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垃圾分類投放集中點納入老舊小區改造

2020-12-25 金臺資訊

本月起,《合肥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實施。而相關細則何時出爐,也備受關注。好消息是,目前已經基本確定了實施細則。在設施建設、設備配置、源頭減量、收運處理等方面,有了更具操作性的規定。

【設施建設】

分類投放集中點納入老舊小區改造

按照要求,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在待開發建設的地塊出讓時,應將生活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設施的建設納入規劃條件,作為小區公益性服務設施由開發建設單位按照標準配套建設。

對於未交付產權小區的生活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設施的配套建設工作,此次也有明確要求。比如,開發建設單位應嚴格按照標準配套建設垃圾集中投放點等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原規劃方案中未體現配建要求的,開發建設單位應當及時向城管部門提交方案,並嚴格按照批准的配建方案設置。

對於老舊小區來說,在改造時應將生活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設施的建設作為改造內容,納入建設成本。既有小區已有的生活垃圾設施不符合生活垃圾分類要求的,應當予以改造,由各區政府組織實施,費用納入區級財政支出;對列入2020年、2021年建設計劃的投放點,市財政按一定比例對區級予以獎補。

【設備配置】

小區道路及樓道口的垃圾桶逐步取消

根據居住、服務半徑、垃圾日產量等,綜合考量高層、多層、別墅等不同情況,合理設置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設施,不應密集或過疏,通常設置在樓與樓之間,既要考慮風向,又要位置合理,便於投放、利於收運,原則上每300至500戶設置一處。

小區生活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應按照四分類標準,根據實際垃圾量情況設置分類投放口,依據垃圾量配備足量的垃圾桶,滿足居民分類投放需要,有條件的可設置消毒除臭系統,配備管理間,配置存儲區域等。

按照要求,鄉鎮、街道辦,應當至少配置3名督導員負責督導工作;每個社區(網格)至少要配備一名生活垃圾分類專管員;小區按照每300-500戶配置指導員和志願者各2名。值得一提的是,小區生活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建成後,小區道路及樓道口設置的垃圾桶應逐步取消,實行集中投放。

【源頭減量】

不得無償或變相無償提供塑料購物袋

細則強調,各類商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應當嚴格執行國家、省和本市對限制產品過度包裝的標準和要求,減少包裝材料的過度使用和包裝性廢物的產生。

市場監管、 郵政部門應當對快遞行業過度包裝進行限制,鼓勵寄件人使用可降解、可循環使用的環保包裝;鼓勵採用以舊換新、網購送貨回收包裝物、押金返還等方式回收再生資源。

同時,餐飲、娛樂、賓館等服務性經營者,應當採取環保提示、價格優惠等措施,引導消費者減少或者不使用一次性消費品,不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用品。

此外,按照細則要求,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也不得無償或者變相無償向消費者提供塑料購物袋;合肥市將鼓勵商品零售場所提供符合質量標準和環保要求的塑料購物袋替代品。

【收運處理】

餐飲服務、單位供餐的餐廚垃圾公交化直運

在運輸方面,今後,要按照市區分級負責和垃圾分類轉運的要求,全市餐飲服務、單位供餐產生的餐廚垃圾由市級招標企業上門收集,實行公交化直運模式。家庭廚餘垃圾、其他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由區級負責前端分類收集運至轉運站中轉或直接運至終端處理廠處置;市級負責轉運站至終端處理廠的垃圾分類運輸工作。

各區負責改造升級現有垃圾中轉站或新建大型垃圾中轉站,以適應廚餘垃圾轉運需要。廚餘垃圾、其他垃圾要及時清運,根據產生量適當增加清運頻次,確保日產日清;中轉站及末端處理場所應根據分類收集轉運需求,同步調整開閉站時間。

在處置方面,合肥市將全力推進廚餘垃圾處理項目、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等設施建設。各縣區、開發區要落實屬地責任,結合實際,因地制宜, 探索裝修及大件垃圾回收利用模式,建設滿足轄區處理需求的裝修及大件垃圾處理廠,力爭到2022年底滿足轄區裝修及大件垃圾處理需要。(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方佳偉)

