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詠麟演唱的《愛的根源》,真的是周啟生的作品嗎?有知道的嗎?

2021-01-07 誰道腰肢窈窕

1984年推出的《愛的根源》這張專輯,可以說是譚詠麟最經典的一張專輯,以它為標誌,香港樂壇進入了——譚張梅為代表的黃金時代。儘管這張專輯以改編歌為主,但在此之前,香港樂壇是以許冠傑,關正杰等為代表,以小市民文化,武俠文化為內容的音樂風格,隨著香港經濟的崛起,這種風格已經漸漸落後於時代,這是這張專輯給予香港樂壇最明確的信號。

「隕石旁的天際,是我的家園……」《愛的根源》至今被認為是譚校長的代表作之一。

在這本專輯裡,《愛在深秋》《捕風的漢子》都是耳熟能詳的曲目。其中《愛的根源》是原創曲目(曲:陳斐立,詞:林敏驄,編:雷頌德),也是譚詠麟的經典金曲。直到今天,筆者到KTV也是必點。這首歌旋律深沉,有一種萬籟俱寂、獨自冥想的意境。

2004年,香港唱作人周啟生在紅館舉行一場善學慈善演唱會,在介紹自己作品時,他更表示自己寫了5首歌給譚詠麟,當中有一首是《愛的根源》,不過當日的作曲人並不是寫其名字,但他又強調不是要揭露什麼,而是想找回遺失了20多年的「親生仔」。至於在慶功宴上被記者問及《愛的根源》作曲人是陳斐立,但現在他卻爆其實是他所寫,此事譚詠麟又是否知道?他稱當日也有好多人知道此事,他強調不想把此變成是非,也不是覺被屈,亦沒有後悔幫朋友,只想搞清事實而已。這一說頓時掀起軒然大波。那麼,《愛的根源》究竟是不是周啟生的作品?

筆者讀大學時,聽的就是這本帶子。

周啟生對於很多朋友可能比較陌生。上世紀90年代初期,他以一首《天長地久》被內地聽眾熟悉。筆者當時讀大一,一次在猜同班女生的「偶像」時,數出20多位香港藝人,還是沒有猜中,最後公布就是周啟生。當時周啟生除了二三本磁帶,他的歌多是自創自編自唱,粵語發音有些奇特,咬字音比較澀,給人香港某一隅的口音的感覺。曲子電子感很強,有些灰色,融入了西方元素,總體調子低沉,詞的質量不及達明一派。個人比較喜歡他的《天長地久》《離鄉別井》《淺草妖姬》《天使魔鬼混合體》。

周啟生與許冠傑。

周啟生屬於「幕後英雄」,在圈中地位很高,但樂迷知道他的人卻很少——他是香港樂壇教父顧嘉輝的入室弟子,16歲師從顧嘉輝在TVB寫歌、19歲擔任林子祥首張華語唱片監製、21歲成為亞洲電視首任音樂總監、25歲升格為許冠傑「相識廿載」紀念演唱會的音樂指揮……,他從小練習鋼琴和小提琴,被稱為「亞洲鋼琴之王」。周啟生有不少自創歌曲,但更多的時候是編曲人,陳百強、太極樂隊、李克勤等都演唱過他的諸多曲目。

經歷時間的滄桑,如今的周啟生已是56歲。

說實話,從筆者所聽到的周啟生的主要作品來看,《愛的根源》很難與哪一首風格搭邊。1984年,周啟生的音樂創作剛剛起步,也不難排除創作風格的轉換。周啟生在回憶當年的情景時是這麼說的:當時我在聽一首外文歌《T ouch M e In T he M orning》,有了《愛的根源》的創作靈感,然後有點技癢,在電話裡彈給某位朋友聽,不知是被對方錄下來了還是怎樣,就變成了他的作品,誰唱這首歌都要交版稅給他。我從來沒有正式採取任何法律行動,大家都心知肚明,那個人後來去了溫哥華,不敢回香港。一個說了謊的人是不會認罪的,只會說更大的謊來掩蓋。我不是計較那幾百萬元的版權收益,拿回一個公道就算了。另外,周啟生也說了,之前他們是朋友,不會因為一首歌而把朋友告上法庭,就當做是幫助朋友。自己創作的東西,只要得到別人認可就夠了,作為音樂家,音樂真的比金錢重要。也有記者問及譚詠麟,譚校長畢竟只是演繹之人,幕後情況不清楚,也只能囫圇吞棗一下,把責任推給寶麗金。

