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店羅敏與現金貸雪崩的「時間戰場」

2021-02-14 五道口財經

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

皇圖霸業笑談中,不勝人生一場醉。

從武俠到金融,現金貸是一個更殘酷的時間戰場。三年前,現金貸群雄並起,日進鬥金,如今監管落地,行業雪崩。  

點燃監管直接導火索的,不是別人,正是這個行業的明星企業趣店創始人羅敏和他的投資人們。

趣店在2017年10月下旬高調上市,創始人羅敏口無遮攔,投資人大肆賣弄,將現金貸的暴利與「血腥」推上風口浪尖。

「對現金貸的監管風暴,由此提前了半年。」一位現金貸創業者告訴《五道口財經》,正是這失去的半年要了命。

12月1日,《關於整頓規範「現金貸」業務的通知》下發,一周之內便有現金貸平臺直接破產。

 「創始團隊已經開始內訌。」一位現金貸平臺創始人說,由於對未來判斷、利益分配的不同意見,行業監管風暴下,核心團隊分崩離析。

有的上市計劃取消,有的退出市場,有的停止放貸,有的迅速轉型,國內超過3000家現金貸平臺同時步入生死之旅。

現在,羅敏已經禁聲一個多月,見不到任何行蹤與言論。即便如此,許多人還是將他視為行業「罪人」,斷了太多人財路。

如果沒有趣店風波,再有半年時間,很多現金貸企業就上市了,投資機構套現離場,創始團隊拿錢走人。

現在,這些野心家們到底能不能全身而退,還是最終身敗名裂,都還是一個未知數。

 

趣店上市前,現金貸帶頭大哥們都是悶聲發大財。只有羅敏在將主營業務由校園分期轉型為現金貸後,唯恐天下不知。

對現金貸整頓,監管部門2017年初就有過示警。4月7日,銀監會下發《關於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首次提及將「現金貸」業務納入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

一時間風聲鶴唳,現金貸頭頭腦腦們紛紛召開內部會和行業研討會,商討對策,希望對監管部門實施正面影響,逐步讓行業進入規範化發展階段。

靴子將落未落之際,9月監管部門對ICO、比特幣、區塊鏈整頓一定程度上給了現金貸喘息機會。一時間,幾乎沒有人再關注現金貸,大家談的都是比特幣的暴漲暴跌,幣圈的非法集資,區塊鏈行業的亂象,交易平臺的關停。

現金貸大佬們緊繃的神經鬆弛下來。對他們來說,沒有消息、沒有關注,就是最大的好消息,大家又可以躺著賺錢了。

一位投資人告訴《五道口財經》,當時預計對現金貸整頓將推遲到2018年春節前後。在行業規範化發展的關鍵時刻,頭部企業格局初顯,放貸規模都是以十億計,下一步準備上市的就十多家。

不管是再撈一筆,還是抓緊上市,剩下的時間窗口最多半年。半年之後,上市的上市,退場的退場,轉型的轉型。

不曾料到,趣店上市成為整個行業的黑天鵝事件。本來就有話題性、現金貸原罪的趣店和投資人們自我炒作,讓局勢陡轉直下。

「監管部門對行業的行動,敏感性大概有一兩年的滯後,監管部門開始發聲,最直接的導火索就是媒體。」一位曾經參與監管部門相關意見制定的專家告訴《五道口財經》。

他說,曾一篇有關現金貸嗜血和暴力催收的文章在很多領導朋友圈中轉發,引起了政策部門的重視,並直接拉開了整頓序幕。

一般來說,現金貸是指無抵押、無擔保、無場景、無指定用途的信用貸款,具有方便靈活的借款與還款方式、快速到帳等特徵。

「現金貸為什麼發展這麼快,是因為確實有強大的需求,而這種需求傳統的金融機構無法滿足。」一位金融科技公司創始人說,現金貸典型用戶群體是20-35歲收入6000元以下男性,這些人沒有信用卡、信用記錄。

