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貓 如何單槍匹馬 毀掉一個鳥類保護區?

2021-02-08 和訊網

澳大利亞有種海鳥,長得漂亮,名叫「仙女鷗」。按照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它和大熊貓一樣屬於「易危」級別。

「仙女鷗」一般不在靠近人類的地方築巢。可最近幾年,在澳大利亞曼杜拉市附近,人們欣喜地發現了「仙女鷗」的蹤跡。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曼杜拉的愛鳥人士專門為「仙女鷗」開闢出一塊保護區。

漸漸地,「仙女鷗」開始在那裡下蛋、育雛。直到去年年底,這些珍稀鳥類突然被「開膛破肚」。市民和學者輪番蹲守,發現兇手竟是一隻白色流浪貓。幾周時間裡,無論人類如何驅趕,這隻喵星人都會重返「作案現場」。意識到棲息地不再安全的「仙女鷗」群消失了,保護區以失敗告終。

近日,澳大利亞莫道克大學的生物學家克萊爾·格倫威爾在《動物》雜誌上發表論文,記錄了一個鳥類保護區計劃覆滅的全過程。

想盡辦法討好的「仙女鷗」回來了

格倫威爾撰寫論文的初衷,是為了記錄「仙女鷗」在保護區內的生活。

澳大利亞境內的「仙女鷗」通常在海岸線、潟湖附近築巢。人類對海岸線的開發,導致其棲息地喪失,加上狐狸、野貓等動物的捕食,「仙女鷗」的數量在過去幾十年裡大幅下降。2011年,「仙女鷗」被澳大利亞政府列為易受侵害的物種。

從2016年開始,熱心市民發現,陸續有「仙女鷗」在曼杜拉市一處碼頭築巢。這處建設於2001年的碼頭附近,餌料豐富,有很多沙丁魚,可能是「仙女鷗」群的老家之一。

對於「仙女鷗」重現,曼杜拉市政府倍感驕傲。2017年,市政府在碼頭劃分出一塊區域,專供「仙女鷗」築巢棲息。愛鳥人士在保護區周圍圍上了1.2米高的圍欄,蓋上了隔音遮光的紗布,又給保護區的地面撒上一些貝殼——這些都是「仙女鷗」喜愛的裝修風格。

2018年9月,曼杜拉市政府網站上發出一條消息:「仙女鷗」回來了。文章提醒曼杜拉市民:如果在保護區附近遛狗,確保牽好狗繩;任何出現在保護區的寵物貓都必須關在籠子裡。

格倫威爾從10月3日開始記錄。她和同事拿著望遠鏡在遠處眺望,生怕驚擾到鳥兒。到11月中旬,保護區內的鳥巢數量達到巔峰——總共築巢111處。

不過,這些「仙女鷗」不知道,一隻貓已經悄悄地盯上了它們。

那傢伙是白色的

第一聲慘叫在2018年11月18日晚上傳來。

當晚7時到8時,附近居民趕跑了一隻白貓。監控的電池出了點問題,正好沒有拍到作案瞬間。工作人員在保護區周圍設下貓陷阱。

接下來的幾個星期,格倫威爾和同事不斷地看到支離破碎的雛鳥屍體。而一些雛鳥連屍體都沒有留下。

讓格倫威爾印象最深的,是一隻8天大的雛鳥。「我是一天天看著它長大的,」格倫威爾說,「它的父母在尋找它,這對父母不肯離開巢穴,它們在等它們的幼鳥回家。」

與此同時,又傳來了保護區附近的居民目擊證詞——大家都看見一隻貓在保護區周圍徘徊,那傢伙是白色的。又過了幾天,監控攝像頭也拍到了這隻白貓。一名附近的住戶甚至從陽臺上拍到了照片,這隻白貓出現在保護區裡,嘴裡嚼著什麼。

聽說了這些驚悚細節,5名熱心市民和格倫威爾決定輪流蹲守,一定要趕跑這隻貓咪。

12月1日晚7時,這隻白貓出現了,被眾人趕走;到了半夜,它又來了,又被眾人趕走;當晚第三次看到這隻白貓時,格倫威爾眼看著它正準備朝獵物發起攻擊。眾人追趕著這隻白貓跑了幾百米。它最終消失在路邊的灌木叢。

