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質量的物理定義導出相對論質能方程?

2021-01-18 張祥前

我們現在仍然有很多人在反對相對論,有人居然認為相對論除了質能方程是正確的,其他結論是錯誤的。

其實,在狹義相對論中,由時空相對性加光速不變可以導出相對論時間膨脹、長度縮短,再導出相對論速度疊加公式。

利用相對論速度疊加公式再加上動量守恆定律,可以導出相對論質速關係。

利用相對論質速關係再加上經典動能公式,可以導出相對論的質能方程E= mc。

所以,相對論的質能方程和相對論的光速不變、時間膨脹、長度縮短、質量隨速度增加是捆綁在一起的,一旦相對論質能方程是正確的,別的也應該是正確的。

從外星人的科學理論來看,相對論是基本正確的,相對論質能方程也是基本正確的,但也有一些缺陷【後面我們要講到的】。

從他們提供的理論來看,相對論質能方程和質量的本質、物理定義是捆綁在一起的,你一旦知道了質量的本質,就可以明白質能方程E= mc是怎麼一回事情。

那麼,我們能不能從質量的物理定義出發,嚴格的推導出相對論的質能方程?

下面我們來嘗試一下。

他們給出了質量的本質是:

宇宙中任何一個物體,相對於我們觀察者靜止,周圍空間總是以物體為中心、以光速向四周發散運動,質量就是物體周圍這些光速運動空間位移的條數。

相對論的能量方程E = mc- m』c認為,一個質量m以速度V【數量為v】的物體具有總能量為mc。

這個物體即使在相對於我們觀察者靜止的情況下【靜止質量為m』】,仍然具有靜止能量m』c。

按照以上質量的本質看法,靜止能量m』c和質量都應該是同一個起源----物體靜止時候周圍空間以光速向四周發散運動。

靜止能量m』c和質量都是描述了物體周圍空間的光速發散運動程度,不同的只是描述的方式不一樣。

要把質量的本質說清楚,首先給出一個基本原理:

宇宙是由物體和空間組成,不存在第三種與之並存的東西,其餘【包括時間、場、能量、動量、力,光速、質量、電荷·····】都是我們觀察者對物體運動和空間本身運動的描述出來的。

基本假設:

宇宙任何一個物體,相對於我們觀察者靜止的時候,周圍空間都以矢量光速C向四周發散運動。

質量、引力場、相對論靜止能量都反映了物體周圍空間的運動程度,或者說反映了物體對周圍空間的影響程度。

反過來,我們就可以用物體周圍空間運動程度來定義這個物體的質量和引力場,最後,應該可以從質量和引力場定義方程中推導出相對論質能方程。

質量和引力場還與時間有關,他們給時間下的物理定義是:

宇宙中任何物體【包括我們觀察者的身體】周圍空間都以光速向四周發散運動,空間這種運動給我們觀察者的感覺就是時間。

時間的物理定義提到了空間本身在運動。那我們怎麼去描述空間

本身的運動?

我們把空間分割成許多小塊,每一個小塊叫幾何點,通過描述幾何點,就可以描述空間本身的運動。

藉助於幾何點概念,我們可以給出時間的物理定義方程【又叫時空同一化方程】。

時間與我們觀察者周圍一個幾何點p以光速度C【C是矢量光速,矢量光速方向可以變化,模是c, c不變】運動走過的空間位移R成正比,因此有下式:

R(t)= Ct = x i+ y j + z k

將上式對時間t求導數,有微分式:

C = dR/dt = (dx/dt) i+ (dy/dt) j +(dz/dt)k

一個物體的質量m和引力場A取決物體周圍空間位移R=Ct的條數。

藉助幾何點的概念和時空同一化方程,我們可以給出引力場、質量的定義方程:

設想有一個質點o相對於我們觀測者靜止,並處於直角坐標系xyzo的原點上,o點周圍空間中任意一個空間幾何點p,在零時刻以光速度C從o點出發,沿某一個方向運動,經歷了時間t,在t'時刻到達p所在的位置,由o點指向p點的矢徑為:

