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 關注我們
◆ 「你是我的《南京條約》,是我淪陷的開始」,近日一則拿國恥作梗的追星文案一度刷屏微博,令網友驚怒
◆ 作為回應,11日晚開始,一張寫有中國近現代不平等條約的圖片被多個微博大號和海量微博粉絲接力轉發:「國恥家恨,請勿調侃」
◆ 有網友冷靜分析這一事件的背後成因:
◆ 可以看到,一些粉絲積極轉發這些文案,是因為發自肺腑地認可這種表達。面對此次刷屏事件,我們應該警惕什麼?
文/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易豔剛、楊紹功
「你是我的《南京條約》,是我淪陷的開始」……近日,有不少年輕粉絲借用中國在《南京條約》後淪陷的歷史,比喻自己「淪陷在娛樂偶像的魅力之中」。
這種以調侃歷史的文案向明星表達愛慕之情的行徑,敗壞社會風氣,挑戰公序良俗,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和批判。
可以看到,一些粉絲積極轉發這些文案,是因為發自肺腑地認可這種表達。這充分暴露了文案創作者、傳播者的無知,他們看似在給偶像製造人氣,實則是在給偶像招黑。
更值得注意的問題在於,這種價值觀扭曲的「腦殘粉」文案,將嚴肅的歷史胡亂「嫁接」於淺薄的粉絲文化,負面效果不容小覷。它們披著「應援文化」的流行外衣,在年輕人的話語體系中大行其道,會在無形中解構歷史,傳遞一種娛樂化、庸俗化、虛無化的歷史觀。
在這場輿論風波中,有個令人不解的現象是,在一些粉絲的應援行為跌破底線,陷入非理性的集體狂熱之時,似乎沒有看到那些「被表白」的娛樂明星站出來糾正粉絲的錯誤。作為公眾人物,明星其實有責任引導粉絲理性表達,讓他們知道歷史不容調侃,要有底線意識。
至於製造和傳播這些「腦殘粉」文案的App、社交媒體平臺,此時也該反思。那些看似俏皮、幽默的文案是否妥當,是否應該及時叫停,心智正常的人都不難判斷。怕只怕有些人被流量蒙住雙眼,明裡暗裡迎合粉絲文化,甚至希望通過打擦邊球來擴大知名度和活躍度。
近些年,時不時有人云淡風輕地消費民族苦難,肆意表現對歷史無感和無知,這是一個值得警惕的苗頭。這一次,有不少媒體官微站出來澄清謬誤,值得點讚。但我們希望多學歷史、尊重歷史成為一種文化自覺,唯有如此,才能讓那些「腦殘粉」文案真正失去傳播土壤。
綜合來源:中國青年報、新華網思客、觀察者網、@微博管理員、@江蘇網警、@中國歷史研究院、新浪微博等。
近日,一則以《南京條約》等中國被侵略歷史中曾經籤訂過的各種不平等恥辱條約「作梗」,向自己心儀的明星表白的應援文案突然刷屏微博。這些應援博文幾乎都使用同樣的文案,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籤訂《南京條約》後淪陷,成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悲痛歷史,來暗喻「自己淪陷在明星的魅力」中,讓人看得憤怒不已。
除了《南京條約》,中國近代史中大多數恥辱條約或具有重大意義的戰役、事件,也都被以同樣的句式來編排自己與偶像的「愛情故事」。
就連國外的一些重大歷史事件也沒能逃脫「魔爪」……
11日傍晚,@微博管理員 發布社區公告,經過調查,此類內容來源於「鍵盤66」輸入法APP。
該APP能夠預製數量眾多的與明星有關的文案,便於使用者複製後發布。帶有「南京條約」的違規內容即出自此類預置文案。
微博已採取緊急措施,在此輸入法糾正錯誤做法前,對所有帶有「南京條約」的內容禁發3天。同時強烈譴責該輸入法APP不負責任的行為,已將相關情況上報主管部門。
@66鍵盤 隨後轉發社區公告,表示APP中並不存在微博站方所稱的帶有「南京條約」等違規內容的相關文案,可能是某用戶創建的快捷輸入。@66鍵盤 將對APP下架處理,日後會加強內容監管。
對於該輸入法APP的操作,@江蘇網警 指出:我國《網絡安全法》第四十八條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發送的電子信息、提供的應用軟體,不得設置惡意程序,不得含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布或者傳輸的信息!
同時,也有不少人指出「鍋」不該只是輸入法的,「無腦跟風」使用不當措辭的粉絲也難辭其咎。
對於這種拿國恥作梗、無腦追星的行為,引來不少網友怒批。
根據新華網思客的數據統計:網友們對這一事件使用最多的表情符號是憤怒和悲哀。
▲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據云圖分析平臺(製圖:李權、王亞婧)
網民評論該事件使用最多的詞彙則是:調侃國恥、腦殘、無腦彩虹屁、底線淪喪等。
▲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據云圖分析平臺(製圖:李權、王亞婧)
瞭望新媒體,給你權威的新聞洞察力
總監製 | 史湘洲
監 制 | 潘燕
編 輯 | 喻千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