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反腐力度如此強硬,這究竟是什麼歷史原因?

2020-12-28 思維歷史v

明代開國之君朱元璋在大規模的農民戰爭中取得政權之後,開始進行大刀闊 斧的改革,建立了一系列的治國策略,懲治貪汙就是其中最重要之一,它的形成 並非偶然,具有深刻的歷史背景,同時也有朱元璋個人的烙印。

明初面臨的社會現狀

1、經濟凋敝

明初經過戰爭洗禮建立起的政權,面臨山河破碎,面目瘡痍,民生凋敝,餓 殍遍野,政府稅源枯竭,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由於「連年戰爭,加上飢餓疾疫, 十室九虛」北方的大多數地方被元軍「亂兵殺掠,城郭空虛,土地荒殘,累年 租稅不入」。當時的冀魯豫一帶「道路皆堵塞,人煙斷絕」,「積骸成丘,居 民鮮少。」長江以南的許多地方也受戰亂的破壞,「土曠人稀」,「田多荒蕪, 租稅無所從出。」

從洪武元年至八年各地又不斷發生水旱荒飢諸災,南方從江浙 到淮水流域,北達山東,西至河南的廣大地區,水潦成災;西部的陝西和河南部 分地區,一直到北方的山西、河北、旱災嚴重;其他如湖光、濟南、蘇州、延安、 北平等地,由於歉收而形成大饑荒。在此種形勢下,社會秩序很難安定,朱元 璋憂危積心,從農民戰爭中發家了的朱元璋深知「步急則殞,弦急則絕,民急則 亂」的道理,為此必須採取休養生息政策,於是告誡臣民「天下初定,百姓財力 具困,如鳥初飛,木初植,勿拔其羽,勿撼其根。然惟廉者能約己而愛人,貪者 梭人以肥己爾等戒之」,且地主豪強對百姓仍是強取豪奪,雪上加霜,民不聊生。

見於此,能否恢復生產和發展,不僅關係到政府的財政收入,還關係剛剛建 立起來的大明王朝能否維持和鞏固。因此新生的政權面臨急需恢復和發展經濟、緩和階級矛盾,以鞏固政權的艱巨任務。要完成這一任務,官場貪弊是實行這一 政策的強大阻力,為此,朱元璋必須肅清貪官汙吏,懲治貪汙受賄也是勢在必行。

2、吏治腐敗

① 元末官場貪贓枉法的遺風盛行

蒙元實行的「以吏治國」所積澱下來的官場上腐敗遺風,不會隨著新王朝的 更替而自行消除,很多弊政隨著大批舊官僚一起進入明代的體制,深深的滲透到 明初的官場中,深受薰染。

元末的統治階級腐化墮落,奢靡不堪,政府採取賣官鬻爵聚斂財物,從而使 官場賄賂成風,從中央到地方官吏公開貪汙索賄。史載仕進者多賄賂權要、邀買名爵,「下至州縣簿書小吏,非財路亦莫得而進,及至臨事,輒蠹政鬻獄,大為 民害」。而靠金錢買來的官吏上臺後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巧立名目繁多「所屬 始參曰拜見錢,無事白要曰撒花錢,逢節日追節錢,生日曰生日錢,管事而索曰 常例錢,送人曰人情錢,勾追曰齎發錢,論訟曰公事錢。覓得錢多曰得手,出得州美曰好地方,補得近職曰好窠窟。」

就連肅政廉訪司官員本來是職掌「糾察百 官善惡」但他們同樣「所至州縣,各帶庫子檢鈔秤銀,殆同市道。」朱元璋作為 歷史進程的參與者與見證者,親眼目睹蒙元統治下的黑暗社會,官場腐敗,賄賂 公行的各種醜態,偌大的蒙元帝國之所以被農民起義擊潰而亡,主要是「有元之 末,主居深宮,臣操威福,官以賄成,罪以情免……死者枕籍於道,哀苦聲聞於 天」,於是人心叛離,天下兵起。

在朱元璋看來官吏的廉潔與否關係民心向背和 國之存亡,而民心的向背取決於官吏的廉貪,民數擾必困,民困則生亂,他非常 重視前車之轍做後車之鑑。他說:「元失其政,所在紛擾,生民塗炭。吾率眾至 此,為民除亂耳。……舊政有不便者,吾除之,吏毋貪暴殃吾民。」鑑於元朝滅 滅亡的教訓朱元璋明確表態要革除元朝弊政,認為「不禁貪暴,則民無以遂其生,」 「此弊不革,欲成善治,終不可得。」

