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龍和金庸的區別

2021-02-23 黑江湖

古龍的世界裡沒有英雄,沒有完美人格,不信什麼天長地久。再厲害的人有時也讓人窩火。

古龍骨子裡的寂寞,骨子裡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以前開懷暢飲只為消除心中寂寞,現在看到陌上花開也可以醉了,境界又高了一層。」

金庸的酒喝下的是兄弟朋友,古龍對酒好像除此外又多了點瘋狂與痴狂。好像不僅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醉去同袍沙場歸」。更是一種命一般的存在,是咳到肺都爛掉也不能戒掉。

他骨子裡的悲劇,使他對於愛情對於離別沒有十六年後再相見的情深,而是「世上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永遠陪著另一個人」是「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他故事裡的相愛沒有金庸那般美好舒適,往往情自欲生,愛之若命,如痴如狂,痛徹心扉,刻骨銘心,恩斷義絕,形同陌路,愛情裡更多是欺騙。像林仙兒和阿飛,李尋歡和林詩音,蕭十一郎和沈璧君,高漸飛朱猛蝶舞,白飛飛的孤身遠隱,謝曉峰和慕容秋荻。即便是結局裡在一起的,看上去也沒有金庸的舒服。

古龍將對決寫出一種難言的東西。像郭嵩陽的要找一個肝膽相照的仇敵遠比找一個肝膽相照的朋友難的多。他們的思維都是讓人難以理解的。明明惺惺相惜,卻偏是要生死相搏。西門吹雪殺死葉孤城後,抱起他的屍體,卻看天地悠悠,他心中有著說不出的寂寞。

金庸的對決沒有古龍那麼純粹。他們要打往往涉及民族大義,都有著一定歷史背景。故事的結構總要有兩部分,一是中原與外族,二是自己門派與別的門派地位之爭。總要為了些什麼,總是背負著很多人的命運。

郭靖死守襄陽,喬峰以一死來保宋遼和平,《倚天屠龍記》中的元末背景,芷若要光大峨眉,有她的政治野心,總要為點什麼。

這裡正好體現出金庸筆下主角總會有些實權地位。

令狐衝起碼成過恆山派掌門,趙敏教主,芷若峨眉,虛竹逍遙派。武功人品與結果成正比。

古龍筆下的英雄多半是個傳說。「脫身白浪裡,殺人紅塵中」,「事了拂身去,深藏功與名」。

多半是浪子,多半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卒秒殺各大英雄。當然人家不是小卒。像謝曉峰這樣的高手大家,只是把自己裝的又弱又傻。

像阿飛那樣,從沒聽說武林裡有這麼個人。一出場就是一劍刺去,一斬必殺,快到無法形容。就是刺就是快。

古龍在武學上更重視「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見招拆招,你來我往。生死的搏殺,現實,瞬間,卻致命。

「經驗雖重要,但到了真正生死決戰時,就遠不及勇氣重要了。」

 「他出手往往都要等到最後一剎。因為這時對方發力已將用盡,新力還未生,面且以為這一擊已將得手,心裡的警戒必已鬆懈。這時他定然反擊,往往就是致命的一擊。只不過要能等到最後一剎那並不容易那不但要有過人的鎮靜和勇氣還要有許多痛苦的經驗。」

而金庸的武功更有哲學國學的風骨氣魄。那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無論是拈花指的陰柔,六脈神劍,一陽指,能發能收,輕重剛柔隨心所欲的降龍十八掌各種武功背後都有很深的智慧與哲學積澱。

金庸比武不會像古龍那樣,只是因為我是西門吹雪,他是葉孤城。不會大地肅殺,天地寂寥,只有兩個人,一言不發。

古龍筆下主角重點人物之類往往什麼都不是。成長也很艱難。運氣方面,不會出現磕了一千個頭磕出凌波微步與北冥神功。所有的奇遇都會付出代價,遇見美女一定有坑。

雖然金庸借殷素素口說過越漂亮的女孩就越會騙人,但他筆下的女子聰明如趙敏,黃蓉,都是為了男主丟盔棄甲。古龍更為堅信女子都是最會騙人的。

古龍筆下的兄弟,我印象很深的是《三少爺的劍》裡,「男人何嘗了解過女人,女人又何嘗懂過男人。」謝曉峰與一個啞巴,結下深厚友誼。在生死關頭,啞巴的女人只想著怎樣讓自己男人保命。她覺得謝曉峰給他們帶來的麻煩已夠多,但她永遠無法理解,只有謝曉峰真的看得起他,因為從沒有人真心當這個老實的啞巴男人為朋友。她無法明白,友情在一個男人心裡到底佔的有多重。最終他們都沒活成。

