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權來源丨淘漉音樂
每年 8 月 23 日前後,香港各路人物都會雲集一堂,慶賀一位歌壇泰鬥的生日。
由於來賓太多,又不願冷落朋友,壽星幾乎整個七八月份天天辦生日宴。
去年這個時間,曾志偉主動請纓當快遞員,萬裡迢迢從俄羅斯帶回百隻螃蟹作為賀禮,東西不算特別貴重,但一出手顯得極為用心,可見壽星在他心中分量。
宴席上,鍾鎮濤的馬裡奧蛋糕、戚美珍與伍詠薇左右擁吻,將氣氛推至高潮。
而今天,那個萬人追捧的主角,70 歲了。
前段時間,他在微博上公開了自己的近況,骨瘦如柴、略顯憔悴,與記憶中那個站在臺上勁歌熱舞的天王相差頗多。
歲月沒有饒過他。
但若把樂壇比作燦爛銀河,譚校長是那個時代遺留下來的傳奇,是閃耀至今的珍寶。
活到七十歲,他依然值得被愛。
01
提到譚詠麟,永遠的話題是 80 年代後期的「譚張爭霸」。
張國榮和譚詠麟
1977 年,張國榮出道時,根本與譚詠麟沒有交集,地位也不能並論,奇怪的是有人已經敏銳捕捉到一些東西。
一次採訪,《明報周刊》記者單刀直入:「有沒有人說你像溫拿的譚詠麟?」
張國榮摸摸耳尖:「他沒有我高,穿了高跟鞋只到我這兒。」
藝人檔案上,譚詠麟身高 174 釐米,張國榮則 175,相差不明顯。
張國榮本是開玩笑的態度,似乎在為以後的爭霸埋下伏筆。
譚詠麟在 1984 年找準了歌唱事業方向,將許冠傑、羅文創立的粵語歌進一步發揚光大,一舉到達高峰。
原本就清澈無一絲雜音的歌聲,奠定《愛的根源》的成功基礎。
專輯一經推出,獲得了前無古人的 40 萬張銷量。
當年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譚詠麟獲得最受歡迎男歌星獎,並有《愛的根源》《幻影》《愛在深秋》三首歌曲入選十大勁歌金曲獎。
到 1987 年,譚詠麟接連出品了《牆上的肖像》等四張專輯,原本就出眾的嗓音,日臻成熟。
《愛情陷阱》《牆上的肖像》《知心當玩偶》《無邊的思憶》等作品,都書寫著浪漫至極的情歌史詩。
那些年份,是譚詠麟的最高光時期,他拿下幾乎所有的流行音樂大獎,整個歌壇無人能敵。
此時,張國榮以「雅皮士」風格悄悄崛起,85 年首次紅館開唱便連開十場,一舉打破香港歌手首開演唱會場數記錄,從此《沉默是金》等經典屢次競爭到獎項。
黃霑說那是一場張國榮追逐譚詠麟的遊戲。
本應成一段佳話的雙子星,在八卦報刊炒作中,演變成一場「被爭霸」腥風血雨。
雙方歌迷被輿論煽動,視對方為眼中釘,歌手得獎時,本方歌迷螢光棒瘋狂揮舞,歡呼喧天,另外一方歌迷要麼死一般寂靜,要麼拼命吹哨喝倒彩。
88 年 2 月份,十大中文金曲頒獎,譚詠麟入選三首,再次壓制張國榮,小報搬弄是否,編造他的公司與電臺暗通款曲。
金曲第九首頒獎時,嘉賓周潤發為了活躍氣氛,開著玩笑說不會又是阿倫吧,不會是假的吧。
一句話,讓本就對造謠感到不忿的同事差點與現場製片火併,在劍拔弩張中,譚詠麟走上臺。
他說:今年我拿的獎,將是樂壇最後一次,在接下來的日子,我不再參加任何有音樂歌曲比賽的節目。
歌迷紛紛哭出聲,連張國榮的擁躉們都拼命呼喊不要。
