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3 09:38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就如國家發改委負責人的解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沒有提到GDP的增長指標,客觀上它的內容融化到財政、貨幣政策等相關指標中。」南京財經大學副校長、現代服務業智庫首席專家張為付教授說,但不提指標並不意味著工作沒有目標,今年我們各項事業的目標是明確的。
「在全球疫情還沒有結束的大環境下,全國兩會的召開體現了我國防疫抗疫的底氣和恢復經濟社會發展的信心。」張為付說,但是目前全球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仍然存在許多不確定性,疫情的影響還在持續,作為融入全球分工鏈較深的中國,要審時度勢、科學分析、客觀判斷,所以不對經濟社會發展提出剛性的預期目標。不拘泥於經濟增長的指標,將促使我們更加專注於擴大內需、做好「六穩」「六保」、供給側改革、高質量發展等目標任務。而且,正如國家發改委負責人所說,疫情突如其來,經濟指標要有可比性,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指標和以前相比就不具備可比性。
政府工作報告中雖然沒有提出剛性的增長目標,但並不意味著工作沒有目標。「這個目標就是發現問題、彌補短板、積累實力、打好基礎,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穩』『六保』。」張為付表示,「六穩」是從人力資源、金融資本等要素層面和對未來預期方面做出穩定的安排,不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面。「六保」更是從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基本面上進行保障,以維持經濟社會的正常運作和為未來發展積蓄動能。「在內外部環境影響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周期性,中國政府的做法具有順周期下的逆周期操作,是當前情況下的一個次優選擇。」
南報融媒體記者 宋廣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