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華
美國《國家地理》近期盛讚我國湖北恩施大峽谷為「中國的科羅拉羅大峽谷」且別具風情,我一下子興趣盎然,不顧剛從居延海等地連續旅行回川的疲憊,接連找了幾家旅行社報名參加「恩施雙動N日遊」,可她們都稱「不收單男單女」。
沒辦法,你們不收咱,俺自己不會「動車」去當地參加幾個「一日遊」嗦? 我 立即跑到「愛的是你」美女機票,火車票代售點,搶到了一張第二天成都東至恩施的K504下鋪,12時01分發車,20時07分正點到達恩施。成都到恩施每天有20多次G,D,K列車,很方便,因俺現居都江堰,只能選擇中午以後的車次,時間最合適的D368,Z50都已售完~只能改D為K,呵呵呵。
11月24日晚上8點07分正點到達恩施。一出站才發現居然只有俺一個旅客,雖天色已晚且為旅遊淡季,卻也有幾位中年婦女在那裡攬客,「峽古客棧」老闆娘最先發現我,她過來悄悄地對我講一宿90元,條件並不比「7天」,「如家」,「速8」差,離火車站很近, 只有3分鐘路程。乘電梯到了奧山大廈10樓,「峽古客棧」還真不錯,窗外右邊就能看見燈火通明,時有霓虹閃爍的恩施火車站和汽車站,旁邊就是有名的恩施民俗一條街。室內有空調,24小時供應熱水,WiFi一應俱全,當即交押金和3天房費住下。老闆娘拿房卡給我時還說散客找她們報名參團要比國旅便宜幾十塊呢,都是一樣的行程,當時我還不怎麼相信。
作者在女兒城留影一夜無話,第二天上午即去找國旅,明明看見那大樓上很醒目的招牌,問來問去找不到,又到另一座大書「國旅恩施市分公司」的高樓詢問,誰也不知這「國旅」在哪裡?折騰了將近兩個小時,終於在恩施汽車站 大廳一美女處詢問到國旅的辦公地點,居然在汽車客運中心大廳右側2樓上也沒有招牌,真不知這恩施國旅是怎麼回事~旅遊淡季他們就這樣「水」?在國旅報了兩個一日遊「清江蝴蝶崖」和「恩施大峽谷」。這樣子相對合理一些,第一天乘船往返5小時30分,輕鬆;第二天的恩施大峽谷相對較累。我旅遊一向奉行「寧願錢吃虧,也不要人吃虧」的理念,今天5月「歐洲10國17日遊」,6月「寶島臺灣大環遊」,7月「貝加爾湖深度遊」,9月的重遊江南之行26天,10月「敦煌,嘉裕關,阿拉善盟額濟納旗金秋胡楊林,居延海,張掖七彩丹霞地貌遊」,11月至12月的「懶遊湘鄂西」,12月中旬的「西吳浪漫風情遊」等等,莫不如此。我隨便上了一輛大巴,準備進城去逛逛。自從退休後,但凡自由行,俺都會在到達一座城市的次日休整一天,然後再旅遊。上了這輛31路公交車,不知不覺就開到了女兒城,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啊。女兒城免門票,我先到小吃一條街咪西咪西的幹活。土家苞谷耙,恩施油香,恩施豆皮,建始大餅,炕洋芋,蒸蒸糕,西安夾肉餅,貴姐牛肉卷,胖子涼麵,土豆也瘋狂甚或還有成都缽缽雞,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我要了一碗不明食物,漂亮的土家旅女老闆問明俺是成都人後就讓我講四川話,她說恩施與川東和重慶接壤,鄂西話,四川話,重慶話互相都能聽懂,互相之間不用講「不標準」的普通話,一聽此言,幾位重慶小姑娘都笑個不停,當她們得知女兒城駐演節目「西蘭卡普」和「戀愛之城~恩施土家最負盛名的特色民俗相親活動~女兒會」要在旅遊旺季的夏天才舉辦時,連呼可惜可惜,俺也流露出不勝遺憾的神情。其實土家女兒城雖是全國八大人造古鎮,但其整體建築風格,仿古與土家吊腳樓相結合,倒也完美地體現了土家族的民風民俗。
