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為槳 創新為帆——益陽市「十三五」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走筆

2020-12-24 華聲在線

楊玉菡 夏 泓 李書志

預計2020年底,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2.3%,較「十二五」期末增長1.36個百分點;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14家,較「十二五」期末增長2.9倍;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22%以上,較「十二五」期末增長5個百分點;全市各類省級以上創新平臺達72家,是「十二五」期末的5.1倍。這是「十三五」期間,益陽市科技創新工作交出的一份精彩答卷。

創新就是生產力,企業賴之以強,國家賴之以盛。近年來,益陽市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湧現,一些前沿領域開始進入並跑、領跑階段,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為躋身創新型城市、建成科技強市奠定了堅實基礎。在2020年度湖南省引導支持市縣創新驅動發展財政獎補名單中,益陽市在全省二類地區排名第一。

育企業,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重要決定性力量,該市深入實施創新型企業培育工程,已形成創新型領軍企業「頂天立地」、科技型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發展格局。2020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314家,較2015年末幾乎翻了兩番;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達到322家。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和「專精特新」高新技術企業拔地而起。鑫海股份、華翔翔能先後獲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認定,艾華集團獲第六屆省長質量獎,奧士康、宇晶、金博先後上市,全市上市企業達7家,居全省第四位。

高新技術產業規模與之俱增。2019年全市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總產值1657.32億元,增加值395.69億元,分別是「十二五」末的2.21倍、1.71倍,佔GDP比重從「十二五」末的17.1%提升到22.08%。其中,總產值過億元的企業達102家,過10億元的有6家。

值得一提的是,新材料、先進位造與自動化、電子信息、生物與新醫藥等四大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比全市八成以上,成為推動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動力。

重研發,促推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

從2015年的12.78億元到2019年的33.66億元,該市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四年增幅達163%,年均增長27.35%。尤其是2019年,該市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1.88%,在全省排名第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投入31.34億元,佔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的93%,成為了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的主體力量。

企業內生動力不斷增強,攻克了一大批技術難題:鑫海股份填補國內聚烯烴創新產品空白;紫荊福利鑄業攻克高速鐵路用車鉤等鑄件關鍵生產技術瓶頸;宇晶機器研製出國內最高水平的國產切割設備;凱欣材料開發出的高純碳化矽塗層關鍵零部件產品打破了國外企業在相關領域的長期壟斷等。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該市共獲國家級科學技術獎勵3項、省級科學技術獎勵29項。

強項目,帶動科技成果轉化遍地開花

「十三五」期間,該市承擔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481項,其中國家級重點研發專項1項、省級以上科技項目217項,項目承擔單位共獲政府補助資金16566萬元,引導全社會投入達60億元。其中,克明面業「大宗麵製品適度加工關鍵技術裝備研發與示範」項目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立項,爭取資金1983萬元,實現該市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零的突破。

此外,該市有12個項目獲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攻關與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立項支持3300萬元、21個項目獲得省創新創業技術投資資金支持5060萬元,數量居全省前列。2020年在全省二類地區率先設立省自然科學益陽聯合基金,首次開放申報立項46個,開闢了產學研合作新渠道。

「十三五」期間,該市可完成科技成果登記250項,技術合同登記1050項、登記額突破30億元,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明顯。

優環境,激發社會上下創新創業活力

「十三五」期間,該市相繼出臺《益陽市專利權質押貸款補助辦法》《關於實施科技引領推進創新益陽的意見》《益陽市加大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益陽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施細則》等文件,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該市還新增重點實驗室、院士專家工作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器、科普基地、眾創空間、「星創天地」等省級以上創新平臺48家,其中國家級5家;創建省級農業科技園區3家,成功申報益陽國家農業科技園區1家。赫山區上榜全省首批創新型縣(市、區);益陽高新區在2019年全省133家省級及以上產業園區綜合評價排名第3位。同時,科技專家服務團實現縣(市、區)全覆蓋,因地制宜開展技術指導,助推農村創新創業;「村播帶貨」風生水起,為農產品「插上翅膀」,助力鄉村振興。此外,「益知雲」科技信息服務平臺上線,瀟湘科技要素大市場(益陽)開放,創新創業服務水平全面提升。