周啟生與李克勤、葉世榮是圈內好友。一直以來,他和Beyond關係密切,曾做客TVB訪談節目時說,每年做夢都會夢到黃家駒。

《愛的根源》的曲為陳斐立,百度了一下,陳斐立這個人像是消失了一樣,沒有絲毫蹤跡,也僅僅停留在這首歌。周啟生為人十分低調,除了跟李克勤、葉世榮等幾個老友交往,二三十年裡很少聽到他的消息。能夠在公開場合說出這些,是需要底氣和誠信的。再就是,周啟生對於音樂的態度一直很鮮明,他有一首歌叫《天使魔鬼混合體》,當年本來是寫給張國榮的,機緣巧合之下錯失良機。「當時我趕著錄製第二張大碟,歌已經寫好,但唱片公司有人讓我不要給哥哥唱,自己留著唱———我想跟現在的年輕人分享這個故事,如果是現在的我,會把事情處理得更好,先讓哥哥唱,然後自己再錄一個不同風格的版本,令這首歌更強、更多人喜歡。」從周啟生的能力與為人看,我寧願相信《愛的根源》是的他的作品。然而,時間已經過去了33年,正如周啟生自己所說,一切都已經不重要了。

相關焦點

  • 香江群音之電子狂人•周啟生
    矛盾嗎?不矛盾,要知道,撒旦也是由六翼天使墮落而來的,兩者其實是一回事。周啟生的姐姐周小君,曾灌錄唱片《微妙的三角》,可惜因唱片公司倒閉而不能出版(何嘉麗很喜歡此歌,進行了翻唱),其後專注和音,林憶蓮1991年首次個人演唱會「意亂情迷」便邀其助陣,此外還演唱了徐克《東方不敗》的插曲《斷弦》。周氏姐弟和林憶蓮的關係絕對不差,要不最近林小姐和恭碩良分手,周啟生也不會出頭痛罵恭某人「吃裡爬外,玩弄感情,必遭天譴」,搞得好像他和林、恭有什麼「微妙的三角」似的。
  • 20日復出首場開唱 周啟生:心中有愛才最重要!
    原標題:20日復出首場開唱 周啟生:心中有愛才最重要!日前,周啟生在廣州接受了廣州日報記者的獨家專訪,談到了當年退居幕後的原因,以及此番復出後的全新計劃。  廣州日報記者 範協洪  談演唱會 歌單超過50首歌  廣州日報:你寫過、唱過不少經典作品,那麼這次演唱會該怎麼取捨呢?  周啟生:你們知道,我為鍾鎮濤、譚詠麟、葉倩文他們寫過的歌實在太多了,於是就有很多串燒歌曲環節。
  • 周啟生解當年謎:對張國榮心懷愧疚、對陳百強念念不忘
    在訪問裡,周啟生用哥哥的唱腔哼起了「為何尚要不想分開/仍愛去想消失的愛」這幾句,連聲慨嘆:「《天使魔鬼混合體》就是屬於哥哥的歌啊!」在周啟生眼裡,張國榮是個很可愛的人,從小到大都很黏人,「哥哥當年有個綽號叫『逢人攬』,在片場見人就抱,喜歡跟大家臉貼臉,把全世界男女老幼都『電死』了!他的確是最靚仔的。」張國榮與周啟生之姐周小君識於微時,感情要好,二人曾在麗的電視臺的《星期三晚會》節目裡載歌載舞。
  • 周啟生曾痛斥陳奕迅多達五項「罪過」,而陳奕迅如此高情商回應
    57歲的周啟生作客某電臺,講述了自己的音樂生涯,比如他表示,譚詠麟爆紅的歌曲《愛的根源》,本來是他作曲,卻被朋友竊走。 作為歌手,周啟生有《離鄉背井》、《躲藏的眼睛》、《淺草妖姬》、《天長地久》等金曲,但小編知道他,還是因為他公開炮轟陳奕迅。
  • 周啟生拉闊演唱會3月20日唱響廣州 情人節開票
    一場以公益為主導,「以心喚心」用音樂溫暖夢想的拉闊演唱會將於3月20日晚廣州體育館2號館舉行,亞洲鍵琴之王周啟生將用音樂為公益活動插上愛的翅膀
  • 因為一首歌,音樂天才周啟生對張國榮心懷愧疚那段兄弟情