② 新的統治集團內部貪風蔓延

明政權建立後,伴隨著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不管是一些長期跟隨朱元璋南徵北戰、開創江山的功臣宿將,還是從政央到地方的新貴,都開始貪贓枉法、 巧取豪奪、貪墨成習。

隨著地位的上升及其分封,一些功臣,開始滋生腐敗,居功自傲、驕奢淫逸、 貪汙受賄。如大將藍玉專恣爆橫,「多蓄莊奴假子數千人,出入乘勢漁利」。中 央不少官吏貪贓枉法:如中央戶部官員則以郭桓為首,他們互相竄通,借掌管全 國錢糧的便利條件,貪汙贓款折合糧食達數百萬石。

洪武十八年,該部侍郎韓鐸 等一次就賣放諸色工匠一千五百名,分得贓鈔一萬三千多貫。兵部官員利用勾 補逃軍諸事,肆意作弊受財。其部侍郎王志,一次就受贓二十二萬。刑部官員 執法犯法,索受贓私,審獄「增減情辭,故行出入」。

又如洪武十九年春,刑 部子部、總部司門二部,郎中員外郎,主事都吏等官吏胡寧、童伯俊等,恣肆受 財,縱囚代辦公務,書寫文案,被司獄王中告發,被刖其足。豈期未終半月,其 部官員外郎李遂、司務楊敬,將在禁死囚邵吉一屍停於獄內,通同醫人、獄典、 獄卒等作三屍相驗,以出有罪者張受甫等二人,受財四百八十貫。

司法部門, 也是徇私枉法,舞弊嚴重。捕囚、斷獄,不是完全依法辦事,而以原告或被告 是否行賄或受賄的多少為轉移,顛倒黑白,製造冤獄。如山西都司斷事官陳允中 夥同石州同知俞桓,「通同受財」,將有罪人脫放,反將告發人張士能等,各杖一 百充軍。地方上官吏憑藉掌握著一個地方或部門的實權,狡詐勒索、營私舞弊。

「常州府武進等縣官吏鄧尚文等,將民人夏稅,十分之九分上倉,一分入己。」 「浙西所在有司,凡徵收,害民之奸,甚於虎狼。且如折收秋糧,府州縣官發放 每米一石,官折鈔二貫,巧立名色,取要水腳錢一百文。車腳錢三百文,口食錢 一百文。庫子又要辦驗錢一百文,蒲簍錢一百文,竹簍錢一百文,沿江神佛錢一 百文。」地方官吏利用徵稅之際,乘時漁利,可謂是花樣繁多。

像這種貪贓枉法,營私舞弊,在《大誥》中記載很多,由此可見,當時官場 中的腐敗現象是非常的普通,無孔不入,使得剛剛緩和的階級矛盾又開始激化, 小股的農民起義不時發生,據《明太祖實錄》記載粗略統計,就洪武一朝各民族武裝起義達180餘次,時間長達十年之久,對明王朝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另外, 明初官僚機構中有許多元朝歸附的舊吏,元末的貪風也被他們帶入到官場中去 了,再加上一些新老地主拼命的兼併土地、追求財富,並隱瞞土地、丁口等辦法 逃漏賦役,把負擔轉嫁給農民,這顯然與朱元璋「休養生息」政策相悖的。

地方豪強橫行無忌、中飽私囊,「不少地主在做了糧長之後,在原來對農民剝削的基 礎之上,更加上皇權賦予的權利,如虎添翼,肆行額外剝削」。因此,洪武初 年的吏治較之元末並未有多大的改善,政奢官貪,會加劇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導 致統治機能的喪失,直接造成新政權的統治危機,非常重視總結歷經驗的朱元璋 聯想起元末吏治腐敗激起民變的教訓,為避免重蹈元朝的覆轍,必須懲治貪汙腐 敗。

朱元璋個人情節

性格是個體在生活實踐中形成的對現實的穩定態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習慣 化的行為方式的個性心理特徵。性格特徵的形成受到遺傳、環境和自我教育的影 響。一旦形成則對其他心理活動和行為產生巨大的制約作用。作為一個開國君主, 朱元璋的性格中有許多優秀特徵,如堅韌、勇敢、節儉、機智等等,但其負面特 徵也很多,如多疑,自卑等。朱元璋傳奇的經歷,從乞丐到皇帝,一次次社會角 色的轉變構建了他複雜的人生經歷,這些特殊的經歷也構成了他複雜多變的性格 心理特徵,這在他實施的很多政策中體現到了。

