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智慧和才氣,為我們留傳下來很多耳熟能詳的金句。這些金句或是鼓勵我們為人處世,或是升華我們道德人格。
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些我們平常經常掛在嘴邊的句子,其實跟當時說出這些句子的古代名人要表達的意思是不一樣的,甚至意思都是相反的。
下面列舉幾個我們絕大部分人都說過或者經常聽別人說過的句子,以此了解一下古人說這話的真實意思,又怎樣會被人誤傳至今的。
第一句:以德報怨。這句再熟悉不過了,意思也很明白,就不多解釋了。
這句話出自《論語》,完整的句子是這樣的: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可以說,我們現在所要表達的意思,完全是跟孔夫子要說的原意完全相反的。這句話的原意是後半句: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如果你都能用忍讓、寬容來對待別人的怨恨和仇視,那你用什麼來回報別人對你的恩德呢?孔夫子的意思是不要姑息那些奸惡、殘爆之徒,而對有素質修養,對你有恩養、關懷之情的人「投之以報之以李」。看來孔夫子也是一個很有血性的熱血青年啊。
孔子說這句話是有一個故事為背景的。
有一天,孔子的一個學生鼻青臉腫的來找孔子,孔子就問他:你臉怎麼了?
那個學生告訴他:老師,剛才我在路上碰到一個蠻狠無理的人,被他打了一頓,我不跟他計較。
說完還很自豪的問孔子:老師,我這樣做是不是很高尚,很有修為?
孔子聽完又好氣又好笑,於是才說出了那句話。
這句話一出,在那個誰拳頭大誰說了算的封建時代,猶如一股清流。後來孔夫子成了聖人,被萬民敬仰。統治者於是就利用他的這句話斷章取義,意思是告訴那些受壓迫剝削的小民,不要抱怨不要反抗,要順從,孔聖人都是這麼告訴大家的。
第二句: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
這句話在論語裡面也是有後半句的: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論語裡面的「小人」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小人,它是指相對於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來說的。也就是小老百姓的意思。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其實他所說的是:對於男生來說,跟女生的關係是很難處理好的,而對於統治者來說,跟老百姓的關係也是很難處理好的。與他們太親近對他們太好,就會不懂得珍惜、不懂得尊重;太疏遠呢,又會抱怨。這個度很難把握。
這句話並沒有鄙視女性的意思,而是說出了千古不變的道理,孔子背了幾千年的鍋表示不服,畢竟孔子也是孔子她媽生的,難道會看不起女人?
這還沒什麼,第三句孔子的話可就是在惡意中傷了。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句話按現在人的理解,那孔子就太可惡了。統治者就要讓百姓去做事就可以了,不要讓他們知道太多事情,不要讓他們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讓他們渾渾噩噩、庸庸碌碌過就好了。
其實這句話應該是「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民可 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什麼意思?
詩、禮、樂,這三種是好東西,要讓百姓都掌握知道。如果人民掌握了,那就由著他們去發揮去幹事情;如果還不知道的,統治者一定要教化他們,讓他們懂得。
並不是字面上的意思,斷章取義。
第四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老子會不會這樣無情無義,當天下百姓為狗呢?
其實本來的意思是:天地不會感情用事,對待萬物都是一樣的,不會偏心哪個。聖人之所以跟一般人不一樣,也是因為很理智,公平對待天下百姓,不偏不倚。
老子是告誡人們,做事要有理有法有義,公正無私!
第五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相信很多人讀書的時候學校老師都會用這句話來激勵大家用功讀書。學校牆上也是到處掛著當標語。
莊子的原話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意思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以我有限的生命去面對無限的知識,你當我白痴嗎?這多危險啊。我可是要用我有限的生命去逍遙自在啊。
老莊都是道家學說的代表人物,道家追求的是世外逍遙,當然不會做這樣的虧本買賣。
做什麼事不要一味追求完美,任何學術永遠都有你達不到的境界,永遠都有你不知道的領域,你又何必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永遠無法實現的完美境界。還是現實一點好,實時求是,抱殘守缺,清心寡欲,不要去奢望自己沒辦法得到的東西。
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名言名句,大家知道的還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