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大灣區」激蕩迴響——廣東衛視以改革創新湧動振興的力量

2020-12-12 廣電視界


文/王禹


熟悉廣東衛視的人,對2019年初舉行的「改革振興廣東衛視2019北京提案懇談大會」記憶猶新,「現在是奮起直追的時候了,要通過改革振興廣東衛視。」當年廣東廣播電視臺臺長蔡伏青的承諾,今天聽起來仍然擲地有聲。



兩年後,依然是寒冬時節,依然是內心躁動,在日前舉行的2021廣東衛視品牌大會上,兩年來用奔跑實踐承諾的廣東衛視終於有了答案。


「死磕」與「細摳」精神的再詮釋


「廣東衛視每個收視點的增長,都是廣東衛視人在一個個困難中『死磕』,在一個個細節中『細摳』出來的。」廣東廣播電視臺副臺長、廣東衛視總監曾少華如此表達廣東衛視所走過的艱辛。


廣東廣播電視臺副臺長、廣東衛視總監曾少華


讓我們來看看廣東衛視2020年的一組數據吧:


中國視聽大數據顯示,廣東衛視2020年全年收視排名第六;

《流淌的歌聲》第二季全國收視排名第六;

正在熱播的《國樂大典》第三季,最高收視衝至全國第三;

截至11月30日,在已播17部劇中,首播劇高達6部,廣東衛視黃金劇場穩居全國省級衛視前6;

廣東衛視成為「大灣區」覆蓋、收視、資源第一的衛視頻道。



所有的變化都來自於全行業和觀眾的認可度,從行業的角度看,今年最大的變化就是國家廣電總局在部署反映抗疫和脫貧攻堅題材的時代報告劇《在一起》《石頭開花》時,將廣東衛視和五家頭部衛視一起首輪並播,形成「5+1」的播出態勢,反映出總局以及全行業對廣東衛視播出平臺的高度重視和認可。



2020年,廣東衛視節目矩陣齊發力,正在熱播的《國樂大典》和《流淌的歌聲》被總局評價稱,「讓流行經典再次綻放出跨時代的恆久魅力,為文化自信和創新提供了積極的實踐範本。」這樣的電視節目還有很多,無論是融媒體直播項目《飛越廣東》,或是國內首部紀錄片式高端訪談《鄧璐時間》;從為創業者展現商業夢想和圓夢舞臺的《眾創英雄匯》,到助推廣東優質農產品走向全國的《從農場到餐桌》等。


廣東衛視的改革與創新,讓廣東衛視成為近兩年全國廣電增速最快,增幅最大的省級衛視。那麼,其變革的力量從何而來呢?現在想來,除了破釜沉舟的勇氣之外,更多地則來自於對「死磕」「細摳」精神的再詮釋。



廣東衛視對每個項目的「死磕」是出了名的,說起來,死磕到底的精神,是一種較真,亦是一種理想追求。《流淌的歌聲》總導演黃敏麗為了邀請心儀嘉賓,可以十餘天跟隨嘉賓輾轉數個城市,最終用誠意打動嘉賓。這種「死磕」的事例還有很多,也讓很多不可能變成可能。而其「細摳」精神則讓廣東衛視的節目有了更多「含金量」,這種「自找苦吃」需要持之以恆的耐力,逼著自己實現自我超越,才有了大踏步向前的膽量和毅力。


呵凍提篙手未蘇,滿船涼月雪模糊。畫家不識漁家苦,好作寒江釣雪圖。正如詩中所描繪的,畫家不懂漁翁的辛酸苦楚,還在開心地畫著《寒江釣雪圖》。我們無法探知兩年來廣東電視人所付出的艱辛努力,但我們可以從其不斷奔跑的姿態和創作的節目中得到答案。


六「新」戰略為振興賦能


2021年,對於廣東衛視而言是重要轉型期,不僅是改革振興計劃進入最重要的攻堅階段,同時還要擔負媒體深度融合以及「大灣區」重要宣傳報導任務。


經過兩年的努力,觀眾眼中的廣東衛視已經有了從「美好生活倡導者」的自畫像到公認畫像的跨越式飛躍。誠如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凇所說,「廣東衛視正在做國潮音樂的引領者,奮鬥歷程的追憶者,灣區政府的宣傳者,財經創業的幫扶者,以及精緻生活的發現者。」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凇


