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蘿蔔白菜可有所愛」,釣魚也一樣,有人喜歡黑坑,有人喜歡野釣。黑坑又分為正釣和偷驢,因為偷驢魚情多變、花費也相對較少,對於閒暇時間、出釣頻率較多的我來說偏愛偷驢多一些。
想當初自己卻收穫慘澹看到別人偷驢連竿也是羨慕的不得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經歷了一次次挫敗後,我已不再是當初那個手足無措的釣魚小夥,對垂釣滑魚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知。想當年的那些偷驢高手一個個隱退了,魚塘上又更換了一波波新面孔,我卻時常發現身邊的一些釣魚人又在重複著我之前的經歷:餌料不對路、有口打不住、經常跑魚……
餌料的作用是誘魚上鉤的,老滑魚經歷了正釣或者偷驢的浩劫、吃過鉤餌的虧,對餌料的味型、狀態較新魚更為挑剔,因此做一款適合偷驢的餌料是取得魚獲的重要前提。眾所周知,蘸麻團在垂釣老滑魚時有先天性優勢,但至今好多人卻開不好軟粘餌芯,今天小編結合自己的經驗教訓和大家談談軟粘餌芯的開制技巧。
在製作餌芯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黑坑偷驢的魚情特點
黑坑偷驢相對正釣來說魚的密度較低,經常出現魚口弱和火箭口現象,那麼我們就先從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談起:
1、為啥口弱?
口弱是指魚兒吞餌時力度小,表現在浮漂上面一般為輕輕的點動甚至浮漂沒動就上魚了。除了天氣的影響外造成魚口弱的主要原因是魚兒受傷、體質差和食不對路。嘴唇有傷、身上缺鱗片、手感粗糙、肚皮上泛紅點的魚兒體質較差均能導致魚兒開口幅度小或者吞食無力。另外,如果我們的手餌不對魚的胃口,魚自然也不會大快朵頤了。
2、為啥出現火箭口?
火箭口是指魚兒有強烈的進食慾望,表現在浮漂上一般為快速拉黑、明顯的大頓口提竿卻不中魚。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是魚兒變聰明了。
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些老滑魚在一般為回鍋魚或者受過鉤餌的傷害,在遇到可口的餌料時想吃又不敢吃,於是便在鉤餌附近打轉。其間有可能身體會碰到線組,這就是大家常說的魚兒撞線,魚撞線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浮漂瞬間被拉黑。
明明出現大頓口提竿卻放空的主要原因是魚兒快速吞吐餌料。出於一種自我保護意識,老滑魚在進食時常常會有涮餌動作,即將餌料快速吸入口腔隨即立即將其吐出。等吃餌信號通過水線傳輸至浮漂時(也就是釣手看到浮漂出現動作時),其實魚兒早已經將魚鉤吐出了。
根據黑坑偷驢魚情特點,不難看出麻團餌芯的製作原則
麻團餌芯的作用主要有兩個:一是粘住麻團顆粒,帶著麻團顆粒順利抵達窩點;二是做誘餌,誘魚上鉤。說白了,麻團餌芯其實就是一塊帶味型的軟粘餌,結合老滑魚和輕口魚的攝食特點,開餌時建議遵循以下原則:
1、味型要靈活變化
許多沒經驗的釣魚人經常犯一個低級錯誤,那就是在偷驢時繼續應用味型較大的餌料。比如看到別人正釣搶魚時用某款餌料釣獲不錯,他就用同樣的餌料去偷驢。殊不知,在正釣還未結束之前魚兒的攝食習慣已經發生了變化(前期用大味型搶魚,中後期用淡味型糗魚),所以這種盲目「照葫蘆畫瓢」的方式不可取。
