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一年四季皆有花可賞,即便在蕭瑟的秋季也有熱鬧的花事

2021-01-10 網易

  山為園之骨,水為園之脈,花為園之魂。花木自古就是園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園林中栽花、賞花是一件考驗學問的事。蘇州園林的發展變遷史上,明代是一個承前啟後的高峰,尤其在萬曆至崇禎的晚明七十年間,江南文人將風雅推向了極致,反映在園林藝術中,是詩、文、書、畫與園林情境的高度融合。就花木一項而言,在強調美觀的同時還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蘇州園林一年四季皆有花可賞,即便在蕭瑟的秋季也有熱鬧的花事。

  

  一

  明代中葉,吳門書派、吳門畫派的影響力一時無兩。晚明時期,蘇州眾多文人雅士依然延續著前輩風流。而隨著松江派的崛起,松江與吳門兩大藝術流派之間又產生了頻繁而密切的互動。在蘇州造園、品園的晚明文人範允臨及其好友文震亨就生活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之中。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範允臨行書條幅,條幅上寫的兩首詩是範允臨的好友,松江名士陳繼儒(1558—1639)所作。根據意境推斷,兩首詩寫的應是範允臨的私家園林天平山莊:

  四面群峰集草堂,尚餘竹木繞迴廊。莫言處士無功業,種得秋花滿地香。(《山居》)

  種梅已過三百樹,月下紛紛落香雪。英雄忍作負心人,料應難負梅花月。(《看梅》)

  秋天的天平山莊是菊花的主場,香氣襲人遍地金黃。天平山莊之後是一片梅園,名為「小孤山」,花開時節坐臥其間,令人神骨俱清。陳繼儒這兩首詩的主題都與花和園林有關,範允臨將之親筆手書,難掩心中喜愛之情。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件條幅的落款下鈐有「灌園叟」閒章。「灌園叟」是範允臨的自況,以此向世人說明自己愛花、懂花,讓人不由聯想到晚明小說家馮夢龍的《灌園叟晚逢仙女》中愛花成痴的主人公。範允臨寫過很多以花為題的詩,這些詩作在他的《輸寥館集》中多有收錄。文震亨則把品園賞園上升到理論高度,他所著的《長物志》對當時花卉的品種、栽培、品評有很多細緻闡述。

  

  二

  菊花以其色、形、香俱佳,是當之無愧的秋日花魁。從陳繼儒詩中,不難想像當時天平山莊秋菊之盛。範允臨自己也寫有《菊花》詩:「影和金滴水,香染玉潭風。不學陶彭澤,銜杯對短叢。」他認為菊花以色澤金黃、香氣馥鬱者為上品,賞菊時自然免不了要學陶淵明喝幾杯酒,吟幾首詩。明人栽菊、賞菊蔚然成風,據《長物志》中的描述,金秋花開時節,蘇州那些菊花發燒友會在庭院中羅列上百盆不同品種的名菊,品評其高下優劣。在文震亨看來,盆菊不必養很多,只要選幾種稀有的名品,種在古雅的盆盎中,養得枝葉肥壯,每盆開一兩枝花,足可置於案頭賞玩。除此而外,另有一種名菊花開繁密如滿枝錦繡,類似今日之「滿天星」,也屬上品。野菊花雖算不上名貴,但可以養在籬笆邊上,營造出採菊東籬的田園意境。

  桂花是秋日園林中的芳香擔當。範允臨《詠桂花》說:天將秋氣「蒸寒馥,月借金波滴小黃。記得當年曾折取,銀缸影裡賀新郎。」菊花代表重陽,桂花代表中秋,古人認為桂是月宮中的仙樹,因此也被稱為「天香」。「折桂」比喻在科舉考試中高中,因而桂花被賦予了吉祥寓意。《長物志》說,桂樹在園林中可以大量種植,花開時節可以坐臥樹下,感受香氣襲人之妙。

  木本花卉中,桂花以香勝,紫薇以色勝。紫薇從農曆四月開花持續至九月,亦可算在秋花之列。據《長物志》記載,薇花主要有四個品種,紫色之外,白色者曰「白薇」,紅色者曰「紅薇」,紫帶藍色者曰「翠薇」。紫薇花開成簇,最宜遠觀。如果用手輕撫其光滑的樹幹,它頂端的枝梢就會輕輕搖動起來,仿佛怕癢一般。範允臨的《詠紫薇》就寫到了這個特點:「薄膚輕癢不勝爪,嫩幹生宜近禁廬。若使仙郎來作伴,絲綸閣下幾行書。」

