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巖井俊二的《情書》?

2021-01-17 百度知道問答

巖井俊二的《情書》上映與1995年,雖然沒有獲得什麼著名的獎項,但卻成為了巖井俊二最廣為人知的代表作。2018年,巖井俊二指導了號稱中國版《情書》的《你好,之華》,儘管編劇、導演都是巖井俊二本人,但是仍然無法撼動《情書》在觀眾心目中無可代替的地位。電影的名字是《情書》,可是電影絕大部分的信件都是博子和藤井兩位女生的,而且是十分正常的交流信件,那麼所謂的情書在哪呢?帶著這個疑問,一直看到電影的最後的幾個鏡頭,當藤井拿到學妹送來的那本《追憶似水年華》背後的借書卡,她緩緩地翻開背面,發現了這是藤井樹當年偷偷畫的肖像畫。畫中的她,就是電影裡最大的情書吧。雖然藤井與博子長得一模一樣(中山美穗一人分飾兩角),但是觀眾能夠很清晰地區分哪個是博子,哪個是藤井。那是因為《情書》的場面調度十分考究:博子的背景和服飾大多都是純色的,鏡頭也是靜止不動的,用這樣的方式著重突出博子的文靜;而關於藤井的鏡頭,大多都是移動的鏡頭,服飾也多是圖案繁多。而藤井基本沒有停下動作過,騎單車、閒逛、甚至連睡覺都是翻來覆去的。所以不同於博子給人的文靜,藤井帶給我們的感覺是活力與動感。看完《情書》,會有一股被治癒的感覺。這部作品就是這樣,我們在看完電影的同時,電影也潤物細無聲般地對我們進行了洗禮。回顧電影,到底是電影的什么元素讓我們覺得治癒呢?元素有很多。比如「窗邊少年」藤井樹,那是柏原崇的顏值巔峰,藤井樹也成了那個年代少女們的夢中情人。雖然藤井樹在影片中皆是以回憶出現,但正是對於他的回憶拼湊起了這封「情書」,這些拼湊起來的回憶,就像藤井樹從天堂的來信。而電影的治癒感,或許就是來自這些「信件」吧。村上春樹曾經在《挪威的森林》裡寫道「死亡不是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存在」。提到村上春樹,《情書》帶給人的感覺也像村上春樹的文字一樣,「讀來有一股溫暖的感覺」。而這種溫暖,正是來自《情書》對於生死的闡述吧。為什麼說《情書》有關於「生與死」的闡述呢?首先,電影的開場便是藤井樹的葬禮上,葬禮與雪花便有一股死亡的寫意;其次,《情書》裡有一個情節:藤井突然發了高燒,藤井的爺爺以76歲的高齡,冒著大雪背著藤井去了醫院,自己也被送入了病房,而藤井的父親也是因為高燒轉肺炎而死,這裡應該是說對於死亡的態度;最後,藤井樹的未婚妻博子在寄信的時候,內容便是「你好嗎?我很好」。而最後博子在山上朝著「藤井樹的方向」吶喊道「你好嗎?我很好」。這一句「你好嗎?我很好」,便反應了博子對藤井樹的死亡從茫然、再到接受,再到最後的釋然。電影的最後,藤井看到自己年輕的肖像,一向活潑外向的陽光女孩,居然放聲大哭了起來。或許錯過的愛情更讓人刻骨銘心,也更值得去理解、釋然吧。你好嗎?我很好。

相關焦點

  • 巖井俊二《情書》:最美的情書,是你的名字
    ——巖井俊二《情書》《情書》是日本著名作家巖井俊二的代表作,於1995年由他自導自編搬上銀幕。《情書》由一個同名同姓的誤會開始,通過兩個女子書信的交流,去回憶兩段過往的愛情故事。小說中,博子和女井藤有著相似的容貌,卻有著不同的愛情和命運。巖井俊二被稱為日本電影運動旗手,被中國影迷稱為「日本王家衛」。
  • 巖井俊二的溫柔,不只在《情書》裡
    巖井俊二的溫柔,不只在《情書》裡 2020-06-22 1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巖井俊二《情書》:你好嗎?我很好
    《情書》是日本導演巖井俊二的代表作之一。《情書》裡可以看到不少巖井俊二後來發揚光大的風格:對長焦鏡頭的鐘愛,散文化的敘事,對情緒和意境的追求……相較之下,《情書》的情節性在巖井俊二電影裡算是強的,但它對敘事的精雕細琢,並沒有幹擾它在寫意上的發揮,而正是這二者之間的平衡,使得這部電影相較於他的《四月物語》、《花與愛麗絲》等電影知名度更高,甚至有可能是大部分影迷看的第一部巖井俊二電影。
  • 巖井俊二的那封情書還是要在日本才對味
    兩年前,作為巖井俊二的首部華語電影,《你好,之華》的口碑與票房,都不盡如人意。儘管有陳可辛護駕,但這部作品並沒有很好地完成本土化,人們普遍認為它充滿著尷尬的「漢化」痕跡。兩年後,同樣的故事捲土重來,換成了全新的日本班底,祭出這部《最後一封信》。
  • 冬天必看電影推薦:巖井俊二《情書》
    文 | 天丁朋友知道我喜歡看電影,便讓我推薦一個冬天看的電影,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巖井俊二的《情書》。《情書》無疑是一部經典而又好看的電影,給予它高分的影評很多,我喜歡它,是從它的文字開始的。小說的作者和電影的導演都是巖井俊二,所以影片的選角和呈現的表演,和我心目中作品裡的形象完美契合。為什麼我認為是冬天必看電影呢?
