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街道向企業發出提振發展信心「最強音」,助力企業向高質量發展目標邁進
文/珠江商報記者黃文靜
前有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扶持政策落地,疫情期間也制定了各類扶持企業復工復產、穩定發展政策,如今,促進順德紅崗科技城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扶持辦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又將醞釀出臺。
儘管今年各行各業遭受了疫情的嚴峻考驗,但大良街道打出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向企業發出提振發展信心「最強音」,用心用情為企業發展服務,助力企業撥開疫情陰霾,逆勢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目標邁進。
數據顯示,大良街道一系列的防控疫情、穩定經濟工作措施成效顯著。1-11月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33.42億元,同比增長7.3%;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銷售額290.13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183.18億元,累計完成值全區排名第一,同比增長35.1%,其中,工業投資37.2億元,同比增長24.1%。截至11月份,實際利用外資2.29億元,同比增長近13倍。
狠抓疫情防控助復工
「終於可以上班掙錢了!」2月20日上午11點多,隨著3輛順德區、鎮兩級政府組織的包車駛入廣東偉經金屬製造有限公司,60多名來自廣西百色地區的員工順利返工,年輕的焊工王明萬笑逐顏開地表示。
2020年年初,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來勢洶洶,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受到影響。組織包車幫助接送員工是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舉措之一。
大良街道狠抓疫情防控,助企業包車解決員工返崗問題。圖為2020年2月20日,廣東偉經金屬製造有限公司包車從廣西接回了員工。/珠江商報記者朱德文攝
為能有效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大良街道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嚴抓疫情防控保實體經濟。迅速制定了工作方案,實行街道黨政人大領導班子掛點聯繫企業制度,全方位檢查指導企業復工復產防疫措施落實。積極組織大良轄區內企業加強防疫物資生產,為實現全面復工復產夯實了物資保障基礎。
大良經濟部門一方面牽頭嚴格落實各級政府對企業疫情防控要求,全覆蓋開展企業員工去向動態、健康情況摸查,多渠道宣傳落實防疫「八個一」等要求。另一方面,協助企業解決招工難、返崗難問題,宣貫落實包車接送員工、復工復產獎補、促進線上消費等各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政策。
2月25日,大良街道率先完成轄區內27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復工率達到100%。
多項扶持政策激活經濟
除了幫助企業有序復工外,為應對今年疫情對經濟帶來的影響,大良街道及時採取實際行動,出臺有關產業扶持政策,與企業手挽手共渡難關,推動經濟儘快全面復甦。包括出臺《大良街道疫情防控期間部分服務行業扶持辦法》,對符合復工防疫相關要求的餐飲住宿旅遊商貿服務單位進行資金扶持。其中,對符合申報條件的62家餐飲企業發放扶持補貼276萬元,對符合申報條件的12家酒店發放扶持資金79.5萬元;出臺《大良街道辦事處關於實施旅遊拉動消費的獎勵工作方案》,共為10家本土旅行社投放扶持補貼合計385萬元。
大良街道發放3700 萬元獎勵扶持資金,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圖為大良街道黨工委書記霍茂昌(右一) 在大會上為優秀企業頒發獎勵。/珠江商報記者朱德文攝
2019年出臺的《大良街道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扶持政策》以及相關配套扶持辦法,既是推動大良經濟發展的「強心針」,更是疫情期間企業的「及時雨」。今年大良街道對2019年度在科技創新、產業服務、人才建設等方面共發放扶持獎勵資金超過3700萬元,鼓勵企業發揮標杆帶頭作用,提振企業發展信心。
佛山市順德區永創翔億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獲得了高企補助、企業技改扶持、企業技術創新等獎補合計100多萬元,董事長葉志斌表示,大良街道對企業科技創新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激發企業不斷加強科技創新、人才引進、儀器設施等硬體投入,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接下來大良街道將結合轄區產業機構特點和今後規劃部署,在現有政策的基礎上,繼續加碼,計劃推出《大良街道促進順德紅崗科技城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扶持辦法》《順德紅崗科技城招商獎勵辦法》《大良街道促進5G產業發展扶持辦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在完善紅崗科技城生產性服務業產業配套,推動工業網際網路、5G建設和社會合作招商等方面重點發力。
園區發展勢頭強勁
村級工業園改造是順德區委、區政府「頭號工程」,今年區黨代會更是提出要將105國道以西片區約22.3平方公裡建設成為創新標杆「紅崗科技城」。
為此,大良街道辦聘請國內知名專業機構作為戰略顧問,對紅崗科技城整體發展戰略作出研究分析,並對擬招商項目及地塊進行產業規劃及招商定位,提升紅崗科技城的戰略定位,促進順德紅崗科技城產業轉型升級,為實現大招商招大商的工作方向提供頂層設計和研究規劃支撐。目前,紅崗科技城在談項目包括中電光谷產業園等6個重點項目,投資總額超過80億元。
11月8日,世紀星輝·產業城項目在大良五沙工業園正式動工,這是大良三大現代主題產業城之一的灣區智慧家·智造園的啟動區項目。圖為區、街道相關領導嘉賓共同為項目啟動推桿。/大良經發辦供圖