  

  三

  竹子四季常青,但每個季節都有不同變化。除了在園中栽竹成林,明代文人還喜歡以兩三竿瘦竹配以湖石和其他花卉,營造園藝小品。藏於臺北故宮的晚明吳門畫家周之冕代表作《秋葵竹石圖》表現的正是園林秋景小品。該畫作上有範允臨、陳繼儒、朱之蕃、董其昌、、文震孟、薛明益、杜大綬等人的題跋,幾乎涵蓋了當時吳門、松江所有頂級文化名流。範允臨題的詩是:雨過「竹色明,風恬鳥聲樂。睡起北窗涼,斜陽在高閣。」秋雨新涼,竹影搖曳發出一片秋聲,與鳥鳴相和,讓人頓生秋意。

  嚴澂

  啁啾

  除了湖石修竹,秋葵、牽牛、秋海棠、鵪鶉等秋日元素也在畫面上佔有一席之地。範允臨《詠秋葵》詩寫道:「秋陽影淡心還向,似妾投君懷裡時。莫訝嫩黃銷瘦色,道家裝束步虛詞。」一年生草本秋葵原產印度,它花色淡黃,神態清瘦高雅,且有向陽習性,被範允臨比作熱戀中的女子和一襲黃袍、瀟灑出塵的道人。秋葵花喜陽,耐乾旱,生命力頑強,因此是明代文人庭院中比較常見的花卉。牽牛以其花品稍俗並未被寫入《長物志》,範允臨卻專門為它賦詩一首,可見花無雅俗因人異。「柔條不負軛,垂影炤河梁。蔓引支機石,終期度七襄。」(《張侍中小齋題牽牛郎花》)通過眼前的牽牛花,聯想到神話故事中的牛郎織女。

  不同於春季開花的木本海棠,秋海棠是一種闊葉肉質草本,秋季開粉色花朵,十分可愛。範允臨喜歡將秋海棠沿竹籬笆栽種,正所謂:「嫣然一笑竹籬邊,酒暈紅生色更妍。翠袖紗凝碧霧,秋風庭院輕煙」(《秋海棠》)。《長物志》說,秋海棠性喜陰溼,最適合種在房屋背陰處的臺階邊,其花品在秋花中堪稱豔而不俗,文人雅士在庭院中多養些無妨。

  捲

  嫋

  四

  孔子說:「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松樹在士人心目中有著特殊象徵意義。秋季草木凋零,經霜彌茂的青松卻為園林平添了幾分山林意境。北宋景祐年間,範仲淹主政蘇州期間曾回到祖宅,見西齋前有老松兩株,故而將之命名為「歲寒堂」並賦詩:雙松儼可愛,高堂因以「名。雅知堂上居,宛得山中情。」如今在天平山範參議公祠主廳亦懸有歲寒堂匾額。在崇尚簡淡逸趣的晚明,松樹也是常見的庭園植物,按《長物志》所言,松樹適合種在假山土崗之上,可聽松風。而在諸多松樹品種之中,以天目松為最佳,但種植起來頗為不易。退而求其次,可以將松左右成對植於廳堂前,小齋前栽松則以一株為妙。松樹下可以用亂石堆砌成有不規則紋理的石臺,也可以置太湖石作為圍欄,都顯得非常雅致。

  栝子

  園中的松樹需要其他花卉來襯託,水仙、蘭蕙、萱草都是不錯的選擇。範允臨《蘭花》:「九畹國香,帝錫燕姞。人服媚之,夢徴而吉。」範允臨晚年得子,故而在詩裡引用了《左傳·宣公三年》中「燕蘭」的典故,借詠蘭表達女子受寵懷孕得子的寓意。在晚明時代的蘇州文人圈,秋日開花的建蘭頗受寵愛。以文震亨的品評,閩中出產的建蘭是蘭中上品,江西贛州的蘭花也不錯。蘭花亦是文人書齋不可或缺之物,但不宜放太多。作為案頭清供,栽蘭的花盆也有不少講究,選用龍泉窯、鈞窯、內府官窯花盆,或用供春所制宜興紫砂盆,才顯得雅致不俗。