1、早年的悲慘經歷

開國皇帝朱元璋,生於貧賤,長於亂世。曾給地主放過牛、後來父母早亡, 無依無靠便投身皇覺寺當了和尚、要過飯。早年在民間的流浪,飽嘗了人間疾苦, 歷盡生活心酸的朱元璋,對元末的政治腐敗,貪官汙吏的奸惡,肆虐百姓,不僅 是目睹,而且深受其害,因此,從小耳濡目染官吏的腐敗與作威作福,所以幼小 的心靈就播下了對「貪官汙吏仇恨的種子」心理定勢。

他說:「昔在民間時,見 州縣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貪財好色,飲酒廢事,凡民間疾苫,視之漠然,心實怒 之。如今要嚴立法禁,但遇官吏貪汙蠹害吾民者,罪之不恕。」,當他君臨天下, 時常回憶告誡群臣:「奈何胡元以寬而失,朕收平中國,非猛不可。」這就堅定 了他嚴刑峻法懲治貪官汙吏的決心。正是朱元璋這種非同尋常的「貧民」經歷, 恨貪官情節就會外化為「嚴懲」的長矛,毫不留情的刺向那些蛀蝕國家社稷的貪 官汙吏的胸口。

2、朱元璋個人的價值取向

一方面,從乞丐到皇帝,一下子從被統治階級變成了天下人敬仰的統治階級 的總代表,這種身份的變化,使朱元璋肩負著以天為己任自居,「朕今為天下主, 期在明教化以行先聖之道」。布衣出身的朱元璋迫切急待恢復社會秩序,肩負 起進行撥亂反正和立法垂憲的雙重使命。作為開國皇帝,「陳大道以誥天下」,必 然要革除舊弊,整頓社會,鞏固新生政權,「欲丕變胡俗,復我中國先王之治」, 懲處奸貪,剷除一切威脅皇權的隱患,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

另一方面,為了維護朱家天下一統萬年的憂患意識,經過血與火的鬥爭而 打拼來的江山,唯恐其祚命不長,子孫不能保有,為防患於未然,朱元璋無論如 何也不會讓任何不利於朱家王朝的隱患存在。對於各級官吏,朱元璋害怕他們貪 贓枉法,會引起老百姓犯上作亂。因此,必須剪除禍亂之源,整肅官場貪風也是 順理成章,均是出於對皇權的憂慮和保護,使他時刻充滿著防範意識。

通過懲治 貪汙以鞏固朱家天下,《明通鑑》中記載:「蓋為子孫之遠慮。欲遣之以安強。」 綜上所述,朱元璋在明初特定的政治、經濟條件以及個人的經歷等諸多因素 影響下,一方面為了鞏固新生政權的,另一方面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遂 促成了懲治貪汙的主觀和客觀原因。

