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E = mc 中,m 的能量從何而來?

2021-01-08 中科院物理所

科學無國界

我們是知識的搬運工

福利時間

今天我們將送出由中信出版·鸚鵡螺工作室提供的優質科普書籍《數字思維》。

經過億萬年的進化,大腦幫助人類發明了各種各樣的工具和技術,讓我們的生存和生活變得更容易,尤其是幾乎跟人類大腦同樣強大的計算機。在這本書中,作者將帶領我們踏上一段通往未來的探索之旅,講述科技的進步如何推動我們創造出「數字思維」。

作者描述了一系列技術和科學進步:麥克斯韋方程組,圖靈機,人工生物系統,神經元網絡,終極算法,機器學習,基因組測序……並提出了幾個我們無法迴避的問題:智能的未來是什麼?人類大腦是可以主宰思維的唯一系統嗎?如果數字思維產生了,它將成為我們的夥伴,還是敵人?帶著這些問題,開始你的數字思維探索之旅吧!

只要你認真閱讀下面的這篇文章,思考文末提出的問題,嚴格按照 互動:你的答案 格式在評論區留言,就有機會獲得獎品!

作者:Ethan Siegel翻譯:Nuor審校:Dannis

本文主要闡述:能量和質量並非只是簡單的等價以及可以互換,其中還蘊含了關於質量的更基本性的事實。

在描述宇宙的所有方程式中,最著名且最深刻的也許就是方程式E =mc了。一百多年前,愛因斯坦首次發現了這個方程,它教會了我們很多重要的東西:可以將物質轉變為純能量,比如說核裂變、核聚變或者物質和反物質的湮滅,可以利用純能量來產生粒子(或者反粒子)。

更為有趣的是,任何有質量的物體,無論怎麼冷卻它、讓它減速或者將它與其他物質相隔離,都不會丟失其固有的能量。但是這些能量是從何而來的呢?這就是我們不解的地方。

我的問題是,在方程 E = mc 中,「m」 中的能量來自哪裡?

讓我們從最小的尺度開始探索它的來源。

混合物和基本粒子的大小,在已知粒子中可能存在更小的粒子。隨著大型強子對撞機的出現,我們現在可以將夸克和電子的最小尺寸限制為10 ^ -19米,但我們仍不知道是否有更小的結構以及他們的形狀是怎樣的,是否為有限小或者是由其他粒子組合而成的。(費米實驗室)

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理解方程E =mc,這意味著分別討論其方程的每個項。

E 代表能量:表示所研究的粒子(或一組粒子)包含的總能量。m 代表質量:表示粒子的總靜止質量,其中「靜止質量」是指靜止且未通過任何已知力(引力,核力或電磁力)與任何其他粒子作用的粒子的質量。c 是光速的平方:在這種情況下,其代表一個轉換因子,告訴我們如何將質量(以千克為單位)轉換為能量(以焦耳為單位)。我們可以從核反應中獲取大量能量的直接原因就在於方程 E =mc。

埃尼威託克環礁(位於西太平洋)上的核武器測試Mike(產量為10.4 Mt)。該測試是常春藤行動的一部分。Mike是有史以來測試的第一枚氫彈,其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將大約500克物質轉化為純能量:如此少的物質發生了驚人的大爆炸。涉及裂變或聚變的核反應(或像Mike這樣的測試)都可能產生非常危險的長期放射性廢物。(NNATIONAL NUCLEAR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 NEVADA SITE OFFICE)

即使僅將一千克的質量轉換為能量,由於 c [即(299,792,458 m / s)]的度量,我們也將獲得相當於 2150 萬噸TNT(烈性炸藥)的能量。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太陽會輸出這麼多的能量、為什麼核反應堆如此高效、為什麼受控核聚變的實現是能源的「聖杯」, 以及為什麼核彈如此強大又如此危險。

但是E =mc 更讓人興奮的一個方面是,這意味著存在著一種能量形式,無論你對它做什麼都無法將其從粒子中剝奪。只要這個粒子存在,這種能量形式就會一直存在。這個方程令無數人人為之著迷,其中最為有趣的一點可能就是其他的能量都能夠去除,而這個形式的能量卻不能。