  姞夢

  秋日的園林中除了秋花爭奇鬥豔,還有秋果可賞。石榴和枸杞自明代開始就是蘇州園林中常見的秋果。石榴原產中亞,西漢時通過絲綢之路傳入我國,漢、唐以來逐漸融入本土文化。石榴花開鮮豔勝火,入秋則枝頭碩果纍纍,給人以喜慶熱鬧之感。範允臨《詠石榴》寫道:「人道卿貌嬌如花,儂道花輸卿貌好。卿卿能作子累累,庭前羞殺宜男草。」石榴多籽,在民俗中有多子多孫的含義。宜男草是萱草的別稱,此草於春末夏初開花,也有宜子孫的寓意,與石榴恰好呼應。

  多子與長壽,人人皆希望得而兼之。中國古代有「杞菊延年」的說法,認為服食菊花和枸杞能使人健康長壽。範允臨寫過兩首以枸杞為題的詩。「味飽雨膏甘復脆,氣含風露咽猶香。」說的是春季食用枸杞嫩芽的舌尖快感;「卻憶荊溪古城上,翠條紅乳摘盈霜。」寫的是秋日採摘枸杞果的樂趣。枸杞在蘇州園林中雖非主角,在山石牆垣間卻也頗為常見,留園中有一株百年枸杞依岫雲峰生長,秋季紅果纍纍,峰石如綴滿珊瑚瓔珞,分外明豔。

  那些點綴了明代文人的後花園,被雅士們寫進詩、繪成圖的花木,如今在蘇州各大名園中依然常見,從中正可看出中華文化的一脈相承。《姑蘇晚報》2020年09月28日 B06版作者:俞正陽

