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組合拳」加持 經濟指標逆盤增長

2020-12-28 順德新聞網

  大良街道向企業發出提振發展信心「最強音」,助力企業向高質量發展目標邁進

  文/珠江商報記者黃文靜

  前有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扶持政策落地,疫情期間也制定了各類扶持企業復工復產、穩定發展政策,如今,促進順德紅崗科技城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扶持辦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又將醞釀出臺。

  儘管今年各行各業遭受了疫情的嚴峻考驗,但大良街道打出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向企業發出提振發展信心「最強音」,用心用情為企業發展服務,助力企業撥開疫情陰霾,逆勢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目標邁進。

  數據顯示,大良街道一系列的防控疫情、穩定經濟工作措施成效顯著。1-11月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33.42億元,同比增長7.3%;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銷售額290.13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183.18億元,累計完成值全區排名第一,同比增長35.1%,其中,工業投資37.2億元,同比增長24.1%。截至11月份,實際利用外資2.29億元,同比增長近13倍。

  狠抓疫情防控助復工

  「終於可以上班掙錢了!」2月20日上午11點多,隨著3輛順德區、鎮兩級政府組織的包車駛入廣東偉經金屬製造有限公司,60多名來自廣西百色地區的員工順利返工,年輕的焊工王明萬笑逐顏開地表示。

  2020年年初,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來勢洶洶,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受到影響。組織包車幫助接送員工是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舉措之一。

大良街道狠抓疫情防控,助企業包車解決員工返崗問題。圖為2020年2月20日,廣東偉經金屬製造有限公司包車從廣西接回了員工。/珠江商報記者朱德文攝

  為能有效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大良街道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嚴抓疫情防控保實體經濟。迅速制定了工作方案,實行街道黨政人大領導班子掛點聯繫企業制度,全方位檢查指導企業復工復產防疫措施落實。積極組織大良轄區內企業加強防疫物資生產,為實現全面復工復產夯實了物資保障基礎。

  大良經濟部門一方面牽頭嚴格落實各級政府對企業疫情防控要求,全覆蓋開展企業員工去向動態、健康情況摸查,多渠道宣傳落實防疫「八個一」等要求。另一方面,協助企業解決招工難、返崗難問題,宣貫落實包車接送員工、復工復產獎補、促進線上消費等各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政策。

  2月25日,大良街道率先完成轄區內27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復工率達到100%。

  多項扶持政策激活經濟

  除了幫助企業有序復工外,為應對今年疫情對經濟帶來的影響,大良街道及時採取實際行動,出臺有關產業扶持政策,與企業手挽手共渡難關,推動經濟儘快全面復甦。包括出臺《大良街道疫情防控期間部分服務行業扶持辦法》,對符合復工防疫相關要求的餐飲住宿旅遊商貿服務單位進行資金扶持。其中,對符合申報條件的62家餐飲企業發放扶持補貼276萬元,對符合申報條件的12家酒店發放扶持資金79.5萬元;出臺《大良街道辦事處關於實施旅遊拉動消費的獎勵工作方案》,共為10家本土旅行社投放扶持補貼合計385萬元。

大良街道發放3700 萬元獎勵扶持資金,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圖為大良街道黨工委書記霍茂昌(右一) 在大會上為優秀企業頒發獎勵。/珠江商報記者朱德文攝

  2019年出臺的《大良街道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扶持政策》以及相關配套扶持辦法,既是推動大良經濟發展的「強心針」,更是疫情期間企業的「及時雨」。今年大良街道對2019年度在科技創新、產業服務、人才建設等方面共發放扶持獎勵資金超過3700萬元,鼓勵企業發揮標杆帶頭作用,提振企業發展信心。

  佛山市順德區永創翔億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獲得了高企補助、企業技改扶持、企業技術創新等獎補合計100多萬元,董事長葉志斌表示,大良街道對企業科技創新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激發企業不斷加強科技創新、人才引進、儀器設施等硬體投入,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接下來大良街道將結合轄區產業機構特點和今後規劃部署,在現有政策的基礎上,繼續加碼,計劃推出《大良街道促進順德紅崗科技城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扶持辦法》《順德紅崗科技城招商獎勵辦法》《大良街道促進5G產業發展扶持辦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在完善紅崗科技城生產性服務業產業配套,推動工業網際網路、5G建設和社會合作招商等方面重點發力。