    1985年,時年24歲的周啟生推出了首張個人唱片,此後他僅僅發過4張唱片、一張精選,卻坐擁大堆H it歌,亦為譚詠麟、張國榮寫過歌,他曾放言「30歲起,我光是收版權費,都不用再幹活了」,只是,因為一首歌,他始終對哥哥心懷愧疚,何解?在廣州演唱會上,周啟生將獻唱一曲《天使魔鬼混合體》,這首歌當年本來是寫給張國榮的,機緣巧合之下錯失良機。
  • 譚詠麟專輯第六期 《霧之戀》
    專輯封面的譚詠麟一臉憂鬱,增添了幾分成熟和滄桑的味道;四白金唱片01.傲骨        ★★     譚詠麟第一次作曲的作品,歌詞節奏前慢後快。「似怕我要說再見 我怕終於一天 再也不不會再想你」 也許每個男人心中都有一個無法忘記的她   「無法記起 以往那刻你怎闖進我心裡 還是愛著你曾話愛著你 你永在我心」慢慢把整首歌曲推向了高潮  「每次我望真你 每次我望真你 你那眼光中也都帶淚 每次我望真你 每次我望真你 你那眼中都有我」從歌曲開頭一直在慢慢醞釀著的感情,整首歌曲的高潮在這段爆發無遺,永遠無法忘記這一段旋律,《霧之戀》真的是我聽過的所有的歌曲中最直擊我心扉的一首很有感情的歌
  • 不同凡響的周啟生
    這首歌的演唱者就是香港音樂全才周啟生。周啟生,1961年5月出生於中國香港,香港著名的歌手、編曲家。周啟生可以稱得上音樂天才。他四歲學吉他,六歲學鋼琴,所以他學吉他的時間比學鋼琴更長。也毫無疑問,他的鋼琴造詣卻更高。
  • 譚詠麟真的變得「油膩」了嗎?
    轉自微博samasaki0825: 7年前譚詠麟譚校長曾經給一些年輕人上了一個講座 ,說了一些自己的人生經驗 ,告誡他們要不怕吃虧 、要奮發努力 !7年後的今天,這些年輕人已經有了自己的公司,譚校長實地視察之後發微博表示非常欣慰並鼓勵他們繼續努力!這並不是譚詠麟僅有一次關心年輕人的事情, 他的很多歌曲裡都蘊含著人生哲理,鼓勵大家積極奮鬥。
  • 香港樂壇論資排輩,林子祥、許冠傑、譚詠麟誰才是樂壇最老的前輩
    林子祥1947年出生,許冠傑1948年出生,譚詠麟1950年出生。在這一點上許冠傑和譚詠麟,要叫林子祥為大哥。所以之前我們看到各種頒獎典禮,晚會經常聽到林子祥叫譚詠麟為阿倫,叫許冠傑為阿Sam。林子祥提拔過很多藝人(如劉德華),很多歌手都曾接受過他的指導(葉倩文,梅豔芳),是老師兼伯樂般的存在。
  • 70歲的譚詠麟,依然值得被愛
    活到七十歲,他依然值得被愛。。當年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譚詠麟獲得最受歡迎男歌星獎,並有《愛的根源》《幻影》《愛在深秋》三首歌曲入選十大勁歌金曲獎。到 1987 年,譚詠麟接連出品了《牆上的肖像》等四張專輯,原本就出眾的嗓音,日臻成熟。《愛情陷阱》《牆上的肖像》《知心當玩偶》《無邊的思憶》等作品,都書寫著浪漫至極的情歌史詩。那些年份,是譚詠麟的最高光時期,他拿下幾乎所有的流行音樂大獎,整個歌壇無人能敵。作為香港樂壇,乃至華語樂壇史上急流勇退第一人,譚詠麟是智者。
  • 許冠傑、譚詠麟合體開唱,演唱《光輝歲月》致敬黃家駒淚動全場
    這主角來頭可不小,來自香港樂壇的兩尊大神,一個是「歌神」許冠傑,一個是「校長」譚詠麟。兩個人年齡加起來140歲了,本以為要預備氧氣機伺候的,沒想到他們一點也不服老,硬是把整個體育場搞得熱火朝天。全場聽下來,歌迷大呼過癮,值回票價。許冠傑與譚詠麟在歌壇的地位,應該不用多說,對於70後、80後來說,那都是滿滿的回憶。
  • 周啟生:天長地久
