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頒獎典禮,張曼玉拒絕為章子怡頒獎,並公開叫板「哪怕給我再高片酬,我也不稀罕,不會再和章子怡合作!」
當時是在2013年,金馬獎頒獎典禮上,章子怡憑藉《一代宗師》獲得最佳女主角,劉德華與張曼玉為她頒獎。
當劉德華打開名單,驚呼了一聲,紳士地讓張曼玉念出來時,張曼玉躲了一下,委婉拒絕了
劉德華不死心,將獎盃再次遞給張曼玉時,張曼玉連連後退,擺擺手,不願為章子怡頒獎。
場面有些尷尬,但劉德華還是示意張曼玉,可張曼玉臉上掛著禮貌的笑容,笑臉相迎,可就是不接遞過來的獎盃,並側身於身後的章子怡
這時,劉德華出於無奈,不再做堅持,自己將獎盃遞給了章子怡,而在這一瞬間,張曼玉立即轉身快速下臺,不願與章子怡同臺,更沒有禮節性、恭喜的擁抱。
事後,劉德華解釋稱,是自己沒有提前和張曼玉商量好,但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出,是張曼玉實實在在地不想接獎盃,不想為章子怡頒獎。
張曼玉隨後還說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我不能給她意見,因為我在她的年紀,沒有那麼聰明,我那套已過時了,大家根本不同年代。」
張曼玉看似在誇耀章子怡,實則是內涵滿滿。
因為早已在頒獎風波之前,章子怡便已與張曼玉「明爭暗鬥」很多次了。
2002年,張曼玉和章子怡出演了張藝謀電影《英雄》,張曼玉出演主角,並對此相當重視
但在後期剪輯時,張曼玉的戲份被大量刪減,反而是章子怡出演的配角角色,角色劇情線十分飽滿,這讓張曼玉十分不滿。
當時的張曼玉已是影后,而章子怡還是個新人,她認為是章子怡暗箱操作,通過各種手段給自己「加戲」。
畢竟,演好不如「潛」好,兩人梁子就此結下
兩年後的《藝伎回憶錄》,主角原本訂的是張曼玉,但她後來以「不想出賣家鄉」為由給拒絕了,而章子怡沒考慮那麼多,直接截胡了。
章子怡因為這部電影,在國際獲獎無數,而張曼玉相當不屑「我拍戲是為了樂趣,章子怡揚威海外的《藝妓回憶錄》,我不拍,因為不想回家鄉被人說賺了錢,卻出賣了我們的文化」
後來,《2046》更成為兩人的第三次矛盾焦點
當時,張曼玉、章子怡同為這部劇的演員,張曼玉在劇組裡呆了很久,做了充足準備,是這部作品拍攝時間最長、鏡頭最多的演員。
結果等到電影上映,張曼玉才發現自己的片段被刪的精光,反而是章子怡成為了主角,在國內版,張曼玉甚至只剩下了一個背影鏡頭。
張曼玉氣極,當時章子怡名氣已高,無可奈何
然而,這三番兩次的搶奪戲份、暗箱操作、已讓張曼玉對章子怡新愁加舊恨,對章子怡的怒火也是只增不減,從此不再來往。
所以兩人再次相逢頒獎禮,張曼玉自然不配合
其實,漲子怡作為「國際章」,向來一直很拼,一言一行都在證明自己是獨寵、大腕。
而張曼玉作為首位華人「坎城影后」,塑造角色能力、以及旗袍造型在觀眾心中都是經典。
而張曼玉、章子怡也同是30歲前拿到雙金影后的女明星,都是娛樂圈響噹噹的「王」,本該心生和氣、打好關係、卻反而公開叫板。
使得「張不見漲,王不見王」,實屬可惜。
其實,張曼玉本應對後輩寬容、諒解,章子怡更應該對前輩尊重,不能太過「心高氣傲」。
畢竟,張曼玉可莊可諧,戲路很寬,而章子怡演戲雖然也算專業,但狠裡透著硬,太過用力
相比於把野心和欲望,都寫在臉上的章子怡,有傲骨、有底線、演技過硬的張曼玉,才是真正了不起的演員、公認的實力派。
再說,張曼玉雖心直口快,喜歡打「直球」,但畢竟有足夠的資本,也比在背後耍心機的女星,「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更好,不是嗎?
對此,你是怎麼認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