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要抱上百度大腿,卻出現戲劇化反轉——觸手直播疑似停服。
多次獲得資本青睞,曾與虎牙、鬥魚比肩,觸手直播起點頗高。但是,或許自騰訊投資虎牙、鬥魚那天起,觸手直播的敗局已然註定。隨著遊戲直播進入深入區,虎牙、鬥魚這些「老對手」背靠大樹,B站、抖音、快手等「後浪」來勢洶洶,缺乏資金且一直沒有找到「後臺」的觸手直播尷尬而侷促。
然而,遊戲直播廝殺正酣,對於其它如觸手直播一樣的平臺來說,與其說是遺憾憑弔,不如說是兔死狐悲。
從許多細節可以看出,觸手直播的「準離場」有些狼狽。今年2月來,就有離職員工向媒體透露,疫情之後,觸手直播的情況不太樂觀,人氣主播跳槽不斷,平臺維繫困難。3月,有消息稱,觸手直播和百度達成深度合作,可獨家運營百度旗下所有遊戲直播業務,甚至還傳出百度將收購觸手直播的消息,人們再次對觸手直播有所期待,但雙方均未對此有所回應,觸手直播能否迎來「金主爸爸」,還是未知。然而,4月開始,不斷有遊戲主播指控觸手直播欠薪,關於觸手直播生死存亡的猜測此起彼伏。與此同時,另一現象值得玩味。據媒體報導,自2020年4月份起,觸手直播方面撤訴了二十餘起主播跳槽糾紛訴訟,或者是將原本千萬級別的違約賠償金額更改為1萬元。此外,目前,觸手直播的用戶帳號無法登陸,PC端和APP均無法正常打開,內容無法查看。雖然觸手直播至今未正面回應,但多個信號盡顯其捉襟見肘和風雨欲來之態。彼時,觸手直播與虎牙、鬥魚並列遊戲直播的第一梯隊,觸手直播僅2016年就獲得了3筆融資,其中D輪融資更是高達4億元人民幣,甚至在當時號稱達到了行業之最。2018年,觸手直播更是獲得了來自Google及愛奇藝等機構的1.2億美元投資,使得其估值一度超過了10億美元。但是,時代裹挾之下,很難分辨這些高光時刻究竟是自身發展的資本回饋還是瘋狂生長的市場紅利。因為,2016年至2018年正是遊戲直播的風口期,據媒體報導,諸如虎牙與鬥魚都在這段時間拿到了4輪融資。甚至早已離去的熊貓直播,僅在2016到2017年就拿到了多達5輪融資。但無論如何,在遊戲直播領域,觸手直播很早就上了車,並佔領先機。2018年,騰訊投資鬥魚和虎牙,巨頭入局,許多直播平臺的投資方失去樂觀態度,選擇了撤資或觀望,很快,熊貓直播率先宣布關停。據媒體報導,騰訊在2018年3月對虎牙投資4.6億美元,為鬥魚投資6.3億美元。這時的觸手直播,在獲得Google及愛奇藝等機構的1.2億美元投資後,至今未獲得新的融資。巨頭帶來的紅利不只是資金。兼具遊戲廠商、運營商和遊戲直播平臺投資人的騰訊,為鬥魚和虎牙帶來了其他資本難以匹敵的資源,尤其是版權方面。公開報導顯示,直至2019年,觸手直播方面還需要通過與騰訊遊戲達成合作,才能獲得騰訊全量遊戲的衍生內容版權。鬥魚和虎牙成了一片窪地,頭部主播或主動或被動,不斷流入其中。一時間,觸手直播人才流失嚴重,這對於既無資金又無金主的它來說,可謂損失慘重,因為優質主播的流失意味著觸手直播失去了最核心的優勢護城河。然而,對手只增不減。B站、抖音、快手紛紛進入遊戲直播,且各個勁頭強勢,成為當之無愧的「攪局者」。以快手為例,2019年下半年,快手發力遊戲直播,一方面,頻頻參與舉辦各大職業賽事直播,比如首播英雄聯盟總決賽(S9)、直播全平臺首個和平精英主播對抗賽等;另一方面,大力扶持遊戲內容創作者、主播。年底,快手公布其遊戲直播日活超過5100萬,已超鬥魚、虎牙之和。反觀觸手直播,沒有新的資金注入,平臺縮減主播報酬。緊接著,主播跳槽、用戶流失、資金更加緊張、平臺難以為繼。沒有資金、沒有後臺,在這場惡戰中,觸手直播陷入惡性循環。觸手的結局,或是許多非頭部平臺的共同命運,被整合、抱團優化將是未來遊戲直播的一大趨勢。有觸手主播稱,已經收到了系統推送的消息,被告知經紀公司將指定的獨家平臺更改為快手直播平臺。這一出路與熊貓直播有相似之處。平臺關閉後,鬥魚、虎牙與企鵝電競是原熊貓主播的主要流入平臺,而三者之中入駐鬥魚的主播數量最多,在所有轉移的主播中佔比高達54.2%。據媒體報導, 截至2020年3月,中國遊戲直播平臺活躍用戶規模TOP榜單中,虎牙直播以3167.6萬的用戶量遙遙領先;鬥魚用戶規模為2520萬人,排名第二;觸手直播活躍用戶規模為423.5萬人,排名第三,「老三」尚且如此,其他小平臺的處境可想而知。此外,一旦觸手直播停服,坐擁虎牙、鬥魚的騰訊將在遊戲直播領域佔據絕對的市場優勢。而且,騰訊欲將旗下虎牙、鬥魚、企鵝電競合併的消息不斷,騰訊在直播領域的動作頻頻,引人關注。此外,據Quest Mobile數據,抖音和快手已經佔據直播行業50%以上的份額,單就快手遊戲直播,其DAU已達到5100萬。「我們很看好遊戲這個方向,會有耐心地持續投入。遊戲是內容行業,只要有耐心,內容行業是很難被壟斷的。」字節跳動遊戲業務負責人嚴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態度堅決。B站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前鬥魚旗下頭部主播馮提莫「跳槽」籤約B站,被行業看作是「一個微妙的信號」,說明「後浪」的吸引力毫不遜色。此外, 前熊貓直播副總裁莊明浩還曾發表過這樣的觀點:主播是通過全網的流量把自己的流量漏鬥建立起來,然後直播間只承擔一個收口的作用。抖音和快手前面就是一個巨大的池子,問題是,對於鬥魚和虎牙來講,它只有收口的地方,沒有前面的漏鬥。面對如此強勁的對手,與其說,騰訊對三大遊戲直播平臺的合併之舉,是為了減少內耗,不如說是為了藉此構建遊戲直播壁壘,防禦虎視眈眈的對手。新舊平臺的更替與退出從來不是新鮮事兒,非頭部平臺總是難逃「陪跑」的命運。但是,各巨頭之間的PK也從未停止,商業遊戲中,從不缺乏戰爭與廝殺,究竟誰是勝利者,真刀真槍後才能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