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電影的魅力:舊片重映,觀眾為何依舊買帳?

2020-09-03 中國吉林網

闊別已久,大銀幕再次亮起。影院復工數周,全國單日票房節節攀升,影迷們的熱情使電影院成為火熱夏日中一抹亮麗的風景線。細細數來,上映的影片類型各異,有期待已久的新片,也有《星際穿越》《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等曾經熱映的佳作。

其實,經典電影重映,並非新鮮事,一些口碑不俗的影片在全球多地都曾掀起重映熱潮。例如,《肖申克的救贖》《辛德勒的名單》在北美再次走上大銀幕,《千與千尋》《海上鋼琴師》也曾再度於國內收穫不錯的票房。人們不禁要問,舊片重映,觀眾為何依舊買帳?

重溫一部熟悉的電影,如同與知心老友久別重逢。燈光暗下,配樂響起,陪伴我們走過一段人生的角色出現在畫面中。我們會心一笑,感慨「青春回來了」。「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肖申克的救贖》中堅守希望與信念的主人公安迪激勵了許多身處困境之中的人;《千與千尋》讓人們篤信真誠與勇敢的力量;《海上鋼琴師》則探討人如何在面臨選擇時不再迷失,如何在有限空間裡創造無限可能……在那些觀照現實的電影佳作中,人們成長路上的迷惘與困惑,仿佛總能在光影中找到答案。電影中的角色如同知己般答疑解惑,滌蕩觀者的心靈。

這是一次對自己的凝視。看過的電影成為人生旅途中的烙印,重溫時如同看到稚嫩的自己,是如何一步步摸索人生的旅程。同樣的語境,因閱歷的積累讀出了更豐富的層次和深意。跳出對情節不如人意的長籲短嘆,我們更加關注影片的深層內涵。正如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所言,一個人的成年生活應有一段時間用於重新發現青少年時代我們讀過的最重要作品。重溫老電影,如同自我回顧與審視,在不經意間收穫成長。

這也是一場與歷史的對話。無法複製的時代背景與人物抉擇,讓老電影承載歷史的厚重,體現出不同時期人們對歷史的反思。今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美麗人生》在國內重映。獨特的時間節點,賦予影片深刻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隨著新技術日臻完善,老片也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在上個世紀,電影大多用膠片拍攝,易磨損,並會隨時間的流逝而褪色失真。《美麗人生》和《海上鋼琴師》在上映時修復至4K解析度,讓觀眾更易欣賞到精彩細節。還記得第一次看《鐵達尼號》是在臨時搭建的露天劇場,而2012年重映時的3D版《鐵達尼號》更加震撼,3D技術的應用令觀眾猶如置身那艘即將沉沒的巨輪,仿佛與傑克和露絲一同面臨生死選擇。超大銀幕的震撼視覺,杜比全景聲的立體聲效……種種全新的觀影體驗,令我們感謝技術進步為電影行業帶來的革新。自2004年起,坎城國際電影節設置了「坎城經典」單元,讓今天的影迷通過技術修復,重新感受老電影的永恆魅力。

在許多事情都可以「雲上」進行的時代,走進電影院似乎成為一項頗具儀式感的事情。觀者耳邊響起的不再是日常生活的喧囂嘈雜,而是雋永的配樂和流暢的對白。沒有了「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紛繁繚亂,黑暗中閃爍的銀幕成為唯一焦點。看電影,令我們有機會在專屬的時段中或回憶或思考一下人生。而在電影院這一公共空間與他人一同觀影,一同為影中人或開懷大笑或縱情流淚,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共鳴也在無聲傳遞。

走過125年,電影依然是一門年輕的藝術。新片層出不窮,拍攝題材屢屢拓寬,讓我們對未來更繁榮的電影市場充滿期待。歲月流逝,光影流轉,新技術更新迭代,老電影卻始終在我們心中有著一席之地。也許膠片會因時光磨蝕而褪色,但經典佳作曾經帶給我們的感動和震撼卻不會褪色。