女兒城銅雕「女兒會」對歌不要小看這女兒城,這裡有300家小商品店鋪,500間風情客棧,40家美味小吃,30家特色餐飲,8000平方米景觀草坪,10000平方米綜合運動中心以及全國首創室內情景劇場~女兒城大劇院,據說恩施最負盛名的特務民俗相親活動~女兒會永久落戶土家女兒城。俺王老師明年7月會再到這裡來現場觀摩女兒會,和我同行且幫我照像的幾位重慶小姑娘聞聽此言都不禁笑了起來。我們一路逛過來,小吃街,女兒城民俗博物館,鹽水女神,七裡坪女兒街,相親草坪……小周突然嬌呼道,你們快來看:十大碗!我們過去一看,只有招牌不見實物還有簡介:土家十大碗已經流傳幾百年了,其最大的特點是半葷半素,一菜兩味,油而不膩,餐桌上看不到盤子,飯菜都用藍邊大口碗裝,土家人生性好客,一般每桌都安排十大碗菜,上葷下素,每桌還要配醃菜碟兩個和土家苞谷燒酒,如系喜宴則還需加上茶葉蛋或炒米作為「恭喜茶」……我不禁感嘆道,四川和重慶都只有九大碗,這裡居然有十大碗,土家族美食威武!她們都笑了起來,還問我住下嗎?我苦笑道,你們住兩個雙人間或一個4人間,平攤下來不貴,這裡的住宿比火車站那邊貴多了,我一個人不划算且在奧山大廈那邊已預交了三天的房費,我退休幾年了有的是時間旅遊所以叫「懶遊」或「慢遊」,你們還在上學,旅遊得抓緊時間,今晚得看演出,我過幾天在騰龍洞看也一樣的,無非就是「擺手舞」和「對情歌」。小吳忽閃著水靈靈的大眼睛問道:「王老師,你連這些都知道啊?」我對她們講道:這都是「度娘」告訴我的。先說說「擺手舞」~據傳「擺手舞」起源於五代,可謂源遠流長。《湖廣通志》「施州漫水寨有木名曰普舍樹,普舍者華言風流也。」昔覃氏祖於東門關伐一異木,隨流至那車,復生根而活,四時開百種花。覃氏子女歌舞其下,花乃自落,取而簪之。他姓往歌,花不復落,尤為異也。這段文字,生動鮮活地記述了一千多年前,漫水土家人圍著普餘樹擺手的情景。這是來鳳土家族擺手舞最早見於史書的記載。
土家十大碗 土家十大碗(網絡翻拍,不很清楚)「王老師你記憶力真好,就算是百度上的東東,也要能記得住啊。」小鄭贊道,小姑娘們紛紛點頭。「還有呢」,我繼續講道:「關於擺手舞,還有六說呢:一說擺手舞起源於宗教活動,土家人尊敬祖先,熱愛自己的領袖人物,為了紀念祖先的功績,便創造了紀念他們的擺手舞。」二說擺手舞是由白虎舞、巴渝舞演變發展而來。《華陽國志•巴志》載「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後戈,故世稱之曰武王伐紂,前歌后舞也。」 三說擺手舞起源於戰爭,彭公爵主率部徵戰,為振奮軍威,激勵士氣,遂令部下以歌舞誘惑敵人,或以擺手唱歌驅趕思鄉之情。戰鬥凱旋後,這種擺手舞就流傳到民間。四說擺手舞純碎是土家族人們生性喜愛唱歌跳舞,自我娛樂的一種藝術活動。五說是古代土家族先民為了徵服自然,抵抗外族入侵,便用一種「擺手」來健身壯骨,逐漸演變為後來的擺手舞。六說古代的擺手舞的舞姿與現存擺手舞的單擺,雙擺,迴旋擺,同邊擺,飛裙擺等十分相似。清代鄂西的《來鳳縣誌》,湘西的《龍山縣誌》《永順縣誌》及歷代文人詩詞,都有「宋代,土家的擺手舞已十分成熟且是群舞。」的詳細記錄和實況描述……