我感覺金庸筆下的夫妻或情侶還是比較懂對方心的。而古龍似乎堅持認為即便一個女人與一個男人同生共死又廝守多年她還是不懂他的。

古龍筆下的兄弟情義最愛郭嵩陽和金無望。相似的冷漠,堅定,沉默,孤僻。喜歡金無望那句「若將血淚酬知己,生死又何妨」。古龍筆下的知己更有些「知己之交庸人閒客幾人堪知我,一響風雪滿關河」的調子深抑的浪漫主義氣質。

金無望慘然一笑,道:「多謝……」

沈浪對他種種好處,他從未言謝,直到此刻這謝字才說出口來,這只是為了沈浪對他的了解。

能了解一個人,有時確實比救他性命困難得多,而一個孤僻倔強的人被人了解,心中的感激,更非言語所能形容。

古龍的江湖「殺人者必將死於人手」,「不論你多麼嚮往陽的光明,陰就是陰。」

金庸的江湖也有陰謀背叛,但感覺沒有那種市井的陰暗,沒有下刻不知身死誰手的殘酷。

不會像《天涯·明·刀》裡,騎匹馬,馬鞍裡藏毒蛇。一個老婆婆帶著倆孩子賣糕餅,糕餅裡藏暗器。市場上殺豬的賣菜的,沒一個是真在那兒殺豬賣菜。可能一個市場裡的人,都在陪你演戲。陸小鳳篇裡,進一個地洞,忽然覺得有人呻吟,忽然發現以為是雕像居然一堆半死不活的人。木頭雕像裡困住數十英雄,一天一人只能喝一勺牛肉湯。看的有點毛骨悚然。

既然是江湖,總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金庸江湖的無奈主要是個人感情在家國天下面前的取捨,才成就他一直的主題,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無論是喬峰還是郭靖甚至楊過張無忌都有背負天下蒼生之感。自然有他的不得已而為之。