相關焦點

  • 江北25個小區撤桶並點 垃圾分類投放優秀率80%以上
    記者從江北區城管局獲悉,該區已有25個小區實施撤桶並點,垃圾分類投放優秀率提升到80%以上。  「撤桶並點後,小區只有兩個垃圾投放點,但通過精細化管理,一個月下來,垃圾分類投放優秀率提高到了95%以上。」昨天上午,文教街道翠東社區黨委書記汪夢霞說。
  • 大興黃村西裡「黨建物業聯合體」破解老舊小區垃圾分類「老大難」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居住密度大、人口多、基礎設施薄弱……曾幾何時,在老舊小區,垃圾分類工作面臨諸多「老大難」。如今,這些難題在黃村西裡社區「黨建物業聯合體」的作用下,迎刃而解。12月10日,記者從大興區了解到,在該區興豐街道黃村西裡社區,基層黨支部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居委會、產權單位、物業、居民代表等垃圾分類主體擰成了一股繩,難題不斷被破解,垃圾分類工作不斷「提速」、「精細化」。「做好關鍵小事,成就社區大事。」興豐街道黃村西裡社區,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是典型的老舊小區。
  • 「定點式+流動式」垃圾投放 大興黃村西裡老舊小區換新顏
    人民網北京12月10日電 居住密度大、人口多、基礎設施薄弱……曾幾何時,在老舊小區,垃圾分類工作面臨諸多「老大難」。而當今,這些問題在黃村西裡社區「黨建物業聯合體」的作用下,迎刃而解。記者探訪興豐街道黃村西裡社區發現,基層黨支部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居委會、產權單位、物業、居民代表等垃圾分類主體擰成了一股繩,難題不斷被破解,垃圾分類工作不斷「提速」、「精細化」。「做好關鍵小事,成就社區大事。」興豐街道黃村西裡社區,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是典型的老舊小區。
  • 江北25個小區撤桶並點 精準助力垃圾分類
    「撤桶並點後小區只有兩個垃圾投放點,但通過精細化管理,一個月下來,垃圾分類投放優秀率提高到了95%以上。」江北文教街道翠東社區黨委書記汪夢霞表示。6月25日,翠東社區柏樹花園小區撤除原有的11個垃圾桶點位,在小區重新設置2個集中投放點,開啟分類垃圾精準投放和精細化管理新模式。
  • 餘杭區星橋街道推進垃圾分類投放點改造提升 舊貌換新顏扮靚新環境
    餘杭區星橋街道推進垃圾分類投放點改造提升 舊貌換新顏扮靚新環境 發布時間:2020-10-15 15:10:07 今年5月份開始,星橋街道桂花星座小區對原有的垃圾分類投放點實施改造提升,舊貌換新顏,改造後的垃圾房成為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大大提升了小區環境的整潔度、舒適度、美觀度,居民們都很開心。
  • 廣州1.8萬個垃圾分類投放點升級改造率超90% 投放點更便民更智能更...
    今年以來,廣州在去年全面完成樓道撤桶、定時定點投放的基礎上,大力推進垃圾分類投放點升級改造工作,為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奠定了堅實基礎,營造了良好氛圍。根據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11月底,廣州全市1.8萬個垃圾分類投放點升級改造率超90%。
  • 復古設計、創意牆繪,這樣的垃圾投放點你喜歡嗎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燕隨著杭州市「城市環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專項行動進入長效,拱墅區第一批老舊小區改造也漸漸進入尾聲,相繼竣工驗收。拱宸橋街道小河路365號小區的垃圾分類設施改造在其中可謂別具一格,「書香氣」滿滿。攻堅整治前,小區垃圾桶露天擺放,時常有滿溢的垃圾發出陣陣惡臭,蚊蠅亂飛,滋生細菌,嚴重影響小區的整體美觀和居住環境。
  • 垃圾分類怎麼做?示範小區有「妙招」
    鹿城上陡門十二組團:  創建督導隊伍和機制,破除老舊小區垃圾分類困境  鹿城區上陡門十二組團是典型的老舊小區,卻在沒有物業管理的情況下,創成了垃圾分類省級示範小區。記者走訪發現,該小區在硬體上完成了「撤桶並點」,配套了智能垃圾分類投放設備。住戶用手機掃設備上的二維碼就可以開門投放垃圾。
  • 海口秀英區開展垃圾分類演練,試點小區這樣做→
    圖為儲運小區垃圾點位的投放導引。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29日訊(記者 王康景 文/圖)海口垃圾分類真的要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在海口丘海大道汽配城的小型改造轉運站和可回收物暫存點,一輛可回收垃圾轉運車停靠在屋內,旁邊是四個整齊的分類垃圾箱以及配套的相關作業設施,城區街道果皮箱和垃圾桶內產生的可回收物經由轉運車在這裡集中,運往後續可回收物處理設施進行集中處理。
  • 泉州首批生活垃圾分類推薦學習點出爐 9個社區(小區)上榜
