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了世界流行音樂的天王歌手麥可.傑克遜,因服藥過量於2009年去世,巨星隕落,終年50歲。
在他去世的11年裡,悼念、質疑從未中斷。
當然,昔日天王的經濟價值也從未褪去,連續8年登頂福布斯「已逝明星財富榜」,粗略統計年收入4800萬美元。
這其中包括音樂版權費,麥可.傑克遜周邊商品等等。當然也有沒完沒了蹭熱度的,比如紀錄片《離開夢幻島》。
總之,傑克遜去世之後,他的經紀公司和財產管理者,還有那些曾經與傑克遜有過一點過往的人,都要來分一杯羹。
與傑克遜入圍同一個榜單的明星還有今年1月份因空難去世的籃球明星科比,年收入主要來源聯名款球鞋和自傳書,金額高達2000萬美元左右。
從傑克遜和科比的情況不難看出,去世後持續的經濟財富主要來源於生前的奮鬥和粉絲經濟的轉化。但同時,這些金錢並不能抹去失去親人的痛苦。
尤其是麥可.傑克遜在去世前的那幾年爭議不斷,官司、指責、猜測,差點讓傑克遜「跌落神壇」,抹殺他對流行音樂的貢獻。
有人反咬、有人力挺,明明已經「死無對證」卻還要煽動輿論,這就是金錢的力量。
最可憐的是傑克遜那些年幼喪父的孩子們,被狗仔追逐,被外界猜疑,甚至被一部分人叫做「壞人」的孩子。
傑克遜的兒女所承受的壓力,可不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那麼簡單。他們背負的是父親生前巨大的光環、被詆毀的名聲和被覬覦的財產。
難怪女兒Paris要說:父親去世後,他們從未放過我。
22歲的Paris在父親去世的時候,也才是10歲出頭的小學生。作為女孩子成熟得早,也更加敏感。意味著她比弟弟們見證的多,承受得多,卻未必懂得更多。
近日,出了專輯的Paris接受外媒採訪表示,這次的新專輯是非常私人的作品,包含了很多她想要向外界說明的情緒。
Paris坦言,在那段無助的低潮期,她深深覺得:「不管我做什麼,都會讓(某些人)感到失望。」
作為公眾人物,當然不可能取悅每個人。但是Paris自帶的話題屬性,讓她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不管她多努力,多有創意,總能被一部分人本能地無視、打壓甚至厭惡。
隨著年齡的增長,Paris也慢慢學會如何與世界和平共處。如果太過關注在生活表面,反而限制了思想和情感。
這次的新專輯她把自己最脆弱的一麵攤開,反而讓她變得誠實且輕鬆。包括Paris的自傳型電視劇(類似vlog),與前男友一同出鏡,讓她對自己的私生活越來越公開。
這些無疑是勇於面對過去創傷的表現,Paris自己也說,感恩那些至暗時刻,不然不會成就如今的Paris。
說實話,雖然帕麗斯.傑克遜經常有些出位的表現,但是放在其他歐美富二代、星二代圈子裡,已經算比較乖巧的了。
傑克遜家的孩子並非生長在常規的原生家庭,母親角色的缺失和前簇後擁的優渥,再加上名利、崇拜、追逐這些因素,沒有放飛自我已經不錯了。尤其是長子普瑞斯,堅持完成學業,就像普通的孩子一樣,還有老么「毯毯」更是低調到近乎「來無影去無蹤」。
全家唯有Paris做模特、演電影,堅持在熒幕前追夢,走的是藝術家氣質的小眾路線。就感覺傑克遜的孩子們都在很努力地生活,儘量不給爸爸丟臉,也不給自己惹麻煩。
但畢竟Paris是公眾人物,對於她的「吶喊」依舊會被貼上無病呻吟的標籤。原因很簡單,她有錢、有顏,比普通人生活好太多,便不該擁有難過和宣洩的「資格」。
看評論區,不少網友說Paris太高調、不讀書、麻煩精。看來Paris說得沒錯,不管做什麼總有人看不順眼。
人們總說,有錢人的快樂我們體會不到,我想,有錢人的痛苦亦是如此吧。
對比那些花家裡錢還吵著獨立,不好好工作卻想出人頭地,嫌父母名氣拖後腿還要啃老的那部分「熊孩子」來說,我還挺能理解Paris的掙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