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寫日記了,今天打開電腦,想寫些東西純粹是為了一位剛過世的老人。早上看BBC新聞,整檔節目都在紀念他的離世。他與我,非親非故,也並不相識,但聽到他的去世,我內心卻真實的感到難過。他是百歲老人,二戰的退伍老兵,在過去一年中被英國人民稱為「最感動英國」的英雄人物——湯姆.摩爾上尉(Captain sir Tom Moor)。當我昨晚最先在「英國長頸鹿」上看到老人去世的新聞時,我確實是震驚了一下,實在是太快了!我看到老人上周接受新冠檢測呈陽性消息,並且於周日住進了Bedford的醫院。周一BBC早間新聞還簡單地報導了摩爾上尉住院的狀況,兩位主持人語氣輕鬆,一再強調,雖然上尉住進了醫院,但目前狀況良好,沒有危險。知道作為一位100歲的老人家,感染新冠十分不幸且和危險性極大,但我沒想到,老人才住院第二天就過世了。
今天的英國,我能看到的媒體都在整篇整篇地報導這位老人傳奇的一生和他在2020年抗疫期間為英國做的傑出貢獻。唐寧街降半旗默哀,倫敦眼亮出三色米字旗為其致敬,英國女王和首相都第一時間發表了唁電 ,似乎今天的全英國人民,從官方到民間都在為這樣一位國寶級老人的離世而哀嘆。他確實有著非同一般人的履歷,出生於1920年,曾是一位有前途的土木工程師,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應徵入伍,並先後被派往緬甸、印度和印尼作戰,在戰爭中幾次化險為夷,由於其傑出的軍事才能被升為上尉,戰爭結束後擔任一家裝甲戰車學校的教官,後又成為一家建築公司的經理……。當然這一切在去年老人99歲生日前,也都是一個普通人的人生故事,即便有過二戰的戰功,老人也只是一個退役老兵,而戰爭畢竟過去這麼久了,被遺忘的歲月和被忽略的那代人。同本地人一樣,我對老人的關注從去年三月疫情爆發,老人決定用行走的方式為NHS募捐開始。
這本來似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舉動。去年3月,英國第一次進入封城,4月30日是摩爾上尉的99歲生日,由於老人剛動完一次髖骨手術,為了表達手術期間幫助他、照顧他的醫生、護士,老人決定用每天在花園走一圈的方式,為NHS募捐。他最初的希望是在99歲生日那天自己能夠走完100圈,募捐1000英鎊。然而,沒想到,這一微小的一個舉動,這一份感恩和善意被媒體發掘後,產生了巨大的反響。今天Youtube上重新連結了當初BBC第一次採訪摩爾上尉的視頻,我重新打開又仔細回看了一遍。屏幕裡,老人家親切和藹,99歲高齡卻依然紅光滿面,聲音洪亮,他筆挺的西服上掛著幾枚亮閃閃的服役勳章,還繫著紅色領帶,典型的紳士的氣派。主持人問到,為何他要這樣做(用走路募捐)?老人先是侃侃而談了一番對當初自己手術期間那些護士醫生的感謝,又講到疫情期間,所有NHS都是第一線的英雄,他們值得這樣的募捐,又講到運動可以幫助他在封城期間不至於沒事情做。主持人接過話題問他每天的日常作息,老人家無比幽默的說了一堆自己女兒、女婿和孫女們早上起不來,他要花很長時間等他們起床,但事實上,因為他做過髖骨手術,他自己也要花很長時間起床。在主持人提及他年輕時豐富的經歷,又問他,作為一個退役上尉,經歷過二戰的種種磨難,他有哪些話來鼓舞現在的年輕人。老人家先是睿智地回了主持人,自己退役後每天都在聽他們的新聞,然後擲地有聲的說:Tomorrow is a good day!……Remember you never walk alone!老人還說:When you walk through a storm hold your head up high!
這個採訪視頻,我是第二次看了,去年三月份那會兒看的時候只覺得如此高齡的老人,思路清晰,談吐幽默睿智,說話時神採奕奕,讓人覺得很可愛可親。然而視頻中,還附帶了幾段老人在花園行走的視頻,卻無比感人。視頻中,老人依然一身西裝,系領帶、佩勳章,齊齊整整,但是他雙手扶著助步器,顫顫巍巍的向前邁著一小步、一小步,他的背影無比佝僂,甚至可以透過他走動時晃蕩的褲腿管,看到這個當年的二戰英雄如今怎樣的瘦弱。但不知為什麼,每次看到這個視頻,我心裡都會升起一股巨大的力量,你看老人的那一小步,雖然邁得那麼小,那麼艱難,可是他彎著腰,低著頭,只專注著眼前這一步,眼神堅定,腳步堅實,走完這一步,再向前邁下一步,再下一步。這立馬引起了我的共鳴,他讓我想起小學時的讀過的一篇課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故事大概講述的是一個小男孩因為小夥伴的慫恿爬上了一座高山,但在半山腰嚇得既不敢前進也不敢後退,終於在爸爸的一句一句「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鼓勵下,戰勝了自己的故事。當時這篇課文給我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它讓我在那個懵懂的年齡接觸到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無論遇到多大的挑戰,不要害怕,只要努力走好眼前的每一步就好,有時候戰勝困難的決心,不需要看向很遠的那個目的地,而只需要心無旁騖專注於當下的每一次的努力。引申到人生其他,它也讓我明白,再多的誇誇其談和不著邊際,都不如每一次微小的實際行動更加有利。
這個老人後面及其精彩的故事也再次證實了我童年時候明白的道理。在那個採訪後,老人的善舉和決心引起了英國乃至全世界的關注,他收到了比自己預想的多得多的募捐和榮譽。最終,他一共收到來自全球150萬人的捐款,一共高達3300萬英鎊,並且在他生日那天,他收到了14萬張生日賀卡,英國皇家空軍架著二戰時期的戰機繞他房子三圈以示敬意,他被授予名譽上校軍銜,在溫莎城堡被女王親自授予騎士稱號。面對潮水般湧來的讚譽,老人十分真誠而謙卑的說:「人們說我做的事情很了不起,事實上,你們為我做的更加了不起。」這一年來,老人這段普通而精彩的經歷一直鼓舞著英國人也激勵著我。他用自己的那份樂觀、堅定和善良給疫情最初期的英國帶來了一抹最溫暖的光,讓無數處於失望、絕望的英國人看到了希望,他告訴每一個年輕人每一份微小的努力都有可能變得閃閃發光。然而,這樣一位被英國人敬為燈塔一樣的人物,英國的民族英雄還是被可怕的新冠帶走了。
摩爾上尉的女兒這樣懷念到:「The last year of our father’s life was nothing short of remarkable.He was rejuvenated and experienced things he』d only ever dreamed of.(我們的父親人生中的最後一年絕對稱得上卓越,他重煥活力,並經歷了他一直夢想的事情。)」時勢造英雄,我在想如果不是因為這場疫情,老人的這一年一定不會過的如此精彩,然而歸根溯源,如果不是因為老人的閱歷、經歷和他的魅力,這一切的效果似乎又不足以讓他成為民族英雄,歸根到底,依然是人性本身的堅韌樂觀智慧和善良支撐起了這樣一個鼓舞人心的傳奇。英國媒體說,老兵不死,只是凋零。而我想說,無論何時,希望老人曾經帶給我們的那種精神永不凋零!
看到年輕時候的摩爾老人,絕對的帥哥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