    我市通過樹立垃圾分類示範社區(小區)優秀標杆,以點帶面,推動全市社區(小區)垃圾分類工作出經驗、走前列,進一步提升社區人居環境。為了實現垃圾分類精細化管理,去年3月份,豐澤社區在豐澤新村啟動垃圾分類「撤桶並點」工作,將小區內原來的80多個垃圾桶分布點整合撤併。目前,社區有社會企業設置的17個環保投放點,結合4個智能回收點,不僅便於管理,還節省人力。
  • 《南平市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印發!提出力爭3年完成改造
    改造目標  用3年時間(2020年至2022年),全面完成建成於2000年以前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涉及戶數80950戶、小區500個、樓棟5940棟、建築面積600萬平方米以上;「十四五」末期,力爭完成2005年前建成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 鄭州「群眾改造意願強烈」的老舊小區將優先納入改造計劃
    同時,根據該《方案》中的實施範圍,是將鄭州市市內五區2002年以前建成投入使用的住宅小區列入綜合改造範圍。對建成於2002年至2005年底的住宅小區,將根據國家和省安排部署隨時納入綜合改造範圍。已列入棚戶區改造、三年內徵收拆遷、「三供一業」改造移交計劃的老舊小區除外。
  • 深圳不鏽鋼五分類垃圾桶生活垃圾集中分類投放點設備收集容器外罩
    深圳垃圾桶城中村社區不鏽鋼五分類垃圾箱金屬外罩,深圳4.0版垃圾分類投放點分類垃圾收集點組合垃圾箱密封垃圾箱,深圳2020款集中分類投放點垃圾收集容器。欣方圳深圳垃圾桶定製廠家現場擺放及工廠批量生產圖:
  • 無錫新吳區:老舊小區微更新 提升居民幸福感
    原本日曬雨淋的電瓶車有了遮風擋雨的「住處」;雜亂無章的小區角落開出了鮮花;斑駁破舊的樓棟門頭煥然一新……在居民、社區和物業的共同努力下,新安花苑小區從設施舊、環境差、綠化少,曾經飽受詬病的老舊小區變身為環境優、道路新、車輛停放有序的美麗家園,居民們切實感受到了身邊環境的小變化帶來的幸福感
  • 杭州這幾個老舊小區,如今顏值超高,都怎麼「美顏」的?
    本文轉自【錢江晚報】;一提起老舊小區,很多人都有切身感受,這些小區普便存在環境髒亂、路窄車多、垃圾桶分散凌亂等老大難問題。自「美麗杭州」創建暨『迎亞運』城市環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長效管理以來,杭州上城區望江街道就緊抓老舊小區改造契機,圍繞「環境大提升」標準,重點對天福花園、濱江新苑等4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提升。 改造後的濱江新苑,煥然一新。
  • 老舊小區「微更新」 提升居民幸福感 新安街道合力打造美麗家園
    新安街道新安花苑第三社區的「老八幢」是典型的老舊小區,非機動車停車緊張、牆面破舊等問題突出。街道、社區了解到情況後,把「老八幢」微更新計劃迅速提上日程。經過幾個月的改造,「老八幢」華麗變身:原有的閒置空地,變成了小區非機動車停車充電位,並增設10多處機動車位;在老式住宅樓群中,一面面剛完成彩繪的「睦鄰牆」十分顯眼,讓老地方煥發新活力。
  • 垃圾分類有創意 垃圾桶蓋裝拉手,方便又衛生
    馬群街道供圖12月8日,記者從南京市棲霞區馬群街道獲悉,為進一步推進居民參與生活垃圾源頭分類,街道正陸續為轄區各居民小區垃圾桶站增設公交車同款「吊環拉手」,為居民們無接觸投放垃圾創造更加便利的條件。記者在馬群街道文康苑小區看到,這裡的垃圾集中投放點進行了升級改造,頂棚下方與每個垃圾桶對應位置安裝了兩個滑輪,用一條傳動繩將垃圾桶蓋和拉手連接起來,前來扔垃圾的居民們對社區這個貼心做法稱讚不已,「這樣的設計很人性化,不僅避免了垃圾桶直接遭受風吹雨打,腳踩和手拉都能夠打開垃圾桶蓋子,既方便又衛生!」居民王師傅說。
  • 垃圾分類有辦法!合肥全市規建5處餐廚和廚餘垃圾處理廠
    在前端推進分類集中投放點建設之時,合肥在中端、後端設施建設方面全面發力,堅持一分到底,嚴防前分後混,打造垃圾分類全鏈條管理。夏澤義介紹,垃圾分類實行分類收集、分類運輸,為適應垃圾乾濕分離新形勢新要求,計劃改造提升6座垃圾中轉站,另選址新建3座,並增設廚餘專位、改造卸料槽、配備廚餘垃圾罐體等。在垃圾分類後端分類處理方面,合肥將提升對廚餘垃圾的處理能力。
  • 南京垃圾分類將進入「強制時代」 達人教你自製垃圾桶 分享妙招!
    今年,南京將有序推進小區撤掉樓前垃圾桶、定時定點投放垃圾,預計下半年完成立法,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為了廣泛聽取居民的意見和建議,近日,南京城管部門深入各個街道、社區舉行"青山綠水——垃圾分類大家談"活動。今天(3月31日),記者跟隨城管部門走進了南京鎖金村街道,看看老舊小區是如何讓垃圾分類落地的。
  • 龍門浩街道:提速老舊小區改造 提升居民幸福感
    為紮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作,讓老舊院落早日換新顏,龍門浩街道黨政主要領導密集開展實地調研,召開居民院壩會、專題研討會,在廣泛徵求各方意見、建議的基礎上,明確了「黨建引領小區更新」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推動老舊小區有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