宇宙中基本粒子的靜止質量決定了它們在什麼時候以及在什麼條件下可以被創建,並描述了它們將如何在廣義相對論中彎曲時空。粒子,場和時空的屬性都是描述我們生活的宇宙所必需的。(來自UNIVERSE-REVIEW.CA)

比如說,運動中的粒子具有動能:動能是與其在空間中運動相關的能量。當快速移動的大型物體與另一個物體相撞時,無論碰撞如何發生,碰撞都會為其賦予能量和動量。這種形式的能量存在於粒子的靜止質量能之外,它是粒子運動固有的能量形式。

但這是一種可以在不改變粒子本身性質的情況下將其去除的能量形式。只需使自己加速,達到與正在觀看的粒子相同的精確速度(幅度和方向)移動,就可降低該粒子的總能量,最後降低到其最小值。但是,即使除去其所有動能,其靜止質量能(由 E =mc 定義的部分)也將保持不變。

行星繞太陽公轉的精確模型,其中太陽以不同的運動方向穿過星系。請注意,這些行星都在同一個平面上,並沒有在太陽後面拖動或形成任何類型的尾跡。如果我們相對太陽運動,它似乎有很多動能。但是,如果我們以與太陽相同的速度朝同一方向運動,它的動能就會降到零。(RHYS TAYLOR)

你可能會認為,這意味著你可以消除任何系統除靜止質量能量以外的所有形式的能量。你可以想到的所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勢能,束縛能,化學能等-都是與靜止質量分開的,這是事實。在適當的條件下,這些能量形式可以被消去,僅留下裸露的,靜止的,孤立的粒子。那時,它們唯一擁有的能量就是靜止質量能量:E =mc。

所以,靜止質量(E = mc中的 m )從何而來?你可能會不假思索地說「希格斯粒子」——這隻對了一部分。回到宇宙早期,在大爆炸後不到1秒,統一電磁力和弱核力的電弱對稱性被恢復,表現為一個單一的力。當宇宙膨脹和充分冷卻時,這種對稱性就被打破了,這對標準模型的粒子所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

恢復對稱性後(黃色球,頂部),所有物體都是對稱的,並且沒有優選狀態。當對稱性在較低的能量下被破壞時(藍色球,底部),所有方向的自由度不再相同。在電弱對稱破壞的情況下,這會導致希格斯場耦合到標準模型的粒子,從而使它們具有質量。(PHYS.TODAY 66,12,28(2013))

首先,許多粒子(包括所有夸克和帶電輕子)獲得了非零的靜止質量。由於這些能量量子中的每一個都與無處不在的希格斯量子場耦合,因此許多粒子獲得了非零的靜止質量。這是粒子的「m」這部分能量來自何處的部分答案:與基本量子場的耦合而來。

但實際情況並不總那麼簡單。如果以電子的質量為基礎,並嘗試根據電子與希格斯的耦合來解釋其來源,結果毫無疑問是對的:希格斯對電子質量的貢獻恰恰就是電子的質量。但是,如果嘗試以此來解釋質子的質量,則並加上其組分夸克和膠子的靜止質量,你就會發現問題。實際上,這行不通:你不會得到938 MeV /c 的實際值,而只會得到其中的1%。

該圖顯示了標準模型的結構。特別是,此圖描述了標準模型中的所有粒子(包括其名稱,質量,自旋,慣性,電荷以及與規範玻色子的相互作用:即具有強弱電勢)。它還描繪了希格斯玻色子的作用以及電弱對稱性破壞的結構,指示了希格斯真空期望值如何破壞電弱對稱性,以及其他粒子的性質會因此的改變。(LATHAM BOYLE AND MARDUS OF WIKIMEDIA COMMONS)

由於質子(以及其他相關原子核)都是由夸克和膠子構成的,而且它們構成了宇宙中大部分的常見(已知)物質的質量,因此必須有另外的能量貢獻者。就質子而言,主要的因素是強大的核力。與引力和電磁力不同,基於量子色動力學和夸克和膠子的「色」特性的強核力,隨著兩個夸克距離的增加變得更強。

原子核中的每個核子由三個夸克組成,每個核子通過膠子連接在一起,膠子在夸克之間交換——這是一種隨著距離增加變得更強的一種類似彈簧的力。儘管質子是由點狀粒子構成的,但其尺寸是有限的,這是因為該力的強度以及原子核內部粒子的電荷的耦合。