R = C t = x i+ y j + zk

R是空間位置x,y,z的函數,隨x,y,z的變化而變化,記為:

R = R(x,y,z)。

我們以 R = Ct中R的長度r為半徑作高斯球面s = 4πr【內接球體體積為4πr/3】包圍質點o。

o點周圍的引力場A表示o點周圍在體積4πr/3內有n條幾何點的位移矢量R = Ct,

A = k g n R /(4πr/3) (1)

k為比例常數。g為萬有引力常數。

而質點o的質量m就表示在高斯球面s = 4πr【內接球體體積為4πr/3】內,包含幾何點矢量位移R =Ct的條數n和立體角度4π的比值。

m = 3 k n /4π (2)

質點o相對於我們觀察者靜止的時候,周圍空間的運動量可以表示為m C』【這裡的C』和o點運動的時候的C是不一樣的】,可以認為m C』為o點的靜止動量,因為o點雖然靜止,但是周圍空間在以矢量光速C』在運動。

當o點相對於我們以速度V勻速直線運動的時候,由於光速的相對論不變性,o點周圍空間幾何點相對於o點的運動速度【在我們觀察者看來】可以表示為矢量(C-V),和V合成後【(C-V)+V= C】的仍然是光速C,相應的o點的運動量應該為:

P = m(C-V)

這個是比相對論、牛頓動量公式更普遍的動量公式,注意,P 、C、V是矢量,

從上式可以看出,相對論、牛頓力學的動量公式P = m V是這個動量公式P = m(C-V)中的一個分量。

我們應該合理的認識到,一個物體的靜止動量m』C』【為了區別,用m』表示靜止質量,C』表示靜止時候周圍空間的運動光速】和運動時候動量m(C- V)的數量應該是相等的,不同的只是方向。

|m』C』 | = | m(C- V) |

由於在相對論中,V只能引起V垂直方向的光速的變化,使V垂直方向的光速變成√(c- v ),所以C- V的數量為√(c- v ),這樣:

矢量光速度C【數量為c】和光源速度V【數量為v】以及它們之間的夾角a滿足以下函數關係:

cos a= v /c

由上式可以導出sin a = √(1 - v / c ),這個實際上是相對論因子產生的原因。

因此得出:

(m』c) = mc- mv

m』 = m√(1- v/c)

上式就是相對論中質速關係。

以上的統一場論動量公式P = m(C-V)為矢量形式 ,其標量形式為:

p = m』c = mc√(1- v/c)

對上式方程兩邊乘以光速率c,就是他們的能量方程:

e = m』c = mc√(1- v/c)

m』c為o點的靜止能量,這個和相對論的看法一致,mc√(1- v/c)為o點以速度V【數量為v】運動的時候的能量,這個和相對論的看法稍稍不同。

相對論認為o點以速度V運動的時候能量為mc,這樣相對論認為o點靜止時候的能量m』c和以速度V運動的時候能量mc是不一樣的。

而他們認為,o點以速度V運動的時候能量為mc√(1- v/c)和靜止能量m』c是相等的。

他們這種看法強調了質點能量的量必須相對於一個確定的觀察者才有意義。

設想一個質量為m的火車,相對於我們地面的觀測者以勻速度V【V的數量為v】直線運動,地面的觀測者認為這個火車有動能 mv/2 ,而火車上的觀測者認為火車的速度為零,因而動能為零。

所以講,我們地球上的物理學認為動能相對於不同的參考系是不守恆的,一個物體具有的動能在不同的觀測者看來是不一樣的。

他們認為一個物體具有能量在相互運動的觀測者看來數量是一樣的,能量對於不同的參考系仍然是守恆的。不同的觀察者看到的只是質點運動形式有所不同,而質點總的能量是不變的。

一個物體具有的能量的總量不會因為觀察者的改變而改變,這個也是能量守恆的另一種表達。

m』c是相對於o點靜止的觀察者測量出來的,

mc√(1-v/c)相對於o點以速度V運動的觀察者測量出來的。而無論那一個觀察者都不會測量出o點具有能量mc。

他們強調了不同的觀測者,看到了能量有不同的表現形式,而總的能量的數量與觀測者無關,這種觀點應該比相對論的觀點要合理一些。

他們能量方程和經典力學的動能公式有什麼關係呢?

