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就此別過,阿珂送過大俠——金庸之後再無江湖

2021-02-16 徐達內和他的朋友

金庸的武俠小說、鄧麗君的小城故事、騰訊的王者榮耀,在不同的年代,幾乎都是家長的眼中釘:要沒有東西玩物喪志,我家孩子能考不上北大?

 

專讀金庸的媒體人六神磊磊說:在我樓上的三班,幾個哥們因為讀你的書被發現了,女班主任讓他們寫檢討,誓死和你一刀兩斷,然後還得用刀割破手指頭,按血手印。

 

很長一段時間,金庸的小說是需要悄悄讀的。

 

01

一個朋友告訴我,她第一次讀金庸是在小學四年級,去表哥家玩看到一套油印的小冊子叫《射鵰英雄傳》,感覺很酷就拿了回來。

 

那是她一生中最早見過的白皮書,但一套盜版書上面卻找不到作者的名字。以至於後來她看到金庸的照片都覺得與自己想像有所出入:俠之大者,原來長這樣?


 

不過,這不影響她通過這套白皮書了解外面的世界。郭靖帶她見識幾千公裡外遼闊的草原和浩瀚的星空;

桃花島溺水浟浟卻生出黃蓉這種精怪的丫頭讓她困擾;

大理段王爺手下四名猛將的名字都這麼有詩意——漁樵耕讀,長大後一定要在三月去大理看看。

 

歐陽鋒、楊康……就連壞人都刻畫得形象立體,原來真正的壞人不會把這兩個字寫在腦門上,他們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江湖也從來不是一灘死水,是鮮活的生命與複雜的感情串聯而來。

 

江湖,那都是跑出來的。

對於一個涉世未深的女孩來說,要是遇到一個能帶她閱盡世間繁華的男人,註定無法自拔。帶你走遍天涯的方式有很多種,有的帶你環球旅行,有的把世界寫進書裡送你。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如果僅僅看一本書,怎麼能稱得上是資深迷妹?

 

那段時間,她是上課讀、下課也讀,晚上被窩裡打著電筒,早上邊讀邊走撞上了不少行人。很快就被老師請了家長,免不了一頓責罵。

 

想不被發現怎麼辦?那就上課看啊,把整本書拆了,一頁一頁夾在課本裡。上課四十分鐘不帶眨眼的,老師以為自己的責罵起了作用還洋洋得意,不過拿到考試成績時大人們卻傻了眼。

 

很多年後,她當然沒有如父母所願考上名校。不過,至少她成為了一個有趣的人。

 

昨晚,金庸先生逝世時,她在朋友圈寫道: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

 

02

很多時候都是這樣,只有某一個你習以為常的東西從你生命裡消失,你才會發現他對你如此重要。

 

和金庸的武俠精神一樣,如果沒有昨天,你不會發現它早已貫穿華人世界半個世紀。

 

公號蘿嚴肅就在《要是沒有金庸的故事,華語娛樂圈可能要損失一半精彩》中列舉了金庸小說改編的影視劇:

 

最早的一部影視劇在黑白時代就有了。

謝霆鋒他老爸謝賢,也是出了名的帥,在1960年演的楊過給很多奶奶輩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遺憾的是,當時這部劇僅有4集。

 

60-80年代,香港大戶電影公司邵氏,就從金庸在報紙上連載的武俠故事嗅到了商機。共計拍了23部金庸小說改編的電影。


 

張國榮還在1983年版《神鵰俠侶》改編的《楊過與小龍女》中飾演了楊過。怎麼看都很帥。

 

90年代,王晶改編的電影《倚天屠龍記》,張敏飾演的趙敏在白馬上一回眸的傾國傾城,成了多少少年心中的女神?

 

周星馳在《鹿鼎記》中飾演的韋小寶開創了一種全新的表達形式。

文藝到讓人看不懂的《東邪西毒》與看到海報就能笑出來的《東成西就》,也是根據金庸小說改編的。它們,成了香港電影史上經典套拍的案例。

 

83年版的《射鵰英雄傳》——一部經典到影響父母和自己兩代人的電視劇,以至於很多人長期養成了一種思維模式——看到和翁美玲一樣有兔牙的女生,一定古靈精怪。

 

95年版本的《神鵰俠侶》更是一個時代的印記——李若彤就是仙女本人了,原來古天樂也白過?

