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菡 夏 泓 李書志
預計2020年底,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2.3%,較「十二五」期末增長1.36個百分點;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14家,較「十二五」期末增長2.9倍;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22%以上,較「十二五」期末增長5個百分點;全市各類省級以上創新平臺達72家,是「十二五」期末的5.1倍。這是「十三五」期間,益陽市科技創新工作交出的一份精彩答卷。
創新就是生產力,企業賴之以強,國家賴之以盛。近年來,益陽市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湧現,一些前沿領域開始進入並跑、領跑階段,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為躋身創新型城市、建成科技強市奠定了堅實基礎。在2020年度湖南省引導支持市縣創新驅動發展財政獎補名單中,益陽市在全省二類地區排名第一。
育企業,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重要決定性力量,該市深入實施創新型企業培育工程,已形成創新型領軍企業「頂天立地」、科技型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發展格局。2020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314家,較2015年末幾乎翻了兩番;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達到322家。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和「專精特新」高新技術企業拔地而起。鑫海股份、華翔翔能先後獲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認定,艾華集團獲第六屆省長質量獎,奧士康、宇晶、金博先後上市,全市上市企業達7家,居全省第四位。
高新技術產業規模與之俱增。2019年全市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總產值1657.32億元,增加值395.69億元,分別是「十二五」末的2.21倍、1.71倍,佔GDP比重從「十二五」末的17.1%提升到22.08%。其中,總產值過億元的企業達102家,過10億元的有6家。
值得一提的是,新材料、先進位造與自動化、電子信息、生物與新醫藥等四大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比全市八成以上,成為推動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動力。
重研發,促推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
從2015年的12.78億元到2019年的33.66億元,該市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四年增幅達163%,年均增長27.35%。尤其是2019年,該市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1.88%,在全省排名第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投入31.34億元,佔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的93%,成為了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的主體力量。
企業內生動力不斷增強,攻克了一大批技術難題:鑫海股份填補國內聚烯烴創新產品空白;紫荊福利鑄業攻克高速鐵路用車鉤等鑄件關鍵生產技術瓶頸;宇晶機器研製出國內最高水平的國產切割設備;凱欣材料開發出的高純碳化矽塗層關鍵零部件產品打破了國外企業在相關領域的長期壟斷等。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該市共獲國家級科學技術獎勵3項、省級科學技術獎勵29項。
強項目,帶動科技成果轉化遍地開花
「十三五」期間,該市承擔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481項,其中國家級重點研發專項1項、省級以上科技項目217項,項目承擔單位共獲政府補助資金16566萬元,引導全社會投入達60億元。其中,克明面業「大宗麵製品適度加工關鍵技術裝備研發與示範」項目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立項,爭取資金1983萬元,實現該市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零的突破。
此外,該市有12個項目獲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攻關與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立項支持3300萬元、21個項目獲得省創新創業技術投資資金支持5060萬元,數量居全省前列。2020年在全省二類地區率先設立省自然科學益陽聯合基金,首次開放申報立項46個,開闢了產學研合作新渠道。
「十三五」期間,該市可完成科技成果登記250項,技術合同登記1050項、登記額突破30億元,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明顯。
優環境,激發社會上下創新創業活力
「十三五」期間,該市相繼出臺《益陽市專利權質押貸款補助辦法》《關於實施科技引領推進創新益陽的意見》《益陽市加大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益陽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施細則》等文件,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該市還新增重點實驗室、院士專家工作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器、科普基地、眾創空間、「星創天地」等省級以上創新平臺48家,其中國家級5家;創建省級農業科技園區3家,成功申報益陽國家農業科技園區1家。赫山區上榜全省首批創新型縣(市、區);益陽高新區在2019年全省133家省級及以上產業園區綜合評價排名第3位。同時,科技專家服務團實現縣(市、區)全覆蓋,因地制宜開展技術指導,助推農村創新創業;「村播帶貨」風生水起,為農產品「插上翅膀」,助力鄉村振興。此外,「益知雲」科技信息服務平臺上線,瀟湘科技要素大市場(益陽)開放,創新創業服務水平全面提升。
據統計,5年來,該市有500多個項目報名參加創新創業大賽,其中2019年和2020年企業獲獎數量居全省第3名;益陽市科學技術局連續5年被省科技廳評為創新創業大賽優秀組織單位。其中,30餘家企業通過創新創業大賽獲得銀行授信2.6億元,2018年以來125個獲獎項目獲市級後補助資金375萬元。
輝煌「十三五」,奮進「十四五」。
益陽市將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按照新發展理念、湖南創新型省份建設及「五個益陽」建設要求,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三高四新」戰略為主線,以人才為推動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為目標,不斷深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優化創新資源布局,促進產業技術創新,推動開放合作,完善創新生態,推動創新強市,為益陽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