廣東衛視在2021年將以六「新」示人,實現跨行業、全產業鏈多元戰略升級。


第一,以全新格局實施「灣區新戰略」。除了繼續強化《廣東新聞聯播》的龍頭作用,推進《晚間新聞》改版之外,持續打造的融媒體直播項目《飛越廣東》將以「建黨百年」為主題,全面展示百年來廣東的滄桑巨變。國內首部紀錄片式高端訪談《鄧璐時間》將繼續聚焦大灣區,探尋對灣區建設做出卓越貢獻的創新力量。人文體驗類節目《行進大灣區》,將從紅色遺址出發,發現紅色故事中大灣區。



大灣區,是眾多年輕人築夢的地方,吸引了董明珠、樊登、鄧亞萍等大咖助陣的《眾創英雄匯》,將為創業者提供展現商業夢想以及圓夢的舞臺。而《從農場到餐桌》,則通過大屏與小屏互動,和農村電商、短視頻分發、「網紅直播」等多種形式,助推廣東優質農產品走向全國。


第二,打造國潮新經典。廣東是經濟重鎮,但廣東衛視也在不斷釋放文化的光芒,《國樂大典》第三季為傳統文化注入了「青春能量」,同時掀起了一股「國潮」熱,可以說,連連破圈的《國樂大典》已經成為時尚、新潮的代名詞。《流淌的歌聲》不僅分享經典老歌,同時還原和講述經典老歌背後的時代故事,第三季將繼續創新升級亮點頻頻。即將於12月19日上線的大型雜技文化交流競演節目《技驚四座》,集中了全國頂尖的三十支雜技團隊,用最新的電視綜藝手法為觀眾奉上一場全球頂級雜技的驚、奇、險、情的極具觀賞性的盛宴。



第三,強勢佔領影視新高地。2021年,廣東衛視的首輪劇和二輪獨播劇將超過今年,與此同時,廣東衛視將加快自製「粵產劇」的步伐,每年自製或參投2-3部優質劇目,以投代購,並逐步形成「粵產劇」的影響力。12月1日,一部反映大灣區年輕人奮鬥追夢的自製輕喜劇《追夢者聯盟》正式開機,拉開了廣東衛視自製劇的序幕。這將是廣東繼《外來媳婦本地郎》《72家房客》後,第三部長壽劇。此外,廣東衛視2020年參投了包括建黨100周年的獻禮劇《絕密使命》,和反映嶺南先賢的大劇《冼夫人傳奇》等兩部大劇,還會參投另一部反映廣東創業精神的現實主義題材劇《闖廣東》



第四,記錄新時代。廣東衛視一直是紀錄片創作生產重鎮,2021年,除了繼續做好《老廣的味道》《技行天下》等優秀紀錄片之外,為迎接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廣東衛視馬志丹工作室還將推出反映90後年輕共產黨員追夢拼搏的8集紀錄片《幸福落地》,該片已入選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20年「記錄新時代」紀錄片重點篇目。還有一部紀錄片《跑好最後一公裡》,創作團隊深入廣東省兩千多條自然村調研,忠實紀錄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在脫貧攻堅最關鍵的收官時刻體現出來的迎難而上,真抓實幹的紮實作風。觀眾還將在《秘境神草》中,一起行遍壯美山河,感受中國本草的動人故事。



廣東衛視還將用電視劇和綜藝節目等多種藝術形式,全方位反映和記錄新時代的國家發展與時代進步,包括《流淌的歌聲》和《國樂大典》將推出建黨百年主題策劃;《見多識廣》舉行黨史知識答題秀;《行進大灣區》將用紅色遺址串講紅色故事等等。