歌迷的滿面淚水,促動譚詠麟緩緩舉起話筒,唱起了《無言感激》,一聲聲,一字字,一句句,感恩一直支持自己的他們:
信念藏於心內、感激千千百句。
人們只顧著震驚,似乎都忘記了宣言中那段:(獎項)對一些新人會更重要,我希望會有更多新人、更多新歌、更多新的東西。
一年後,張國榮跟隨宣布告別歌壇。
香港歌壇的競爭,隨兩位天皇的退出,湧現「四大天王」搶灘流行音樂,使得香港音樂文化進入全盛期。
就像一次輪迴,天王之間同樣因為歌迷相互攻擊而暗潮洶湧,譚詠麟總會及時出面,和張國榮一起約四個年輕人吃飯。
榮辱得失,孰是孰非,都付笑談。
作為香港樂壇,乃至華語樂壇史上急流勇退第一人,譚詠麟是智者。
俯瞰時代的格局,讓他能放棄小我得失,來成全樂壇大我。
後來,在哥哥追思會上,譚詠麟堅持與其「跨時空」合唱《風繼續吹》,向朋友和「對手」作最深情的告別。
02
「譚張爭霸」最高潮時,一些知名藝人也捲入戰團,其中就有「叻哥」陳百祥。
《鹿鼎記》裡好色怕死的多隆在現實裡卻是狠角色,多次雜誌上聲討張國榮。
哥哥心有戚戚,邀請「叻哥」來家做客。
他問:「你為何要這麼說?我跟你關係不錯啊。」
陳百祥答:「沒辦法,多好也沒用,你是我朋友,他是我更好的朋友。」
早在 60 年代,少年譚詠麟和陳百祥就在一塊玩音樂組樂隊,發小般感情著實深厚。
青春熱血,樂隊最擅長狂野風歐美歌,最愛比賽中搏殺。
他們取名「losers」,寓意失敗是成功之母,也表示只有放鬆才有唱歌好狀態。
香港青年音樂節,他們戰勝大熱門蓮花樂隊獲得冠軍,兩支樂隊主唱譚詠麟和許冠傑的兩把好嗓子鬥法,精彩紛呈、傳為佳話。
即使樂隊小有成就,之後也差點與寶麗多籤約,可那個年代做音樂出不了頭,陳百祥想做生意賺錢,譚詠麟被家人催促去新加坡讀大學,樂隊分道揚鑣。
遭遇父親在澳門開酒樓虧本的變故,譚詠麟學業中斷,做起郵遞和推銷,累得癱坐公交上打呼嚕,無趣客戶辦公室聊天,日子過的艱辛枯燥。
偶然之下,譚詠麟邂逅原來樂隊三名隊友,一拍即合組建新樂隊,取名溫拿,寓意勝利。
四個人,加上經理人帶來新成員鍾鎮濤,誰也沒想到,樂隊五人一不小心成了後世名聲大噪的「溫拿五虎」。
音樂上,溫拿基本延續 Losers 的歐美風,造型上竭力模仿披頭四,長發、墨鏡、喇叭褲,引領 70 年代香港樂壇風潮。
粵語歌興起以後,溫拿樂隊跟對潮流,獨闢蹊徑用英美流行曲的譜子,重新填詞成粵語歌,代表作《鍾意就鍾意》《愛情陽光》火遍粵語文化圈。
與生硬的拿來主義不同,他們改編的粵語歌風格萬千,有青春好玩的《玩嚇啦》《追趕跑跳碰》,也有《曲中情》《今天我非常寂寞》這類浪漫情歌。
受到他們影響和帶動,香港樂隊文化得以興起,湧現 Beyond、達明一派、草蜢等殿堂級團體。
最瘋狂的時候,歌迷熱度完全不輸現在的「私生飯」,鞋跟被他們拔掉,住在五樓的房間都有人爬上窗戶求合影。
美好的時光總短暫,鍾鎮濤收到瓊瑤劇邀請最早單飛,說好的半年歸期一再拖延,其他成員也得到各種機會,醞釀各自的事業。
散夥看來不可避免,這時候譚詠麟召集大家,斬釘截鐵團體不能散,每 5 年都要聚首。
因為這一句話,溫拿時至今日,都沒有真正分開,每個人都有情分的兜底。
樂隊生涯,回答什麼是友情的終極答案,他後來的很多歌曲,都是以友誼為綱。
