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有「歸來仍是少年」的達達,只有狀態不夠心路歷程來湊的後海大鯊魚,這不叫樂隊的夏天。
聽到更多不同的聲音,聽到更多正在發聲、最需要舞臺的年輕人,才叫樂隊的夏天。
白皮書在第三期貢獻了無愧於「黑馬」稱號的表現,為樂夏2的第一賽程填補上了年輕的夏天色彩。
「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這段歌詞已經成了《樂隊的夏天》最重要的記憶之一。刺蝟,一支以少年心氣立身的樂隊,在終將老去之前,終於有了一個被更多人看見的舞臺。但有一個問題是,新的年輕人、新的少年心氣在哪裡?
在白皮書身上,刺蝟歌詞的後半段,找到了最合適的應驗者。
特別是當——
坐在專業樂迷區位的刺蝟主唱-來自北航的-趙子健,
讚美著臺下的白皮書樂隊-來自北林的-劉家輝。
兩支差十餘年的校園樂隊,完成了一棒新老交接。
///
強調校園樂隊,並不是要做什麼學籍考究,要考究起來,得連帶說完張守望和付菡——被稱為「後北京新聲」的一代「新聲」。
現在沒有文化推手再去界定北京的新聲了,但北京高校的校園樂隊還在「地下」刻畫著青春聲音。
白皮書很厲害。像白皮書一樣厲害的樂隊有很多。
之前寫了期待白皮書後,從社交網絡翻了翻第一次看白皮書的現場。是在一個校園音樂節上,15年北交大的新青年音樂節。
領導留下的在場證明
那場音樂節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白皮書。是另一支樂隊,沉迷。
那一場演出,對白皮書而言很早期的演出,陣容是五位男同學,是起點。
但對沉迷樂隊而言,已經是告別演出。
白皮書說自己是「比賽型」選手,到處拿樂隊比賽的各種第一。
沉迷也是。13年迷笛校園樂隊大賽冠軍,並囊括最佳吉他、最佳主唱;14年草莓音樂節校園舞臺壓軸;上過遼寧衛視;央視拍過紀錄片《我愛迷笛》……
他們玩得非常正,從音樂到內容,從技術到形象,從作品到現場……如果晚幾年成軍,或者多玩幾年,到樂隊的夏天絕對也是黑馬。
但即使得到行業內最好的認可,也不敢坦然進入這個行業。
排除各種各樣的原因,最大的客觀因素,每個人都明白,「樂隊」這個就業崗位,沒有空間,沒有舞臺。
同樣在那一場演出,還有比沉迷稍晚成立的藥塢樂隊,也是一支比較成熟大有可為的樂隊。在他們的履歷上也寫著,曾獲「索尼原音校園樂團對抗賽」冠軍。他們的微博更新到了17年。
年輕樂隊什麼都沒有,不像很多老樂隊,有那麼多音樂節可以上。我們只能靠比賽。——白皮書樂隊的回答簡單又樸實。
比賽之外,白皮書17年錄過拼盤合輯,18年出專輯,20年參與School十周年合輯《操行十分》……就算你現在認識了白皮書,可能也沒見過其他年輕樂隊,包括在樂夏上沒留下多少鏡頭的號外樂團。
如今,白皮書《我不高興》在網易雲的評價,終於有望出現999+了
///
畢業是所有人繞不開的話題,畢業即解散,是很多校園樂隊難逃的宿命。校園樂隊對大部分人來說,就是個青春回憶,帶著所有夢想和不甘。
節目裡有個片段是,白皮書樂隊的劉家輝在節目間隙做畢業設計,讓人起疑:如果不是一次次在樂隊比賽裡拿第一,白皮書能堅持多久?
那種感覺就像是:我是個老鼠猥瑣/驕傲的活著。
這句《老鼠》裡的歌詞,當然沒有這麼簡單。
年輕人的血氣方剛、理想抱負、憤世嫉俗,都融合在最適合這篇文本的音樂形式裡,最後用一場不需要退路的表演呈現出來。
像樸樹的活著裡,說的可能更具體:
你看那些可憐的人 正縫縫補補唯唯諾諾
這麼活著又算什麼呢讓我搞不懂
我有那麼多的理想 我還有那麼大力量
我要改變世界 任憑我想像
像萬青的酒館裡,說的可能更抽象:
在這顆行星所有的酒館
青春 自由似乎理所應得
面向渙散的未來
只唱情歌 看不到坦克
這不是偶爾出現的黑馬,這是時刻在發生著的少年心氣。只不過我們沒有望遠鏡,他們沒有舞臺。
就像去年的九連真人,十八彎的九連山,在全中國也肯定不止這麼一座。
時常看到人感慨,現在沒有好音樂,或者演出市場青黃不接——勸大家先確認一下,是江山沒有新人出,還是新人沒有好舞臺。
///
曾經少年的老樂隊,至少在第一賽程,有好幾支沒有拿出曾經的少年心氣,多少帶著些患得患失。
比如狀態不佳的後海大鯊魚,節目甚至在用力找補,剪輯出付菡所有的不安戲份,詳述付菡的心路歷程。
帶著Hot 5預設心事重重的後海大鯊魚;飄然規則之外的野孩子、五條人;無所畏懼也沒什麼好失去的白皮書……共同呈現了新老樂隊在第一賽程的百態。
「時空飛逝,年華老去,我們也許無力前行」
在歲月靜好的南方,太空浪子或是舊城之王,明天依舊會在你身旁。
而《老鼠》這樣帶刺的作品,只能期望從新樂隊身上聽到了。
和那些沒有後續的校園樂隊相比,和那些曾經也少有舞臺的老樂隊相比,白皮書是「幸運」的。
年輕人玩樂隊的客觀條件是越來越好的,前浪沒趕上的好時節,希望後來人不要再錯過。
所以當達達「歸來仍是少年」拿下第一時,我更慶幸有「本是少年」的白皮書成為黑馬。
更希望看到的是,玩樂隊就像其他愛好一樣,不是不務正業;玩樂隊就像其他職業一樣,變得稀鬆平常。更希望那些好樂隊,能夠擁有配得上他們能力的生存環境。
因為他們值得。
————
附帶兩個冷知識:
1. 和白皮書一樣來自北林的校園樂隊,還有參加過樂夏第一季的南無和鹿先森。
鹿先森有一段故事之前也寫過,主要是回憶「高校搖滾夜」。
2. 沉迷樂隊奪冠的迷笛校園樂隊大賽,只辦過五屆,2011、12、13、14、17。樂夏第一季其實來過兩個年度冠軍:12年的猴子軍團、17年的葡萄不憤怒。還有17年的季軍薄荷綠。這些冠軍裡發展最好的是11年冠軍,秘密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