據統計,5年來,該市有500多個項目報名參加創新創業大賽,其中2019年和2020年企業獲獎數量居全省第3名;益陽市科學技術局連續5年被省科技廳評為創新創業大賽優秀組織單位。其中,30餘家企業通過創新創業大賽獲得銀行授信2.6億元,2018年以來125個獲獎項目獲市級後補助資金375萬元。

輝煌「十三五」,奮進「十四五」。

益陽市將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按照新發展理念、湖南創新型省份建設及「五個益陽」建設要求,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三高四新」戰略為主線,以人才為推動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為目標,不斷深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優化創新資源布局,促進產業技術創新,推動開放合作,完善創新生態,推動創新強市,為益陽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

相關焦點

  • 國際社會積極評價中國「十三五」時期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落實創新發展理念 推動科技強國建設——國際社會積極評價中國「十三五」時期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十三五」期間,中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 蘇州工業園區:科技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面對日趨激烈的科技競爭和不斷湧現的創新趨勢,蘇州工業園區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強化創新策源、拔高產業地標、完善要素保障,驅動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高質量發展「提速增效」。  創新策源「再升級」 夯實基礎研究「支撐力」  科技創新全鏈條中,基礎研究是源頭和基石。我國面臨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源在於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研究亟待加強。
  • 「十三五中國醫藥創新與國際化領軍企業」、「十三五中國醫藥科技...
    日前,由行業權威媒體《醫藥經濟報》舉辦的「十三五中國醫藥產業成果巡禮」系列活動在廣州正式啟動,活動發布了「十三五中國醫藥創新與國際化領軍企業」榜單,我省恆瑞醫藥、揚子江藥業、信達生物、先聲藥業等4家企業上榜,佔據了全國1/4席位,位列各省區首位。
  • 大良:科技創新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大良街道積極貫徹落實順德區率先建設廣東省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取得哪些成效?10月16日上午,「灣區智聚 未來新城——2020年大良街道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大會」給出了答案。
  • 西南商報: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首屆川渝科技學術大會在成都舉行
    □本報記者趙蝶為引導川渝廣大科技工作者潛心學術研究,營造安心、靜心的學術氛圍,帶動川渝學會學術水平提升,促進學術繁榮和科技創新,助力川渝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以創新引領川渝高質量發展,12月10日,由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和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共同舉辦的
  • 創新決勝未來 人才引領發展 這場科技人才大會為創新工作賦能
    》,主動承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紅利釋放,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精準對接G60科創走廊,打好「創新嘉興」大會戰。   陳新友表示,創新決勝未來,人才引領發展。當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蓄勢待發,誰能在創新上先行一步,誰就能擁有引領發展的主動權。
  • 深圳:提升科技創新優勢 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
    ,建設一批一流科技基礎設施和科研機構,努力培育創新創業創造新活力,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重要增長引擎,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愈發明顯。  鵬城實驗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灣區網」項目將為未來網絡體系結構研究、網絡協議與關鍵技術突破、核心晶片與設備研發、新型業務創新等領域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成為粵港澳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強力引擎。
  • 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插上騰飛之翼——寫在韶關高新區科技產業...
    而這背後,則是我市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科技產業發展、持續邁向高質量發展所作出的不懈努力。「三地六大板塊」 推動高質量發展將韶關綜合客運樞紐塔樓、裙樓等轉為產業園;將莞韶大廈行政功能全部遷出轉為孵化器,騰出最優的地段、最好的場地作為科創空間;韶關高新區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園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隆冬時節,走進韶關高新區,撲面而來的是一派全力推進創新創業的景象。
  • 科技創新為臨沂賦能 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增至700餘家
