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以全域旅遊帶動產業融合發展升級

2020-12-23 大洋網

今年的中秋國慶假期,雲浮市新興縣共接待遊客84.21萬人次,同比恢復77.43%,實現旅遊收入逾3.93億元,同比恢復81.52%。自然生態遊、溫泉休閒遊、健康養生遊和美麗鄉村遊線路受到廣大遊客歡迎,全域旅遊發展獲得顯著成效。

新興縣是中國禪宗六袓惠能的故鄉,中國禪宗文化的發祥地,自然生態環境優良,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是廣東省唯一入選全國「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試點縣。

全縣擁有六祖故裡旅遊度假區、翔順金水臺溫泉小鎮、廣東天露山旅遊度假區3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還有禪域小鎮、悅天下生態度假區、象窩山生態園以及青山綠水溫泉旅遊度假區等自然與人文資源的多樣性與獨特性突出的景區景點。先後獲得「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中國最具魅力文化旅遊名縣」「中國最美鄉村休閒旅遊勝地」「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旅遊縣」「國家旅遊名片」「中國溫泉之鄉」「中國十大特色休閒縣(市)」等榮譽稱號。

新興縣自2017年5月被確定為第二批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以來,採取切實措施打造禪宗文化遊、溫泉養生遊、生態休閒遊、美麗鄉村遊四大特色旅遊品牌。對標省委「推進北部生態發展區與大灣區形成大農場、大花園對接大城市新模式」,以及雲浮市委賦予 「融灣發展先行示範縣」的定位,全面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工作,努力打造成為承接粵港澳大灣區康養產業高地和旅遊休閒目的地。初步形成了「處處是景觀、村村是景點、人人是導遊」的全域旅遊格局。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全域旅遊發展工作,成立了黨政統籌的創建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領導小組和六祖故裡旅遊度假區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工作領導小組,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縣長為常務副組長,兩名縣委常委分別主抓創5A景區工作和創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設立了旅遊「雙創」辦公室,高標準編制了《新興縣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形成「雙創雙促」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

縣委、縣政府圍繞擦亮「六祖牌」,合理開發「國保」——國恩寺的文化旅遊資源,從引進廣東省「十三五」規劃重點項目、禪宗主題文化旅遊特色小鎮——禪域小鎮,再到廣東首臺實景演出——《六祖大典》公演,成功打造了廣東文旅產業的新標杆。

在發展全域旅遊交通項目方面,該縣累計投資84.78億元,建設連通粵港澳大灣區的高速公路幹線和廣湛高鐵新興南站的外聯交通網。對「內」,則完成投資17.81億元,推進縣內公路、橋梁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縣城到各鎮、各景區道路升級改造建設,提升景區通達能力。

六祖故裡旅遊度假區自啟動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以來,累計投入約20億元對景區旅遊基礎設施及周邊環境進行升級改造,建成蘆溪芳甸、龍潭湖溼地公園、禪源湖等項目。度假區內有禪泉度假酒店等10多家各具特色的溫泉酒店。

新興縣還以打造特色小鎮為抓手,構建了「一花開五葉」格局的特色小鎮,打造了以六祖小鎮為龍頭,以溫氏農科小鎮、禪域小鎮、金水臺溫泉小鎮、筠州小鎮、梅溪小鎮為依託的特色小鎮。以建設「5條精品村、5條精品線路」為抓手,打造新興「富春山居圖」,推進鄉村旅遊產業發展。以全域旅遊帶動文化、體育、工業、農業、城建等產業融合發展升級,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特色縣域。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於敢勇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於敢勇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王其琪