女兒樓 土家民俗博物館 土家族少女 忙裡偷閒吃碗麵「王老師你講累了吧」,乖巧的小吳遞給我一瓶冰糖雪梨水,「一點也不累,就不知你們愛聽不愛聽?」「愛聽,愛聽,我們長知識了」小周、小吳、小鄭和小王異口同聲地點頭稱是。我笑道,下面才是你們這次來恩施最感興趣的「土家女兒會」的來歷呢。小王撅著小嘴說,王老師你才最感興趣!她們都笑了。「當然王老師本人也很感興趣」,我繼續講道:恩施女兒會也叫土家女兒會,被譽為東方情人節,土家情人節,一般每年農曆7月初7到7月12這幾天,是傳統的「女兒會」吉日。女兒會最初流行於恩施石灰窯,大山頂一帶,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區域性民族傳統節日之一,是一種獨特而新奇的節俗文化,如今已發展成全州性的民族節日。有「東方情人節」美譽的土家「女兒會」,保存著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遺風,是偏僻的土家山寨中與封建包辦婚姻相對立的一種戀愛方式,為恩施土家族青年男女在追求婚姻自由的過程中,自發形成的以集體擇偶為主要目的的節日盛會。其主要特徵是以歌為媒,自主擇偶。屆時,年輕姑娘們通過對歌的形式尋找意中人,暢訴衷情。參加女兒會時,土家青年女子身著節日盛裝,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穿上,她們習慣把長的穿在裡面,短的穿在外面,一件比一件短,層層都能被人看見,謂之「亮摺子」,或俗稱「三滴水」,並佩戴上自己最好的金銀手飾。土家「女兒會」這天,姑娘們把背簍裡的山貨擺在街道兩旁,自己則穩穩噹噹地坐在倒置的背簍上,等待意中人來買東西。土家小夥子則在肩上斜挎一隻背簍,形如漫不經心的遊子,在姑娘面前搭訕,雙方話語融洽,情投意合時,就會到街外的叢林中去趕「女兒會」,通過女問男答的對歌形式,互通心曲,以定終身。我見姑娘聽得津津有味,特別是送我冰糖雪梨水的小吳更是聽得入了神,就邀請她們去旁邊的咖啡廳坐坐,逛累了休息一下。我點了奶可可,她們都要的是咖啡 。
土家族新娘盛裝 土家洞藏秘制臘肉 土家族姑娘 土家青年男女對歌《六口茶》 土家族婦女各式服裝小周望著我,俏皮地問道,王老師明年7月土家「女兒會」還要來,莫非是想找一個土家族妹妹做女朋友?我一聽一時回不過神來,吳、鄭、王諸美女哄然大笑,小周卻一本正經地對我說,王老師,不如我來幫你練習練習,明年來參加土家「女兒會」好用,不是嗎?剛才在女兒城給你照相時講過剛學會恩施土家族民歌《六口茶》,恰好我也會,咱倆對歌吧。姑娘們一起鬨,那位漂亮的土家女老闆也似笑非笑地望著我,她紅唇輕啟,吐氣如蘭:大叔,按照我們土家人的規矩,姑娘請男人對歌,那是不能拒絕的!我一看整個咖啡廳只有我們幾個人,便起身應道,小周,我們小聲點對歌,女老闆和同學們,你們站在右邊聽我唱哈!她們一時沒反應過來,只有小吳笑著對我說,王老師你真幽默!快唱快唱,不要東拉西扯的。