第五,「美好生活四部曲」呈現美好新生活。廣東衛視頻道定向是「美好生活倡導者」,廣東衛視通過打造「美好生活四部曲」持續為觀眾呈現美好新生活的場景。美好的生活必須有愉快的心情。廣東衛視既有喜劇綜藝《美好生活歡樂送》給觀眾帶來歡樂,還有獨具嶺南特色的《廣東衛視春晚——嶺南春來暖》,將於大年初一如約而至。而原創銀髮綜藝《老會玩了》,將組織一群個性十足的退休長者參與當今最時髦的玩樂項目,為廣大中老年觀眾帶來更多愉快體驗。有了好心情,還要有美味食物相伴。除了全國美食節目頭部IP《老廣的味道》繼續為觀眾奉獻廣東美食精華之外,還將推出好玩又有趣的美食綜藝項目《粵菜好師傅》,通過粵菜廚神擂臺賽,打造「粵菜師傅」新名片。美好生活,還必須有健康的體魄。廣東衛視是全國七家擁有製作健康節目牌照的衛視之一,已經連續製作了九年的健康有道》,將迎來大改版,用綜藝的形式講醫學知識,也是全國晚間黃金時段播出的健康節目三個之一。美好生活,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國內首檔社會觀察類節目《你會怎麼做》已經在六年時間製作了300多期節目,節目中所傳遞的正能量,常常帶給觀眾最真實的、直擊心靈的美好感動。



第六,服務新升級。2021年,廣東衛視將授權廣東南方國際傳媒廣告有限公司全權運營廣東衛視。目前,廣東衛視已構建起擁有超過190個融媒體及電商平臺帳號的傳播矩陣,粉絲量超過3700萬,渠道覆蓋國內各大知名門戶網站、視頻網站、新聞客戶端、音樂客戶端、短視頻平臺、SNS社交平臺、數字內容聚合平臺等,用豐富的融媒內容產品打造全時展現的視聽IP傳播生態,全媒體傳播聲量超110億+!2021年,廣東衛視將以網絡直播和短視頻分發為切口,進一步探索大小屏融合,在互動內容上的深度共建,探索適合媒體、節目的帶貨模式,同時為商業合作提供更多模式和玩法。


改革創新賦予振興的希望


當前,傳統媒介正在經歷大變革、大轉型、大融合,傳統媒體急劇變革、新興媒體異軍突起、媒體融合向縱深推進,是當前傳統媒體必須面對的現實。


創新是嬗變的基礎,改革是新生的希望。在此背景下,全國衛視市場需要有「攪局者」,更需要「鯰魚」攪動一江春水,以增加整個衛視陣營的創新力和能動性。而以「美好生活倡導者」作為頻道定向的廣東衛視能否是這條江水的攪動者?



應當說,這也是廣東衛視不斷努力向前的動力,通過兩年的努力,可以看到,廣東衛視有其開拓的能力和新生的勇氣,正如冷凇如此形容廣東衛視,「他是愛生活、有文化、青春勵志、追求價值的靚崽,充滿公信力的根正苗紅,而且還有擁抱激情的年輕活力」。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2021年將是傳統媒體重要轉型期,廣東衛視仍需付出更大地艱辛努力,也許不遠的將來,我們能夠看到一個中國一流衛視,一個新型主流媒體的出現。