    「十三五」期間,我市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加速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動力,擺在全市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優化科技創新環境,促進各創新要素加速集聚,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有力促進了全市創新驅動發展能力的提升,在推進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科技創新環境持續優化。
  • 「中國日用雜品行業『十三五』時期科技創新人物」名單發布
    12月9日,記者從中國日用雜品工業協會獲悉,為表彰「十三五」時期為日用雜品行業科技創新發展作出貢獻的先進代表,經過分會推薦,協會研究決定授予呂強等
  • 楊凌:觀摩激發信心決心 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農產品加工、裝備製造、生物技術、科技服務等產業持續用力,形成了多個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通過全省重點項目的觀摩,進一步激發了以科技創新引領項目謀劃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集成創新國內外先進的設施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這裡將打造智慧農業的「最強大腦」。
  • 讓科技創新成為央企高質量發展的「綠色通道」
    記者從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化學工程」)獲悉,該企業充分整合集團內外部科技資源,積極參與國際科技合作,強力推動建立以科學技術研究院為龍頭,企業研發機構和海外分支機構為骨幹,各細分領域差異化發展的「1總+多院+N平臺」的開放式科技創新平臺,搭建「產學研用」合作平臺,合理布局科研力量,提升科技資源整合能力。
  • 創新引領 處士生輝 麗水人才科技融合發展工作綜述
    市委、市政府尤其重視推動人才與科技融合發展,大力實施「人才強市」「科技興市」,以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科技政策,持續壯大科技人才隊伍,凝聚人才科技力量,構建人才推動科技創新、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綠色發展的良好格局。融合,體制機制先行;融合,政策創新引領。
  • 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 | 「科技保險服務科技產業發展及科技創新分...
    此次科技保險分論壇意義非凡,一方面深入分析研究科技保險的發展,不僅順應保險業務發展的態勢,同時進一步引領行業發展的方向,促進保險業的創新,推動保險業向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為保險行業、科技行業搭建新的廣闊舞臺和交流平臺,希望與會各位專家暢所欲言,積極獻言獻策,進一步深化科技保險領域研究實踐,共同運用科技力量助推保險業發展。
  • 大足高新區: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添動能
    「一家企業只有保持創新力,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公司副總裁楊光一邊向大家介紹車間操作流程,一邊說起企業的發展理念。近年來,藉助重慶市企業技術中心和大足區企業技術中心平臺,公司研發團隊成功研發出一款「積木電梯」。「積木電梯」主要用於舊樓改造和舊樓加裝。以往,由於老舊小區沒有安裝電梯,居民的出行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
  • 長沙市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為長沙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9625525長沙市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為長沙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97055政務動態 長沙市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為長沙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來源:長沙晚報
  • 夯築科技創新基石,支撐科技自立自強——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取得...
    楊仁全介紹,「十三五」時期,是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全面加速發展期。北京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精神和《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國發〔2016〕52號),凝聚部市、央地以及全社會力量,堅持「四個面向」,累計推進882項重點項目和任務落地,「十三五」時期各項目標全面完成,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取得新成效。
  • 鼎一致遠入選湖南科技創新引領計劃
    鼎一致遠入選湖南科技創新引領計劃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10
  • 培育中日韓創新生態 打造科技引領新引擎 2020中日韓創新季在青島...
    中日韓創新季以「培育中日韓創新生態、打造科技引領新引擎」為主題,設置了創新季開幕式、高峰論壇、科技成果展示、科技企業項目路演以及技術對接會等主題板塊,以平臺思維探索產業革新與進階,打造了一場集科技企業、產業龍頭、科研院所、科技園區、創投機構、金融服務機構等創新要素聚集的科技創新盛宴,推動中日韓各方進一步凝聚共識、深化合作。
  • 濟寧市「十三五」科技創新實現質和量雙提升
    12月21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濟寧市「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情況暨2020年改革攻堅重點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濟寧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逐步構建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