經典力學認為,一個質量為m的質點o點相對於我們觀測者以速度V【數量為v】運動時候,在我們觀測者看來,具有動能

Ek =1/2 mv。

將他們的能量方程

e = mc√(1- v/c)

中√(1- v/c)用級數展開為1- v/2c-·····

略去後面的高次項,

e ≈ mc- mv/2

由e= m』c可知m』c≈ mc- mv/2,

mc- m』c≈ mv/2,

這個表明經典動能是物體以速度v運動的時候引起靜止能量發生變化的變化量,上式可以看到這種變化只是質量部分在變化,這種看法和相對論是一樣的。

對於光子,他們認為光子動量為P = mC,光子能量為e = mc

但是相對論能量方程對光子的動量和能量的來源解釋是混亂的,邏輯上講不通。

而他們的動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很容易解釋光子的動量和能量。

在他們的動量方程P = m(C-V)中,當光子靜止質量為零,其靜止動量也是為零,光子運動動量mV = mC,這個表示光子運動速度達到了光速,。

他們的能量方程e = mc√(1- v/c)用級數展開為:

e = m』c = mc(1- v/2c-·····)

當光子的靜止質量為零,靜止能量也是為零。

光子運動能量mc= v/2c+·····),這個表示光子動能為mc,光子只有運動能量了,沒有靜止能量。

一個相對於我們觀測者靜止的質點質量為m』, 相對論認為有一個靜止能量E = m』 c,現在我們明白了其意思,是指這個質點周圍有n條幾何點的光速的平方,n的大小取決質量m』。

他們給出能量的定義:

