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科技創新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0-12-27 順德城市網


  大良街道積極貫徹落實順德區率先建設廣東省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取得哪些成效?10月16日上午,「灣區智聚 未來新城——2020年大良街道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大會」給出了答案。


  會議透露,2020年1至9月,大良街道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35.14億元,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銷售額223.91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143.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值全區排名第一。


  順德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冼陽福,順德區副區長蔡偉,大良街道黨工委書記霍茂昌,大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葉善楷,區科技局、經促局、大良街道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及有關商協會、機構、企業等約200人出席了本次活動。



兩家省級科技創新平臺落戶紅崗科技城揭幕儀式。


經濟發展:「排名全區第一」的謀劃


  2020年8月7日,順德召開科技創新大會,會議發布了《關於推進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命名了一批科技創新企業和科技標兵,重獎科技創新企業及個人。霍茂昌表示,此次大會結合街道經濟高質量發展扶持政策實施一周年進行階段性回顧,並深入貫徹區科技創新大會和人才工作大會精神,謀劃下階段借科技創新驅動實現經濟更高質量發展,以人才智慧集聚和更高能級的現代化服務深度參與大灣區分工協作。


  近年來,大良全面貫徹落實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建設工作,結合產業結構特點,明確「強中心」發展定位和「品質化」建設標準,對標新發展理念,以村改「頭號工程」為抓手,出臺了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扶持政策,推動經濟社會保持穩中有進的良好發展態勢。在扶持政策的強力帶動下,大良科技實力顯著增強、創新成果加速湧現,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塑造更多創新引領型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2019年,大良轄區內實現生產總值574.79億元,同比增長7.1%;規模以上工業產值422.92億元,同比增長7.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2.07億元,同比增長11.39%;全年工業投資37.33億元,同比增長47.61%。大良街道各項經濟指標增長超預期,湧現出一批批優質企業,為轄區社會經濟建設作出卓越貢獻。


  2020年上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大良街道積極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更有一批企業異軍突起實現逆市增長。2020年1—9月,大良街道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35.14億元,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銷售額223.91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143.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值全區排名第一。科技創新工作更是在高企培育、工程中心、科技項目申報以及產學研方面名列全區前茅,今年高新企業培育和申報完成了239家,超額完成區下達的考核任務,排名全區第一。



2019年度扶持資金約3700萬元發放給企業。


資金扶持:超過3700萬元重獎企業


  大良在人才工作方面下狠勁、出實招,以扶持政策為契機,積極吸引人才、科研機構落戶企業、落戶中心城區。2019年度,大良街道在推動科研、人才工作方面合共發放扶持資金超過3700萬元。


  霍茂昌表示,2019年度扶持資金約3700萬元涵蓋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組建研發機構、發展創新載體、引入高端人才、開展自主創新、參與產學研項目、落實智慧財產權戰略、實施企業發展服務等方方面面。其中,對成功申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單位及相關服務機構的獎勵約1300萬元,大良街道對科技創新單項補助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體現了支持轄區企業以科技創新走向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大良正向創新驅動發展邁出堅定步伐。


  當日,佛山市順德區永創翔億電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葉志斌作為獲得高企補助的企業代表接過支票。葉志斌表示,公司落戶順德大良十年,感受到這兩年區、街道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今年公司多個項目獲得資金扶持,包括高企補助、技術創新、技術改造、稅收獎補等,有助於加強企業自主創新。


  活動還對2019年度大良街道優秀服務機構進行了授牌,肯定他們在協助本地企業提升內部管理水平,引導申報高企認定、工程技術中心認定、專利申請及企業股改、上市服務等方面作出的突出貢獻。



大良街道辦事處分別與各商協會、金融服務機構等進行籤約。


引進平臺:兩家省級科技創新平臺落戶紅崗科技城


  今年6月,順德區委區政府將紅崗科技城列為重大戰略平臺,區、街道緊鑼密鼓進行相關謀劃,繼前一天順德中醫院紅崗新院區動工開建,當日,兩個省級科技創新平臺「廣東裝備製造業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試點」和「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順德基地」落戶紅崗科技城進行了揭牌儀式。


  據介紹,廣東裝備製造業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試點是以佛山盛軟科技有限公司作為牽頭單位組建產業聯合體開展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試點。廣州盛原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燕聰提到,該試點落戶大良,是看中了大良良好的裝備製造業產業基礎和完善的產業配套政策,目標是希望通過數位化、工業網際網路技術推動傳統製造裝備業實現數位化轉型,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據悉,對於試點範圍內裝備企業使用數位化轉型方案,廣東省工信廳給予單家企業最高100萬元的補助。


  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順德基地是由廣東省教育廳和佛山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新型事業單位,也是全國先進的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據該中心項目部副部長程富平表示,基地落戶順德大良,實實在在下沉企業,了解企業需求,藉助集聚的高校智力資源,通過科技成果精準對接、技術轉移轉化、成果再研發及運營為一體的轉化服務體系,服務大良乃至佛山的企業,推進創新驅動發展。