女兒城花海 女兒城內「巴人水車」 作者輕敲土家鼓王 作者請小周同學吃土家菜 「女兒會」土家青年男女成功牽手(網絡翻拍,不很清楚)我清清嗓子,小聲對周妹妹唱道:「喝你一口茶,問你一句話,你的那個爹媽噻,在家不在家?」小周嬌聲回唱:「喝茶就喝茶,哪來這多話?我的那個爹媽噻,今年八十八」。小鄭盯著小周說,作為閨蜜,我怎麼不知道你居然還有這一手唱功? 小周卻盯著我說,王老師又該你了。「喝你二口茶,問你二句話,你的那個哥嫂噻,在家不在家?」「喝茶就喝茶,哪來這多話,我的那個哥嫂噻,已經分了家。」我接著又問:「喝你三口茶,問你三句話,你的那個姐姐噻,在家不在家?」小周卻甩手做嬌羞狀:「喝茶就喝茶,那來這多話,我的那個姐姐噻,已經出了嫁。」旁聽的眾女越發起勁,小鄭說王老師又該你問了,我一愣,忘記唱到「幾口茶」了,土家女老闆提示我說,該唱四口茶了。我忙謝過她,繼續唱道:「喝你四口茶,問你四句話,你的那個妹妹噻,在家不在家?」「喝茶就喝茶,哪來這多話?我的那個妹妹噻,已經上學啦。」「喝你五口茶,問你五句話,你的那個……」我忘了該問那個誰誰誰了,又是那位土家美女老闆來解圍:「問她的弟弟啊」,我又接下去唱道:「你的那個弟弟噻,在家不在家?」「喝茶就喝茶,哪來這多話?我的那個弟弟噻,還是個奶娃娃。」小周剛唱完,四周突然響起了一陣掌聲,雖然我和小周在輕聲對歌,卻也吸引了街上的遊人進咖啡廳,此時已座無虛席,我一看這陣仗就不敢唱了,小周卻不依不饒,非要俺王老師唱完不可,圍觀的人們也都在起鬨。沒辦法,得把這最後的六口茶「喝」完:「喝你六口茶,問你六句話,眼前這個妹子噻,今年有多大?」小周做出一個舞蹈動作,載歌載舞唱道:「喝茶就喝茶,哪裡這多話?眼前這個妹子噻,今年一十八。」此時掌聲雷動,人們意猶未盡,「拜堂成親囉」,「剛進洞房啦」!「喝喜酒,喝喜酒」……只有那位土家族美女老闆感嘆道:「想不到你們漢族人也是這樣能歌善舞哦」,我趕緊買單走人,她們幾個也跟著出來「不想變成被人圍觀的大熊貓」重慶小姑娘們要了我的名片,互相留了微信。她們繼續逛女兒街,我則與她們依依惜別~女兒城,真是值得留戀啊,多麼美好的一天。
————————————————————
王華簡介
王華,成都人,成都市作協會員。從小就愛好廣泛,興趣飄忽:小時候喜歡畫畫、練字,對無線電收發報感興趣,後又迷上航空航海模型,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不定性。從成都七中下鄉到冕寧瀘沽當知青,回城工作後又對UFO大感興趣,上世紀七十年代「混入」中國UFO研究會。對圍棋情有獨鍾,曾代表成都隊參加省運會獲團體銀牌及個人銅牌,退休後又代表成都隊獲全國勁松杯團體銅牌,其間又「混入」收藏界、集郵界、橋牌界,玩得不亦樂乎。上世紀90年代到報社工作後,先後在新民晚報、成都日報、成都商報、成都晚報以及天府早報、蜀報、四川青年報、商務早報等發表了一兩百篇文章並加入成都市作家協會。參與走近老成都、圖說老成都、圖說成都百年體育、圖說成都六十年、金牛掌故等圖書的釆寫工作,從此成為文學界資深玩家,號稱寧夏街耍家,西城角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