  • 巖井俊二《情書》將拍中國版電影 劇本尚在籌備
    巖井俊二經典作品《情書》將翻拍中國版  (來源:時光網)日本導演巖井俊二的經典作品《情書》上映已超過20年,是不少影迷心中的經典之作。日前有消息稱,《情書》將啟動翻拍中國版電影,由新原野娛樂傳媒操刀製作。
  • 巖井俊二的新作,不只是中國版的「情書」
    1995年純愛電影《情書》上映,在日本國內很快引起了轟動,繼而風靡了東南亞,影響了一代人。
  • 水墨書香|巖井俊二《情書》
    巖井俊二筆下的愛情,真的能療愈人心小說《情書》有其慣有的風格—簡潔文風、短段落和語句,用淡淡的筆墨敘事而作為文本。以其美麗動人、充滿哀傷又富於生命意義的的故事深深的打動著它的讀者。一個是將要和阿樹結婚的女孩,另一個是阿樹高中時候的初戀,在巖井俊二的巧妙布置下,看到的是愛情原來可以那麼純粹,原來暗戀這件事確實很美好,只是有些苦澀罷了。在尋求愛的真相過程中,博子終於漸漸釋懷了阿樹是在一次登山中,從懸崖上掉了下去。在阿樹去世兩年後,博子依然深深的思念著他,她躺在雪地裡,感受死亡的感覺。
  • 電影留聲:巖井俊二的《情書》,就仿佛是一封寫給年輕人的情書
    巖井俊二的《情書》,就仿佛是一封寫給年輕人的情書,電影有開場有結束,青春也有開場也有結束。人生也是如此,只不過大多數時候,我們在中間的場景裡過渡,多的是失落的情緒。日本電影有時候是真的能夠觸動你柔軟的心,明明是一些再普通不過的東西,在鏡頭下竟然可以那麼燁燁生輝。
  • 電影留聲:巖井俊二的《情書》,就仿佛是一封寫給年輕人的情書
    巖井俊二的《情書》,就仿佛是一封寫給年輕人的情書,電影有開場有結束,青春也有開場也有結束。人生也是如此,只不過大多數時候,我們在中間的場景裡過渡,多得是失落的情緒。也只有少年人,才會那麼小心翼翼的摺疊起一封情書,藏滿了一個少年人的心意
  • 巖井俊二《情書》:「有一個可以思念的人,就是幸福」
    《情書》是電影也是小說,電影由小說翻拍而成,當時看到《情書》小說時就被其中難能可貴的情感故事所打動,在《情書》拍成電影之後,它受到的關注度隨之上漲,主角們一生中的經歷非常動人。《情書》是日本作家巖井俊二的作品,巖井俊二的作品大多數都是展示青澀又真實的感情,讓人感同身受,他說過,他偏愛寫一些、拍一些大家常常忽略的事情,而正是這些微小的事情,點滴積累,構成了現在的我們。
  • 如何評價巖井俊二的電影《情書》?