之所以偷驢時不適宜用大味型,主要是因為這些魚兒吃過大味型餌料的虧,對味型較濃的餌料產生了戒備和警惕。餌料或許是好餌料,但魚兒想吃卻不敢吃了,於是便出現了魚蹭線、快速吞吐鉤餌的現象,解決這種問題的主要辦法就是降低或者改變味型。降低味型的主要辦法就是減少添加劑的用量,比如我們在正釣時需添加3%的薯味添加劑,偷驢時只需添加1%甚至0.5%左右的用量就夠了;另外應用大家平時應用較少的味型也可以起到降低魚類應激反應的效果,比如在普遍應用薯味餌料的黑坑用棗香餌去釣,往往也能起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2、狀態要隨時調整
現在市場上有一種叫做秒粘豆的皮筋顆粒比較受歡迎,簡單來說它其實就是一種帶粘衣的皮筋顆粒而已。這種皮筋顆粒一蘸水就可以把麻團顆粒蘸在身上,也能起到蘸麻團的應用效果。相對軟粘餌芯來說,粘粘顆粒較硬,易擋口,常常發生錨魚、脫鉤現象,所以秒粘顆粒仍然無法替代軟粘餌芯在偷驢中的核心地位。在製作麻團餌芯時建議遵循以下原則:
魚口越輕餌料越小、越軟、越輕。魚口輕說明魚兒的吐餌力度小,為了便加方便魚兒吸食入口,我們可以通過搓小餌、減輕餌料比重、軟化餌料的方式著手開餌。另外我們的線組和魚鉤也建議同步放小,儘可能為魚兒輕鬆吸食入口提供便利條件。
魚口越滑餌料越粘。黑坑偷驢也有場次之分,一般來說頭場偷驢魚兒相對好釣,場次越靠後,魚口越滑,因此餌料的霧化程度也要相應的變小。如果我們把餌料分為稍粘、較粘、非常粘三個等級的話,那麼建議在頭場偷驢時用稍粘的麻團芯,第二場偷驢時用較粘的麻團芯,第三場偷驢時則建議用非常粘的麻團芯了。
巧用狀態粉、輕麩和粘粉,打造一款百變蘸麻團餌芯
掌握了麻團餌芯的製作原則,剩下的問題就是如何動手製作一款針對性較強的軟粘麻團餌芯了。眾所周知,我們平常應用的餌料本身具有越揉打越粘的特性,我們可以通過多揉打幾遍起到讓餌料變粘的作用,但這樣做出來的軟粘餌芯往往有發硬、發澀、發死的特徵,所以小編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種應用狀態粉、輕麩和粘粉這三種狀態餌製作軟粘麻團餌芯的方法:
1、取小黃面一份放入餌盆中;
2、取狀態粉、輕麩各五分之一份放入盆中;
3、適當加入少許誘米後將所有餌料混合均勻;
4、在餌料上面輕輕的撒一層粘粉(口越滑加的越多),可先不用擔心加多加少的問題;
5、在餌料中加入合適的添加劑;
6、然後加適量的水,一般餌水比1:0.6左右,可先不用擔心加水多少的問題;
7、攪拌均勻後抱團,掐一塊餌料試試手感。如果感覺發硬,可以直接將餌料打開再添加少許水份;如果感覺粘度不夠可以將餌料打開後再繼續添加粘粉,如果感覺餌料過粘了,可以打開餌料再添加輕麩破粘,反覆以上操作,直到粘度達到滿意值為止。
狀態粉可以保水且提高餌料的適口性,不用擔心的反覆揉打死餌的問題。粘粉可以增粘,輕麩不僅可以破粘還可以減輕餌料比重。應用這三種狀態餌料開制麻團餌芯的好處是:不管什麼時候(釣前、釣中),我們隨時可以重新打開餌料來調整餌料的狀態,把它比喻為一款百變蘸麻團餌芯一點也不為過。
寫在最後
本文結合黑坑偷驢時的漁情特點,淺析了麻團餌芯的製作原則並介紹了應用狀態粉、輕麩和粘粉這三種狀態餌製作軟粘麻團餌芯的方法。這些方法都是小編經過大量的實地測試總結出來的,今天分享出來,希望能對大家的日常作釣起到一定的幫助和啟示作用。
我是同行漁獵筆記,一位常年坐在水邊喜歡和分享的實戰派釣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