由於存在「色電荷」和膠子交換而產生的強大力,所以原子核可以聚集在一起。膠子必須由色/反色組合組成,以使強大的力發揮其必須的作用。(WIKIMEDIA)

如果夸克能夠以某種方式釋放出來,那麼宇宙中的大部分質量都能被轉換為能量;E =mc 是可逆的反應。在超高能量下,例如在非常早期的宇宙中,或在諸如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RHIC)或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中,已經達到了這些條件,從而形成了夸克膠子等離子體。但是,一旦溫度,能量和密度降到足夠低的值,這些夸克就會重新受到約束,這就是大多數常見物質質量的來源。

換句話說,擁有三個自由夸克(即使希格斯給了它們非零的靜止質量)在能量上遠不如使那些將夸克束縛在一起形成質子和中子等的複合粒子(優先)。宇宙中已知質量(m)的大部分能量(E)來自強力,以及由控制「帶色「粒子的量子規則所引入的結合能。

質子的三個價夸克對其自旋有貢獻,但是膠子,海夸克和反夸克以及軌道角動量也有貢獻。靜電排斥和惹人注意的強大核力共同決定了質子的大小,並且需要夸克混合的性質來解釋我們宇宙中的自由粒子和複合粒子。不同形式的結合能加上夸克的靜質量,才給出了質子和所有原子核的質量。(APS / ALAN STONEBRAKER)

我們很久以前學到知識仍然是正確的:能量總是可以從一種形式轉換為另一種形式。但這需要代價的:要將足夠的能量泵入系統以消除這種額外形式的能量的成本。對於前面的動能示例,這意味著提高你的速度(作為觀察者)或提高粒子的速度(相對於你這個觀察者)直到匹配為止,這兩者都需要輸入能量。

對於其他形式的能量,它可能更複雜。中性原子的質量比電離的原子小約0.0001%,因為電子與原子核的電磁結合產生了約為10 eV的能量。由於空間位置變化而產生的重力勢能,也起著一定的作用。即使是地球,作為一個整體,其質量也比構成它的原子少了約0.00000004%,因為我們世界的引力勢能高達1023焦耳。

在一個空的,三維的網格,放上一個會導致原本是「直線」的東西變成曲線的「質量「。地球引力引起的空間曲率是引力勢能的一種表現形式,對於像我們星球這樣巨大而緊湊的系統來說,引力勢能是巨大的。(CHRISTOPHER VITALE OF NETWORKOLOGIES AND THE PRATT INSTITUTE)

當談到愛因斯坦最著名的方程式 E =mc 時,我們知道,所有具有質量的事物都有其固有的基本能量,而且無法以任何方式消除。只有徹底破壞物體——通過使其與反物質碰撞(導致能量釋放)或向其中注入足夠的能量(僅對於複合粒子,其基本成分保持完整),我們才能將該質量轉換回某種形式的能量。

對於標準模型的基本粒子,希格斯場及其與每個粒子的耦合提供了構成質量m的能量。但是,對於宇宙中大多數質子、中子和其他原子核的質量而言,大部分質量m來自於強力產生的束縛能。其他的諸如暗物質,還沒有人知道其質量來源,可能是希格斯場、某種形式的結合能,或其他完全新穎的東西。但是,無論原因是什麼,(這個來源)都為這種看不見的物質提供了能量。E =mc 也必將保持為有效。

原文連結:

https://medium.com/starts-with-a-bang/ask-ethan-if-einstein-is-right-and-e-mc%C2%B2-where-does-mass-get-its-energy-from-42c7cc02e414

【互動問題:質量 m 出現在了生活的哪些場景或者公式中,具體有什麼應用?】

請大家嚴格按照 互動:問題答案的格式在評論區留言參與互動,格式不符合要求者無效。

*本活動僅限於微信平臺

編輯:aki

↓ 點擊標題即可查看 ↓

1. 15年前那場轟動電競世界的瘟疫,驚動了美國CDC,還發了頂級期刊

2. 飛機為什麼能飛起來?直到今天,科學家仍然沒有答案

3. 電飯煲蛋糕硬核科學指南:從入門到放棄

4. 宅在家裡不動,你的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

5. 費曼:是學物理好還是學數學好?