    而女主樹收到來自學妹們發現樹給她的情書時,女主害羞的手忙腳亂想藏起來hhh情書情書,無需有字,只需有情。一張樹的畫像,就已經把男主想表達的東西表達出來了——sikidayo一封被遺忘的情書終於抵達想要傳達的人手中
  • 被疫情逼到「黑化」的巖井俊二,從情書王子直接變成怪獸之父
    1993年,30歲的巖井俊二拍了人生中第一部長篇電影《情書》。影片上映後風靡亞洲,巖井俊二一炮而紅。當時的他,就想在中國拍一部片子,結果歲月流逝,好事多磨,直到2018年,才夢想成真。這部夢想之作就是《你好,之華》。
  • 以豆瓣8.9《情書》為例:淺析導演巖井俊二的電影美學
    《情書》是由巖井俊二自編自導的的日本純愛電影,自1995年上映後在便日本國內引起轟動,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打動無數觀眾的心。導演巖井俊二對青春題材電影的把握可謂爐火純青,而今時隔26年,再看這一部豆瓣8.9高分的《情書》,仍能感受到那份跨越生死的深刻暗戀,那份關於青春的悸動與遺憾,為之悲傷與感動。
  • 以豆瓣8.9《情書》為例:淺析導演巖井俊二的電影美學
    《情書》是由巖井俊二自編自導的的日本純愛電影,自1995年上映後在便日本國內引起轟動,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打動無數觀眾的心。導演巖井俊二對青春題材電影的把握可謂爐火純青,而今時隔26年,再看這一部豆瓣8.9高分的《情書》,仍能感受到那份跨越生死的深刻暗戀,那份關於青春的悸動與遺憾,為之悲傷與感動。
  • 從來不寫情書的藤井樹,讓人意難平(看巖井俊二《情書》)
    日本導演巖井俊二的《情書》,是他的小說,也是他的電影處女作。中學美術老師藤井樹在結婚前參加的一次登山活動中遇難。他的未婚妻博子三年來一直不能忘記他,雖然她已經有了新的男友秋葉茂。即將與秋葉走入婚姻的博子給藤井樹高中時的地址寫信,居然收到了回信。
  • 巖井俊二的新書來了!
    畢竟巖井俊二的身份太多了,他曾用「網野酸」這個名字寫過劇本,用「坪井信八」這個名字編過曲子、填過詞,誰知道他是不是又取了個新名字開發遊戲去了呢?一個導演會寫劇本不奇怪,居然還會配樂?沒錯,巖井俊二就是這樣才華橫溢的多面手。大家還記得《四月物語》《花與愛麗絲》中優美哀婉的背景音樂嗎?那都是大學自學了鋼琴的巖井一手包辦的。
  • 巖井俊二新作又撲街!連續兩次炒冷飯,《情書》還能被消費多久?
    就我們國內的觀眾來說,應該不少人都有看過或聽說過《情書》這部電影吧?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巖井俊二所執導的電影好像都陷入了一種怪圈,每部電影的風格都極其類似,拍攝手法也大同小異,所以觀眾們很快就審美疲勞了,導致近些年他執導的電影都反響平平,而且在事業突破遇到瓶頸之際,他卻沒有拍攝其他類型影片的想法,反而是炒冷飯,來中國拍攝了一部《你好,之華》,這部電影與《情書》的情節有不少雷同,而且都是以「信」串起整個故事,原本是想依靠中國觀眾對於
  • 名美美術教育——巖井俊二的奇妙人生
    總之,話不多說,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巖井俊二是怎麼一步步從青春片教父走到北漂青年的他的第一個人生高峰,如許多人料想的一樣,正是《情書》帶給他的。其實,《情書》在日本只是一般意義上的賣座,而在中韓兩國卻誤打誤撞成了青史留名的青春電影「殿堂級」作品,於是乎,導演出道沒幾年的巖井俊二就這麼稀裡糊塗被推上了「青春片教父」的位置。
  • 烏託有個幫專題 巖井俊二:「純愛電影教父」深愛的卻是「魔鬼」的故事
    至今為止,他已經出版了《情書》、《燕尾蝶》、《華萊士人魚》、《關於莉莉周的一切》四本小說以及《垃圾筐裡的戲劇》、《現在和那時的巖井俊二》兩本散文隨筆。另外,他還創作了多部電影的繪畫分鏡頭劇本和《情書》、《燕尾蝶》的漫畫,在《四月物語》中的吉他與鋼琴配樂,都是他親自創作並演奏的。很多人是因為《情書》而開始喜歡巖井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