能量是質點相對於我們觀察者在空間中運動的運動量【動能】或者質點周圍空間本身的運動的運動量【相對論靜止能量】。

空間、物質點、觀測者、運動四個條件一個都不能少,否則,能量就失去了意義。單獨存在著質點,單純的空間都沒有能量,沒有觀察者,能量多少是不確定的,也失去了意義。

質量和相對論靜止能量,都表示物體周圍空間光速發散運動的運動程度,所以,質量和能量的相互轉化就不足為奇了。

相關焦點

  • 最新前沿物理理論:定義最小質量和能量粒子,光本質新解讀
    來自最新前沿物理的消息,對於自然界的最小粒子和光的本質有了新的認識和定義,這一理論認為:光是無數的單個光粒子構成的,光的單個粒子在自然界有三種狀態形式:第一種狀態形式:處於光速振動態,叫動態光粒子,它具有光速動能,存在於光源裡,即輻射源。
  • 我們該如何理解愛因斯坦質能方程
    該文是關於如何理解愛氏質能方程的內容。寫這一篇文章,當然是因為它和前面的很多章節是有密切聯繫的。我希望每一個看此作品的人,都要保持懷疑態度。是因為一個人的學識有限,能力有限,想像有限。我的能力更不值得一提。即使你們面對愛因斯坦,也保持懷疑態度,是好的。最好能發現疑點,以發問的形式告訴大家。一生很短,我們億萬人的時間加起來,也不是很長。
  • 丘成桐演講:時空幾何與廣義相對論中的質量
    回頭看, Hilbert 和愛因斯坦導出的正確運動方程, 其實Grossmann 及愛因斯坦在1913 年早能發現。1913 年之方程式左側是Ricci 曲率, 右側是物質張量。右側是吾人所熟悉的, 符合守恆定律。但方程式左側是不滿足守恆律的Ricci 張量。所以兩側不會相等。因此, 左側應該置換為滿足守恆律的某種曲率張量。
  • 如何自學廣義相對論,這裡有一份秘籍
    著名的物理學家約翰·惠勒是這樣總結廣義相對論的:「物質告訴時空如何彎曲,時空告訴物質如何運動。」前半句概括了愛因斯坦場方程,而後半句則概括了運動方程。它還有個獨特之處,利用場方程能推導出運動方程,這在其它場都是沒有的。這句話也是普通大眾對廣義相對論的理解:物質會導致時空彎曲。
  • 一口氣搞懂質能方程
    作為狹義相對論的補充,在這一篇當中就出現了我們熟悉的質能方程,只不過,當時愛因斯坦表述並不是我們熟悉的樣子,而是m=E/c^2 。那這個公式到底想表達的是什麼呢?這件事就要回溯到牛頓時期了,牛頓寫了一本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開篇就給「質量」下了一個定義。物質的量是起源於同一物質密度和大小聯合起來的一種度量。
  • 物理思維:牛頓力學中的最大BUG,到底什麼是慣性系?
    如果只有一個孤立的物體,如何判斷其處於靜止或者是正在保持著勻速直線運動呢?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到了大學物理中,慣性系的定義被表述為:慣性定律成立的參考係為慣性系。其實不說還好,越說反而越發讓人不懂了。我們認真體會馬赫的思想會發現,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與全宇宙的形體存在著相互作用。任何一個物體的移動,全宇宙的星體的位置都會發生改變,因為物體間存在瞬間的非局部引力相互作用。而慣性就是這樣產生的,星體會對物體的運動產生本能的抵抗,所以慣性是一種拖拽的引力效應,慣性系只能是相對存在的。
  • 怎麼給場下一個嚴格的定義?
    由此,他們給出了時間的物理定義:時間是我們觀察者周圍空間以光速、以觀察者為中心向四周發散運動,給人造成的一種感覺。既然我們談到了空間本身的運動,我們如何描述空間本身的運動?藉助於幾何點概念,由時間的物理定義,我們有以下時間的物理定義方程:R(t) = Ct = x i+ yj + z k 上式中R是物體o點【或者是我們觀察者的身體】周圍空間中一個幾何點p的位置矢量,t是時間,R(t)表示幾何點p的位置矢量是時間t的函數,R隨時間t而變化。
  • 最新研究:人工智慧解了薛丁格方程
    科學家開發出了一種人工智慧方法,用於計算量子化學中薛丁格方程的基態。量子化學的目標是僅基於原子在空間中的排列來預測分子的化學和物理性質,而無需進行資源密集和費時的實驗室實驗。原則上,這可以通過求解薛丁格方程來實現,但實際上這是極其困難的。
  • 5分鐘看懂,廣義相對論的核心方程是這樣來的
    (對牛頓來說,質量是引力的來源;而愛因斯坦發現,質量只是能量的一種形式,他將引力的來源升級為所有形式的能量和動量。)當然,我們還要除以兩個物體之間距離r的平方。不過在整個公式中,π都沒有出現。這是物理學中一個很偉大的方程,也是科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方程之一。但它也有令人困惑之處,至少在哲學上是這樣。
