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臺海網
臺海網12月24日訊 據閩東日報微信報導 近日,南平市人民政府印發《南平市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通知,提出力爭用3年時間,對建成於2000年前,失養失修失管嚴重、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公共服務和社會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願強烈的住宅小區(不含住宅拆除新建)進行改造,加快推動城市更新。
基本原則
《方案》提出,按照「先民生後提升、先地下後地上、先功能後景觀」的原則,順應群眾期盼,重點解決嚴重影響居住安全和居住功能等群眾反映迫切的問題,堅持以居民為主體,調動居民全過程參與老舊小區改造提升的積極性。同時,鼓勵連線成片改造,統籌布局公共服務設施,推進城市更新。
改造範圍
重點改造2000年前(條件允許可放寬至2005年前,比例不超過15%)在城市或縣城國有土地上建成,失養失修失管嚴重、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公共服務和社會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願強烈的住宅小區(不含住宅拆除新建)。
改造內容
老舊小區改造內容分為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以適應居民不同生活需求為出發點,重點實施基礎類改造,突出補齊功能性設施短板,有條件的地方推進完善類改造和提升類改造。
基礎類改造主要是拆違拆臨、安防、環衛、消防、道路、排水、照明、綠化、水電氣、光纖、建築物修繕、管線規整等,突出解決基礎設施老化、環境髒亂差問題;
完善類改造主要是完善社區綜合服務用房和物業用房、建築節能改造、加裝電梯、停車場、充電樁、文化、體育健身、無障礙設施等,完善配套服務設施,提升小區環境品質;
提升類改造主要是完善社區綜合服務和養老、託育、醫療、家政、商業設施以及智慧社區等。
改造目標
用3年時間(2020年至2022年),全面完成建成於2000年以前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涉及戶數80950戶、小區500個、樓棟5940棟、建築面積600萬平方米以上;「十四五」末期,力爭完成2005年前建成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改造計劃
2020年計劃改造完成老舊小區26800戶、小區166個、樓棟1510棟、建築面積189萬平方米以上;
2021年計劃改造完成老舊小區32000戶、小區190個、樓棟2710棟、建築面積220萬平方米以上;
2022年計劃改造完成老舊小區22150戶、小區144個、樓棟1720棟、建築面積191萬平方米以上。
明確改造職責
按照「市級政府做好頂層設計、縣(市、區)政府落實主體責任」和「誰主管、誰負責,誰牽頭、誰協調」的原則,建立市、縣兩級工作體系。縣(市、區)政府可以根據項目招投標管理規定,確定有項目建設經驗的國有企業作為項目建設單位,負責具體實施。
計劃申報
各縣(市、區)政府組織對老舊小區全面調查摸底,建立老舊小區資料庫,堅持居民自願、自下而上的原則,合理確定改造項目和時序,制定老舊小區改造總體計劃和分年度計劃。
資金籌措與使用
通過居民合理出資、政府財政支持、管線單位出資、社會力量參與等渠道籌措改造資金,落實改造資金政府與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機制,同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南平老舊小區改造
有哪些項目內容?
來看詳情!