  霍茂昌表示,大良街道將全面深化創新驅動戰略及人才強區戰略,依託順德古城改造更新、順德港澳城加速建設和順德紅崗科技城整體開發,加強中心城區品質建設和引領輻射,提高「引進來」的吸引力、「留下來」的支撐力、「走出去」的競爭力。尤其是精耕細作紅崗科技城20平方公裡整體開發,加速村級工業園改造和舊村整村改造,整理並釋放出近萬畝發展空間,高定力著眼未來,高品質規劃建設,高標準完善配套,高要求篩選項目。緊密落實順德「科技創新十條」和相關人才政策,讓大良成為人才發展樂土,以開放包容的創新環境、便捷高效的創業環境、品位出眾的城市環境,助力順德高質量發展。


  當日,大良街道辦事處分別與各商協會、金融服務機構等就推動科金產融合發展項目進行了籤約。


■兩大省級科技創新平臺


  廣東裝備製造業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試點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在2020年9月7日正式發文通知,順德區大良街道辦事處作為裝備製造業產業集群起步區域,由佛山盛軟科技有限公司作為牽頭單位,通過聯合單位協同創新,融合利用5G、區塊鏈、行業標識解析等,構建裝備製造業產業集群數位化新型基礎設施,為本土企業提供安全、高效、低成本、高效便利的數位化價值服務。


  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順德基地


  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順德基地落戶「紅崗科技城」,將以紅崗科技城為輻射原點,發揮轉化中心的高校智力聚集優勢,為企業輸出研發外包、產業調研分析、高層次人才團隊孵化、研發人才引入和培養等服務內容,為全區企業構建科學的創新研發體系,助力企業轉型升級。(鍾柳梅 謝逢萍)

