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2 1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毒Sir Sir電影
曾經,我們用一句話感嘆長大:
「最終,我變成了我最討厭的樣子。」
現在。
我們用三個字,規範「長大」:
「正能量」。
誰對誰錯?
最近一部翻紅的短片,Sir想用它告訴你答案。
短片主角出身普通。
在球場打工,推銷啤酒。天天滿場子地叫賣「要不要啤酒」。
工作怎麼也稱不上理想。
但她得空休息了,主動搭話找不到路的新同事,帶她去目的地,安慰新同事:
「別擔心啦,慢慢就適應了。」
下班,一路上和男同事討論自己喜歡的球隊。
今天自己喜歡的球隊輸了,男同事喜歡的卻贏了。
兩人邊聊著邊來到熟悉的餐館吃飯。
女孩笑著分享自己的賣酒技巧:
「祝~你~生~日~快~樂~」
店員端著蛋糕出現。
原來,男同事為她準備了驚喜。
店員八卦地問:「是女朋友嗎?」
女孩連著擺手 「不可能啦,因為他是廣島粉,我是巨人粉啊。畢竟對他來說是最棒的一天,對我是最差的一天啊哈哈。」
店員又說:「你知道他就是甲子園(日本高校棒球頂級比賽)選手嗎……」
兩個人喝完啤酒,慢悠悠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女孩對同事說:「你怎麼不告訴我,去甲子園也是我的夢想呢!」
男孩拿出準備好的花卉,指著說,這裡面可是甲子園的土。
女孩愣了一下。
俏皮地走開了。
他的表白能成功嗎?
Sir先不劇透。
短片出自巖井俊二。
沒錯,就是那位拍過《情書》和《花與愛麗絲》的導演。
這是他為日本免費求職雜誌《TOWN WORK》拍攝的系列動畫短片之一。這個系列目前有三集,主角分別是加油站的店員、超市的店員、和棒球場賣啤酒的人。
當時目的很純粹。
鼓勵年輕人積極地去工作去生活。
翻紅的理由也很簡單。
疫情期間,一次溫柔的打氣。
很「正能量」。
但巖井俊二沒有為任何價值打雞血、撒雞湯。
就給你呈現生活。
大多年輕人的生活,沒有「瘋狂到不顧一切的愛戀」,沒有「一定要去看看的世界」,甚至也可以沒有夢想。
它有時候很糟。
我想抓住這次生日的機會,向我喜歡的女孩表白,卻被她插科打諢過去了。
偶爾也很棒。
比如我最近get到了賣啤酒的技巧,慢慢適應了這個不是很愛的工作。比如下了班可以和同事討論喜歡的球隊,晚上一起約杯啤酒。
比如雖然沒有得到正面回應,但她很喜歡我送的生日禮物。
這個短片的「正能量」,就是要提醒我們。
不要失去品味當下的耐心。
尤其年輕人。
我們常常被困在抽象化、虛擬化的世界裡。有時候,被生活重擊了一次,我們就懷疑人生了;被要求妥協一點,就覺得「我要變成自己討厭的人了」。
大人們都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嗎?
青年人又必須個個心懷壯志嗎?
沒必要。
一群努力生活著的人,各有各的難處,也各有各的可愛。
正如巖井俊二為這一系列短片給出的結局——
它不會按照你的意願結束。
但細細品味。
不也是另一種動人的浪漫。
△ 視頻翻譯:@bbfish1224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五一的夏天
原標題:《論「正能量」,b站快手都難超越他》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巖井俊二,鼓勵年輕人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