相關焦點

  • 老電影的魅力
    其實,經典電影重映,並非新鮮事,一些口碑不俗的影片在全球多地都曾掀起重映熱潮。例如,《肖申克的救贖》《辛德勒的名單》在北美再次走上大銀幕,《千與千尋》《海上鋼琴師》也曾再度於國內收穫不錯的票房。人們不禁要問,舊片重映,觀眾為何依舊買帳?
  • 老電影有何魅力?
    圖源網絡其實,經典電影重映,並非新鮮事,一些口碑不俗的影片在全球多地都曾掀起重映熱潮。例如,《肖申克的救贖》《辛德勒的名單》在北美再次走上大銀幕,《千與千尋》《海上鋼琴師》也曾再度於國內收穫不錯的票房。人們不禁要問,舊片重映,觀眾為何依舊買帳?
  • 人民日報:老電影有何魅力?
    其實,經典電影重映,並非新鮮事,一些口碑不俗的影片在全球多地都曾掀起重映熱潮。例如,《肖申克的救贖》《辛德勒的名單》在北美再次走上大銀幕,《千與千尋》《海上鋼琴師》也曾再度於國內收穫不錯的票房。人們不禁要問,舊片重映,觀眾為何依舊買帳?
  • 老片重映,高興的是觀眾,還是影院?
    數位化轉制、2K/4K修復已經是老片重映的「標配」,2D轉3D、IMAX、杜比全景聲版本也都是很大的賣點,此外還有一些已經超過50年版權保護期限的老電影(比如那些黑白老電影,已經超過版權保護的50年期限,進入公共領域),畫質模糊,用當下的新技術讓它重新煥發出生機,從另一個層面來看,也算是對於電影事業的一大貢獻。
  • 老片老劇,重播重映,為何總能勾起青春記憶?
    修復之後,青春有了「超清版」影視作品修復已不是新鮮事物,2009年,導演王家衛的《東邪西毒》在內地重映取得了近4000萬元的票房,「老片修復」走進大眾視野。一味地賦予老電影、老電視劇現代質感,反而會失去原汁原味,觀眾也未必買帳。因此,如何在提高畫質的基礎上保留住它們本身的味道、做到「修舊如舊」是未來修復工作尤其是AI修復的主要發力方向。
  • 《鐵達尼號》《哈利波特》……紐西蘭電影院進入老片重映瘋狂模式!
    受到疫情影響,全球電影市場都沒有恢復,不少大片都直接宣布延檔,讓電影院陷入沒有新電影可以播的困境,片商只好把手上握有版權的舊片拿出來重映。比如紐西蘭電影院Hoyts,就開始重播經典老片啦!作為一部已存在了二十餘年的電影,無論是話題度亦或是票房成績都十分亮眼。久經歲月的老片重新上映,老片新看,依舊經典!還有一系列老片來襲。
  • 文藝舊片加入重映熱潮 老電影呼喚:請再愛我一次
    借著各種修復技術的更新,曾經偶爾才會出現的「舊片重映」現象,在去年形成了一股風潮。這股「舊片重映」的風潮從那些極具人氣的經典商業片蔓延到了小眾的高分文藝電影。在去年底《海上鋼琴師》的「意外」大賣後,另一部奧斯卡高分電影《美麗人生》選擇在今年開年登場。但意外的是,《美麗人生》卻開場遇冷,上映5天,票房不足3000萬。
  • 國產片之殤:美國片重映為何總能吊打國產片?
    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好轉,最近國內影院紛紛開啟了復工模式,雖然大多數都是一些老片重映,但是壓抑了很久的影迷還是紛紛選擇跑去影院過過眼癮。而目前最火的一部電影當數《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部電影由美國和英國製作,在2002年1月於國內首映,當時獲得了5600多萬的票房佳績。
  • 重映第8天票房僅360萬,吳京這部老片加長10分鐘也無人買單
    雖然已經進入12月份,但是電影市場依舊沒有表現出強勢的觀影需求,賀歲檔電影集中在12月下旬開始上映,離真正的票房爆發期,還有半個多月時間。重映第8天,總票房僅360萬,吳京這部老片加長10分鐘也無人買單!
  • 迪士尼三部舊片重映 《尋夢環遊記》在列
    迪士尼三部舊片重映 《尋夢環遊記》在列時間:2020-07-20 18:0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迪士尼三部舊片重映 《尋夢環遊記》在列 7月19日,迪士尼電影官方微博發布了三部重映電影海報,海報顯示,迪士尼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瘋狂動物城》和《超能陸戰隊》將重登內地大銀幕
  • 《盜夢空間》重映了觀眾心願,「經典重映」能否常態化?
    有影迷呼籲,「經典重映應該成為電影市場的常規操作,而不僅僅是特殊時期刺激市場的手段。」觀眾為何對經典影片趨之若鶩?「重映」能否成為常態?《盜夢空間》的成功,首先在於它為觀眾打造了一個神奇的奇觀空間,雖然在2020年,3D電影和數碼拍攝就已經成為市場寵兒,但諾蘭在拍攝中還是儘可能地選擇實景拍攝。《盜夢空間》一如《現代啟示錄》、《銀翼殺手》、《黑客帝國》等經典影片那樣,證明了吸引觀眾的還是充滿創意的電影,而不是技術泛濫的無腦大片。