所有雛鳥都死了

格倫威爾等人持續守夜,曼杜拉市政府僱來保安,看守「仙女鷗」保護區。大家好幾天都沒有看到這隻白貓,以為危險過去了。然而,這隻白貓的存在,已經給鳥群帶來了陰影。

僅數周時間,它直接或間接造成6隻成鳥和40隻雛鳥死亡。

當「仙女鷗」絕望地認為保護區不再安全,它們就放棄了這個築巢地,被一同放棄的還有那些嗷嗷待哺的雛鳥。成鳥不再照顧雛鳥,也不再結隊驅趕可能殺死雛鳥的猛禽(烏鴉就可能吃掉雛鳥)。這個築巢地徹底崩潰。到了12月中旬,111個鳥巢全部被遺棄,所有成鳥都放棄離開,而所有雛鳥全部死亡。

辛苦了好幾年,結果因為一隻貓,努力全部白費。格倫威爾等人很生氣、很痛心。曼杜拉市為此頒布一道「限貓令」:每戶居民都不得養貓超過2隻,自然保護區附近不得出現任何寵物貓,違者可被處以200澳元的罰款。

2018年12月12日,給曼杜拉「仙女鷗」保護區帶來災難的這隻白貓終於被抓住了。曼杜拉市政府對它執行安樂死。它沒有被植入識別晶片,也沒有項圈,是一隻流浪貓。不過,它曾被絕育,證明它和人類有過接觸。

一些動物保護組織近年來提倡對流浪貓實行「捕捉-絕育-放回」(TNR)的策略。他們認為,這是減少流浪貓數量一種相對人道的方式。不過,在愛鳥人士看來,「TNR」不僅燒錢,還沒什麼用。絕育後的流浪貓,仍然會殺死野生動物。

至少在曼杜拉,無論對貓、對人、對鳥,這都不是一個幸福快樂的結局。

它帶回來的15隻死鳥

成了人類對滅絕物種的全部知識來源

對貓感到頭疼的,不只是曼杜拉市政府。在澳大利亞,貓可能是最可怕的入侵物種之一。自2015年開始,澳大利亞政府就下了「殺貓令」,計劃到2020年,殺掉全國200萬隻流浪貓。為此,他們設下貓陷阱、鼓勵射殺、空投有毒香腸。利用貓愛舔毛的特性,有人還發明了一種帶毒噴霧——紅外線探頭發現流浪貓靠近,就會自動噴出毒霧。流浪貓舔毛時,也舔走了有毒物質,最後被毒死。

今年7月,科學家基於貓的數量以及貓糞便和胃裡的動物殘骸,估算出了貓對澳大利亞野生動物的影響。每一天,澳大利亞的貓殺死大約:130萬隻鳥類;180萬隻爬行動物;310萬隻哺乳動物。

在全球範圍內,貓至少與63種鳥類、哺乳類、爬行類動物滅絕有關,另外威脅到420多種動物生存。

紐西蘭史蒂芬島異鷯是另一個著名案例。1892年,人們在史蒂芬島上建造了一座燈塔。燈塔看守大衛·萊爾是個博物學、鳥類愛好者,搬進燈塔居住時,帶上了一隻懷孕的寵物貓「提波斯」。

登島後不久,「提波斯」經常會從野外帶回來一些戰利品。其中,萊爾發現了一種從來沒見過的鳥類。按照他的描述,這種鳥是夜行動物,像老鼠一樣在巖石周圍奔跑,不會飛,但跑得很快,人類無法靠近。不過,它們逃跑的速度不夠快,還是被「提波斯」逮到了。

不久,懷孕的「提波斯」又生下了一窩小貓。史蒂芬島異鷯的滅頂之災到來了。到1894年,再也沒有人看到過活的史蒂芬島異鷯。萊爾從「提波斯」帶回的死鳥屍體中,挑選了相對完整的15隻做成標本,寄給鳥類學家。

這15個標本,成了人類對史蒂芬島異鷯全部的知識來源。

記者金弘彬綜合報導

仙女鷗fairytern

曼杜拉市Mandurah

徹夜蹲守overnightstakeout

雛鳥chick

流浪貓feralcat

絕育neutered

(責任編輯:李顯傑 )