古龍更側重的是現實中每個不是英雄的人的身不由已。

古龍的寂寞,是數梅花的寂寞,是一個男人一個夜晚一盤炒雞蛋。金庸主角幼年的孤獨會隨著成長隨著人品積累而漸漸擺脫。

古龍的句子總是很有範兒。

「他從沒有瞧不起任何人,只因他從未將任何人瞧進眼裡。」

「你現在已經見過我挨揍的本事了,想不想看看我揍人的本事?」

陸小鳳目光遙視著遠方,忽然嘆了口氣,道:「西門吹雪至少有一點是別人學不像的。」

獨孤美道:「他的劍?」

陸小鳳道:「不是他的劍,是他的寂寞。」

古龍的浪子情懷,是金庸筆下的大俠可以功成謝人間,從此一投釣。神鵰俠侶頤養天年。古龍筆下的浪子,即使回頭也沒有歸處。

想到三毛在荷西死後曾說過「真正流浪過的人是不會喜歡流浪的」,古龍的「浪子是不會跳河的,除非那天水很暖,河裡正好有個姑娘在洗澡,而他又正好會遊泳」。

更愛古龍,讀他的小說很容易進去停不下來。金庸是真的大家,兩個都是俠。

相關焦點

  • 「金庸武俠」 與 「古龍武俠」的區別
    在武俠小說界,金庸,古龍這兩位大師是公認的"泰山北鬥"。只要是武俠迷,或多或少都接觸過兩位大師的作品。那麼,兩位大師的武俠世界又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呢?(1)主角的身世和成長路線金庸的作品中,基本上主角的身世背景,成長軌跡都是很清晰的。
  • 從角色起名,看金庸古龍的區別
    (微信:文學百科:wenxuebaike)   作為後起之秀的古龍,新武俠主義的創新者,在取名上當然就不能再落窠臼,加之古龍的浪子情懷,所以他筆下的人名往往飄逸出塵,極具詩意美感,如楚留香、西門吹雪、花滿樓、葉孤城、中原一點紅、花無缺、秋鳳梧、蕭別離……這些名字跟金庸筆下的比較,就顯得虛幻了許多,像不食人間煙火似的,直楞楞地就從虛空中走出來,華袍錦服,丰神俊朗……   簡言之
  • 古龍和金庸
    說到武俠,古龍與金庸是當之無愧的「雙子」宗師。(一)浪子古龍。浪子就是要喝最烈的酒,睡最美的女人,出最快的刀。酒色財氣,快意恩仇。俠者金庸。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大俠也是人,有英雄氣短,兒女情長。(二)古龍是浪子。很早就混跡於江湖,醉臥青樓妓院,醒來三教九流。小時候因家庭離異而輟學,後加入黑社會成為「小混混」。
  • 金庸、古龍和徐皓峰
    現在覺得,金庸寫少年的成長,古龍寫成年人的生活。徐皓峰,寫的是中老年的寂寞。再讀金庸,覺得完全是直男少年的視角。金庸筆下的人物,個個形象鮮明,但是關係模式,卻差不多。比如:女追男終成眷屬。後來,我喜歡古龍。古龍描寫的是一群穩定了的成年人的生活。個性已定,劍術已成,沒什麼更高的目標去追求達成。有酒有肉有朋友,有事做事,無事尋歡。最愛玩的令狐衝,也就和田伯光喝個酒。像陸小鳳和司空摘星大賭翻跟鬥,誰熟誰去挖蚯蚓,這麼無聊又有趣的事,金庸的人物誰也不會幹的。金庸小說裡的主角,都在忙正經事。
  • 金庸比古龍厲害在哪裡
    我印象裡全網武俠迷中金庸粉絲起碼有七成以上,佔壓倒優勢,古龍約兩成,剩下不到一成梁羽生、溫瑞安等去分。雖然同是被主流評論邊緣化的武俠迷,大家理應同仇敵愾、團結對外,但也有內部矛盾,最重大的分歧是金庸和古龍誰更厲害?誰是真正的武林盟主?我記得每次都是古迷率先挑起這個問題,因為金迷從來不認為還有這種問題的存在。
  • 金庸像杜甫,古龍如李賀
    文/六神磊磊一最近接到一個電影的邀約。要說爛的,也確實爛穿底線,最遺憾的是古大爺自己搞電影公司那幾年拍的片,胡搞瞎搞,還鐵了心要用相好的孫嘉琳當女一號,結果片子質量低劣,票房慘澹,據說古龍甚至要讓黑社會到影院去大砍,不準電影下線。但是我們又喜歡古龍的什麼呢?前不久,編劇史航老師用66元巨款為代價,問了我一個問題,大意是:你最喜歡金庸,那你覺得武俠小說有沒有第二人?他是誰?我說還是古龍。
  • 為什麼古龍的男人比金庸的性感
    有沒有人覺得古龍和金庸有個區別——古龍寫的男人,都比金庸的性感一點?楚留香、李尋歡、西門吹雪,要比郭靖、張無忌、段譽甚至楊過都性感?有同感的舉手。看看誰舉手的,都給我打出去。都是叛徒。隨便一試,你們就原形畢露。雖然……我也這麼覺得。
  • 古龍比金庸好在哪裡?
    以上算是我讀金古過程的簡介,今天我推崇古龍,並不代表就否定金庸,我仍然推崇金庸為空前的武俠大師,他的文字,一千年後必將與唐傳奇明清小說等並列,成為中國文字史上的豐碑。與他同時成為豐碑的,必有古龍。綜合來說,我認為兩人的定位是:金庸大師,古龍天才。
  • 三分鐘讓你看懂古龍與金庸的武俠世界有什麼區別?
    講到武俠兩個字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古龍與金庸這兩位武俠小說作家,一直以來兩位作家的小說一直以獨特的魅力吸引了大批粉絲,而在其原著的基礎上進行改變的武俠劇也是伴隨著幾代人的成長,成為了經典回憶。金庸筆下的人物大多是完人,比如射鵰英雄傳的郭靖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及一生沒有殺錯一位好人的洪七公。又者天龍八部的喬峰忠義難全,捨生取義的喬峰,從一程度上都代表著某一種美德的機制,或正義,或善良、或責任。而古龍筆下大都是可憐人,比如小李飛刀的李尋歡體弱多病,為了一時義氣把一生摯愛的人拱手送給了別人,一生都活在悔恨自責的世界裡。