《朋友》《千載不變》……友情不僅提供巨大靈感,也讓他成為友誼類歌曲最高產、最傑出的大師。
更可貴的團隊協作經歷,讓譚詠麟從單薄的靚聲歌手,變成了詞曲、製作樣樣拿手的全能唱作人。
03
年輕時的譚詠麟,自然卷棕發、深邃眼窩,身上透著種朦朧美感。
天生貼合臺灣文藝片選角口味,自然被一再邀請出演。
1978 年,譚詠麟以個人名義出道,赴臺灣發展,拍攝了 20 來部多為愛情題材的文藝片。
出演《假如我是真的》,一舉拿下第 18 屆金馬影帝。
全片果戈裡式黑色幽默充斥,唯有結尾時,身陷囫圇的他決心以自殺收場,臨死前一聲戚戚:「如果我是真的···」,驚鴻一現。
這種美感,還存在於他唱的電影同名曲《假如我是真的》,顫音賦予歌曲曲折的意境。
金馬獎的頒獎典禮上,譚詠麟收到了徐克的恭喜,被一再叮囑要是有一天回香港,一定要跟他碰面。
1981 年,譚詠麟回到闊別三年的香港,但讓徐克失望沒有好好做演員,而是選擇唱歌。
那時候,許冠傑、林子祥、徐小鳳已經撐起港島音樂大旗,漏不出分毫機會。
徐小鳳和林子祥
許冠傑
弱肉強食的香港,不出頭等於死掉,被逼入絕境的譚詠麟將所有的希望放在宣發,不管什麼時候,清晨也好凌晨也罷,只要是節目都去打歌。
上到導演,下到場務都能使喚他,連雜役都不如。
最誇張的是 TVB 臺慶,手腳被死死捆住,憑血肉之軀和四輛摩託車較勁,生生五馬分屍的樣子讓觀眾不忍直視。
回憶起這一段,他笑笑說反正很享受過程,並頑皮指指腳底:「我開心的點很低的」。
不怕吃虧從不計較,讓譚詠麟收穫好人緣,開始被邀黃金檔大節目,隨之再次有了名氣。
天時地利人和佔盡,只差最後臨門一腳,這時候,文青始祖五輪真弓《戀人よ》給了機會。
為了翻唱好,譚詠麟遠赴東瀛,在富士雪山尋找靈感,可唱出來總是差點意思。
感情不到,入歌怎麼都入不了,索性買來一瓶白蘭地空肚灌下,醉意發酵後胡亂對著麥哼唱幾句,回放居然聽起來不錯。
微醺的迷離,歌聲變得款款情深,厚實的中音區充分觸發了旋律美感,再與本人那種有些迷濛的魅力交織,譚詠麟自此有了光。
名為《忘不了您》的專輯同名曲,用四白金自此奠定巨星根基,聯袂而來的《想將來》《雨絲情愁》《遲來的春天》和《霧之戀》則定義了香港流行音樂新走向。
貼地氣、有意境,歌被貼上「平民」標籤,人稱為「情歌王子」。
除了用唱片帶領香港走向音樂紀元,譚詠麟演唱會表現,也在給流行音樂樹立新標杆。
從 1984 年開始,他的演唱會從來不缺席。
從「太空旅程演唱會」至今,個人紅館演唱會高達 192 場,記錄遙遙領先,登基「紅館之王」。
「譚張爭霸」之後,譚詠麟不再參加頒獎禮,更以演唱會的形式貼近歌迷。
1986 年的一場演唱會,眼見臺下熙熙攘攘,他呼喊「紅館就像萬人大學校,你們每天都來上夜校,而我用歌教大家一些做人的道理,我覺得自已就像學校的校長啊!」
從此,校長的稱號成了譚詠麟的代名詞,一代代歌迷口口相傳至今。
滔天的氣焰、狂熱的歌迷,招牌式的金雞獨立舞動全場,音樂熱力一次次打開嗓子。
不似有些歌手只能靠著修音過活,他用動輒幾個小時的現場錘鍊兌現天賦。
80 後期《半夢半醒》《無邊的思憶》《曾經》,聲音純美間褪去青澀;90年代早期《一生中最愛》《世外桃源》,唱腔細膩成熟。
90 年代餘下時間,校長音色純美度下降,空缺的遺憾由滄桑感與接棒補位襲來,一手造就成大氣磅礴,極似歌劇的聲牆。