相關焦點

  • 若爾蓋來了一隻荒漠貓,系家貓最相近的親族
    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記者12月29日從四川若爾蓋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近日,保護區管理局在協同中科院生物研究所開展冬季監測鳥類工作時,在保護區內發現並拍攝到一隻貓科動物,經專家鑑定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荒漠貓。
  • 南嶽發現珍稀太陽鳥,列入保護區鳥類名錄(多圖)
    近日,南嶽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在開展動物日常監測和巡護工作的時候發現了珍稀的叉尾太陽鳥,本次發現為南嶽區新紀錄,為保護區鳥類名錄上增添新的一員。叉尾太陽鳥非常漂亮,鳥羽顏色豐富,鳴聲婉轉動聽。
  • 花三天時間做了一個哆啦A夢,結果被3秒毀掉,網友:一屋不容二貓
    而這次他是花重金購買了一個哆啦A夢的積木,然後辛辛苦苦花了三天時間終於把積木組裝完成,是一個漂亮的哆啦A夢。不過三天的努力竟然被一隻貓給毀了,而且這傢伙只用了3秒。不少網友看後都調侃,心在滴血啊!我們先來看看這只可愛的哆啦A夢積木,上圖左邊是成品,右邊是盒子。可以看出這隻哆啦A夢是相當可愛,不過也可以看出要拼接這樣一隻哆啦A夢要花點時間。
  • 黃河口首次發現珍稀鳥類白鵜鶘
    新華社濟南11月11日電(記者吳書光)記者從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近日發現了一隻特別的鵜鶘,經鳥類專家確認,這種鵜鶘是白鵜鶘。這是黃河三角洲保護區首次發現白鵜鶘。據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工會主席呂卷章介紹,工作人員在進行鳥類監測時發現了這隻鵜鶘,其通體粉白色,黑色的眼睛在粉黃色臉斑上極為醒目,嘴有鉛藍色,嘴尖呈紅色,胸前有一簇黃色披針形羽毛,這些特徵與常見的卷羽鵜鶘非常不同。經鳥類研究專家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張正旺、全國鳥類環志中心副研究員江紅星確認,其為白鵜鶘。
  • 鳥類新記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深圳保護區
    近日,鳥類調查人員在福田紅樹林保護區內統計鳥類時,突然發現成群的鷸鴴被驚起,原來是有兩隻大鳥在追逐。後面一隻是蒼鷺,前面是一隻黑色的長嘴大鳥,它就是福田紅樹林保護區內的新記錄鳥類——黑鸛。截至目前,在福田紅樹林保護區內共記錄鳥類20目59科256種。
  • 中國最珍貴鷺鳥現身深圳紅樹林保護區
    中國最珍貴鷺鳥現身深圳紅樹林保護區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5月14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秦綺蔚 田穗興)黃色嘴喙,綠色長腿,全身白羽,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飛翔,或在紅樹林和水草間嬉戲覓食,一舉一動都美成「精靈」。它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易危」級,全球數量約有3000隻,中國約有1000隻。
  • 貓患:已致33種動物絕跡,在美每年捕食37億鳥類,207億哺乳動物
    曾經就有一隻狐狸獵殺了幾十隻企鵝,但是一隻都沒有吃,貓有時候也會有這種行為。殺戮對於貓來說嗎,有時候更像是一種遊戲。其中瑞典的生物學家們經過研究發現,對於寵物貓,相比較貓糧來說,它們則更喜歡自己捕獵的小動物。如果讓貓逮住機會,周圍的兔子,蛇,老鼠,鳥類,蜥蜴等動物都在貓的食譜之上。
  • 我們應該如何對待戶外貓?一個貓、鳥、人都受益的建議
    那麼多人對貓如此隨便,一個原因就是他們覺得貓在野外能夠保護自己—把它們丟在停車場或公園裡,相比扔進當地的動物收容站,它們的生存機會更多。還有一種設想是:由於現有的貓數量過剩,一隻貓不管是因為個性問題,還是主人的生活狀況,只要造成一點不便,就很容易被另一隻貓取代。也許有些人認為貓相對來說是可以犧牲的。
  • 冠斑犀鳥現身木城 刷新保山龍陵鳥類品種新紀錄
    近日,雲南保山市龍陵小黑山保護區和木城鄉在該保護區周邊區的木城鄉澡塘山開展野生動植物調查時,首次拍到了犀鳥科斑犀鳥屬鳥類,經過西南林學院動物學專家鑑定,確定為冠斑犀鳥。冠斑犀鳥的發現填補了龍陵縣犀鳥的空白,刷新了全縣鳥種新紀錄。
  • 我30歲完美的生日禮物:跨越23英裡,營救一隻天鵝
    這也使得牙買加灣野生動物保護區成為美國最重要的城市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動物們都愛這塊地方,尤其是那些帶翅膀的傢伙…」從11月開始,成群的候鳥會前往這片「鳥類天堂」。在遷徙期間,這裡的鳥類可達325種。