此外,大良謀劃建設超千畝現代化主題產業園,分別打造順德(大良)電子信息產業園、國際數智科技園、灣區智慧家·智造園三大新發展理念千畝現代產業園。
區、街道兩級聯動共同制定《佛山市順德區促進順德(大良)電子信息產業園建設扶持辦法》,從園區建設運營、重大招商項目引進、外資及總部企業落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面對招商項目進行扶持。在2020年順德區村改產業地塊推介會上,大良街道推出倫桂路以西等產業地塊,合計615畝工業用地,重點面向新一代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智能數控設備、智能家居智造等產業開展招商。
園區招商、建設如火如荼,在五沙工業園區,企業「二次創業」熱情高漲。大良街道為此成立了工業項目增容擴建工作領導小組,統籌開展已出讓工業用地企業增資擴建工作。目前五沙工業園增資擴建企業在建總面積40萬平方米,計劃投資額超10億元。
其中,小熊電器、愛信精機項目已竣工並投產;康雅、多維新能源、威王一期、金榜新材料、偉經金屬製造項目已實現封頂。與此同時,捷寶、德駿、金門子、三勝等多個增資擴建項目正在辦理規劃報建工作,上述項目將實現新增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預計投資額超6億元。
數字集群助攻科技創新
8月20日下午,廣東省裝備製造業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試點方案論證會在大良街道辦事處舉行,七位專家評委通過投票,一致通過論證方案。9月7日,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文明確大良作為裝備製造業產業集群起步區域。10月16日,廣東裝備製造業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試點在大良落戶揭牌。
廣東省裝備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試點成功落戶大良。圖為2020 年8 月20 日參加相關方案論證會的領導、專家到三合工業自動化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參觀生產車間。/珠江商報記者林安迪攝
廣東省裝備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試點成功落戶大良,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及服務中介將組建產業服務企業聯合隊,有效推動大良傳統裝備製造業站在數字經濟的風口上振翅高飛。
通過聯合單位協同創新,融合利用5G、區塊鏈、行業標識解析等,構建裝備製造業產業集群數位化新型基礎設施,為本土企業提供安全、高效、低成本、高效便利的數位化價值服務。裝備製造業產業集群試點範圍內的裝備企業使用數位化轉型方案,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將給予單家企業最高100萬元的補貼。
今年以來,大良街道以創新驅動為重要抓手,引導企業與金融、平臺、產學研深度融合,不斷提高企業科技新動能,帶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包括:舉辦「灣區智聚·未來新城——2020年大良街道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大會」,表彰獎勵2019年度大良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成果的近300家企業。舉辦「科技創新十條」政策系列宣講會,超100家企業參會;舉辦「大良街道2021年度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政策解讀會」,讓企業深入了解政策,用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協助近300家次企業申報獲得各級扶持獎勵,包括技改獎補、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小升規扶持資金、小微企業上規模貸款貼息、清潔生產改造補貼、省支持疫情防控物資生產等各級財政資金獎補合共6450萬元;強化43家「三個一批」企業服務等。
重點幫扶「小微」企業穩渡難關
為減少疫情影響,今年「四上」企業培育(小升規)工作也備受關注。大良街道針對轄區內後備企業開展政策宣講和專題培訓活動,組織召開「小升規」政策宣講會,重點宣講省、市、區對「小升規」企業在獎勵、融資、供水、供電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激勵「規下」工業企業積極發展提升。同時,實行掛點聯繫工作機制,由街道領導班子全體成員掛點聯繫「小升規」培育企業,每名掛點領導配備分管部門負責人、聯繫人、協作團隊。
大良街道領導班子及各部門已實現2020年度70家小升規後備培育企業調研「全覆蓋」,走訪企業超過200家次。街道全年「小升規」企業有望突破40家,進一步壯大規上工業企業隊伍。
第三產業受疫情影響最大,大良街道通過各種途徑進行幫扶,全力推動第三產業全面復甦。
一是為轄區內約2000家餐飲企業統一投保「食安心」餐飲業食品安全及餐飲顧客新冠肺炎健康保障險。街道財政共投放79萬元,為轄區內約19.5萬人統一購買了「復工防疫險」,保障金額達到1.3億元,有效保障了員工返崗及餐飲市場消費。二是出臺大良轄區餐飲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的獎勵工作方案,為大良餐飲企業進行融資擔保,金融機構共發放貸款金額505萬元。三是開展2020鳳城歡樂節(線上部分)促銷活動。3月1日至5月10日期間,平臺共計上線商家356家,吸引流量772115人次,成交18287單,累計成交金額174萬元,拉動社會消費價值約2000萬元。
至2020年第三季度,大良商貿流通、餐飲旅遊行業已整體復甦。其中,國慶中秋假期大良各商業綜合體共接待顧客166萬人次,同比恢復93.6%,銷售總收入約2.8億元,同比增長1.39%;105國道汽車城大良片累計接待顧客約10564人次,同比增長約1%,銷售總收入約1.9億元,同比恢復約80%;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約80萬人次,同比增長4.84%,旅遊景區營業總收入約1400萬元,同比增長15%;星級酒店接待過夜遊客較去年增加1.22%,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24%;民宿平均入住率達90%,營業總收入超2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