之所以進行整頓,監管部門主要考慮三個問題:一是詐取低收入人群,現金貸本身是要避免低收入人群陷入債務困境,而多頭借貸卻把很多人拖入債務困境。

二是現金貸的費息結構會導致它具有高利貸的特徵,比較負面;三是缺少風控措施,容易產生壞帳;四是暴力催收,最容易將現金貸的負面進行放大。

12月1日出臺的對現金貸整頓措施,細節殺傷力確實超過預期,概括起來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一是對利率嚴格控制,年化綜合利率必須在36%以下;二是擁有金融類牌照成為放貸業務的準入門檻和先決條件;三是卡死資金端,外部資金輸入、助貸途徑完全卡死,不光是機構資金用不了,包括銀行、信託、消費金融機構基金等,連其他網貸平臺的資金也不能對接;四是暫停發放無特定場景依託、無指定用途的網絡小額貸款,逐步壓縮存量業務,限期完成整改。

這意味著,沒有牌照、實力、場景的中小型玩家直接出場,銀行、P2P資金抽離,市場流動性緊缺,首期逾期率上升,回款率降低。

前有趣店羅敏喊出 「用戶借錢不還,就當福利送了」的響亮口號,後有現金貸整頓拒絕暴利催收。用戶從中得出的潛臺詞就是,反正不能暴力催收,很多現金貸公司也將破產和退出市場,這直接加劇了市場的違約率。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現金貸首次逾期率已經超過50%,這意味著有一半的用戶無法按時還款需要進行催收,而催收無法回款的就直接成為壞帳。

「過去一年賺的錢,很可能幾個月就賠光了,然後直接賠本金。」上述現金貸創業者表示,現在大部分現金貸企業只能減少放款或停止放款減少損失,然後全力回款後退出市場。

「之前現金貸的錢『太好賺』,現在的錢『太難收』。」一位從業者說,這場轟轟烈烈的遊戲已經走進尾聲。

上市的幾家現金貸公司也好不到哪裡去,趣店上市後最大跌幅達到了68%,羅敏已經不在任何公共場合出現。不過,背鍋俠的帽子他是甩不掉了。

新一代科技金融媒體,多位資深媒體人領銜,與你一起解剖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大公司、大人物、大事件。

