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乃文高絕冷豔的歌壇氣質並非是一蹴而就的。
這種從出道之際就傳遞出的哀而不傷和超脫凡世的灑脫是逐步深入的。她看起來依賴製作人和團隊把控方向,但她的演唱讓一切修飾都成了她內裡豐富的自產出,成為了她的一部分。唱腔冷冽,內心熾熱,在個性鮮明的女性主義標籤外,她還有著極其標誌度的音樂人格。
最開始的《One》和《Silence》,捎帶著小眾西方英倫搖滾的縮影,風格上是遞進和統一的。以吉他搖滾音色為主,編曲重和繁複,但氣質輕巧,第二張更是大膽嘗試電音。這時期她與伍佰、陳珊妮、張震嶽、陳綺貞等音樂人展開合作,以搖滾繆斯初入樂壇,但又在其中汲取著華語樂壇最優渥的養料。
第三張《應該》是個轉折,《證據》的爆紅不在意料之外;而接下來,楊乃文更是在流行與搖滾的雙重身份切換中找到了自己的平衡點,風格變與不變都是她,弦樂的修飾也讓整張專輯的氣質跳脫了搖滾的常態,增添了更多豐富的流行元素。和吳青峰、範曉萱、陳建騏、火星電臺等人的合作,讓楊乃文在不同場景主題中找到了自己的音樂位置,以聲奪人,成為了華語樂壇一顆璀璨又特立獨行的音樂先鋒。到「蒙面唱將猜猜猜」和「歌手2019」就可以佐證這種多元和美麗並聯的音樂形象。
出道22年,楊乃文如同我這篇樂評的註腳一樣——越美麗越看不見,越多元越楊乃文。
當然,前六個字「越美麗越看不見」也是楊乃文暌違樂壇三年後推出的新專輯名。
它在主題上強調一種格格不入和無法束縛,而歌曲又傳達著一種絕美的獨立。再加上封面這種極致「美感」的紅的人臉特寫和用綠框住的外邊緣,這何嘗不是一種觸動人的美的傳達呢?
當然,楊乃文在《越美麗越看不見》裡並不想僅僅留給聽眾這些,她更是攜手樂壇多位優秀音樂人:唱是一方面,但實驗和自由的創作又是另一方面。
郭頂、陳君豪、徐佳瑩、葛大為、韋禮安、宋念宇、許鈞、周耀輝、藍小邪等人,你單是拎出這個金曲常見陣容的任何一位,都是華語樂壇洪流的推動者,他們也為楊乃文締造了一張重新定義楊乃文的國語專輯,一張毫不壓力拿下金曲入場券的年度華語佳作,一張引領時代潮流的意象。
在《越美麗越看不見》裡,楊乃文的多元面,尤其是情緒的一點一滴都通過此傳遞出來,讓我們看到了她的特別與不特別。
最先釋出的兩首主打,就可以感受到楊乃文在這張專輯裡的先鋒搖滾精神。
由郭頂作曲,葛大為作詞的《悔過書》,從旋律到歌詞都註定是不討喜和格格不入的,它題旨是「為莫須有的罪名道歉」,歌曲末端又用一分鐘的Outro獨白收束,形成了與眾不同於普世流行金曲的格調。
在這首歌中,無論是郭頂還是葛大為都發生了一種「異變」,在細節的修飾、和歌曲的主題性有意無意地發生一種偏折,跳脫常規的骨架,在重配飾的修飾和弦樂中找到一種平衡點。沿著Alternative路線持續深入的《悔過書》,這種偏執的創作與楊乃文略有點不食人間煙火的演唱,互相刺激、互相磨合,從而催生出一種矛盾的糾結體。悔過可以是一個人在淪陷後的思索,而不悔過恰恰又是大多數人的抉擇,楊乃文就用演唱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視角從旁觀看,伸手觸碰人群共感一切悔過,用念白的方式在告解室懺悔一切的格格不入。
「讓我悔過,是我的不對」,不悔過的悔過書,確是楊乃文給聽眾拋出的一個很好議題。
而《貴族的輓歌》則緊承了《悔過書》中的矛盾自虐的暗黑氣質,更加具備實驗性和未來性。開場Intro的噪音轟鳴,中間的電子迷幻韻調,副歌的流行Trap,再配合吉他、貝斯和電子合成器音色的鋪陳,整首歌衍生出濃烈浩大的音樂劇風格。尤其是《貴族的輓歌》的編曲,迷幻搖滾搭配重型音強和弦樂配置的組合,都讓這首歌的呈現有留白,也意猶未盡。