  • 修正經典開爾文方程!中科大建立新理論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奉超教授與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安德烈·海姆教授團隊合作,在納米限域毛細凝聚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成果刊登在12月10日出版的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上。先來了解下,什麼是毛細凝聚?
  • 愛因斯坦、楊振寧、費曼和貝利如何解讀麥克斯韋方程
    他對自然界在其他物理學家不易理解的層次上「實際如何」有很清晰和深刻的想法。」「確實,他領悟自然界實在的能力是他的一項特長。在我看來,實際上很難設想對於他在同一年發表的兩篇論文中所依據的對自然界的假設性觀點,他會認為是彼此矛盾的。
  • 方程E = mc 中,m 的能量從何而來?
    (費米實驗室)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理解方程E =mc,這意味著分別討論其方程的每個項。E 代表能量:表示所研究的粒子(或一組粒子)包含的總能量。m 代表質量:表示粒子的總靜止質量,其中「靜止質量」是指靜止且未通過任何已知力(引力,核力或電磁力)與任何其他粒子作用的粒子的質量。
  • 物理知識:力學-剛體轉動-定軸轉動
    重點掌握轉動動力學的 轉 動定理 , 掌握 力矩 、 轉動慣量 的基本定義和物理意義 , 靈活求解剛體定 軸轉動的轉動慣量和動力學問題。【知識要點】1.剛體運動學 ( 1)剛體:內部質點沒有相對運動:形狀和大小不變 ( 2)剛體定軸轉動的描述: 剛體上所有質元都繞同一直線做圓周運動;剛體上各質元的角量(角位移 、角速度 、角加速度)相同,而各質元的線 量(線位移、線速度、線加速度)大小與質元到轉軸的距離成正比。2.
  • 一篇上手LayaAir的3D物理引擎
    mass質量質量是物質的量的量度,Bullet引擎中的質量單位為kg。剛體的質量越大,運動狀態改變越難,比如,不同質量的兩個物體相撞,質量大的一方改變更小一些,如動圖1的右側所示:(動圖1)靜態剛體和運動剛體就相當於無限大質量,所以不受力的影響。
  • 廣義相對論與弗裡德曼方程有什麼關係?如何理解弗裡德曼方程?
    愛因斯坦的場方程則可以簡化為宇宙學中最有用的一條——弗裡德曼方程,它的具體形式為:H^2=(8πG/3)ρ-K(c^2/α^2·R^2)。它是由俄國數學家亞歷山大·弗裡德曼在1922年發現的,現代宇宙學就是基於弗裡德曼方程發展而來,所以粗略地理解這個方程是很有必要的。方程中的H是哈勃常數,它告訴我們宇宙在任意給定的時刻,空間膨脹得有多快。
  • 為什麼光沒有質量?它的質量都去哪了?
    現在,「質量」這個詞已經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在某種意義上,它是能量的另一個代名詞,當然,光也是具有能量的。由此你可以推斷出光的「質量」。但這不是一個很有用的值,例如,你並不能像計算物體質量那樣使用它。它不會影響光移動或加速的難度,也不會直接告訴你光是如何影響重力的,等等。因此,我們不得不把質量的定義看作是一個糟糕的定義。
  • 在納米尺度修正開爾文方程,中國這個重大突破登錄《自然》
    這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王奉超與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安德烈·海姆(Andre Geim)團隊合作,在納米限域毛細凝聚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進展。  ↑(上)在通道內定義彎曲液面的接觸角θ;(下)當通道只有幾層水分子厚時,彎曲液面不存在,接觸角無法被定義。
  • AI求解薛丁格方程,兼具準確度和計算效率,登上《自然-化學》
    薛丁格方程的解完備地描述物理系統裡微觀尺寸粒子的量子行為,包括分子系統、原子系統、亞原子系統。微觀系統的狀態由波函數來描寫,薛丁格方程即是波函數的微分方程。若給定了初始條件和邊界的條件,就可由此方程解出波函數。另外,薛丁格方程的解還可完備地描述宏觀系統,可能乃至整個宇宙。求解薛丁格方程可以為化學反應提供線索。
  • 樂秀如何導出視頻 怎麼用樂秀導出1080P視頻
    第二步:點擊編輯頁面右上角【導出】提示按鈕,選擇【保存到相冊/相機膠捲】。安卓手機界面蘋果手機界面第三步:自...   第二步:點擊編輯頁面右上角【導出】提示按鈕,選擇【保存到相冊/相機膠捲】。   安卓手機界面