相關焦點

  • 趣店「電商+校園貸」,羅敏「大力出奇蹟」?
    最後成單多少,能圈來用戶多少,對萬裡目都算不得奇蹟,更重要的還是羅敏預期的「二元世界」能否成功搭建,以交易為場景,以金融盈利,金融才是萬裡目要到達的目的地,也是羅敏的執念。從轟轟烈烈的大白汽車到胎死腹中的家政保姆,「+校園貸」,從場景到金融一直是趣店與羅敏的路徑依賴。補貼與社交裂變這兩種玩法都有一個效應:時間衰變效應,玩的人越多,時間越久,用戶就越聰明。
  • 羅敏:趣店市值一天不超千億,我一天不領工資
    羅敏說,這是他人生中最艱難的一個決定。不過,上天沒有辜負羅敏,他和他的公司挺過來了。雖然仍然主打消費貸和現金貸,但是其主要市場從大學轉到了社會。趣店能在如此巨大的轉型之下屹立不倒,實屬不易。3上市之後自2017年10月至今,趣店已經上市接近半年的時間。總的來說,其股價表現並不算好。
  • 趣店羅敏不為人知的一面
    2016年,趣店決定關停線下推廣業務,全部轉為線上運營,1000餘名地推鐵軍被迫裁撤。33歲的羅敏也曾經說過類似的話:「很抱歉,趣店這艘大船沒能帶領所有人一起駛向終點。」當時,趣店內部兩種聲音起了爭執,「這幫小孩都是我看著他們成長起來的,他們認為這是一家可以值得一直託付下去的公司。」羅敏曾經試圖讓地推團隊嘗試新業務,轉入客服或者運營等其他工種,但是最終證明不可行。趣店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核心運營團隊才100多人,絕大部分都是技術人員,勉強調崗對這些人的發展更不負責任。
  • 網紅羅敏:人設的坍塌與重建
    當然,這並不是一次媒體道歉會,所以在快速回應所有的指責之後便進入了這次見面會的主題——趣店要上新業務了,一個提供汽車分期和直租業務的新app大白汽車。 羅敏避而不見的三個月裡,關於趣店的質疑不斷發酵,而它所引爆的現金貸風暴更是橫掃整個新金融行業。就在此時,這位備受爭議的CEO把首次面對公眾和媒體的這次流量高峰貢獻給了他的新業務。
  • 再推燒錢項目,萬裡目「少兒教育」能救趣店?
    事實上,在上市之後,趣店就開始不斷投身新項目,目的是為了弱化現金貸標籤,也是在給趣店找到更多場景。但這幾年,趣店創始人羅敏幾乎不在同一條賽道上集中發力,而是在並不相干的多個領域試圖找到趣店的下一個增長曲線。
  • 營收腰斬、副業受挫,趣店還有多少錢試錯?
    趣店曾推出趣分期,以校園貸發家,覆蓋國內近3000萬大學生,短短一年時間從Pre-A輪融資到C輪,到2017年上市紐交所成為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第一股。 但如今,趣店深陷泥潭。2019年以來,網際網路金融的監管措施不斷強化,監管框架也不斷確立完善,高息現金貸、「砍頭息」、暴力催收、校園貸、用戶隱私等各方面劃清了法律底線,這對曾經放高息貸款的趣店來說影響很大。
  • Q3業績大跌:趣店打響聚焦教育的背水一戰
    在創立大學生「分期購物平臺」趣分期之前,羅敏創立過五家公司,嘗試過校園NSN、社交電商、商品推薦網站、在線教育、外賣O2O外賣平臺,卻都因時間節點不對而錯過「風口」沒有成功。 2014年到2016年間,趣店憑藉校園貸迅速崛起。
  • 趣店三季度金融主業持續縮水,銷售收入環比腰斬萬裡目電商仍遭「售...
    趣店創始人羅敏稱,介於網際網路借貸監管趨勢,公司第三季度審慎對待現金貸業務。據披露,趣店除汽車金融外的貸款業務在貸餘額為64億,環比下降34.5%;開放平臺交易服務的在貸餘額為69億,環比下降29.6%。截至9月30日,貸款類業務的在貸人數約為410萬,環比下降18.2%。
  • 業績持續下滑市值蒸發超九成,少兒教育能否成為趣店的「救命稻草」?
    財報顯示,趣店在該季度營收同比下滑67.2%為8.49億元,淨利潤同比下降43.2%為5.92億元,經調整後的淨利潤同比下滑45.7%為5.76億元,這已經是趣店連續三個季度顯露頹勢。財報發布後,趣店股價下跌6.02%為1.25美元/股,市值僅為3.17億美元。
  • 單季虧損4.8億,趣店該不該去賣成人用品?
    該業務是指現金貸、消費貸等產生的服務費。這類交易屬於表內交易(on-balance transactions)。貸款便利及其他相關收入(Loan Facilitation Income and Other Related Income)下跌34%,營收4.2億元。
  • 趣店進軍少兒教育,推出「萬裡目少兒」APP