6. 納什:如何科學追求對象?

7. 雞蛋為什麼打不發?因為你發泡原理沒學好

8. 葡萄乾先曬後摘?解開童年疑惑之堅果加工流水線

9. 因為疫情在家的牛頓,都做了些什麼?

10. 為什麼!我!又走神了!

相關焦點

  • 如何從質量的物理定義導出相對論質能方程?
    他們給出了質量的本質是:宇宙中任何一個物體,相對於我們觀察者靜止,周圍空間總是以物體為中心、以光速向四周發散運動,質量就是物體周圍這些光速運動空間位移的條數。 相對論的能量方程E = mc- m』c認為,一個質量m以速度V【數量為v】的物體具有總能量為mc。
  • 能量的本質是什麼?宇宙最初的能量從何而來?
    能量的本質是什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告訴我們,能量與質量其實是等價的,這就是著名的質能方程。能量和質量就像一個東西的兩面性,兩者可以相互轉換。說白了能量就是質量,質量就是能量。而通常情況下,我們所說的物質指的是具有質量的物質,這也說明了其實能量也是一種物質。
  • 網友問: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是怎麼推導出來的?
    利用洛倫茲變換,很容易推導出質能方程。質能方程是愛因斯坦,在1905年發表的論文《物體慣性時候決定其內能?》中提出來的,描述了物質的質量和能量之間的關係。利用相對論質增關係,然後結合動量定理和動能定理,就可以推導出質能方程。
  • 一口氣搞懂質能方程
    而在當年的晚些時候,愛因斯坦又發現了一篇論文《物體的慣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關嗎?》作為狹義相對論的補充,在這一篇當中就出現了我們熟悉的質能方程,只不過,當時愛因斯坦表述並不是我們熟悉的樣子,而是m=E/c^2 。那這個公式到底想表達的是什麼呢?這件事就要回溯到牛頓時期了,牛頓寫了一本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開篇就給「質量」下了一個定義。
  • 廣義相對論與弗裡德曼方程有什麼關係?如何理解弗裡德曼方程?
    廣義相對論可以被應用於整個宇宙,而僅僅是基於一條簡化的假設,即:在宇宙大尺度結構上物質與能量的分布是等價的。愛因斯坦的場方程則可以簡化為宇宙學中最有用的一條——弗裡德曼方程,它的具體形式為:H^2=(8πG/3)ρ-K(c^2/α^2·R^2)。它是由俄國數學家亞歷山大·弗裡德曼在1922年發現的,現代宇宙學就是基於弗裡德曼方程發展而來,所以粗略地理解這個方程是很有必要的。
  • 我們該如何理解愛因斯坦質能方程
    相對比廣義相對論公式,質能方程E=MC是很多人都熟悉的,一生至少見過一次吧。但此公式應該如何理解,包含什麼樣的深意,是我要告訴大家的。質能方程表述如下:E=MC。其中,E是能量,單位是焦耳(J)。M是質量,單位是千克(Kg)。C是真空中光速(m/s),c=299792458m/s首先大家要知道的是——愛因斯坦這個公式是從狹義相對論中推得的。
  • 5分鐘看懂,廣義相對論的核心方程是這樣來的
    所謂的真正的愛因斯坦方程,是你在任何一本好的廣義相對論教材的索引中尋找「愛因斯坦方程」時,都會找到的那個。它是連接了時空曲率與能量源的場方程,是廣義相對論的核心方程。它看起來是這樣的:它是這樣說的:(引力)=8πG×(能量與動量)沒那麼可怕,對吧?引力的大小正比於能量和動量的大小,比例常數是8πG,G是一個數值常數。誒?!π在這裡做什麼?似乎有點莫名其妙。愛因斯坦明明可以定義一個新的常數H,然後讓H = 8πG,如此不就會得到一個更簡潔的方程嗎?難道他對π有某種特殊的愛,比如因為這是他的生日?
  • 人教版七上數學——方程同解問題及變式
    分析:由方程4x-8=3x可以解出x的值,加上9就可以得到方程3x+m=2x+7的解,把x代入得到關於m的方程,進而求出m。>解得m=-10所以當m=-10時,關於x的方程3x+m=2x+7的解比關於x的方程4x-8=3x的解大9。
  • 磷酸鐵鋰電池熱失控過程中釋放能量分析
    在沒有發生燃燒的情況下,磷酸鐵鋰電池熱失控的溫度一般無法達到正極材料分解的溫度,所以負極(嵌鋰)與電解液的反應是熱失控過程中主要的能量釋放源與可燃氣體產生源,反應方程為:2.3新電池燃燒熱值測定實驗按1.2節的方法計算新電池各組分質量比,其中電解液的質量由求差法間接得到。