  • 電影市場復甦:老片重映情懷暖場 新片打擂陸續定檔
    在過去的半個月裡,電影市場逐漸復甦,越來越多的電影定檔,8月以及下半年的電影院將有更多電影值得影迷期待。在接下來上映的影片中,影片主要分為進口新片、國產新片、重映老片三類。進口新片:在電影院復工之初,由於消費市場的不確定因素較多,眾多新片仍處於觀望狀態。率先定檔的影片是一批已在去年年底於海外市場上映的影片。
  • 《盜夢空間》等經典影片重映,復映片的春天真的要來了嗎
    這個特殊的夏天,就讓我們走進影院,再次感受這些經典老片帶來的光影世界。......經典影片魅力猶存好的影片,好的故事總是會給人一種意料之外的驚喜。膠片時代,影片重映比較普遍,某個檔期內沒有比較賣座的影片,影院只要去當地市級電影公司就可挑選片庫中的老片,安排好日期拿到膠片拷貝就可以進行影片重映。因為方便,所以比較普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不錯。
  • 《戰狼2》重映,排片1539場,票房只收17萬,吳京大片不敵肖央
    在映的電影都是老片為主,本周五會有新片推出,但這些作品都是一些沒什麼潛力的片子。國內觀眾有半年沒進電影院了,現在大家的觀影習慣都快戒掉了,所以說市場要迎來爆發至少要到8月以後了。此外,新推出的《第一次的離別》成績更差,王麗娜導演的新片居然連老片都比不了。好萊塢經典動畫片《
  • 「19歲」老片《哈利波特》重映,票房已過億
    【非正常觀影的人間小黑】對於很多資深的「哈迷」來說,《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重映,確實是太費力的消息了,這部電影在19後的重映,已經取得了超過1億的票房,不得不說,這部經典的魔幻題材電影,確實太經典了。「19歲」老片《哈利波特》依舊受歡迎如今《哈利波特》的幾位主演都從小孩子長大了,尤其是何敏,更成為了顏值的代表,核心「鐵三角」:丹尼爾·雷德克裡夫
  • 舊片復映漸成氣候,有的賺錢有的清冷,什麼樣的老電影值得再愛一回
    1月3日起,22年前驚豔世界影壇的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在內地影院復映,但截至記者發稿時,該片票房稍顯清冷,讓業內人士分外惋惜。近幾年,舊片復映漸成氣候,《海上鋼琴師》《千與千尋》《紅高粱》等中外佳作紛紛重登大銀幕,但從市場反饋來看,並不是所有的經典舊片都能老樹發新芽。
  • 《盜夢空間》重映了卻觀眾夙願,「經典重映」能否常態化?
    有影迷呼籲,「經典重映應該成為電影市場的常規操作,而不僅僅是特殊時期刺激市場的手段。」觀眾為何對經典影片趨之若鶩?「重映」能否成為常態?《盜夢空間》的成功,首先在於它為觀眾打造了一個神奇的奇觀空間,雖然在2020年,3D電影和數碼拍攝就已經成為市場寵兒,但諾蘭在拍攝中還是儘可能地選擇實景拍攝。《盜夢空間》一如《現代啟示錄》、《銀翼殺手》、《黑客帝國》等經典影片那樣,證明了吸引觀眾的還是充滿創意的電影,而不是技術泛濫的無腦大片。
  • 《盜夢空間》重映,觀眾終於聽到了陀螺停止的聲音?「經典重映」能否成為影院常態?
    觀眾為何對經典影片趨之若鶩?「重映」能否成為常態? 《盜夢空間》讓很多影迷真正圓夢 8月28日,《盜夢空間》上映,這部2010年上映的諾蘭作品十年來高居各大影評網站綜合排行榜前十位,也是很多影迷發燒友心頭的經典。
  • 時隔657天,吳京46億票房大片重映,網友卻質疑片方「恰爛錢」
    吳京的厲害之處不僅僅體現在參演電影票房數據高這方面,即便是在2020年全年票房表現不給力的情況下,吳京主演的電影,依舊抗住壓力,屢創奇蹟。    《流浪地球》為何會重映?  相信很多網友都對《流浪地球》重映有疑惑,該片已經上映兩年了,觀眾們早已看過,而且在視頻平臺上也可以觀看,為何又在電影院上映?
  • 《哈利·波特》重映票房四天破億靠情懷?我們問了去看電影的人
    《星際穿越》是影院復工後首部票房破億的電影被稱為「欠周星馳一張電影票」的《大話西遊》系列,也在此次電影院復工後重映片單中,但目前上集《月光寶盒》票房350.3萬元,下集《大聖娶妻》票房679.0在疫情影響下上座率控制在50%的情況下,《哈利·波特》這樣18年前的舊片為何還能拿下相對較高的票房?我們走訪了部分前往電影院的觀眾。「有些電影就適合在電影院看」「《哈利·波特》系列有完整的世界觀,有宏大的場面、神奇的生物,與現實世界迥異,這樣的電影不去電影院看去哪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