相比之前的作品,這首歌的氣質更貼近楊乃文音樂中的前沿性,也藉助隱藏的「執念過往輝煌的吸血鬼」意象,碰撞出一種與眾不同的聽感。它內生的「電影感」,讓你可以通過歌曲第一時間獲取足夠多的信息量。
再看它的MV,同樣如此。加入雷光夏的旁白,昏黃朦朧的色調加入一個個抖轉鏡頭,遊走出暴力美學的內生氣質,如果別人不提你還以為這是在看《終結者》或者吸血鬼系列電影。
前兩首歌像是一種延續,《越美麗越看不見》基本奠定了它外放的、情緒化的矛盾氣質,以悔過和挽留託出整張專輯的情緒
但楊乃文和創作人們的厲害,並沒有在這兩首歌的鋪墊下順勢展開,反而是埋下了一個又一個的音樂伏筆,不用一種風格去定性,而是打造出「多元楊乃文」的音樂風格。
《如今》是整張專輯我最愛的一首。李亮辰的Demo直接淺白,詞漸進深入,而陳君豪的編曲又是豐富和多變的。歌曲以TripHop為基底,電子合成器音色陪襯,整首歌的結構既有民謠的單純質地,又有滑向迷幻電子搖滾的複雜情緒遊走——它像是一場宿醉後,腦海中閃回出生活片段的遺憾。在近乎癲狂的前兩首鋪墊後,這首歌用豐富的演唱形態把聽眾一下子拉回了現實。
於是,你看楊乃文的唱,絕對是高級歌有層次的。先是在變幻的曲調和呢喃的囈語中展開,中間混入了一段拖長的變調哼唱後,再藉由旋律推動情緒,溫柔完成了向搖滾的墜落。在一個歌裡呈現出多種層次,很見功底。
當然,乃文的每張專輯都必不會少能拿得出的情歌,它們共同組成了這張專輯裡的「抒情楊乃文」,是「美麗」的構成部分。
《路痴》是專輯的情歌承載,儼然《離心力》2.0,滿足了歌迷對「抒情楊乃文」的執念。旋律高度映襯了乃文獨特的Vocal,編曲則瀰漫著喪喪的情緒側寫,這首歌也成了具備成為大眾流行的都會情歌範本。
與許鈞合作的《不再》,不僅僅是詞曲,還是整張專輯唯一一首對唱,二人以講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保留了歌曲的原汁原味,聽感上有留白,情感上意猶未盡。
韋禮安為楊乃文量身定做的情歌《在愛和你之間》是整張專輯配飾最簡單的一首。透著一種淡淡的孤獨愁緒,木吉他音色與楊乃文的人聲實現了交融,直面內心、直面孤獨。
當然,專輯還有另一首孤獨之歌,那就是宋念宇和葛大為為楊乃文打造的《是非之地》,與她的音樂氣場相生相連。口語化和情緒化,成了歌詞的內核。而編曲採樣一些迷幻電子合成器音色之外,歌詞著眼於「孤獨症」的情緒,並非要給聽眾答案。
除此以外,專輯也有不少大膽創新和自我突破的曲目,讓一切更加多元——
舞曲風的《Body Sing》,被落日飛車調製出實驗電子韻味,放在乃文身上一點都不違和,反而閃爍著迷離性感的火花,聽感上反常規、卻極具代入感;《妄想》看起來是搖滾內核,但得益於徐佳瑩和藍小邪的自由創作精神,旋律和編曲都相當亮眼,鼓點和強節奏感,好似一場「妄想」的音樂嗨唱。
至於整張專輯的壓軸曲《越美麗越看不見》,經由郭頂和周耀輝給楊乃文這張專輯下了一個留有迴響的「未完待續」。開頭Intro的鼓點節拍也好,還是一入主歌的幾句性感磁性長音,都好似一個未被雕琢的藝術品。在這首歌中,編曲的氛圍感,牢牢包裹著歌曲,展現出另一種美,也是真正屬於楊乃文的看不見的美。
這種美,某種程度也是《越美麗越看不見》裡楊乃文真正想讓大眾看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