相關焦點

  • 大良:科技創新刮「風暴」 - 人民周刊
    作為順德中心城區,大良構建「科技創新」新發展格局,積極推動智能製造產業鏈上下遊整合優化,全面推進20平方公裡紅崗科技城建設,是順德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讓科技創新擁抱市場,精工智能就是這樣的代表。    精工智能專注於為企業提供精益智能工廠系統化一站式解決方案的服務,融合「精益化+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技術,為傳統企業智能製造轉型升級提供一站式服務,其智能工廠規劃解決方案位居全國前列。    「作為『智能+工業網際網路』的現代服務型企業,給企業賦能,幫助企業轉型升級,創新是我們的靈魂,客戶體驗是我們活下去的根本。」
  • 品牌引領強企夢,創新賦能蘭奇裡奧高質量發展
    大會上,以「品牌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品牌創新與智慧財產權賦能論壇在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和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行業發展研究所指導下舉辦,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背景下,旨在通過品牌創新和智慧財產權賦能推動新形勢下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 2020世景會 | 數字賦能、科技引領智慧園林高質量發展
    本屆世景會以「景觀建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相關園林景觀行業協會領導、科研院校知名專家學者、全國園林花木行業龍頭企業、智慧園林科技服務企業、各省市優秀企業代表齊聚金陵,探討行業發展新方向、展示科技發展新成果、推介新產品。
  • 品牌引領強企夢,創新賦能蘭奇裡奧高質量發展_綜合_江西網絡廣播...
    大會上,以「品牌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品牌創新與智慧財產權賦能論壇在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和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行業發展研究所指導下舉辦,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背景下
  • 國家級智庫賦能我國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作為該院最高學術諮詢機構,這一國家級智庫將賦能我國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餘豔紅出席會議並講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於文明,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志勇出席會議。要充分發揮學部決策諮詢作用,引領中醫藥學術創新和發展方向,圍繞中醫藥發展的重大學術問題、關鍵核心問題,加強學科建設和基礎研究,破解臨床瓶頸。要抓好中國中醫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實施,推動特色發展和跨越式發展,建好中國中醫藥循證醫學中心,抓緊組建國家中醫疫病防治中心,打造中醫醫院特色發展標杆。
  • 航空工業上電:創新「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年前,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五大發展理念,為推動國有企業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十三五」的五年,是航空工業上電堅持創新驅動不斷向縱深延展的五年,也是技術創新持續「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五年。
  • 乘勢而上 奮勇爭先 ——濰坊濱海區擔當作為創新突破賦能高質量發展
    一個個重點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一批批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強勢崛起,外資外貿雙向發力、逆勢上揚;一項項體制機制改革舉措相繼出爐、落實到位,創新激活發展新動能……一幅高質量發展壯美畫卷在濱海徐徐展開。日前,在山東省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評價中,濰坊濱海區位居全省前列。
  • 酒貝樂:AI科技賦能產業新發展
    科技進步是推動我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從人口紅利走向科技紅利、技術紅利。如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通過科技賦能的方式,推動產業發展,為業務擴張創造出更多契機,推動行業邁向智能化發展。11月12日,以「科技賦能產業,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的2020智能新零售行業峰會在蘇州同裡湖拉開序幕。
  • 以科技創新推動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劉光躍赴衡山科學城調研
    他強調,科學城定位好、發展好,工業文化氛圍濃厚,要繼續發揚工業強市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點培育孵化行業領軍企業,推動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劉光躍先後深入衡陽工業博物館、北航衡陽產學研中心和相關科技型企業,了解衡陽工業文化、工業基礎情況,考察園區創新發展、產業升級、企業生產發展情況以及與高校產學研合作情況。
  • 深圳:提升科技創新優勢 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
    ,建設一批一流科技基礎設施和科研機構,努力培育創新創業創造新活力,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重要增長引擎,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愈發明顯。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有助於匯聚世界一流科學家,突破一批重大科學難題和前沿科技瓶頸,顯著提升中國基礎研究水平,強化原始創新能力。  去年8月,在《意見》正式發布一周年之際,腦解析與腦模擬、合成生物研究兩大市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總概算獲得市發展改革委批覆,總投資超過16億元。
  • 【話匣子】人工智慧賦能流程製造產業高質量發展,流程製造科技創新...
    在人工智慧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核心引擎的當下,如何充分釋放人工智慧對流程製造的「賦能」效應,推動我國流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今天,由華東理工大學和上海流程智造科技創新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流程智造科技創新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上,20多名院士及多位專家圍繞「人工智慧賦能流程製造」這一主題,就我國流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布局、趨勢預判、產業發展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深入討論。
  • 科技創新文化賦能 長沙天心區搭路演平臺助非公企業騰飛
    紅網時刻長沙12月16日訊(記者黃時中 通訊員彭立新)12月16日下午,長沙市非公企業「科技創新文化賦能」創新路演展示活動天心專場在長沙天心文化廣告產業園舉行,來自天心區的四家創新企業通過項目路演的形式,展現了科技創新融合文化賦能的無限可能,彰顯了各自企業在數字經濟前沿陣地上的魅力風採。
  • 數字科技賦能,加速推動綠色建築和健康人居環境建設邁向高質量發展
    為進一步推動綠色建築的發展、助力健康人居環境建設,在前不久召開的第十九屆中國國際住宅產業暨建築工業化產品與設備博覽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聚焦「數字科技為綠色建築賦能」主題,主辦了「首屆全國綠色建築數字科技與健康人居環境營造技術交流會」(以下簡稱「交流會」),並布置了綠色建築數字科技與健康人居環境專題展區,從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視角,集中展示了普通百姓可體驗
  • 以「賦能」管理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推動企業發展的方式不再是大量投入生產要素,企業管理也不僅僅是挖掘潛力和激勵管控,而是通過補充一定要素對企業進行「賦能」,從而形成新的管理模式和運營模式。《紐約時報》暢銷書《賦能》提到「賦能已經不可避免」、「賦能=做正確的事」,而作為國有施工企業,要想跟上國家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節拍,挖掘發展潛力,實現穩定增長,那就要弄清楚「賦能」的真正含義和對於施工企業管理作用。
  • 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 | 「科技保險服務科技產業發展及科技創新分...
    中央「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中10餘次提到「保險」,涉及農業保險、商業醫療保險、養老保險、長期護理保險、巨災保險等多個領域,而這些無疑都將會成為接下來保險業轉型向高質量發展,提升服務社會民生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著力點。
  • 科技賦能,文旅融合助力全球經濟復甦
    5G、8K等新技術賦能,讓服貿會上的文化和旅遊展示體現出獨特的「科技範兒」。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文化和旅遊產業受到衝擊,如何重啟產業、再創繁榮,成為各國共同的關切。深化合作、創新模式、技術賦能,將為產業再出發積蓄新的動能。參觀者在服貿會國別和省區市專區體驗中國中車展臺的地鐵智能車窗系統。
  • 眾世天成開創雙向賦能多元發展的內循環經濟新業態
    我們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8月23日下午,由眾世天成科技有限公司舉辦,關於如何依託區塊鏈技術、賦能實體企業和消費者、以拉動內需為宗旨的新商業生態模式研討會在天津市北辰區御水龍宮酒店隆重召開。
  • 政策「組合拳」加持 經濟指標逆盤增長
    大良街道向企業發出提振發展信心「最強音」,助力企業向高質量發展目標邁進  文/珠江商報記者黃文靜  前有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扶持政策落地,疫情期間也制定了各類扶持企業復工復產
  • 一個載體帶動2000億元投資,順德大良在醞釀什麼?
    為其做規劃的是總部在佛山順德大良的廣東精工智能系統有限公司,後者已為全國多家知名企業提供數位化升級服務。 去年以來,大良經濟在疫情衝擊下率先回溫,尤其是製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加快提升競爭力、擴大全國布局,紅崗科技城等創新載體逐漸落地,街道也提供了「大手筆」的扶持。
  • 中國通信企業協會苗建華:加速5G應用創新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隨著5G網絡發展迎來關鍵期,5G應用創新與普及提上日程。12月22日,以"加快5G應用創新,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20·5G創新應用大會"在廣州召開。中國通信企業協會會長苗建華出席會議並發表致辭,他表示當前加快5G與千行百業的深度融合、合力創新,形成良好生態才能充分發揮5G網絡的潛能和價值,強調發展5G創新應用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數位化轉型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