 

《難念的經》是很多人去KTV必點的一首鍛鍊肺活量的歌曲,不過很少有人能完整地唱下來。之所以樂此不疲地去唱,很大程度因為它是97年《天龍八部》的主題曲。

 

聽到這首歌,習慣性地以為心中的大英雄喬峰就要出場了。

03

金庸的武俠小說是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財富,因為它在我們最需要形成三觀的時候,突然出現並帶給了我們不一樣的視角。

 

那個曾經被上幾代父母詬病的武俠小說,在現在也有了新的解讀。比如,有人認為《射鵰英雄傳》就是一部教育真經。

 

不過,金庸最主要的身份其實並不是一個武俠小說家。騰訊大家專欄作者孫驍驥在朋友圈中說過:金庸先生首先是一位政論家,其次是企業家,再次是社會活動家,然後是研究唐代史的學者,最後才是人們熟悉的武俠小說家。

 

復旦中文系教授嚴峰,也在微博上用另一種說辭佐證了這一觀點:

 

 

俠之大者,當先有一顆為民請命的心,再培養文化見地,跑過江湖、見過冷暖,方知可為可不為。否則,真當他的武俠小說是坐在房間日更一萬字出來的?

 

金庸的不少武俠小說,都是在創辦明報時完成。那時,他需要一邊寫社論,一邊寫武俠小說。所以,你能在不少武俠小說中看到社會的影子。比如,政治寓言小說《笑傲江湖》以及社會問題小說《鹿鼎記》。

 

以至於有人放話出來:要消滅五個香港人,排名第二的就是金庸。

 

而排名第一的是香港播音員林彬,活活被汽油燒死了。林彬死後,金庸連發了兩篇社評,一篇是《燒不滅的聲音》,一篇是《敬悼林彬先生》。

 

就這樣,靠社論和小說,憑金庸一己之力讓《明報》成了香港的大報。《明報》的同事講過金庸的一個故事。金庸說:「明報」二字就值3000塊,所以明報人理應比同行低3000塊工資。

 

然而,當年很多人依舊以進入明報為榮。

 

金庸對於社會的影響還不僅於此。不過,他最大的影響便是讓很多人有了一個武俠夢,影響了半個世紀華人的價值觀。

 

有人曾經問金庸:「人生應如何度過?」老先生答:「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小寶就此別過,阿珂送過大俠…

 

陳小春和應採兒這對CP一番追悼詞似乎提醒了大家:金庸之後再無江湖,大家就此別過!

別人的朋友圈裡現在啥最熱?

他們正在討論什麼有趣有料的話題?

明星大佬朋友圈長啥樣?

他們正在看什麼想什麼?

 來刷屏——漲見識、獲談資 


往期精彩

李詠:我是有情懷的人,雖然不大

朋友圈如此喧譁,讓沉默的人顯得有點傻

昨天,我把朋友圈轉發錦鯉的人都拉黑了

不止雲南白藥,你常用的這些中藥都在偷加西藥!