相關焦點

  • 新興被認定為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
    對標省委「推進北部生態發展區與大灣區形成大農場、大花園對接大城市新模式「,以及雲浮市委賦予 「融灣發展先行示範縣」的定位,全面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工作,努力打造成為承接粵港澳大灣區康養產業高地和旅遊休閒目的地。初步形成了「處處是景觀、村村是景點、人人是導遊」的全域旅遊格局。以「雙創」並舉為抓手,促進全域旅遊理念升級。
  • 新興產業加速成長 旅遊發展漸入佳境 青秀區多舉措實現經濟社會...
    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示範區建設成效顯著在金花小鎮休閒農業示範區,金花茶園、藍花楹等喬木種植呈現生機蓬勃的態勢,不僅美化了鄉村,還帶動了當地的旅遊,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在劉圩鎮田野牧歌休閒農牧園,集餐飲、住宿、娛樂為一體的蒙古包今年投入使用,深受市民和廣大遊客的歡迎……近年來,青秀區按照「二產補短板、三產強優勢、一產顯特色」的產業發展思路,全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 主要矛盾的轉化與全域旅遊的發展
    從旅遊工作來說,旅遊是實現美好生活的重要載體。當前,旅遊業同樣面臨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如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旅遊基礎設施發展不平衡,旅遊景區景點不多,節假日重點景區人頭攢動,等等。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大力推進全域旅遊,使旅遊業向全社會、多領域、綜合性方向邁進,讓旅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推進全域旅遊是我國新階段旅遊發展戰略的再定位,是對傳統旅遊的一次全方位的升級。
  • 安順經開區:農文旅融合推動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安順經開區緊緊圍繞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目標,以全域旅遊示範創建為突破口,搶抓機遇,狠抓落實,在品牌打造、宣傳推介、項目建設等方面加大力度,重點培育了一批「旅遊+」深度融合的綜合項目,通過以文化遊、生態遊、康養遊以及休閒娛樂遊等旅遊需求元素為一體,以5個A級景區為輻射核心,構建了「吃、住、行、遊
  • 專家教授為長汀全域旅遊與經濟轉型發展把脈
    10月15日-19日,國務院參事劉秀晨、當代綠色經濟研究中心秘書長郭長建、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副院長張凌雲及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崔莉等十六位專家教授蒞臨長汀開展全域旅遊與經濟轉型發展調研,為推動長汀主導產業與旅遊產業的融合發展
  • 「天眼時評」做好「旅遊+多產業」融合發展文章
    新發展階段,加快形成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是時代所向,推動「旅遊+多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省委全會十二屆八次會議提出大力推進全域旅遊提質升級,進一步做好「旅遊+多產業」融合發展文章,為全省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旅遊+多產業」融合發展是深入推進旅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
  • 全景鳳翔 魅力四射——陝西鳳翔全力推進全域旅遊大發展
    2018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就加快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全面優化旅遊發展環境,走全域旅遊發展的新路子作出部署。搶抓機遇 全面部署鳳翔縣按照「文旅融合,推動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的思路,深挖文化旅遊資源內涵,實施「旅遊+」戰略,培育文旅融合發展新動能,打造文旅產業新高地。
  • 2019江西省武寧縣全域旅遊發展回眸
    2019年,武寧縣委縣政府揚優成勢,紮實推進全域旅遊,旅遊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全年旅遊接待人次突破800萬大關,達到802.9萬人次,同比增長20.1%;旅遊綜合收入達66.7億元,同比增長24.8%。
  • 吉安市城投提質增效 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吉安市城投公司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大力發展文化旅遊項目,同時將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項目提質和綠化提升上,在惠民利民民生工程和綠化環境提升工程積極作為,通過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加快旅遊業轉型升級,有力地提升了「紅色搖籃·山水吉安」的旅遊品牌形象,推動了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 舞全域旅遊龍頭 開「兩山」理念新篇——陝西省石泉縣以全域旅遊...
    石泉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聚力把旅遊業作為富民強縣的戰略性支柱產業以及經濟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堅持一條路徑引領,優化一個規劃布局,完善一套政策體系,實施一班人馬齊抓,推行一系列創新舉措,構建一幅興縣富民美景,全力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著力構建共建共享的全域旅遊大格局。