南平市老舊小區改造內容清單
類別
項目名稱
具體內容
備註
基礎類
改造
內容
(12項)
1.違章建築
依法妥善處理老舊小區內侵佔公共空間的違章建築(構築物)和侵佔綠地、道路等違法設施。
滿足居民
安全需要
和基本生
活需求的
改造
2.房屋公共部分修繕(涉及安全基本功能)
對房屋公共部分進行排查,對存在安全隱患和影響基本功能的進行修繕,樓頂屋面維修和防水。
3.供排水設施
維修改造小區內的供水管線,實施「一戶一表」。優先加裝智能水錶;維護改造不符合相關技術、衛生以及安全防範標準的老舊二次供水設施;實施小區雨汙分流,設置單獨汙水立管,衛生間、廚房、陽臺等汙水全部納入汙水管道集中收集;推進小區室外排水管網雨汙分流改造和雨汙混、錯接改造;疏浚和改造排水管網、檢查井、化糞池;更換破損密井蓋;對處低洼地帶或配有地下車庫的老舊小區增設排水防澇設施,提升小區防澇水平。
4.供電設施及管線設施
維修改造小區內的供電管線,實施「一戶一表」;整理歸併小區內弱電線纜,拆除無用纜線,具備條件的下地鋪設。
5.通信設施
對新增廣電、電信、移動、聯通等光纖線路實行統一設計、統一走骨,集中設置室外、樓道內光纖分配箱。
6.道路設施
整治翻修小區破損道路;清除各類佔道物品,合理設置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車位,保障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道通行功能,標識標線清晰。
7.供氣設施
具備條件的接入管道天然氣,改造和置換老舊的管道、閥門和調壓箱櫃等燃氣設施,有條件的用戶改造安裝遠傳智能氣表。
8.環衛設施
改造原有垃圾收集點,垃圾房和轉運站等設施,合理設置密封式垃圾桶(箱)或垃圾分類廂房,明確大件垃圾、建築垃圾臨時堆放點,逐步取締垃圾道、垃圾池、按標準配建垃圾收集點;改造提升小區原有老舊公共廁所。
9.照明設施
合理布置路燈管線,改造和增設公共照明設施,滿足小區夜間照明和安全用電標準。
10.圍牆大門
修繕存在安全隱患或老化的圍牆、大門,鼓勵採取「同牆騰退」或「拆除圍牆」的方式釋放內部公共空間,或打通道路微循環系統。
11.消防設施
清理樓棟間和樓道內亂堆雜物,清除消防通道上的障礙物,預留符合要求的消防通道,按標準對消防通道逐一划線、標名、立牌,實行標識化管理,完善消防配套設施,確保救護和消防通道暢通。
12. 與小區直接相關的城市、縣城 (城關鎮)基礎設施
與小區直接相關的城市、縣城(城關鎮)道路和公共運輸、通信、供電、供排水、供氣、停車庫(場)、汙水與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的改造升級。
完善類
改造
內容
(6項)
1.房屋公共部分修繕(不涉及安全和基本功能)
對房屋公共部分進行排查,對確需修繕但不存在安全隱患和不影響基本功能的進行修繕。
滿足居民
改善型生
活需求和
生活便利
性需要的
改造
2. 道路和停車設施
對具備條件的路面公共停車位、休閒廣場、人行道等進行海綿化改造,利用空坪原地規劃增設停車位,合理設置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車場地;推廣建設機械式立體車庫;配置充電樁,規範充電設施。
3.安防和便民設施
完善小區安防監控設施,在小區出人?及承要區域配置安防監控設備,並建立小區監控室等;修繕和配建郵政、快遞設施及公告宣傳欄;安裝健身器材,增設休閒座椅,完善適老設施,配建養老、託育等服務設施。
4. 電梯和適老、無障礙設施
在滿足消防、通行等安全條件下加裝電梯,老舊小區改造設計方案必須預留符合改造條件樓棟的電梯井位,電梯加裝程序嚴格按照《南平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實施辦法》執行;完善無障礙和適老設施,建設無障礙通道。
5.環境景觀整治
整治小區「髒、亂、差」,清理樓道各類小廣告;整治餐飲油煙等環境汙染問題。整修、打通小區內部道路,疏通步行網絡,連接城市慢行系統。按照節約型園林綠化要求實施園林綠化提質工程,建設小區遊園、林蔭路等可進入林蔭空間,對小區綠地實施海綿化改造。
6.建築節能改造
對有條件的,進行既有建築節能改造。
提升類
改造
內容
(4項)
1.立面整治
規範整治老舊小區立面。
豐富社會
服務供給
的改造
2.服務設施
增設小區黨建活動室、讀書閱覽室、便民服務站等,提標改造城市農貿市場,配套養老、託育、助餐、家政保潔、便民市場、便利店等配套服務設施。
3.智慧改造
推進移動通信5G網絡的覆蓋,建立小區管理和服務綜合信息平臺;增設小區可視化大門、智能門禁系統及道閘,安裝樓道智能門禁系統。推廣應用具有「一桿多用」功能的小區智慧燈杆。
4.特色風貌
挖掘小區歷史文化內涵和特色風貌,打造特色景觀、雕塑等,製作文化長廊和社區歷史、文化展示牆等。
(來源:閩北日報微信綜合南平市人民政府網張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