相關焦點

  • 金庸大俠,咱們就此別過
    馬雲創辦的阿里巴巴公司每個人都有一個花名,這些名字多取自金庸武俠小說,比如馬雲自己的花名就取自《笑傲江湖》裡的風清揚。據稱,金庸寫小說,純屬意外。金庸於1948年畢業後調往《大公報》香港分社。1950年,《大公報》所屬《新晚報》創刊,金庸調任副刊編輯,與梁羽生(原名陳文統)一個辦公桌,寫過不少文藝小品和影評。
  • 查大俠就此別過,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
    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和小編一樣,在得知這個消息的瞬間......淚目了金庸先生的離世,連同我們的童年也一起帶走了從此世間再無查大俠,也再無江湖小編不想再一一訴說老先生的生平。他的榮耀,他的偉大,以及他對於後世的影響,早已經不言而喻。
  • 金庸大俠,江湖路遠,咱們就此別過
    沒有人不喜歡江湖兒女的快意恩仇,也沒有人能不被英雄美女的纏綿悱惻所吸引。論起風格,古龍是冷豔,梁羽生是古典,而金庸毫無疑問是多情。《書劍恩仇錄》因為是早期作品,尤其可以看出金庸對「情」的思考,整部書仿佛就是一出發生於皇宮和江湖夾縫間,愛恨糾葛的家庭倫理劇。
  • 金庸之後,世間再無大俠.
    從小看著金庸的小說長大,《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神鵰俠侶》、《鹿鼎記》、《笑傲江湖》……每一部作品都讓我熱淚盈眶。小時候讀金庸,眼裡是刀光劍影絕世秘籍,幻想自己成為他故事裡大俠,劫富濟貧威震四方;長大了讀金庸,更愛他故事裡的情懷:「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之小者,行俠仗義。大浪淘金,狹義不死」。
  • 江湖悠悠,先生就此別過!
    @黃森 不讀金庸,不知天大地大,不及俠之大。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八歲始讀金庸,至今十載,不見那人間白髮,劍膽成灰,悲喜總無淚。金庸的武俠,俠為主,以武輔俠,以俠會武,善意,愛情,友誼,民族,宗教,國家,假以武俠書寫,風雲中見真意,江湖裡顯人心。
  • 大俠,就此別過
    那個一直笑稱「我都死了20多回」的金庸先生,這次,是真的走了。他落筆,江湖轟然而出。他轉身,江湖餘波未了。懷揣江湖一夢,重溫經典,致敬大俠。
  • 金庸去世:至此之後,江湖再無俠客!
    至此之後,江湖再無俠客!很多年輕人大概不知道,梁朝偉曾出演過1986版《倚天屠龍記》飾演「張無忌」,那年他24歲。《鹿鼎記》是金庸作品中篇幅最長、出場人物最多的一部,被稱為「金庸第一書」。《鹿鼎記》中韋小寶這個角色,很多觀眾最喜歡的還是1998年陳小春飾演的版本,網友評價:還是小春這版靈動活分兒~妙趣橫生~最像小寶的小寶兒。
  • 金庸走了,「小寶」微博11個字讓人集體淚崩,滿滿的都是回憶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會有江湖,人就是江湖。最上品的酒,隔幾年加一次新酒融合進來,終於口感醇厚而不失新鮮,品味成熟而不糜爛。世上哪有十全十美之事。世事遇合變幻,窮通成敗,雖有關機緣氣運,自有幸與不幸之別,但歸根結底,總是由各人本來性格而定。無我無形,無我無心,無我無招,無我無敵。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與其天涯思君,戀戀不捨,莫若相忘於江湖。
  • 金庸走了,「小寶」微博11個字讓人再也忍不住,集體淚崩
    分別是《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越女劍》。而他的作品歷年來被翻拍成了無數版的影視劇,陪伴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 刀劍如夢 再無金庸
    唐鴨鴨 攝雖然此前從未寫過小說,但憑藉他對武俠小說的了解與喜愛,金庸還是答應接替梁羽生的任務。他把自己名字中的鏞字拆開,做了一個筆名,《書劍恩仇錄》正是他的第一部武俠作品,作品一炮而紅。此書成功之後,金庸又在短短的幾年內創作了《碧血劍》《雪山飛狐》和《射鵰英雄傳》等作品,一時間風靡全港。十餘年間,他寫下15部洋洋大作。
  • 阿珂小姐的來頭
