愛,也從不知道愛!  永恆的時光帶領你們  無休止地在廣袤的空中行進。 楊武能 譯     超文學→chaowx21這裡是純文學理論、寫作、批評、閱讀集散地回復關鍵詞瀏覽相關文章
  • 膠片之美 ▏這十年最美的電影都是柯達膠片拍的
    前幾年柯達停止生產民用膠捲以後,那些恪守傳統追求膠片質感的導演們也越來越覺得危險。幸運的是,昆汀·塔倫蒂諾、克里斯多福·諾蘭、賈德·阿帕圖和 J·J·艾布拉姆斯4 位大導演攜手,促使環球、華納兄弟和韋恩斯坦在內的一些影業大公司同意,每年從柯達購買一定數量的電影膠片。這事能不能使膠片電影以及柯達公司得以長久倖存還不知道,但不可否認的是,膠片的確為我們奉獻了無數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