  園區發展勢頭強勁

  村級工業園改造是順德區委、區政府「頭號工程」,今年區黨代會更是提出要將105國道以西片區約22.3平方公裡建設成為創新標杆「紅崗科技城」。

  為此,大良街道辦聘請國內知名專業機構作為戰略顧問,對紅崗科技城整體發展戰略作出研究分析,並對擬招商項目及地塊進行產業規劃及招商定位,提升紅崗科技城的戰略定位,促進順德紅崗科技城產業轉型升級,為實現大招商招大商的工作方向提供頂層設計和研究規劃支撐。目前,紅崗科技城在談項目包括中電光谷產業園等6個重點項目,投資總額超過80億元。

11月8日,世紀星輝·產業城項目在大良五沙工業園正式動工,這是大良三大現代主題產業城之一的灣區智慧家·智造園的啟動區項目。圖為區、街道相關領導嘉賓共同為項目啟動推桿。/大良經發辦供圖

  此外,大良謀劃建設超千畝現代化主題產業園,分別打造順德(大良)電子信息產業園、國際數智科技園、灣區智慧家·智造園三大新發展理念千畝現代產業園。

  區、街道兩級聯動共同制定《佛山市順德區促進順德(大良)電子信息產業園建設扶持辦法》,從園區建設運營、重大招商項目引進、外資及總部企業落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面對招商項目進行扶持。在2020年順德區村改產業地塊推介會上,大良街道推出倫桂路以西等產業地塊,合計615畝工業用地,重點面向新一代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智能數控設備、智能家居智造等產業開展招商。

  園區招商、建設如火如荼,在五沙工業園區,企業「二次創業」熱情高漲。大良街道為此成立了工業項目增容擴建工作領導小組,統籌開展已出讓工業用地企業增資擴建工作。目前五沙工業園增資擴建企業在建總面積40萬平方米,計劃投資額超10億元。

  其中,小熊電器、愛信精機項目已竣工並投產;康雅、多維新能源、威王一期、金榜新材料、偉經金屬製造項目已實現封頂。與此同時,捷寶、德駿、金門子、三勝等多個增資擴建項目正在辦理規劃報建工作,上述項目將實現新增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預計投資額超6億元。

  數字集群助攻科技創新

  8月20日下午,廣東省裝備製造業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試點方案論證會在大良街道辦事處舉行,七位專家評委通過投票,一致通過論證方案。9月7日,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文明確大良作為裝備製造業產業集群起步區域。10月16日,廣東裝備製造業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試點在大良落戶揭牌。

廣東省裝備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試點成功落戶大良。圖為2020 年8 月20 日參加相關方案論證會的領導、專家到三合工業自動化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參觀生產車間。/珠江商報記者林安迪攝

  廣東省裝備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試點成功落戶大良,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及服務中介將組建產業服務企業聯合隊,有效推動大良傳統裝備製造業站在數字經濟的風口上振翅高飛。

  通過聯合單位協同創新,融合利用5G、區塊鏈、行業標識解析等,構建裝備製造業產業集群數位化新型基礎設施,為本土企業提供安全、高效、低成本、高效便利的數位化價值服務。裝備製造業產業集群試點範圍內的裝備企業使用數位化轉型方案,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將給予單家企業最高100萬元的補貼。

  今年以來,大良街道以創新驅動為重要抓手,引導企業與金融、平臺、產學研深度融合,不斷提高企業科技新動能,帶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包括:舉辦「灣區智聚·未來新城——2020年大良街道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大會」,表彰獎勵2019年度大良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成果的近300家企業。舉辦「科技創新十條」政策系列宣講會,超100家企業參會;舉辦「大良街道2021年度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政策解讀會」,讓企業深入了解政策,用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協助近300家次企業申報獲得各級扶持獎勵,包括技改獎補、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小升規扶持資金、小微企業上規模貸款貼息、清潔生產改造補貼、省支持疫情防控物資生產等各級財政資金獎補合共6450萬元;強化43家「三個一批」企業服務等。

  重點幫扶「小微」企業穩渡難關

  為減少疫情影響,今年「四上」企業培育(小升規)工作也備受關注。大良街道針對轄區內後備企業開展政策宣講和專題培訓活動,組織召開「小升規」政策宣講會,重點宣講省、市、區對「小升規」企業在獎勵、融資、供水、供電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激勵「規下」工業企業積極發展提升。同時,實行掛點聯繫工作機制,由街道領導班子全體成員掛點聯繫「小升規」培育企業,每名掛點領導配備分管部門負責人、聯繫人、協作團隊。

  大良街道領導班子及各部門已實現2020年度70家小升規後備培育企業調研「全覆蓋」,走訪企業超過200家次。街道全年「小升規」企業有望突破40家,進一步壯大規上工業企業隊伍。