不復年少時的脈脈湧動,厚重情感的《情憑誰來定錯對》《一首歌一個故事》《講不出再見》和《還我真情》將一個男人的成長解釋得酣暢淋漓。
沒有其他明星那些盪氣迴腸的故事,譚詠麟似乎只會在寫歌、唱歌中的經歷中輪迴。
不見高潮和低谷,只有平平的直線,這樣穩穩的光對比熾熱其實更可怕。
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他所擁有的,絕不止於小智慧,更具備世事練達的通透。
04
新世紀,代表舊時代的審美被擊潰,多元的音樂態度佔據了主流。
譚詠麟執拗堅守著音樂陣地。
搖滾元素《飛馬》,傳統民樂《自選角度》,多元的風格、新鮮的玩法,讓永遠 25 歲的口號變成了事實。
一首《披著羊皮的狼》逆天改命。
不同於主流音樂對網絡歌手的傲慢,譚詠麟對於充斥髮廊網吧的《2002 年的第一場雪》《衝動的懲罰》從不輕視,公開表態喜歡和支持。
他和這首歌的作詞人刀郎,從電話約歌、同臺演出到結伴去新疆旅遊,關係日益變得深厚。
譚詠麟和刀郎
為表重視和尊重,譚詠麟邀來 80 年代最出色的填詞和編曲人,連發片題字都請劉德華親手書寫。
強烈新疆民族色彩的曲風,由那種老驥伏櫪用不完的中氣打底,通過渾濁又寬廣的音域,奇蹟演繹《披著羊皮的狼》,成為一個年份的音樂符號。
不了解的人會驚詫,印象裡他只會粵語情調,為什麼唱起國語歌也能大象無形。
其實,中國第一部神話歷史劇《封神榜》主題曲,就是譚詠麟唱的國語歌《神的傳說》。
藍天野的姜子牙仙風道骨、傅藝偉的妲己勾魂奪魄,通過飄逸空靈的演唱,增添東方魔幻主義色彩,將觀眾代入仙氣飄飄的上古年代。
次年參與了央視春節晚會,演唱國語經典《水中花》。
彼時春晚,對於很多港臺明星來說,也許不算什麼。
貴為香港第一偶像,譚詠麟收到邀請,沒有矜持,立即接下,演唱會結束後,抓起演出服就匆匆奔赴北京現場,唱完後回酒店換身衣服,又馬上趕下一場演唱會。
譚詠麟春晚演唱《水中花》
無意間,創造了春晚節目唯一不需彩排評審的記錄,如醉如夢的演唱效果,自此打開港臺音樂輸入的窗口。
他沒有想過什麼市場人氣,只是單純想為海峽彼岸同胞唱唱歌。
一顆赤子之心,這是譚詠麟一生絕不消退的信念。
一路走來,譚詠麟已然成為一種音樂圖騰。
吳君如曾在節目對他喊話:「你要好好保重,我們不可以沒有你。」
如今名利早已雙收,完全是歇一歇、享受享受的年紀了,卻還執著站在舞臺。
前幾年演唱會上,《講不出再見》唱到高潮,突感力不從心,高音竟沒飈上去。
歌迷自發接唱:
「我最不忍看你,背向我轉面,要走一刻請不必諸多眷戀。」
所以,我們可以看見年復一年的生日盛況,所有人都在保護、都在致敬那個譚校長。
一些平平淡淡的人生經營,一點普普通通的做人道理,無時無刻不在他的經歷體現,鑄就幾十年不倒的輝煌,啟迪我們踐行了這些平凡,也可以實現智慧,做到圓滿。
左麟右李十周年演唱會上,李克勤唱起一首《校長》:
「每當風寒,你幫我擋,歌可以淡忘,詞可以淡忘,你在我心中不需要講。」
這個縱貫樂壇 5 個時代的男人,任淚水縱橫。
譚詠麟,此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