相關焦點

  • 明朝朱元璋的鐵腕反腐
    六十兩換算成今天的人民幣大約為三萬元,可見朱元璋治理貪汙的決心可謂曠古爍今。為了增加震懾貪官的力度,朱元璋設置了一個駭人聽聞的刑罰:剝皮楦草也稱剝皮實草,具體的操作方法就是將貪官汙吏的人皮剝下來,然後在皮內塞上稻草,做成稻草人,並掛於公座之旁,供眾人參觀。這個稻草人不是用來嚇唬鳥的,而是用來警告繼任官員,切勿貪贓枉法。而榮獲剝皮第一人的不是別人,正是朱元璋的女婿歐陽倫。
  • 二月河:反腐未到官不聊生程度 和王岐山僅兩面之緣
    新京報:康雍乾時期,是如何反腐的?  二月河:各朝各代都反腐,但側重不同。有的偏重嚴刑峻法,比如朱元璋,殺了一批又一批貪官,還設置了專門的剝皮手,官員貪汙60兩就要剝皮,但是還是沒有剎住腐敗,朱元璋自己都說,早上殺掉一批,晚上又來一批,如之奈何。
  • 朱元璋的反腐,聊聊《大誥》之三
    朱元璋的反腐,聊聊《大誥》之一朱元璋的反腐,聊聊《大誥》之二接上篇:這一篇主要聊聊朱元璋對意識形態的管控。朱元璋發跡於元末紅巾軍,紅巾軍的創始人韓山童起先靠傳播白蓮教收聚人心,傳播一些「彌勒降生,明王出世」之類的讖語。朱元璋的國號大明,和順應「天理人心」也不無關係。正因如此,朱元璋特別重視意識形態工作。
  • 朱元璋兒子朱檀究竟犯了什麼錯,為什麼朱元璋要用髡刑羞辱他
    原標題:朱元璋兒子朱檀究竟犯了什麼錯,為什麼朱元璋要用髡刑羞辱他朱檀是朱元璋的第十個兒子,其母為郭寧妃,是郭山甫的女兒
  • 朱元璋殺藍玉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真是謀反嗎?其實朱元璋另有目的
    關於藍玉案,最大的疑點在於,朱元璋殺藍玉的原因是什麼?明朝初期,是一個名將輩出的年代。追隨老朱一塊建國的猛將多如牛毛,像常遇春、徐達這些名將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平心而論,就藍玉的軍事能力來看,不論將他放在哪個王朝,絕對都能成為名留青史的將星。可惜的是,他偏偏活在了元末明初,且投入老朱的麾下。
  • 朱元璋為什麼血洗湖南瀏陽?而真相究竟是什麼?
    朱元璋為什麼血洗湖南瀏陽?而真相究竟是什麼? 話說湖南瀏陽,那裡有著很多關於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傳說和遺蹟,有傳其曾在金剛石霜寺當過和尚的,也有說其在大圍山斬斷龍脈的,還有人說金剛太子湖是以其太子駕臨而得名的(另一說為唐僖宗太子)。總之,眾說紛紜,不論真假,皆成典故,皆成名勝,且笑而品之。
  • 六「神」來襲 《神機妙算劉伯溫》為反腐代言
    反腐前輩劉伯溫是明朝的御史中丞,無論從歷史記載到神仙傳說,劉伯溫一直是中國老百姓們耳熟能詳的人物。更有傳說劉伯溫與首都定都北京頗有淵源,在燕王掃北時候,他令大將徐達一箭射出,這一箭剛好射在今天地安門橋北的後門橋。後門橋下有個石碑,上刻「北京城」三個字,石碑下就是當初落箭的地方。
  • 19:30《神機妙算劉伯溫》全國首播 明朝「反腐精英」何冰吹響反腐集結號
    當下隨著一批「老虎」紛紛落馬,反腐反貪成為老百姓最關心的事,中央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懲治腐敗的剛正紀律,讓民眾叫好聲一片。距今天647年前的大明朝,反腐反貪也是重中之重的國家要務。今晚(7月20日)19點30分,傳奇古裝喜劇《神機妙算劉伯溫》將在廣西衛視黃金檔全國首播。看明朝「反腐精英」何冰吹響反腐集結號,攜手王剛、于震,再創古裝傳奇判案喜劇的新紀元。電視劇《神機妙算劉伯溫》,由何冰、王剛、于震等人聯袂主演。
  • 歷史神探:劉伯溫神機妙算,為何卻鬥不過朱元璋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神機妙算的劉伯溫,為什麼就沒有鬥過一個放牛娃出身的皇帝——朱元璋呢?首先,回首真實歷史,劉伯溫並沒有民間故事傳說的那樣神奇,可以點豆成兵,呼風喚雨。甚至,就連「西湖望雲」的那個傳說,即:劉伯溫早在投朱元璋之前就發現了南京有所謂的「天子氣」,也純屬是無稽之談。事實上,在幫助朱元璋打天下的過程中,他的功勞也並不是很大。
  • 元朝並非亡於朱元璋之手,元朝滅亡的歷史真相是什麼?
    朱元璋的一支隊伍吞掉了龐大的元帝國。這聽起來似乎是個奇蹟,但它確是不爭的事實。這個奇蹟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 民歌《茉莉花》歌詞本義喻反腐
    民歌《茉莉花》歌詞本義喻反腐誕生於六百年前明清時代的《茉莉花》曲調