  第三產業受疫情影響最大,大良街道通過各種途徑進行幫扶,全力推動第三產業全面復甦。

  一是為轄區內約2000家餐飲企業統一投保「食安心」餐飲業食品安全及餐飲顧客新冠肺炎健康保障險。街道財政共投放79萬元,為轄區內約19.5萬人統一購買了「復工防疫險」,保障金額達到1.3億元,有效保障了員工返崗及餐飲市場消費。二是出臺大良轄區餐飲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的獎勵工作方案,為大良餐飲企業進行融資擔保,金融機構共發放貸款金額505萬元。三是開展2020鳳城歡樂節(線上部分)促銷活動。3月1日至5月10日期間,平臺共計上線商家356家,吸引流量772115人次,成交18287單,累計成交金額174萬元,拉動社會消費價值約2000萬元。

  至2020年第三季度,大良商貿流通、餐飲旅遊行業已整體復甦。其中,國慶中秋假期大良各商業綜合體共接待顧客166萬人次,同比恢復93.6%,銷售總收入約2.8億元,同比增長1.39%;105國道汽車城大良片累計接待顧客約10564人次,同比增長約1%,銷售總收入約1.9億元,同比恢復約80%;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約80萬人次,同比增長4.84%,旅遊景區營業總收入約1400萬元,同比增長15%;星級酒店接待過夜遊客較去年增加1.22%,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24%;民宿平均入住率達90%,營業總收入超20萬元。