  • 總複習三: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總框架一、認識一元一次方程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在一個方程中,只含有_一個未知數_,而且方程中的代數式都是整式,未知數的指數都是_1___,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注意:第一,方程的兩邊都是整式;第二,只含一個未知數;第三,含未知數的那些項的次數都是1次.用等號「=」來表示相等關係的式子,叫做等式。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作方程。注意:定義中含有兩層含義,即:方程必定是等式,即是用等號連接而成的式子;方程中必定有一個待確定的數即未知的字母.二者缺一不可.方程中未知數的最高次數稱為方程的次,方程中不同未知數的個數稱為元.
  • 求助:x+y=y+x到底是不是方程?
    翻開初中的課本,可以看到方程的定義是:含有未知數的等式。x+y=y+x既含有未知數,又是等式。我認為滿足定義的兩個條件,所以是方程。但是有人提出反對意見,認為x+y=y+x不是方程。原因是等式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恆等式,如n+2n=3n,n取任何值等式都成立;第二類是矛盾等式,如m-1=m,m取任何值等式都不成立;第三類是條件等式,如3x=12,只有當x=4時等式才成立,這才是方程。我覺得這個意見也有道理,因此對x+y=y+x是方程產生了動搖。
  • 一克鈾235裂變,會損失多少質量,又會產生多少能量?
    E=mc∧2,這是質能方程,根據這個公式,我們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即使是十分微小的質量,如果轉化為能量,也是十分巨大的。在質能方程中,能量等於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而光速約為每秒30萬千米,顯然,光速的平方是一個天文數字。質量本質上是能量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人們一直認為質量是守恆的。質量守恆在化學式配平上得到了很好的呈現,人們也一直認為化學反應前後的物質質量是不變的。
  • 2021年中考數學知識點:圓的方程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數學知識點:圓的方程,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圓的方程:   1、圓的標準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以點O(a,b)為圓心,以r為半徑的圓的標準方程是   (x-a)2+(y-b)2=r2。
  • 七上數學:含參的一元一次方程專題———六類題型詳解詳析
    一元一次方程,指的是在整式方程中,只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最高次數為1,在本題中則是丨a+2丨=1,解得a=-1或a=-3;又一元一次方程的一次項係數不能為0,在本題中則是a+3≠0,即a≠-3。綜上可知a=-1。二、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的定義求待定參數的值。
  • 【E.N.】菌店上新 | 《宇宙2 萬物從何而來》
    (金唱片封面上的是科學象形文字,指出了人類在宇宙中的地址以及這張唱片的播放方法。)「金唱片」內容的創意編導安·德魯揚,便是今天我們要推薦的這本書《宇宙2 萬物從何而來》的作者。這一次,美國國家地理聯手著名作家安·德魯揚,潛力近十年,打造了這部通識讀本《宇宙2 萬物從何而來》,全美銷量超10萬冊!本書的同名FOX紀錄片《Cosmos:possible worlds》於今年首播,豆瓣評分高達9.6,口碑炸裂。
  • 單單一個字母e,卻在自然界有多種身份
    e是什麼?e有很多種「身份」。它是英語字母表中的第5個字母,第二個元音。它來自希臘字母ε,是英語和許多歐洲語言中最常用的字母之一。e同樣跨越了多個學科,串起了科學的歷程。它讓我們認識到鸚鵡螺美麗的螺殼曲線,勾勒出行星運行的軌道,了解不可分割的基本粒子及其周圍的場,將物質的本質揭示出來。
  • 中考數學天天練之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練習題以及答案詳解
    ,判斷一元二次方程(5分);一道計算題,分為5個小題,使用公式法求解方程的根(每題10分,共50分);兩道判斷方程是否為一元二次方程的大題(第三題20分,第四題25分);測試時間:45分鐘;符號說明:m的平方記為:m^2;習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