相關焦點

  • 廣東衛視2021品牌大會:深耕灣區優勢,記錄美好生活!
    品牌大會現場《國樂大典》第三季人氣選手帶來開場表演《左手指月》 回顧2020,廣東衛視勇當逆行者,戮力齊心,以「後浪」姿態為改革振興不懈奮戰,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覆蓋NO.1、收視NO.1、資源NO.1的衛視頻道。
  • 廣東衛視獲「創新榜」優秀廣播影視資源與項目推介三項大獎
    在12月19日舉辦的2020廣播影視業創新年會中,廣東衛視獲「創新榜」優秀廣播影視資源與項目推介三項大獎!其中,廣東衛視頻道總監曾少華獲「最具影響力人物」,廣東衛視《2020技行天下》獲「創新力節目」,廣東衛視《眾創英雄匯》獲「最受觀眾青睞節目」。一年一屆的廣播影視業創新年會旨在共謀媒體的發展與創新,共商特色媒體建設之路。
  • 廣東衛視深耕灣區優勢 2021年多檔重磅節目創新升級
    廣東廣播電視臺總編輯鄭廣寧表示,即將過去的2020年是極為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廣電媒體節目生產和頻道運營各項工作均無法正常開展,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廣東省委省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指導下,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廣東衛視迎難而上、積極應對,統籌抓好疫情防空和改革發展各項工作,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版面煥然一新,團隊日益成熟。
  • 這是廣東廣播電視臺
    這次廣東廣播電視臺臺標的全線更新,是在廣東衛視紅色「廣」字的基礎上做的標識升級,體現了傳承與創新。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廣東廣電成立70周年,廣東廣播電視臺藉此契機全線更新臺標,統一全臺品牌形象,彰顯了廣東廣播電視人齊心協力、勇往直前的開拓精神。
  • 廣東廣播電視臺上新啦,這個新臺標當「紅」不讓!
    掛牌成立後的廣東廣播電視臺各頻道仍延用各自的原標識,原廣東電視臺的三色「廣」字和原南方電視臺的TVS標識依然與觀眾熟悉相伴。2016年,廣東衛視率先更新角標,以紅色「廣」字代替原三色「廣」字。這次廣東廣播電視臺臺標的全線更新,是在廣東衛視紅色「廣」字的基礎上做的標識升級,體現了傳承與創新。
  • 《行進大灣區》獲得省網絡文化精品宣傳推廣活動「城市印記類...
    廣東衛視品牌節目《行進大灣區》(第一季)榮獲「2020廣東網絡文化城市印記類選題精品」。節目組足跡遍及廣州、深圳、珠海、佛山、肇慶等五座灣區城市,用鏡頭全面展現粵港澳大灣區的風景風貌、歷史人文、創新發展,成為全國觀眾了解大灣區人民美好生活的多彩窗口。
  • 時代感、年輕感和創新性:從《激蕩》看湖南衛視劇集重要宣傳節點布局
    從目前播出的劇集來看,《激蕩》中創業者歷經的篳路藍縷創業之路,也是新中國砥礪奮進70年間的鮮活註腳。劇集不僅有著正向的立意所指,還以個性化的「輕鬆」表達在諸多播出的禮讚新中國劇集中獨具特色。正如湖南衛視總編室主任周海所說:「《激蕩》中有厚度、有溫度、有銳度的表達,這正體現著湖南衛視對於金鷹獨播劇場的價值定位。」
  • 六大關鍵詞展望2021,廣東衛視如何開啟創變共贏新篇章?
    這兩年,社會經濟環境變化顯著,媒體融合腳步加快,受眾審美水平日益提升,衛視平臺秉持守正創新的理念繼續打好轉型升級攻堅戰。在眾多衛視平臺中,廣東衛視的改革創新成效顯著。歷經兩年努力,平臺整體收視排名全面攀升——中國視聽大數據第6、索福瑞數據第7、酷雲直播關注度第6、澤傳媒數熙指數第5。
  • 農業農村部 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推進廣東鄉村振興戰略實施2020年度...
    >經農業農村部、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農業農村部 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推進廣東鄉村振興戰略實施2020年度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認真執行。市長負責制,深入實施「南粵糧安工程」,支持實施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
  • 鳳凰衛視聚焦順德村改,看順德如何用改革創新破解發展難題
    10月23日,鳳凰衛視《財經正前方》欄目刊播報導了《順德村改進行時—新發展理念實驗區觀察》,以順德「村改」為觀察點,看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之首,如何用改革創新破解發展難題。「順德模式」,是中國經濟發達的「珠三角地區」發展的典型代表,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乃至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都具有示範意義。節目以順德為觀察點,看順德如何以村級工業園改造為突破口,改革機制、升級產業、再塑格局,用改革創新破解發展難題,推動踐行新發展理念,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 以數字賦能鄉村振興
    昨日,第十一屆廣東現代農業(線上)博覽會暨2020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農產品採購商峰會,以「灣區品質數字賦能」為主題,全面創新舉辦形式,全力打造線上「廣東農博會」,全面運用數字營銷,全力推動廣東農業貿易高質量發展。