  • 金庸與古龍,到底誰更勝一籌?
    很多半吊子讀者總是喜歡拿古龍的武俠「沒有朝代背景」,說成是他相對於金庸式武俠的一種全新突破。這明顯是不懂臺灣武俠小說發展過程的結論。在古龍之前的,司馬翎,臥龍生,諸葛青雲等人,早就已經安於這種寫法,古龍只是順承下來而已,他如果篇篇都寫年代背景,反而是「特立獨行」了。
  • 金庸的白月光,古龍的硃砂痣
    古龍認為男人一定會喜歡硃砂痣。 於是他在故事裡,寫了一個又一個妖嬈柔媚、性感入骨的女人,死纏爛打地要跟男主們共度良宵,動不動搞脫衣秀以表誠意。 販賣性幻想,從來也是門好生意。 金庸的白月光矜持,殷素素和張翠山洞房花燭,他描述的是「當晚熊洞之中,花香流動,火光映壁。
  • 金庸和古龍的小說,各自的優劣及魅力體現在哪兒?
    答:金庸的小說好看。老實說,古龍也算是才氣橫溢了,他硬是在金庸、梁羽生已經打造好的武俠環境和武俠格局裡殺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新路,很不簡單。據說,金、梁兩位讀了他的作品,也讚賞不已。眾所周知,《福爾摩斯》作為探案小說,主要是靠離奇的案情來吸引讀者的,書中人物,除了神探福爾摩斯和其助手華生,其他全都是一個個具有各種職業身份的代號,即該書在塑造人物方面是無所作為的。古龍小說走這條路子,也註定了其作品成就不高。基本,古龍一部書,讀者能記得住其中人物的名字就三五個,其他全是殭屍式的龍套,大量湧現,一下子又大量死亡。
  • 當古龍遇到金庸,誰更牛叉?
    從1963年起,古龍接連發表了《情人箭》《大旗英雄傳》《浣花洗劍錄》《名劍風流》《武林外史》《絕代雙驕》等六部長篇,超過百萬字,質量也明顯提升,遂躍登為武俠小說「四大天王」之一。被坊間傳為美談的是,香港知名作家倪匡替《明報》向古龍邀稿《絕代雙驕》,自此,古龍與金庸結識。
  • 古龍和金庸誰的小說更好看,誰的小說成就更高?
    古龍和金庸誰的小說更好看,誰的小說成就更高?談到武俠小說時,金庸和古龍總是兩座繞不開的大山,他們開了中國武俠的新紀元,是武俠小說界的泰鬥,古龍與金庸、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金庸和古龍,一個是香港人,一個是臺灣人,金庸比古龍更早寫武俠小說,從1955便開始寫小說,以《書劍恩仇錄》開始一直到1972年的《鹿鼎記》正式封筆。一共創作了十五部長、中、短篇小說。它們可以由這幾句話描述:"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些武俠小說在華人武俠小說界裡,影響深遠,影響了中國幾代人。
  • 金庸給人使命,古龍則給人喜好
    喬峰和阿朱定情在浙江台州天台山的國清寺,喬峰大哥自殺的地方的雁門關離我家很近,虛竹泡到夢姑是寧夏石嘴山,是李學凌長大的地方。孕峰程苓峰隱居在段譽的大理,毒藥侯小強拜少林方丈為師。現在覺得,金庸寫少年的成長,古龍寫成年人的生活。徐皓峰,寫的是中老年的寂寞。再讀金庸,覺得完全是直男少年的視角。金庸筆下的人物,個個形象鮮明,但是關係模式,卻差不多。
  • 揭秘 金庸vs古龍——取名的差異
    作為後起之秀的古龍,新武俠主義的創新者,在取名上當然就不能再落窠臼,加之古龍的浪子情懷,所以他筆下的人名往往飄逸出塵,極具詩意美感,如楚留香、西門吹雪、花滿樓、葉孤城、中原一點紅、花無缺、秋鳳梧、蕭別離……這些名字跟金庸筆下的比較,就顯得虛幻了許多,像不食人間煙火似的,直楞楞地就從虛空中走出來,華袍錦服,丰神俊朗…… 簡言之,金庸:傳統仿真而樸實;古龍
  • 金庸古龍與日商吃飯趣事:古龍只用臉盆,就讓日商乖乖道歉
    ▲金庸古龍01古龍曾經就做過一件「蠢事」那時候古龍和金庸的作品可以說在當時十分出名飯吃了很多次,但是就是遲遲沒有回應,其實當時的日本商人找到金庸和古龍只是想賺錢,對於中國的文學他們覺得根本不值得一提。,但他沒想到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是過分,日本商人就開始勸酒,他們用一種不喝酒就是不給面子的態度,讓古龍和金庸很為難。
  • 古龍和金庸,15句武俠小說文案,句句有毒
    世上最難了解的,就是人心和人性,人性的複雜,遠在天下任何一種武功之上。——古龍《小李飛刀》離別是為了相聚,只要能相聚,無論多痛苦的離別都可以忍受。——古龍《七種兵器》一個女人最好看的時候,就是她雖然想扳著臉卻又忍不住要笑的時候。——古龍《蕭十一郎》
  • 古龍的詩和金庸的詩,誰更勝一籌,看他們分別如何描寫劍客的
    說起武俠小說,就不得不提及武俠小說的「三巨頭」,梁羽生、金庸和古龍。其中最早開始涉足武俠小說的是梁羽生,然而影響更廣的,則是金庸和古龍。無論是金庸武俠還是古龍武俠,都在武俠的基礎上,融入了各種元素。如王朔般,有人認為武俠是「不入流」的。
  • 武俠作品水平相當,為什麼古龍沒有金庸知名?
    無論是《神鵰俠侶》當中機敏專情的楊過,還是《倚天屠龍記》當中多情俠義的張無忌,他們的豪情萬丈讓無數男子羨慕不已,也是憑藉這些經典作品,金庸成為了大家心中的武俠大師。但其實,在武俠小說這個領域裡面,有一個人跟金庸可以說是分庭抗禮,這個人就是古龍。無論是武俠作品水平還是作品的關注度,古龍和金庸都是相當的。然而要論社會影響力以及知名度,古龍卻沒有金庸知名,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