  • 朱元璋成功的三大原因
    從社會最底層到社會最高點,朱元璋如同一支一路上漲的績優股,沒有什麼懸念。其實,論狡猾機變,朱元璋在元末群雄中不過中等偏上水平。那些遊民出身的起義領袖,哪一個不是世事洞明,人情練達。比起首鼠兩端,兇殘厚黑,朱元璋並不見得勝他們多遠。論起戰略戰術,朱元璋雖然勝人一籌,但也做不到步步高明。
  • 朱元璋以殺止貪,貪腐現象卻屢禁不止,雍正帝對治貪:我只需一招
    宋朝的高薪養廉,明朝的酷刑苛法,這些辦法在實行之初都有一定效果,但隨著推行力度減弱和執行力下降,最終成效並不盡如人意。 在歷史上對待貪官汙吏手段最為狠辣的皇帝,莫過於明太祖朱元璋。由於朱元璋出身低微,所以他對貪官汙吏之禍有過切身體會,在得以執掌大權之後,朱元璋便下狠手整治貪腐。朱元璋整治貪腐可謂一視同仁,不論官員品階大小,只要貪汙60兩銀子以上便會被判處死刑。
  • 無產階級皇帝朱元璋嗜殺的真正原因
    直到後來,當我走進塵封的明史,走近朱元璋和他的子孫們時,才發現這並非沒有原因的空穴來風。翻讀厚達數百卷的《明史》,就像魯迅讀史讀出的是吃人二字一樣,我讀出的則是:殘忍。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貧寒,是徹底的無產階級,按張敞的說法是:「在參加紅巾軍以前,如果有誰說太平鄉的朱元璋能大富大貴,一定會被人們包括朱元璋自己當做一個天大的笑話。」
  • 朱元璋家人的名字真奇怪,難道這就是他能成功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本來他和紅巾軍的頭頭韓山童、劉福通差不多,沒有什麼依仗,不過是普通的平民罷了。但是突然能在一群差不多的人當中脫穎而出,成為號令天下的皇帝,那是非常了不起的。不過話說回來,朱元璋家人的名字可真是奇怪。不信?你看 。
  • 朱元璋鐵血反腐,女婿走私茶葉被賜死
    朱元璋查實後,不顧愛女安慶公主苦苦求情,毅然將其賜死。稅官不堪其辱,掙扎著從地上爬起來,回家趕寫了一道奏章,託人千裡迢迢地告到南京朱元璋那裡。  朱元璋收到奏章,違反禁令的不是別人,竟是自己的女婿歐陽倫。他派員經過調查核實後,證明奏章上說的全是事實,不免為此感到為難,依法懲辦吧!歐陽倫就得殺頭。他一死,自己的女兒咋辦?不依法懲辦吧,朝廷的法規成了一紙空文,以後還有誰來秉公執法,又怎麼能使全國百姓服氣呢?
  • 朱元璋親手抽死開國大將,明代反腐真猛!
    核心提示:這事被朱元璋知道後本文摘自:中國新聞網,作者:程學武,原題:《朱元璋反腐敗"手腕最狠" 死後貪汙嚴重》在歷史上,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反腐敗手腕最狠的一個皇帝。登上大寶的第二年,朱元璋龍椅還沒有坐熱,就對手下的大臣說了一番動感情的話,大致意思是:從前我當老百姓的時候,見到貪官汙吏對民間疾苦絲毫不理會,心裡恨透了他們,今後要立法嚴禁,遇到貪官汙吏危害百姓的,絕不姑息。朱元璋說到做到。他頒布了有史以來可謂最嚴厲的肅貪法令,規定但凡有官員貪汙60兩以上銀子者,立殺!這個政策一出臺,他的老部下,一個叫朱亮祖的便享受到了這一「待遇」。
  • 大明朝初期,湖南人口稀少,就能說朱元璋血洗湖南?
    按照正常的歷史發展軌跡來說朱元璋在剛剛建立明朝的時候就開始對湖南進行血洗是非常不符合常規的。因為當時的元朝已經把老百姓們給禍害的差不多了。朱元璋又是靠著老百姓起的家,打的旗號就是為天下的老百姓們謀一個好的出路,在這種情況下讓朱元璋下那麼大的決心去屠殺湖南的老百姓們這簡直就是讓人難以理解的事情。湖南的人口稀少究竟是什麼原因?
  • 張無忌武功高強,朱元璋是用什麼方法逼他退位的?其實原因很簡單
    而在如此多的武俠小說中,有一部作品也十分受觀眾喜愛,並且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這部小說被翻拍了10次,也就是說有10個不同的影視劇版本,足可以見這部說的影響程度和受喜愛程度了。這部小說就是大家熟悉的《倚天屠龍記》。
  • 歷史解密: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
    陳友諒一度實力強大,大有吞併天下之氣,然而為何稱帝四年後便被實力並不如自己的朱元璋消滅?穿過那些泛黃的歷史資料來看,陳友諒是怎樣的一個人?他的成敗到底是因為什麼?這些將成為本文描述的重點。究其原因,絕非出於陳友諒中流矢之偶然,是有其必然的主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