    儘量以專輯最早發行時間為主 2012 12 18 上一站票尾 周柏豪:Imperfect 點擊擠進車廂 今天推送一首讀者留言的歌曲,來自顧嘉輝的弟子周啟生的作品
  • 譚詠麟10大經典歌曲
    譚詠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樂壇的王者,他有太多太多的金曲,下面來盤點一下他最重要的十大金曲第十首:霧之戀
  • 盤點譚詠麟50首經典歌曲(中)
    第二十二首《愛的根源》1984年《愛的根源》推出。這張專輯的。《愛的根源》《愛在深秋》《夏日寒風》《誰可改變》都可稱為譚詠麟的經典作品。陳斐立作曲的《愛的根源》在2000年的二十年二十首金曲評選中名列榜首,當年唱片銷量八白金。
  • 電影有周星馳,音樂有林敏聰,何況他還捧紅了譚詠麟
    ,喜歡觀看視頻的朋友,請進主頁查看:「林敏聰的詞讓譚詠麟在80年代大紅大紫,看他填詞最經典的五首歌曲」喜歡看圖文的朋友請往下看。)數百首作品多年來在各大流行音樂頒獎禮上獲獎無數,皆成為中文流行曲之經典,作品皆耳熟能詳,是香港樂壇歷史上的主要人物之一。
  • 周啟生 - 淺草妖姬
    周啟生,身為香港流行樂教父顧家輝入門弟子,卻與師傅古樸典雅的音樂風格背道而馳,肆意將迷幻電子發揮到極致。周啟生的音樂是十分電子化的,配器的唯美和瑰麗一點也不亞於達明一派,只是歌詞的水平卻達不到達明的高度。在他的歌裡聽不到一切積極向上的情緒,有的只是絕望,茫然和低落。很多時候,我總好象看到他兩眼呆呆間或嘴帶冷笑。如果單純論電子音樂造詣,周啟生的實力絕不亞於香港電子音樂大師劉以達、蔡德才等人。但即使是劉、蔡等大師,偶爾也不得不向世俗低頭,製作一些市場化的音樂。
  • 70 歲的譚詠麟,依然值得被愛
    原本就清澈無一絲雜音的歌聲,奠定《愛的根源》的成功基礎。 專輯一經推出,獲得了前無古人的 40 萬張銷量。 當年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譚詠麟獲得最受歡迎男歌星獎,並有《愛的根源》《幻影》《愛在深秋》三首歌曲入選十大勁歌金曲獎。
  • 今日國父孫中山生誕辰日 有心的譚詠麟到了故裡不禁讓人想起哥哥
    其實今天是孫中山國父的生日,譚詠麟也是太有心的去了故裡,如果我知道的話,我也去,說不準碰上了譚詠麟,然後還能認識一下偶像。哈哈!身份有 音樂人 演員 歌手 ,曾組過兩次樂隊,Loosers樂隊,溫拿樂隊。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在1978年開始單飛,1991年上春晚,得獎歷來就滿滿,在1994年獲得最高的榮耀獎,金針獎。譚詠麟曾在節目中表示拿獎拿到不想拿。
  • 銀河歲月40載:八十年代譚詠麟唱片封面回顧
    1984年發行的《霧之戀》可說是將譚詠麟推向一線歌手的專輯。專輯以本地創作為主,只有《愛的替身》和《霧之戀》是改篇日本歌曲。《傲骨》是譚詠麟作曲、而且是首支熱門作品。專輯內有多首熱門歌曲,包括《傲骨》、《愛的替身》、《霧之戀》、《幻影》、《愛是這樣甜》等。當中《幻影》是一個重新編曲的版本,歌曲以清唱形式起始。《霧之戀》銷量達到了六白金,多首大熱歌曲為香港樂壇展開了以譚詠麟為首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