  • 藉助《一個都不能少》影響力,推動臨澤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
    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是:藉助《一個都不能少》影響力,推動臨澤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近年來,臨澤縣以建設「旅遊名縣」為統攬,不斷提升文化旅遊品牌吸引力、產品供給力、市場競爭力,形成景區引領帶動、產業融合互動、區域上下聯動的全域全季全日旅遊發展格局,今天。
  • 新興體育產業發展的三大方向
    近年來,除了大眾體育的發展,中國體育經濟在消費升級、數字文娛和賽事經濟引領下,催生出很多新興體育業態,小眾攀巖、滑雪等場館不斷湧現,體育直播、體育娛樂開始興起,體育運動向著多樣化、娛樂化、體驗化發展。疫情之後的體育消費「潛力」將會在哪裡激發?體育經濟發展的新興態勢和方向是什麼?本文將從消費升級引領、數字文娛引領和賽事經濟引領三個方面做一點解析。
  • 青島市市南區打造國際化全域旅遊目的地
    轄區可開發土地面積已近上限的市南區,在過去的2017年抓住時尚引領、文旅融合這一新引擎,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進時尚元素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在彰顯城市歷史文脈同時,把文化與旅遊產業緊密結合,引領生產生活方式創新。以全力打造國際化全域旅遊目的地為契機,參照5A景區標準,推進全域5A升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越來越強。
  • 仙境海岸·鮮美煙臺 煙臺將打造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的「煙臺模式」
    2016年,煙臺成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首批創建單位以來,煙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域旅遊發展,把文旅產業列入八大主導產業重點培育,出臺系列指導意見和發展規劃,高點定位、高位推進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 林峰:新格局下的全域旅遊
    他強調,全域旅遊景區發展在新的格局下,一定要抓住時尚的力量,抓住網紅化、粉絲經濟的新發展模式,抓住網上網下互動中的推動能力,抓住融合發展中創新突破的價值和架構,才有可能在疫後旅遊發展的新結構下,實現突破,帶動發展。
  • 優勢疊加唱響旅遊「四季歌」——弓長嶺區文旅融合全力推進全域...
    本報記者 嚴佩鑫 攝  本報記者 嚴佩鑫  素以「嶺嶺藏寶、水水含金」而著稱的遼陽市弓長嶺區,積極推動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的深度融合,以發展冰雪遊、溫泉遊、紅色遊、鄉村遊為載體,唱響旅遊「四季歌」。  如今,弓長嶺區已被文化和旅遊部確定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這裡聚集了國家AAAA級景區2家、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1家、各類景區景點33個。
  • 泰安市岱嶽區以市場引領推動全域旅遊發展
    這雖不是他們第一次出行入住民宿,但自駕途中鋪滿鮮花的旅遊道路,民宿管家的貼心服務,溫馨的家居風格,讓他們有了「家」的感覺。這僅僅是岱嶽區針對市場需求發展全域旅遊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岱嶽區緊扣「南部文化旅遊、西部民俗旅遊、東部田園旅遊和中部休閒旅遊」定位,著力推動文化旅遊兩大產業提質增效、做大做強。做足「泰山文化旅遊產業延伸」文章,構建「多極隆起映泰山」發展格局。
  • 建議提案追蹤 | 推進特色小鎮建設 促進產業融合發展
    建議提案追蹤 | 推進特色小鎮建設 促進產業融合發展 2021-01-11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0年香河縣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將於9月16日舉行
    為確保舉辦一屆高標準、高質量的文化旅遊產業盛會,香河縣以《香河縣全域旅遊發展規劃》為引領,以創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引擎,按照「全景式打造、全季節體驗、全產業發展、全社會參與、全方位服務」的指導思想,積極探索全域旅遊發展新模式、新途徑,打造了一批旅遊與文化、工業、農業、影視、科技、美食、教育等多產業融合的新產品、新業態,推出了多條全域旅遊精品線路。
  • 推動生態文旅深度融合 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四川省政協「推動...
    「川西北黃河流域作為黃河上遊生態屏障建設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區域,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對促進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文化傳承保護具有重要作用。」近日,四川省政協召開「推動川西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對口協商會,第一個搶到話筒的省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沈光明開門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