  • 南網能創基金成立賦能大灣區創新發展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韓希、通訊員 何諾書):南網能創基金成立儀式近日在位於廣州的南方電網公司總部舉行。包括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基金管理機構廣州新興基金、國電投資本、南航資本、華能水電、中能建股份、香港中電控股、中鑫能源等在內的投資方代表共同見證基金成立。
  • 廣東經濟特區城鄉規劃四十年改革創新之路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市化進入快速發展時期,隨著深圳、珠海和汕頭等國家經濟特區的設立,廣東成為國家改革開放的「先行者」和「排頭兵」。四十年來,廣東經濟特區乃至全省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順應城市發展規律,持續推動規劃改革創新,在全國城鄉規劃領域開創了眾多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創新探索,擦亮了多項廣東規劃品牌。
  • 把花園建成新時代鄉村振興樣板 東陽花園村推進鄉村振興綜合改革...
    傅顯明在講話時指出,回顧花園村發展歷程,就是一部改革創新史。改革開放四十二年,花園村通過改革創新,走出了一條「以工富農、以商興村、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的「花園道路」,成為一個繁榮、繁華、繁盛的新農村。花園改革創新的這些經驗,為新時代花園的更快更好發展提供方向和路徑、積蓄信心與動力。傅顯明強調,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改革創新是發展的不竭動力。
  • 強化五大體系 深化改革創新 奮力推動廣東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走在...
    廣東、江西、廣西三省(自治區)民政廳共同籤署旅居養老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打造旅居養老新模式。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打造「廣東樣本」。廣州、深圳、珠海、惠州和雲浮五市被列為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共獲中央試點補助資金8730萬元。廣州市發揮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先行示範作用,打造具有廣州特色的大城市養老模式。
  • 今年廣東春晚「有味道」:95%節目全新創作,難度+效果雙高
    晚會也有向廣東音樂致敬的節目,包括從廣東唱響全國的楊鈺瑩、李春波、高林生和陳明等人加盟獻唱《流淌的歌聲》,他們的名字和歌曲在一代人心中留下了深刻記憶,也見證了廣東改革開放發展的足跡和豐碩成果。
  • 廣東三水試點鄉村振興綜合改革 重塑嶺南鄉村韻味
    佛山市三水區委宣傳部 供圖中新網佛山12月21日電 題:廣東三水試點鄉村振興綜合改革 重塑嶺南鄉村韻味作者 程景偉 黃猛高 朱靜儀作為廣東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近年來佛山三水以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口,首創「美麗指數」發布機制,發力美麗經濟,推動基層善治,重塑嶺南鄉村韻味。
  • 廣東衛視公布2021年總體戰略布局:逐浪國潮,發力影視劇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艾修煜 實習生 餘融12月8日下午,「2021廣東衛視品牌大會」在廣東廣播電視臺1600平方米演播廳舉行。大會現場,廣東廣播電視臺副臺長、廣東衛視總監曾少華上臺進行總結,並介紹了2021年廣東衛視總體戰略布局。
  • 文明史視野下的粵港澳大灣區
    10月,《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印發。從一個個時間節點可以看出,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地位不斷提升及其加速發展,乃是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下的戰略謀劃,這也顯示了中國對於自己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道路自信。由此,我們才能深刻理解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不是廣東自己的事情,也不是大灣區本身力量就能促成的,而一定是國家戰略在大灣區發展中佔有絕對主導地位,大灣區發展也離不開國家在舉國層面全方位的戰略與政策支持。
  • 廣東縣域經濟「新興式」發展:毗鄰粵港澳,融匯大灣區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鄧雅蔓|深圳報導改革開放成就廣東。歷經40多年的發展,如今的廣東不僅是中國GDP總量第一強省,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2019年,廣東省GDP首次突破10萬億元大關,成為中國首個GDP突破10萬億元的省份。不過,廣東的區域經濟發展並不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