    來源:藍鯨財經藍鯨教育12月18日訊,趣店(NYSE:QD)近日推出獨立APP「萬裡目少兒」,並將開辦培訓樂園一體的線下店,嘗試開拓少兒教育新場景。財報數據顯示,趣店集團第三季度總收入1.25億美元,同比下降67.2%;淨利潤8720萬美元,同比下降43.2%。根據趣店第三季度財報,趣店集團投資者關係副總裁祝祺表示,「鑑於今年宏觀經濟和整體信貸周期的不確定性,我們一直堅持保持嚴格的信審標準,同時,繼續努力探索新的市場機會,包括但不限於兒童素質教育行業。」
  • 趣店市值10個月蒸發98億美金 借款用戶數降遭螞蟻遺棄
    媒體分析稱,螞蟻金服其實已經不再需要趣店,如今趣店的現金貸業務已經與螞蟻金服的借唄和花唄形成衝突,原先螞蟻金服扶持趣店有兩個因素,其一,狙擊京東扶持的分期樂,其二,搭建消費金融生態,但如今借唄花唄規模已大,趣店對於螞蟻金服已經不具備太大戰略意義,相反,二者的業務衝突越來越明顯。   8月24日晚,趣店發布第二季度未審計財報。
  • 趣店再折騰:汽車黃了,奢侈品賣不動,又想做教育
    上市前三年,趣店在質疑聲中依舊賺得盆滿缽滿。隨著監管靴子落地,網際網路金融行業趨嚴,趣店從雲端跌落谷底。一年多時間,趣店股價從7美元跌到了1.25美元,距離最高點跌去了96%,目前總市值僅為3.17億美元。金融業務式微,大白汽車、萬裡目等新業務沒有起色,如今的趣店,又將目光投向了少兒教育。
  • 中國現金貸「大結局」:八成頭部玩家已消亡
    本文共字,預計閱讀時間。 幾年的風雲變幻之後,不少人都在好奇,那些曾賺得盆滿缽滿的現金貸玩家們,現在還活著嗎?(註:本文所指現金貸,主要為非持牌金融機構的民間系現金貸產品)確實,自從2017年「141」號文以來,三年多的時間裡,現金貸行業可謂是經歷了各個鏈條的全線狙擊,不少曾經的頭部大佬已經在行業裡銷聲匿跡,成為歷史。
  • 網絡小貸牌照213張,僅30家現金貸獲牌(名單)
    從網絡小貸公司成立時間來看,2016年開始網絡小貸牌照數急速增加,2017年呈爆發性增加,2017年年初至今新設網絡小貸數已達到98家,超2016年全年總數,是2016年全年的1.66倍。雖然此前銀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曾表示,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要慎重對待跨區域經營的網際網路小貸,但各地網絡小貸設立熱度仍不減,各地金融辦仍批設大量網絡小貸牌照。
  • 趣店事件牽出神秘80後資本大佬杜先生:背靠各種圈子
    從116億美元跌至73億美元,「不作死不會死」的趣店在上市後的短短10個交易日,市值已跌去近40%。該公司80後CEO羅敏一席「自掘墳墓」的發言令其身家遭遇「一波流秒殺」。假如「獲獎感言」在上市之前發表,恐怕這位江西小鎮青年從此將和資本市場無緣。
  • 欲窮萬裡目 趣店加寺庫?
    6月3日,趣店和寺庫同時宣布,趣店將以最多1億美金的價格認購寺庫至多10,204,082股新發A類普通股。交易完成後,趣店將持有寺庫約28.9%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趣店CEO羅敏表示,「這一戰略夥伴關係充分利用了兩家公司的資源、能力、行業專長和市場地位,同時促進了在供應鏈管理、用戶獲取和保留、質量評估、售後服務和融資解決方案方面的合作。」寺庫CEO李日學表示,「我們相信通過整合雙方資產、經驗、競爭優勢等,與趣店的戰略合作有利於我們加速增長。我們會將此次投資款用於進一步加強供應鏈能力和提升用戶滿意度。」
  • 現金貸侵襲抖音
    在趙陽眼中,日活用戶達2.5億的抖音無疑是現金貸行業獲客的當紅炸子雞。而在為現金貸導流的巨大利益誘惑下,在廣告投放方面一貫較為謹慎的抖音是否能夠堅守底線?現金貸愛抖音現金貸的「送水工」也愛抖音「去年,我們曾經一天就砸下三百萬的信息流硬廣,整年花在抖音上的廣告費用有好幾個億。」談及在抖音不惜重金的投放,趙陽覺得「很值」。
  • 我與趣分期之間的戰爭
    事實上他做到了,作為一名到北大的旁聽生,他,羅敏放棄了考研,一心為人民幣服務,創辦了趣分期。 其實為學生人民幣服務的夢想,各大銀行都曾有過。奈何金融部門三令五申,且當局認為學生失信風險高,還錢能力弱,信用觀念淡薄,各家銀行遂退出學生市場。但慈不掌兵義不掌財,羅敏大膽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