相關焦點

  • 經濟暖意初現 更大力度政策呼之欲出
    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記者班娟娟)《經濟參考報》4月20日刊發題為《經濟暖意初現 更大力度政策呼之欲出》的報導。文章稱,日前出爐的一季度宏觀經濟成績單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一季度我國經濟社會大局保持穩定,雖然GDP同比負增長,但降幅小於市場預期。特別是3月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回升勢頭,降幅明顯收窄,經濟暖意初現。
  • 一季度經濟大體檢 七大指標預示未來
    GDP、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調查失業率……這些紛繁複雜的經濟數據背後的內涵是什麼,體現出哪些態勢?哪些不易被發現的先行指標,預示著中國經濟的前進方向?一季度經濟數據下降,未來目標如何設定,政策下一步發力點又在哪裡?其實,有些答案我們能從最新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中探知一二。
  • 11月多個先行指標高位增長印證中國經濟活力
    用電量同比增長9.4% 貨運指數連續7個月實現正增長11月多個先行指標高位增長印證中國經濟活力11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9.4%,比10月份大幅回升2.8個百分點;貨運指數維持年內高位增長態勢,連續7個月實現正增長……今年以來多個先行指標走出一條總體上揚的曲線
  • 宏觀政策有力支持經濟復甦 後續宏觀槓桿率水平將保持穩定
    「我們注意到,本輪貨幣政策在加大逆周期對衝力度的過程中,始終強調直達性、精準性,不搞大水漫灌,其中政策利率調整幅度、貨幣總量增加速度等關鍵指標均保持合理適度,既匹配了疫情防控、『六穩』『六保』需求,又未引發包括房價在內的資產價格大幅波動,未給後期金融穩定留下隱患。」王青評價說。
  • 「中國經濟站穩2020」財政政策「挑大梁」 穩住經濟「基本盤」
    編者按: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2020年中國奮力奪取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作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0年的中國經濟延續穩定復甦,並為世界注入更大確定性。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年終專稿《中國經濟站穩2020》盤點中國經濟不同凡響的2020年。
  • 打好就業組合拳 築牢民生基本盤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也是社會穩定的「壓艙石」。突如其來的疫情、國內外風險挑戰讓今年的就業形勢更加複雜嚴峻。為抓好民生之本,黨中央把就業放到「六穩」 「六保」之首,我省更是第一時間打出「免、減、緩、降、返、補」等一系列援企穩崗政策「組合拳」,幫扶大學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推動失業保險擴圍提標,千方百計築牢民生基本盤。省人社廳12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全省城鎮新增就業120.1萬人,提前一個月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總量居全國前列。
  • 最新經濟數據出爐!前兩個月多項指標降幅創歷史之最,提高財政赤字...
    前兩個月消費、投資、工業生產均大幅收縮,多項指標降幅創歷史之最。但總體來看,生產需求體量可觀,基礎工業和防疫物資保障有力,生活必需品和公用事業品供應充足,網際網路經濟發展良好,宏觀調控對衝政策有力有為。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我國1-2月份國民經濟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衝擊。
  • 「組合拳」發力提振工業經濟 堅持工業強鎮不動搖——訪泉溪鎮黨委...
    「組合拳」發力提振工業經濟 堅持工業強鎮不動搖——訪泉溪鎮黨委書記高江洪 2020-07-06 23: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王軍:2021年宏觀經濟政策展望
    財政政策:提質增效、更可持續疫情衝擊導致總需求顯著降低,制約貨幣政策有效性。財政政策成為2020年穩定經濟發展的主要抓手。回顧2020年,財政政策在總量積極擴張的主基調下,注重平衡增長與改革,優化資源配置格局,著力民生支出,調整產業布局,結構性特徵明顯。展望2021年,基於經濟復甦與財政平衡考慮,預期積極財政力度有望趨緩,財政政策或回歸常態。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什麼貨幣政策信號 四位機構首席解讀「不急...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記者 胡豔明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其中對於宏觀政策指出,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2020年因疫情影響,逆周期調節力度顯著加大,宏觀槓桿率上升明顯,疫情影響消退,經濟好轉,穩槓桿重要性提升,需要平衡好經濟增長與防風險、穩槓桿的關係。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於貨幣政策表述比較清楚,在穩健的基礎上強調「靈活精準」和合理適度,實際上也是對今年「靈活適度」的進一步表述。
  • 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
    多位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此次宏觀政策的取向較以往新增加了「可持續性」,體現出中央不只是關注短期經濟波動與逆周期調節,而是從完善宏觀調控跨周期設計和調節出發,將短期調控與長遠發展結合起來,努力實現穩增長與防風險的長期均衡。
  • 「穩企強鏈」政策組合拳將持續加碼
    據悉,新一輪政策組合拳將在暢通上下遊堵點、破解企業復產達產痛點、挖掘產業升級潛力等方面加碼發力,相關部門將細化實化政策措施。 全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提速 聚焦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龍頭企業,強化對中小微企業幫扶支持,以點帶面,我國全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不斷提速。 工信部數據顯示,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基本實現了復工復產。
  • 三次產業全面增長 預計主要經濟指標能夠實現全年預期目標
    前三季度,全省地區生產總值(GDP)34905.0億元,同比增長2.4%。10月20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在成都召開的2020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形勢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前三季度全省第一產業增加值4301.8億元,同比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12446.2億元,同比增長2.3%;第三產業增加值18157.0億元,同比增長2.2%。
  • 前11個月經濟運行數據出爐 多項指標升至今年最好
    前11個月經濟運行數據出爐 多項指標升至今年最好  國民經濟恢復態勢持續顯現  12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就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從數據來看,中國經濟延續著復甦進程,投資、消費、外貿呈現繼續向好態勢。
  • 政治局會議:宏觀經濟政策要加強協調配合
    會議強調,經濟穩步恢復,復工復產逐月好轉,二季度經濟增長明顯好於預期,三大攻堅戰紮實推進,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產業數位化、智能化轉型明顯加快,改革開放繼續深化,人民生活得到有力保障。受訪業界專家認為,本次會議在回顧上半年經濟工作的同時為下半年宏觀政策定調。
  • 打好組合拳助推經濟社會發展
    今年來,遂溪縣市場監管局在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戰大考中,念好「疏堵點、掃盲點、解難點、治痛點」十二字訣,打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組合拳,為全面助力復工復產復市交出了合格答卷。截至5月25日,全縣規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共25726戶,復工復產復市率為91%。
  • 在線講堂|中國經濟增長挑戰與十四五政策重點
    在線講堂|中國經濟增長挑戰與十四五政策重點 實習生 倪瀾瑛 整理 2020-10-30 12:48 來源:澎湃新聞
  • 阻擊疫情不忘追趕超越 西安打出「組合拳」穩步推進經濟發展
    疫情防控是一道考題,不僅要嚴防死守把好防疫關,也考驗著疫情之下如何兼顧城市運轉和經濟發展。西安市一方面做好疫情防控,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另一方面接連打出多項政策「組合拳」,穩妥推進復工復產,充盈企業信心,一步步讓經濟社會發展走上正軌,千方百計加快追趕超越步伐。
  • 專家解讀 | 南京財經大學副校長張為付:不提「指標」但有目標 積蓄...
    2020-05-23 09:38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就如國家發改委負責人的解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沒有提到GDP的增長指標,客觀上它的內容融化到財政
  •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畢吉耀:宏觀經濟政策要加強協調配合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畢吉耀:宏觀經濟政策要加強協調配合□本報記者 彭揚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畢吉耀日前在中國證券報社主辦的「2020金牛資產管理論壇」上表示,我國經濟正在逐步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呈現邊際改善、穩定轉好的發展態勢,但也要看到二季度經濟回升仍屬於恢復性增長,經濟運行尚未回歸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