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4 0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熬夜加班受不起,身體跟著來遭殃。
蝸居電腦前太久,從屁股到腿一陣疼,
難道招來坐骨神經痛?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疼痛科醫生介紹,有腰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疾病患者,再加上長時間到不良坐姿,會出現坐骨神經痛。但這只是症狀表現,治療需標本兼治。
自測是否得了坐骨神經痛?
據中大醫院疼痛科周昊醫生介紹,坐骨神經痛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經走行及分布區域疼痛為主的一種症候群。
坐骨神經痛的典型症狀是自臀部下方至腿後側放射性疼痛,一般為電擊、針刺或刀割樣到疼痛,可伴有燒灼、麻木等異感。
這種疼痛及感覺異常可在勞累負重、久站、久坐、屈伸腰部、做直腿抬高動作時出現或加重。如果出現上述情況,而休息後緩解,則要高度懷疑是否出現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的罪魁禍首是什麼?
誘發坐骨神經痛的常見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脊柱椎管內佔位刺激神經
腰神經或骶神經從椎管內發出,若椎管內出現佔位性病變,如腰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椎管內腫瘤等,則會壓迫、刺激神經根,誘發坐骨神經放射性疼痛。
肌肉勞損等病變
坐骨神經自椎管內發出後經腰部、臀部及下肢肌肉間走形,若上述肌肉因勞損等原因出現炎症、腫脹等異常,則會刺激、壓迫穿行其間的坐骨神經,進而誘發坐骨神經痛。
另外,部分人群生理性解剖結構異常也會導致坐骨神經痛,據統計34.8%的成年人坐骨神經經梨狀肌時會分為兩支穿行。
減少坐骨神經痛要做到這三點
醫生介紹,坐骨神經痛的發生與勞累及不當的姿勢受力有密切關係,為減少發生機率,首先要讓腰部「舒服不受傷」,坐位時腰部直立,既不可含胸駝背也不可過度前伸,下肢自然放置,不太高、不翹腿;坐半小時左右可起身活動5-10分鐘;彎腰持重時,應先下蹲,起身時以腿部肌肉發力,保持腰背直立。
再次適量運動而不是過度勞累,每周保證適當的運動量對於增強肌力有很大幫助,也可預防因肌肉突然過度勞累而產生的坐骨神經痛。但運動講求循序漸進及因人而異,切不可把鍛鍊變成勞累、勞損,也不宜以日常家務勞動代替運動鍛鍊。
同時,對於部分中老年人,保暖是預防很多疼痛性疾病的方法,其中就包括坐骨神經痛。根據氣溫、溼度適當增減衣物可有效預防肌肉及筋膜的病變,進而對肌筋膜炎、脊柱穩定性改變、坐骨神經刺激等情況防範於未然。
得了坐骨神經痛該咋治?
周昊介紹,坐骨神經痛的治療的原則是儘早就診、查明病因、對因治療。
不同症狀的患者,採用不同的治療方式:
對於症狀輕、病因表淺的病人,可以採用口服、局部外用藥物及理療等治療手段,解決病因並緩解坐骨神經痛;
對於病症並不輕微,病因較深的病人,口服及外用藥物不能很好的作用於病灶,需要通過注射,將藥物送達至病變所在,同時可能需要結合針刀對病變組織的卡壓及血液循環障礙經行松解;
對於椎管內及周圍病變引起的坐骨神經痛,則需要在醫生的建議下進行微創手術去除壓迫刺激神經。
醫生提醒
神經是人體十分敏感的組織,其病變如在早期去除病因尚有修復可能,但如果刺激損傷時間過長,哪怕去除了病因,神經的損傷也很難再修復,這將導致終身行疼痛及功能障礙。
所以針對坐骨神經痛的治療,建議儘早就診,疼痛科醫生會查明病因,並根據病程、病因、個人因素等綜合考量。
來源:金陵掌上醫生、紫金山新聞
編輯:路景斕
圖片:圖蟲創意
↓可能你還想看↓
▶
▶
▶
▶
▶
▶
▶
▶
▶
原標題:《坐久了就會得坐骨神經痛?》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