  • 恐龍是如何演化成鳥類的?
    古生物學家Paul Barrett教授解釋了我們對恐龍進化的新認識如何改變了科學家的思維方式。 充滿當今世界天空的鳥類是活的恐龍,讓人聯想到遙遠而陌生的過去。幾十年來的重大發現和研究使研究人員確信,現代鳥類物種與獸腳類恐龍之間存在直接聯繫。曾經有人認為恐龍是按比例放大的蜥蜴,但現在它們被認為是完全不同的物種。
  • 養貓手冊:如何挑選一隻品相好的金吉拉貓.
    它是貓中的貴族,愛乾淨,喜歡跟主人撒嬌,聲音甜美,從而廣受愛貓人士的喜愛。有一些對金吉拉了解不足的人,常常會問,什麼樣的金吉拉品相才算好呢?其實,看一隻金吉拉貓品相好不好,根據以下六點進行挑選,就八九不離十了。一、如何挑選一隻品相好的金吉拉1. 看臉品質好的金吉拉,從側面看,它的臉應該是平的。
  • 那些國寶級的鳥類原來就在你身邊 而你卻不認識
    其實,溫州灣溼地是「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必經之地,被國際鳥盟列為鳥類的重要自然棲息地——重點鳥區(編號CN396),因此溫州的鳥類資源十分豐富。  每年,溫州灣溼地都吸引著大量的鳥類攝影愛好者來此蹲守。這裡地處甌江入海口,灣內有靈崑島,灣外有洞頭、霓嶼等島嶼形成天然避風屏障。
  • 鳥類是如何交配的?
    從一個生物的出生到它的死亡,生存和繁衍的本能欲望充斥著它的一生,生存本能是一個生物想要讓自身個體活下去的欲望,所以它就需要從外界獲取每天所必須的能量消耗。比如尋找食物、捕食、躲避天敵、遷徙和冬眠。
  • 如何正確的撿到一隻貓.
    nmd不給我送吃的跑去抓貓,太過分了,渣男。等等,他在抓什麼貓?行吧,聽天由命,起碼我一會就能得到一隻橘貓了不是嗎,雖然不是很喜歡貓,但是毛茸茸的還算可以接受。算了,先把盆給這傻b送去。當我到樓下的那一刻,我才知道他為什麼會抓了那麼久的貓.
  • 養貓小知識 如何擁有一隻胖乎乎的發腮貓咪呢?
    養貓小知識 如何擁有一隻胖乎乎的發腮貓咪呢?時間:2020-07-17 14:4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養貓小知識 | 如何擁有一隻胖乎乎的發腮貓咪呢?在講貓怎麼發腮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確一個知識點,發腮只是公貓發育的一個生理特徵,發腮時間一般開始於58個月的時候,就如同男生長喉結一般,是開始成熟的一種象徵的。有鏟屎官肯定會疑問,只有公貓能發腮,那母   原標題:養貓小知識 | 如何擁有一隻胖乎乎的發腮貓咪呢?
  • 讀《流浪貓戰爭》有感:百億殺手竟能把鳥類殺成負數?
    另外,所謂一隻貓滅絕一種鳥,絕非事件全貌。史蒂文斯島上的鷦鷯,這種小型、無法飛行的鳥類,早在貓到達前,已經處於巨大的滅亡危機中。William Stolzenburg,《鼠島:天堂中的捕獵者&野生動物大營救》( 引用1)一書的作者寫道:「紐西蘭主島上遍布著鷦鷯的化石」。
  • 上海崇明東灘保護區推進與崇明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合作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2月8日訊 12月2日,上海市崇明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與崇明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在保護區三樓會議室召開座談會,就未來合作開展自然教育活動事宜進行溝通交流。保護區馬強副主任,崇明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主任、特級校長顧錦匡及科技部教師龔峰共同參加了此次座談會。
  • 剽悍一隻貓:如何成為人脈王?
    如何才能成為人脈王? 根據我的長期觀察,真正的人脈王,往往有以下四個特點: 一、實力不俗,且他能讓別人意識到,他對別人是很有價值的。 請注意,實力不俗,很重要。
  • 水多了 地綠了 風小了 艾比湖自然保護區成鳥類重要棲息地
    目前,艾比湖的鳥類種類已經從保護區建立初期的111種增加到267種,觀測 鳥類總量超過200萬隻。其中,珍稀瀕危鳥類91種,國家重點保護鳥類54種,艾比湖已經成為新疆鳥類重要的棲息地和候鳥中轉站。北京林業大學鳥類生態學博士、博爾塔拉蒙古 自治州精河國有林管理局局長克德爾汗·巴亞肯說,他從事生物多樣性監測工作已經12年了。「近年來,阿拉山口颳大風的天氣越來越少,沙塵天氣也隨之減少。」23年前來到鄰近艾比湖的阿拉山口紮根的河南周口人張勝利說。2008年,新疆艾比湖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成立後,貫徹「節水、保湖、育林、固沙」方針,大力實施艾比湖生態保護和恢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