  編輯:李俊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秋天有什麼花開 秋季也有花可賞
    秋天有什麼花開放?在秋天有哪些花盛開?在秋天開的花有桂花、牽牛花、菊花、金花茶、彼岸花、曇花、美女櫻、含羞草、木槿、薔薇花、蝴蝶蘭、月季、海棠花、木芙蓉等。本文將為大家介紹哪些花是在秋天開的,秋天有哪些好看的花。 1、桂花
  • 蘇州400年紫藤再花開,揭開蘇州賞紫藤花地圖!
    忠王府是參觀完蘇州博物館來到的一個地方,蘇州博物館的出口也是在這裡說到蘇州博物館蘇博裡面也有一個賞紫藤的地方貝聿銘稱蘇州博物館除了忠王府和蘇州博物館蘇州賞紫藤花還有很多好去處比如蘇州一中那棵最年長的南宋紫藤獅子林的紫藤花長廊百花洲的紫藤花架上方山還有蘇州最長的300米紫藤花廊.獅子林裡的紫藤長廊一直都是遊人如織的所在,很多市民遊客在這個季節去獅子林,就是為了捕捉紫藤長廊最美的一幕。
  • 上海園林景區,佔地三十餘畝,風景可媲美蘇州園林
    蘇州西抱太湖、境內河港交錯,依託水資源豐富的優勢再加上附近盛產太湖石,這為蘇州園林的建設奠定了非常好的一個基礎,再加上蘇州位於江南,古代是許多富商的居住地,因此在園林建設上下了獨特的功夫,通過千年來的傳承以及發展於是就形成了可賞、可遊、可居的蘇州古典園林,而蘇州也因為園林之美被被譽為
  • 江南園林、北方園林、嶺南園林三大園林風格淺析
    江南水鄉,以水景見長,水石相映,構成園林主景。太湖產奇石,玲瓏多姿,植立庭中,可供賞玩。宋徽宗營艮嶽,設花石綱專供搬運太湖石峰,散落遺物尚有存者,如上海豫園玉玲瓏、杭州植物園縐雲峰、蘇州瑞雲峰。又發展疊石為山,除太湖石外,並用黃石、宣石等。
  • 蘇州園林博物館館長薛志堅談拙政園夜遊項目拙政問雅
    薛館長說,雖然它們沒有戶口簿,但它們也是拙政園的主人,蘇州園林中如果沒有他們的存在,那麼園林的魅力也會遞減。小編疑惑原住民們是誰,薛館長認真道:這裡的昆蟲、小鳥、一花一葉等等都是原住民……為什麼要保護它們呢?
  • 廣州這個地鐵直達拍照聖地,半童話小鎮半蘇州園林,霍英東資助建
    蒲州花園正是由霍英東先生構思,並資助興建造的一個具有中西園林文化特色的」植物花園「。「蒲州花園」南靠大角山,北倚蒲洲山,免費對遊客開放,這裡最大特色是:一半是童話般的歐洲小鎮,一半是充滿了水鄉風情蘇州園林。
  • 解鎖蘇州園林各種花窗的代表的深刻含義
    蘇州園林的花窗可謂江南園林之窗典範,只要來蘇州園林走一回細加品賞,每一個園林就是一座花窗的微型博物館。一、空窗「空窗」又稱「月洞」,即在空白牆上做成滿月形狀。隨著時代的變遷,「月洞」也不拘泥於滿輪圓月這種形式了,也有「弦月」「梅花」「桂葉」「花瓶」 「雙菱」「六角」等形狀。如站在留園石林小院之南的「洞天一碧」小屋內,面東牆上有「六角」空窗將牆隅空地生長的修竹與秀石框入窗,極富雅意。著名園林學者同濟大學的教授陳從周先生還特地將此窗景刻意印在他所著的《蘇州園林》的封面上。一般空窗既有用水磨青磚作邊框的,也有用磚砌成一定形狀再用紙筋石灰抹塗。
  • 園林花箋丨唯有此物最蘇州
    我想,大抵是蘇州園林的模樣,  門外是紅塵鬧市,  門內是桃源仙境。  一扇花窗,  框起唐詩的皎皎明月。  一汀水榭,  流動宋詞的花光水影。  幾疊湖石,  堆就出江山如此多嬌。  九曲迴廊,  通向清幽的百花深處。
  • 石楠:四季都有「花」開
    ■董雪丹 文/圖石楠的四季裡,哪一個季節都有「花」開,不只花開時有花,它的葉和果,都會「開花」,這是石楠留給我的最深的印象。早上一出門,發現七一路邊綠化帶裡有很多還沒有被清理的石楠被剪掉的枝葉。應該是園林部門為了不影響行人車輛而修剪下來的低矮的樹枝,為有助萌發嫩葉而剪掉的不利於樹木長的側枝、枯枝。那些被修剪過的石楠,因為猛然失去枝葉庇護的枝幹,乍看去有些稜角分明的「骨感」,但那些誘人的紅果果卻有著隱藏不住的耀眼。想到它們要被丟棄,忍不住取上兩枝,拿到辦公室,用清水衝去路旁浸染的風塵,放在一個古舊的瓶子裡,擺在書桌上。
  • 蘇州「中國第一豪宅」遭吐槽?蘇州園林的美到底是什麼樣?
    蘇州園林則以小巧、自由、精緻、淡雅、寫意見長。由於蘇州園林更注意文化和藝術的和諧統一,因而發展到晚期的皇家園林,在意境、創作思想、建築技巧、人文內容上,也大量地汲取了私家花園的「寫意」手法。蘇州古典園林宅園合一,可賞,可遊,可居,這種建築形態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風光的城市中,人類依戀自然,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環境的一種創造。
  • 「園林花事」之獅子林晚櫻花開
