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春節了。在中國古老的迎新習俗中,貼春聯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這一習俗始於宋代,盛於明代,一直流傳至今,人們都以"新年富貴,年景好,步步平安"之類的話來祈求新年的好運。
中原文化在亞洲的影響非常廣泛,不僅是文字,我們文化中的一些古老習俗,也被一些國家學習。朝鮮和越南是兩個曾經漢化程度很深,後來抵制漢文化的國家。那麼,曾經以漢語為官方語言的韓國和越南,如今又是如何寫春聯的呢?
朝鮮最早的官方語言是在漢字傳播之後出現的,古代朝鮮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因此,只有貴族才能使用漢字,雖然韓國也有普及漢字的想法,但由於漢字太難學一直無法大範圍推廣,後來韓國人發明了"訓民正音",但這種文字吸收了漢字的很多部分。
因此,即使韓國人有了自己的文字,還是不可避免地要使用漢語,為了擺脫漢字的影響,韓國下令廢除韓語中的漢字,但中國的春聯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卻保留了下來。
只是韓國的春聯不是在春節使用,而是在立春使用,又稱立春書、立春帖等。韓國可以廢除漢字,但不能廢除文化,雖然會寫漢字的人已經很少了,還是有一些熱愛中國文化的老人會寫中文,但韓國春聯的內容缺乏變化,大多寫的是"春大吉,簡陽多慶"、"國泰民安,家到人到"等。
而且與中國喜慶的紅底黑字相比,韓國的對聯都寫在白紙上,這是最明顯的區別。據說,這是因為漢文化最早在韓國傳播是在商朝,而商朝最尊貴的顏色是白色,所以韓國人才有了白底黑字的春聯。只是我們看起來很尷尬。
越南距離中國較近,更容易接受中國的傳統文化,所以越南的春聯也在春節中使用。因為越南在歷史上曾經使用過三種語言,即漢語、挪威語和普通話,所以現在越南的春聯也包括了這三種語言,但現在越南會寫漢字的並不多。
因此,寫漢字對聯需要非常專業,也形成了一種職業叫土翁,他們就是在街上寫漢字春聯的。喃字在越南民間使用曾經非常廣泛,再加上越南的羅馬字母在普通話中通用,所以越南的春聯書寫並不固定,喃字和普通話經常一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