    二看過《鹿鼎記》你就知道,阿珂的來頭大。小說裡有一個有趣的猜謎遊戲,就是:阿珂到底是啥背景?她的爹,到底是李自成,還是吳三桂?聽聽這倆名字,你都能掂量得出人家阿珂這分量。再不濟,她的爹也是胡逸之。這美女倘若給了我做老婆,小皇帝跟我換位也不幹!「韋小寶死皮賴活,上天下地,槍林箭雨,刀山油鍋,不管怎樣,非娶了這姑娘做老婆不可!」我負責任地告訴大家,讓男一號這麼用力地表白,金庸筆下是從來沒有過的,無論是郭靖對黃蓉,楊過對小龍女,還是張無忌對趙敏,都沒給安排過這麼發狠的臺詞。
  • 大俠已遠行,江湖再無傳說
    在演了楊過之後,謝賢做樂隊,開影視公司,後來進了TVB拍戲,人稱四哥。他一度是香港女性的夢中情人,曾迷倒過影星嘉玲、蕭芳芳,還先後娶過瓊瑤女郎甄珍和狄波拉。之後他在兩版翻拍的《天龍八部》中分別扮演了虛竹和喬峰,還演過《雪山飛狐》的胡一刀、《碧血劍》的袁承志等,紅得一塌糊塗。
  • 大俠,就此別過!
    30日,金庸(原名查良鏞)逝世,享年94歲。視頻:請在wifi下觀看那個一直笑稱「我都死了20多回」的金庸先生,這次,是真的走了。他落筆,江湖轟然而出。他轉身,江湖餘波未了。懷揣江湖一夢,重溫經典,致敬大俠。
  • 金庸走了,但他的江湖情義還在
    楊冪說「襄兒拜別」;金庸筆下那些兒女情長、江湖恩怨中,同樣有太多生離死別。在他書中所寫的人生,告別是常態:江湖再見後,或許再也不見了。謹以金庸小說中的告別,恭送金庸先生遠行,恭送我們所愛之人的離開。卻聽得楊過朗聲說道:」今番良晤,豪興不淺,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咱們就此別過。」說著袍袖一拂,攜著小龍女之手,與神鵰並肩下山。
  • 90後自製金庸「大俠」分布地圖 河南大俠最多
    網友自製金庸「大俠」分布地圖《笑傲江湖》裡的令狐衝是陝西人、《鹿鼎記》裡的「總舵主」陳近南屬於港澳臺,日前,一篇《誰說90後不看武俠,看本人自製一份金庸大俠分布圖》的帖子發在百度金庸吧之後引起網友熱捧。
  • 金庸逝世!一代「大俠」謝幕!從此再無江湖 !
    那個一直笑稱「我都死了20多回」的金庸先生,這次,是真的走了。他落筆,江湖轟然而出。他轉身,江湖餘波未了。都說男孩子自小就有一個江湖夢我深以為然最早的江湖啟蒙,是來自小時候紅遍全國的《射鵰英雄傳》,傻小子郭靖變成了大俠郭靖。江南的草長鶯飛變成了襄陽城外的金戈鐵馬。
  • 七個老婆中,韋小寶最愛阿珂?
    一直以來,金庸迷們都有這樣一種認知:韋小寶的七個老婆中,他最愛的是阿珂。  幾個版本的《鹿鼎記》,也是給足了阿珂戲份,儼然要把她當成全劇第一女主角。  韋小寶得到其他六個女人,確實比較容易,唯獨追求阿珂,吃了點苦頭。  沐劍屏是第一個進入到韋小寶世界裡的少女,韋小寶把她弄到手比較容易。
  • 別了,金庸丨再無飛雪連天射白鹿,不見笑書神俠倚碧鴛
    陳小春發文悼念金庸先生應採兒:阿珂送過大俠。蘇有朋: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黃曉明:「這些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小時候我的武俠世界就是金庸先生創造的世界,我讀過的第一本武俠小說、看過的第一部武俠電視劇都是金庸先生的作品。主人公們武功高強的同時也有自己的準則,他們執著、善良,還有那種無法打敗的精神。這些都對我們人生觀,我的事業有著深遠的影響。金庸先生去了天堂,但他的俠客精神將永存人間。胡軍:這是在金庸老先生家,黃曉明、李亞鵬、張紀中給他過90歲生日的那一年。臨走,金老先生非要送我們上電梯。
  • 金庸大俠辭世,身後那片江湖依舊
    「小寶就此別過,查大俠走好!」微博中,看到飾演過韋小寶的小春哥留言,止不住心中悵然。2018年10月30日,和藹可親,笑容可掬的武俠小說泰鬥——金庸先生辭世,享年94歲。金庸先生一生所著「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以及《越女劍》一共15部著作,連同歷年來被翻拍成各種版本的影視劇,陪伴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成長,他創建的那片江湖將長留於世。初踏江湖多少人和我一樣,是在金庸先生引領下踏入江湖,領略那灼灼的劍影刀光,刻骨的情仇恩怨,以及那錚錚俠骨柔情。我想我性格裡的豪氣,多少有點江湖的味道。
  • 查大俠,我們就此別過……
    剛剛"詠"別了喜歡的主持人,又聽到一個沉痛的消息。江湖恍然如夢,一朝武俠終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