    每天一分鐘,和我一起讀懂蘇州園林 櫻花鮮豔亮麗,枝葉繁茂旺盛,是園林早春重要的觀花樹種。據日本權威著作《櫻大鑑》記載,櫻花原產於中國喜馬拉雅山脈。秦漢時期,宮廷皇族就已種植櫻花,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
  • 泰達觀花指南|畫堂新果紅萬點,崖上栒子丹若霞
    近日明顯感覺氣溫驟降,園子裡僅有幾株懸鈴木尚披散著黃葉,不時隨寒風稀疏掉落,其餘的花木皆已早早抖落了枯葉只剩枝椏。可牆角的一排平枝栒子並未及早繳械投降,深褐色的片片小葉掩映著一串串紅果,凌亂密布的枝條肆意伸展,在此一隅便是主景。
  • 一種「繡球花」,秋季也盛開,年年都爆花,扦插就活
    秋天還開花的一種繡球,顏色鮮豔能變色,一個個大花球美麗動人繡球花,一般在溫度不會太低的地方,都可以種,也可以種在小花園裡面,也可以種在家中的陽臺上,下面這種繡球花,到了秋季也開花,花朵很美,讓人非常喜歡,像有一些繡球花顏色比較單一
  • 走進蘇州園林的前世今生與塵封千年的寶庫
    吳中大地,水潤物阜,文風鼎盛,藝匠天工,孕育了蘇州古典園林這株華夏文明的風雅之花。澎湃新聞獲悉,1月17日晚,《國家寶藏》第三季將繼續播出,這一期將走進蘇州。(獅子林)有頂走廊的鐘形花窗這個花壇厚重堅固,上面裝飾著二龍戲珠的圖案,裡面種著富貴之花牡丹。這個院落的湖石比較大。留園不遠處是西園,現在是寺廟園林,但最初(即明朝時)是一家貴族宅邸西邊的花園(顧名思義)。後來花園被捐給附近的寺廟,但寺廟和園林都在19世紀60年代遭到毀壞。雖然建築已經重建,但園林依然不完整,光禿乾涸的兩岸間有一個大湖,看起來平淡無奇。
  • 開到荼蘼花事了,這首詩並不悲觀呀
    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牆。「宋朝王琪《暮春遊小園》詩文漫讀:自從梅花凋落了,就像少女褪去了粉妝,春天又將新紅塗上了海棠枝頭。直到荼蘼花開遍了庭院,春姑娘這才累了,任由那些帶刺的藤蔓,爬上了初夏的牆頭。初衣解詩:這是作者在暮春的時候遊園林。此時荼蘼盛開,梅花和海棠都已經凋落,荼蘼花也非常的嬌弱,依舊一陣風來,它們的花瓣就隨風零落。
  • 盤點十種四季都開花的花
    愛花的人總是希望四季如春,繁花如夢。而楊萬裡詩句中「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其表述的就是一般的花花期都較為短暫,花開不過十日。但其實,在大自然裡,能夠一年四季都盛開的花也有許多,除了大家所熟知的月季之外,還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 蘇州老照片:蘇舜欽流連忘返的滄浪亭,荒涼蕭瑟的江楓橋
    蘇州報恩寺塔,俗稱北寺塔,始建南朝梁時,報恩寺塔整座寶塔氣宇軒昂,雄偉壯觀,黑白照片亦掩蓋不了其風採。這組照片主要展示的是清末民初蘇州各個寺廟建築,讓我們有機會看到這些寺廟百年前的樣貌。蘇州開元寺無梁殿,開元寺初名通玄寺,三國東吳赤烏年間孫權為乳母陳氏所建,後屢經廢興,無梁殿成寺內僅存的古建築。因為都是磨磚嵌縫縱橫拱券結構,不用木構梁柱檁椽,故習稱「無梁殿」。蘇州寒山寺遠景,近處的就是江楓橋,橋下流水已經乾涸,遠處寒山寺外牆斑駁,到處一片荒涼蕭瑟。寒山寺位於蘇州城西十裡的楓橋鎮,初名「妙利普明寺院」。相傳唐貞觀年間寒山子曾在此當主持,遂改名寒山寺。
  • 《何以笙》後《兩生花》 原來這麼多劇組都在拍蘇州
    咱們大蘇州強勢搶鏡啊!  後來小魚又查了一下,據說《兩生花》去年11月就在蘇州低調開機,但是劇組保密工作很細緻,媒體們都不給探班!  那麼就來看看這些導演是怎麼說的吧:  ●2012年導演吳衛東到蘇州取景就被徹底震住了:「我想要的一切時尚元素,蘇州都有。設計現代的美術館、熱鬧喧囂的酒吧街區,有山,有水,有高樓,遠近層次,進入鏡頭皆美景。」
  • 中國十大名花,包括花中四君子梅蘭菊,竹子不在其中
    觀賞部位主要是花朵,其花色澤豔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有兩個傳統名種——姚黃、魏紫。牡丹可在公園和風景區建立專類園;在古典園林和居民院落中築花臺種植;在園林綠地中自然式孤植、叢植或片植。也適於布置花境、花壇、花帶、盆栽觀賞,應用更是靈活,可通過催延花期,使其四季開花。根皮入藥,花瓣可釀酒。
  • 打工人離開蘇州前必做的5件事
    那麼,在離開蘇州的前一天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呢?01.15:00 到園子裡賞臘梅蘇州古典園林內,臘梅凌寒開放,給冬日增添了別樣的色彩。於是蘇州文人的私家庭院,無論大小,總少不了梅花的身影,慢行在初春稍有些蕭瑟的園林裡,驚然瞥見的一抹紅梅,總能讓人眼前一亮,心裡一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